快速失敗(Fail Fast),直接掰掰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嗨大家~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個在職場上很常聽到的概念:「快速失敗」(Fail Fast)。

大家應該都聽過「快速失敗」這句話吧?尤其在一些新創公司或科技業,這句話更是常常被拿出來鼓勵大家勇於嘗試、不怕犯錯。但你有沒有想過,這句話在台灣文化中,真的可行嗎?🤔

在你生命中,你允許自己不斷失敗嗎?

快速失敗,真的適合台灣的生活環境嗎?

在台灣,許多家庭/學校文化比較保守,不太能接受失敗。這時候,如果有人要你嘗試「快速失敗」,多數人可能會覺得很困惑,甚至會擔心是不是在鼓勵他們犯錯,還是這是什麼陷阱題?😱

想想看,如果一個社會只鼓勵成功積極的態度,播報/獎勵各種成功的故事,同時又不斷有人因為失敗而遭到其他人鄙視,甚至一而再,再而三的在電視中出現:XXX以前XXX,這此也是要XXX。

一直挖舊帳,不斷以「他曾經失敗過,所以這次也是失敗的」來結論他人的嘗試,這樣真的社會能讓普通人安心嘗試「快速失敗」嗎?我想應該很難吧。

快速學習,比快速失敗更重要!

其實,「快速失敗」的本意是鼓勵大家勇於嘗試,從錯誤中學習。但如果我們把重點放在「學習」上,而不是「失敗」,是不是更能讓大家接受呢?💡

與其說「快速失敗」,不如說「快速學習」。我們可以問自己:

  • 要怎麼快速從經驗中學習?
  • 要怎麼快速嘗試新方法?
  • 要怎麼快速找到最有效率的做法?

這些問題,比起「快速失敗」,是不是更能激發大家的思考,讓大家更願意嘗試新事物呢?

彼得·杜拉克的名言,到底是什麼意思?

說到「快速失敗」,我想起一句很有名的話:

「效率是把事情做對,效能是做對的事情。」(Efficiency is doing things right. Effectiveness is doing the right thing.)

這是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的名言。

但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是要我們追求效率,還是效能?兩者之間,又有什麼樣的關係?老實說,我每次看到這句話,都覺得有點抽象,不太能理解它的實際意義。

看起來這句話是一句名詞解釋,很難理解他所要表達的原意,開始做任何事之前,多數很難判斷對錯好壞,任憑感覺認定對錯,其實也是一種誤區:我以為的以為,事實根本不以為然;現實生活往往在打臉我。


聰明失誤 vs. 草率錯誤:兩種截然不同的失敗

其實,「快速失敗」的概念是希望大家能從錯誤中快速學習。但這個詞本身卻沒有區分不同類型的錯誤,這就容易產生誤解。

「快速失敗」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聰明失誤」(Savvy Misstep),另一種是「草率錯誤」(Sloppy Mistake)。兩者之間有什麼差別呢?

聰明失誤:有計畫的學習

「聰明失誤」是指我們有計畫地去嘗試、去實驗,目的是從中學習。在嘗試之前,我們會仔細評估風險,做好準備,並且和相關的人員溝通。這樣一來,即使失敗了,也能從中學到寶貴的經驗。

就像是在結冰的湖面上行走,我們會先試探冰層的厚度,確認安全後再前進。就算不小心踩破冰,因為有準備,也能很快脫困。

草率錯誤:無計畫的失敗

「草率錯誤」則是指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失敗。這種錯誤通常是因為我們沒有仔細評估風險,也沒有和其他人溝通,就貿然行動。

這種錯誤不僅很難從中學到教訓,還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就像是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就貿然踏上結冰的湖面,結果一不小心就掉進冰窟窿裡。

鼓勵聰明失誤,避免草率錯誤

在生命旅程中,我們應該鼓勵自己有「聰明失誤」,因為這是一種積極學習的態度。但同時,我們也要避免「草率錯誤」,因為這可能會帶來不必要的風險和損失。

從「快速失敗」到「快速學習」

與其說「快速失敗」,不如說「快速學習」。這樣一來,我們就能更清楚地知道,我們要的是從錯誤中學習,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失敗,不斷嘗試、不斷改進,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快速失敗」和「快速學習」,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帶給人的感受卻完全不同。「快速失敗」可能會讓人感到壓力,而「快速學習」則能鼓勵大家更積極地嘗試新事物。

但如果只單獨提到「快速學習」,又會讓人感到壓力,感到「這不也是一句從小聽到大的廢話嗎?」;這些名人的佳話,是不是要更有前後文對應,背景提示,才不會讓人感到不知所措?


心理安全感:生命的基礎

在鼓勵大家「快速學習」的同時,也要建立一個讓大家感到「心理安全」的生活環境。讓自己知道,犯錯是可以被接受的,不因這些錯誤批判自己,只要我們能從中獲得一些小東西。


最後

「快速失敗」並不是鼓勵大家盲目犯錯,而是希望大家能從錯誤中快速學習。在追求「快速學習」的同時,我們也要區分「聰明失誤」和「草率錯誤」,並且建立一個讓自己感到心理安全的舒適平衡。💪

你認為在台灣社會上,要怎麼鼓勵大家「快速學習」,同時又避免「草率錯誤」呢?

歡迎在底下留言和我分享你的想法喔!

6會員
30內容數
🔍 挖掘 日常 動機 🌱 搜尋 內在 平靜 💡 換個 維度 解構 思緒 「讓工作停頓一下,讓大腦梳理一番,讓生活空白一點」 「只有思考過的,才是真正擁有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如何快速瘦身】懶人包!營養師告訴你不復胖的秘訣! 許多人每天都嚷嚷著要減肥,但是卻不知道如何正確的減肥,更應該說大家都只想要快速的減肥,畢竟減肥這過程可以說非常難受,想要瘦的快同時又希望身體可以保持健康,那麼這篇如何快速瘦身你一定要來看看,絕對可以讓你的身體迅速回到苗條的時候。
Thumbnail
avatar
青椿紀
2024-04-19
慈悲 龍德上師:如何快速淨化惡業、消除業障慈悲 龍德上師:如何快速淨化惡業、消除業障 免費加入觀音山會員 即可聆聽完整長篇開示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Thumbnail
avatar
觀音山吉祥洲
2023-11-02
【新加坡環球影城攻略】6區必玩設施/快速通關/門票優惠/交通地圖 Universal Studios Singapore完成圖文請點此:狗狗探路Trip 無論來新加坡自由行、或跟團來新加坡旅遊,絕對必去的新加坡景點就是新加坡環球影城-聖淘沙名勝世界!雖然沒有日本環球影城來得大、也沒有狗狗最愛的超級任天堂世界和瑪利歐,但十幾種環球設施還是玩得超滿足!
Thumbnail
avatar
狗狗探路Trip
2023-10-28
快速動眼睡眠行為失調症|預測腦部疾病|巴金森氏症|失智症|多系統萎縮症簡介 隨著老年人口比例逐漸攀升,台灣已逐步進入老年社會。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統計數據顯示,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台人口比例已超過14%,預計在未來幾年內還會繼續攀升。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更容易患上腦部疾病,例如失智症、巴金森氏症等。這些疾病不僅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及困擾,也會對家庭
Thumbnail
avatar
chia-ling Lu
2023-03-30
幫助律師快速編寫高品質書狀:TextBurger 快文寶如何協助建立個人化常用法律文件模板?對於律師來說,書狀或其他法律文件的撰寫是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然而蒐集各種案件資料後要重複使用過去的檔案,卻常常讓律師在茫茫檔案海中焦頭爛額。 此外,每次都要反覆複製、貼上常用的書狀內容和格式,更是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神。即使使用過去的文件或是複製、貼上,也時常因為案件的內容不同而必須再花費額外時
Thumbnail
avatar
GPT工作術|與你一起補給工作的AI能量 智慧寫作·聲音創造·法遵合規
2023-02-27
喪屍電影熱潮的起源!快速看懂喪屍電影史 喪屍(Zombie,又稱活屍、殭屍)最早源於17世紀海地巫毒教,據傳可追溯自西非一帶的多神教,原指一種遭到巫醫以魔法、藥水、催眠等方式控制肉體的已死亡奴隸。 喪屍電影的誕生 喪屍電影的雛形 喪屍電影的成熟 喪屍電影的普及
Thumbnail
avatar
guwoaw
2022-03-24
遠距教學來了,家長老師快速上手可以這樣做! 首先,我不太建議各位家長把孩子寄託到學校去,「小孩停課老師顧?教育部反將學校一軍 師怒:把我們當安親班?」(2021,馮靖惠)一文中很清楚的提到了一些社會亂象,不過我們也必須考量家長真正的需求,給予必要的協助才是真的! 也因此,筆者整理了以下幾個關鍵要點與各位分享。 老師的部份 家長的部份
Thumbnail
avatar
julilishe
2022-03-14
喪屍電影熱潮的起源!快速看懂喪屍電影史喪屍(Zombie,又稱活屍、殭屍)最早源於17世紀海地巫毒教,據傳可追溯自西非一帶的多神教,原指一種遭到巫醫以魔法、藥水、催眠等方式控制肉體的已死亡奴隸。
Thumbnail
avatar
觀影囈語
2022-02-10
失戀怎麼快速讓自己從悲痛的情緒中走出來呢-第一天        今天是我失戀的第一天,其實嚴格算來應該是第三週,但是因為反反覆覆的讓自己與對象聯繫,今天算是正式決定好好道別離開的第一天,我想要來要來做一個實驗是 做什麼事情能夠快速地讓我走出失戀的低潮呢?          這個方法是我憑空想出來的,因為我覺得失戀就是一個自己不被別人認同的過程,這
Thumbnail
avatar
俐娜Lina
2021-10-11
失戀挽回攻略,想跟前任快速複合可以這麽做愛情結束了,你還未放下對方,你想要挽回前任,你以爲對ta比以前更好,就能重獲舊愛嗎?不,這是錯誤的想法。愛情不是靠追來的,而是互相吸引,想要挽回對方,你需要做到二次吸引。挽回愛情就像一場拯救自我的運動,你唯有通過二次吸引,才能真正發覺自己更大的魅力,才能使對方重新愛上你。 在感情中,主動並不是一件丟
Thumbnail
avatar
Tillman Nichol
202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