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討《無努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整理自陳明亮的存在無法說
深入探討《無努力》

讀者:

記得明亮在這裡多次談過修行的話題。今天剛好讀到Ramana Maharshi的一段話,很有感觸。借明亮的一畝三分地貼一下: “There is a state beyond our efforts or effortlessness. Until it is realized effort is necessary.” (有一種狀態超越努力與不努力,直到體悟到努力是不必要的)


raw-image


明亮:

上面的評論很有意思,值得深入地探討。我多次提到,沒有深刻明白《無努力》,就沒有真正明白。雖然我這樣說,聽眾的理解往往很膚淺,完全沒有明白“無努力”的微妙之處。

先讓我舉個例子,有一天,某人問我:“到底需不需要努力?”我說:“不需要,什麼努力都不需要。”他聽完我的話後以為自己明白了,就說:“從現在開始,一旦發現自己努力了,就立刻放鬆下來,不努力了。”

現在我問大家,這位先生真的明白了“無努力”的含義嗎?

完全沒有!他思想上理解的“無努力”和我說的“無努力”不是一回事。如果他發現自己在努力,就停止努力,轉變成不努力,其實這個轉變本身就是一種隱性的努力。在經驗層面,無論是思想上還是行為上,把“努力”轉化為“不努力”其實還是一種努力。很多人努力地讓自己進入不努力,結果適得其反,變得更糾結、更焦躁。每當他們發現努力了,就努力地把“努力”轉化為“無努力”,好像一個警察先生老是站在自己身後監察自己的一言一行一思一念,多麻煩啊?這種努力地讓自己輕鬆的心態,不就是另一種形式的努力嗎?不就是另一種形式的糾結嗎?


raw-image


真正的《無努力》完全超越經驗層面的“努力”和“不努力”對立面。也就是說,在經驗中,一旦你發現自己努力了,就隨它去努力,不必要刻意壓抑感覺上的努力。你品味到“努力了”,就夠了,至於感覺上是怎樣,隨便它去發展,不刻意去修改什麼,讓這種感覺上的“努力”自由發展下去。

換一種說法,真正的《無努力》就是我以前常常說的《高級不在乎》,雖然用詞不同,意思完全一致。真正的無努力不會在乎努力。好像對自己說:“我努力了嗎?也許是吧,也許不是吧,我分不清什麼是努力,什麼是不努力,隨便它有什麼關係呢?我不在乎!”RAMANA大師說得好:“A state beyond our efforts and effortlessness.” 就是說:真正的無努力超越經驗層面的“努力”和“不努力”對立面。下面我用一些句子,讓你真正品味到什麼是真正意義上的《無努力》:

對於經驗層面的“努力”,不在乎,無所謂,也不確定它們真的是思想告訴你的“努力”。一切都是同一個能量震盪。

對於經驗層面的“不努力”,不在乎,無所謂,也不確定它們真的是思想告訴你的“不努力”。一切都是同一個能量震盪。

努力了?OK。放鬆了?OK。你不再覺得努力比放鬆在價值上高一些或低一些,也不覺得放鬆比努力更高級。你甚至不確定“努力”和“放鬆”這些概念。做一個比喻,前者能量震盪頻率是200Hz,後者是50Hz,有本質區別嗎?完全沒有!根本沒有前者或後者,前後兩者的對立差別都僅僅是“看上去有,其實沒有的”。它們都是同一個能量在不斷變顏色,其實啥都沒變。

你不會因為放鬆了,就多了一些價值,高尚起來了。你也不會因為努力了,就少了一些價值,墮落下去了。完全不是思想告訴你的邏輯!一切經驗層面的顯現形式都是等價的。

真正的《無努力》其實就等於《高級不在乎》,其實也等於《無分辨》。

但《無分辨》也經常被誤解成不分東西,不分好壞。不是這樣的!真正的《無分辨》包含了一切表象經驗中的“分辨”。比如,我遇到危險,當然會自動地躲避,我不會因為自發自動地躲避危險而定義為“分辨”,因為我不在乎任何表象經驗中的“分辨”和“不分辨”。我超越了這些表象經驗中的二元對立矛盾。

我可以在經驗層面自由“分辨”,但只是自發自動的,並非出於“我”這個“”的意志。表象經驗中的看似出現的“分辨”其實並不真的是分辨,而是無法言說的無限終極能量震盪形式而已,是思想上把這種能量震盪形式定義為:“你分辨了”,陷入了思想邏輯循環中。

我不會對自己說:你現在努力了,或,你現在沒有努力。我也不會對自己說:你現在分辨了,或,你現在沒有分辨。對於我來說,一切經驗形式,都是同一無二的無限終極能量流,我沒有什麼“努力”和“不努力”概念,我順著能量流下去,看似按概念行事,其實沒有。我沒有“分辨”和“不分辨”概念,我順著能量流下去,看似有無數的“分辨”在發生,但對於我來說,它們都是能量震盪形式,沒有“分辨”和“不分辨”概念。

一旦你提出問題,想和我討論,我就會順著你的邏輯跟你討論。你說有“努力”,我就承認對於你來說,這些邏輯概念是有意義的。這是對於你來說的“意義”,對於我來說沒有意義。

雖然我常常告訴大家,要品味高級的不在乎,要品味高級的無努力。但我沒有建議你“停止努力”,也沒有建議你“停止在乎”。因為你在沒有明白之前,是無法停止努力的。你在沒有明白之前,是無法停止在乎的。你思想上理解的不在乎不是真正的不在乎,還是一種在乎。你思想上理解的無努力,其實還是一種努力。

還有一種說法:

我建議你繼續努力修行,最終發現,努力的目的是發現不需要努力。修行的目的是發現不需要修行

打坐的目的是什麼?某刻你會品味到,打坐和不打坐沒有任何區別。打坐並非必要,也未嘗不可。It doesn’t matter 。

醒悟的目的是什麼?醒悟的目的是發現思想概念上的醒悟不成立。沒有屬於“你這個人”的醒悟,沒有屬於思想意識上的搞清楚。當我聽到你說:“我什麼都不知道”,這就差不多了。

你無法在思想上理解:“沒有道路”。你只能順著思想認為的“道路”走下去,也許是你認為的修行吧,也許是你認為的靜坐吧,也許是你認為的練功夫吧,也許是你認為的閉關吧,都沒有關係。通過走這些“道路”,你會發現沒有任何道路可走,連“道路”這個看似合理的邏輯概念都不成立。

我以前做過靜坐,做過各種各樣的學習,走過各種道路。但突然明白了,這些都是經驗而已,和晚上的夢境一樣,是看似的,其實不是那回事。也就是說,看似像走道路,其實不是走道路,而是能量流自己給自己的“走道路”感覺,除了感覺是這樣,並不真的是這回事。到底是咋回事?當這個問題自動消亡了,就是《如是》。所以,我建議你品味金剛經中的這句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努力不是努力,是夢幻泡影。

不努力不是不努力,是夢幻泡影。

分辨不是分辨,是夢幻泡影。

不分辨不是不分辨,是夢幻泡影。

道路不是道路,是夢幻泡影。

修行不是修行,是夢幻泡影。

瑜伽不是瑜伽,是夢幻泡影。

經驗不是經驗,是夢幻泡影。

一切思想上認為的,都不是思想上認為的那回事,是夢幻泡影

只有一個詞:如是。

再簡單精進一點,只有一個字: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羅倫斯的沙龍
76會員
146內容數
「豐盛能量宣告」專題旨在透過宣告的力量,展示如何將豐盛能量顯化財富。這個專題鼓勵正面宣告和積極心態,將豐盛能量注入生活中。透過有意識地宣告自己的豐盛、繁榮和財富,我們吸引更多成功。本專題提供宣告指南和技巧,激發內在能量,以正面自信態度引導財富進入生活。這是通過宣告和能量引導實現豐盛之旅,實現個人和財務上成功的探索。
羅倫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8
從《奇蹟課程》的哲學觀點出發,探討人們容易執著於生活細節,忽略整體幸福的現象,並以提升愛的視角,開闊心胸看待人生課題。
Thumbnail
2025/02/28
從《奇蹟課程》的哲學觀點出發,探討人們容易執著於生活細節,忽略整體幸福的現象,並以提升愛的視角,開闊心胸看待人生課題。
Thumbnail
2025/02/13
這篇文章探討錫蘭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中提到的「非知情同意」陷阱,並以此延伸說明如何在各種情境中(例如:傳銷、詐騙、職場等)避免此類操控手法。文中分析了非知情同意的本質,並提供具體方法,幫助讀者在參與任何課程或活動前,能更獨立思考、理性評估,避免衝動決策,最終做出最符合自身需求的選擇。
Thumbnail
2025/02/13
這篇文章探討錫蘭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中提到的「非知情同意」陷阱,並以此延伸說明如何在各種情境中(例如:傳銷、詐騙、職場等)避免此類操控手法。文中分析了非知情同意的本質,並提供具體方法,幫助讀者在參與任何課程或活動前,能更獨立思考、理性評估,避免衝動決策,最終做出最符合自身需求的選擇。
Thumbnail
2025/02/12
本文探討一般認知的顯化法則與莫子觀點的差異。一般人認為顯化是透過改變信念、情緒和行為來吸引想要的結果,而莫子則認為世界是內在意識的投射,顯化是自動的、全面的,不需要個體操控。文章比較兩種觀點的差異,並強調莫子觀點中「我是整個夢境」的覺知,以及終極顯化所帶來的自由。
2025/02/12
本文探討一般認知的顯化法則與莫子觀點的差異。一般人認為顯化是透過改變信念、情緒和行為來吸引想要的結果,而莫子則認為世界是內在意識的投射,顯化是自動的、全面的,不需要個體操控。文章比較兩種觀點的差異,並強調莫子觀點中「我是整個夢境」的覺知,以及終極顯化所帶來的自由。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聊聊《走向靜默,如你本來》拉馬納教導覺醒開悟的兩個直捷之道:參究自我(問自己:「我是誰?」)、臣服。以及我的體驗與之共鳴~
Thumbnail
聊聊《走向靜默,如你本來》拉馬納教導覺醒開悟的兩個直捷之道:參究自我(問自己:「我是誰?」)、臣服。以及我的體驗與之共鳴~
Thumbnail
西晉 月氏國三藏 竺法護 譯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原文,細體字為白話) 「聖慧之明入於無量,分別聰達,道靡不通,其智慧輪莫能遏毀,行權方便暢識一切眾生根本,為說經法莫能抑制,而皆斷絕一切處所閉結之行,照見群黎所欲咨受。」 聖人的智慧光明無量,分辨清楚,通達大道,沒有不通的地方。他們的智慧
Thumbnail
西晉 月氏國三藏 竺法護 譯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原文,細體字為白話) 「聖慧之明入於無量,分別聰達,道靡不通,其智慧輪莫能遏毀,行權方便暢識一切眾生根本,為說經法莫能抑制,而皆斷絕一切處所閉結之行,照見群黎所欲咨受。」 聖人的智慧光明無量,分辨清楚,通達大道,沒有不通的地方。他們的智慧
Thumbnail
阿彌陀佛大圓鏡 無量壽光體相用 我在光中念彌陀 字字光明從口出 光化甘露灌我頂 隨聲遍透諸毛孔 一一毛孔又放光 身心融現光明幢 光明即是如來藏 圓周法界含萬象 一真無妄絕名言 只以此光宣妙法 是法即是此光明 不離是光說此法 無邊無礙無等光 智慧常照清淨光 歡喜解脫安隱光 超日月光難思光
Thumbnail
阿彌陀佛大圓鏡 無量壽光體相用 我在光中念彌陀 字字光明從口出 光化甘露灌我頂 隨聲遍透諸毛孔 一一毛孔又放光 身心融現光明幢 光明即是如來藏 圓周法界含萬象 一真無妄絕名言 只以此光宣妙法 是法即是此光明 不離是光說此法 無邊無礙無等光 智慧常照清淨光 歡喜解脫安隱光 超日月光難思光
Thumbnail
整理自陳明亮的存在無法說深入探討《無努力》 讀者: 記得明亮在這裡多次談過修行的話題。今天剛好讀到Ramana Maharshi的一段話,很有感觸。借明亮的一畝三分地貼一下: “There is a state beyond our efforts or effortlessness. Unti
Thumbnail
整理自陳明亮的存在無法說深入探討《無努力》 讀者: 記得明亮在這裡多次談過修行的話題。今天剛好讀到Ramana Maharshi的一段話,很有感觸。借明亮的一畝三分地貼一下: “There is a state beyond our efforts or effortlessness. Unti
Thumbnail
如果一開始學習佛法的目標很模糊, 不是為了希求一切遍智、 不是為了得到空性的智慧而學, 可能會無法忍受學習的艱辛。 因為這是勇士所走的路, 不為名、不為利, 只為解脫成佛! 是為了心中最純淨的那個夢想, 精進努力,無怨無悔。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Thumbnail
如果一開始學習佛法的目標很模糊, 不是為了希求一切遍智、 不是為了得到空性的智慧而學, 可能會無法忍受學習的艱辛。 因為這是勇士所走的路, 不為名、不為利, 只為解脫成佛! 是為了心中最純淨的那個夢想, 精進努力,無怨無悔。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真實的步調✨ 絕言絕慮,無處不通。~三祖僧燦 「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這四句詩經常被修行者拿來討論。大意是說:說得愈多,想得愈多,離真理愈遠;沒有話說、沒有念頭,此時四處通達、圓滿實在的經驗才會顯現。
Thumbnail
✨真實的步調✨ 絕言絕慮,無處不通。~三祖僧燦 「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這四句詩經常被修行者拿來討論。大意是說:說得愈多,想得愈多,離真理愈遠;沒有話說、沒有念頭,此時四處通達、圓滿實在的經驗才會顯現。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關於敞開與行善的故事和冥想練習。通過敞開自我,人們可以真正感受到自己與世界的連結,並以真摯的慈悲來幫助他人。本文邀請讀者共同體驗和跟隨《每一天的覺醒》一書,迎接生活中的美好。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關於敞開與行善的故事和冥想練習。通過敞開自我,人們可以真正感受到自己與世界的連結,並以真摯的慈悲來幫助他人。本文邀請讀者共同體驗和跟隨《每一天的覺醒》一書,迎接生活中的美好。
Thumbnail
人以無貪最為富有,人到無求最為高貴, 人若無瞋最為自在,人能無痴最為清明。
Thumbnail
人以無貪最為富有,人到無求最為高貴, 人若無瞋最為自在,人能無痴最為清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