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與酷刑之間 《一場極為安詳的死亡》

更新於 2024/06/1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西蒙·德·波娃說,人們總是覺得孤獨對女性來說是很可悲的。每到晚上,一個孤獨的女人會在煎蛋的平底鍋旁哭泣。但她認為在工作過後,有時間讓自己冷靜下來,會比不得不服侍丈夫子女、沒有時間吃東西更快樂。女性一定要保留一定範圍的自由和孤獨,無論是做夢、閱讀、聽音樂、思考或是做任何事情。即便再好的兩人,也會被一個共同的生活完全吞噬掉。


出生於一九〇八年的西蒙·德·波娃,不屈服於社會規範,她擁有獨立的思考,並將選擇權牢牢抓在手中。當伴侶沙特和她求婚時,她果斷拒絕,她認為只有從這種孤獨中才能獲得自由。


讀《一場極為安詳的死亡》
寫她陪伴罹癌母親生命最後的日子。

讀陪伴臨終家人的書寫對我而言,過程是很痛苦的,因為即便讀再多,也不會增長更多的勇氣去面對,反而帶來未知的恐懼,它令我們每個人直視生命盡頭的必經之路,深刻地感受到在疾病面前,一切的崩塌和無能為力的絕望。正如波娃書中說道:「事先的預期並未減輕衝擊的程度。」但從書本裡流洩出來的情感常常觸動我,帶給我很多的省思、憐憫和同理。

🌛

波娃的一段描述尤其觸動到我

我去採買媽媽的新睡衣。護士要求睡衣要短,否則布料會在臀部下方形成皺摺,造成瘡褥。「您要找短睡衣?是娃娃裝性感睡衣嗎?」店員這樣問我。我撫摸這些衣物,和它們的名稱一樣輕浮淺薄,色彩粉嫩,輕飄飄的,是為了青春而歡愉的肉體所製造的衣物。那是個美好秋日,藍天晴朗,我行走的卻是色澤如鉛的沈重世界。

我想起也曾走過那樣一個自己的秋日,彷彿眼前的真實世界都與我無關,美好的畫面反而刺痛了當時的我。


波娃和母親有著極大的不同,母親被陳腐的思想規範,被宗教意識束縛,活在刻板觀念裡,她的諸多放棄使自己走了樣。因此,她們之間必然存在許多對立和衝突。但在那些照護的日子裡,她重新認識這位曾令她難以忍受的母親。臥病在床使母親內心產生巨大的轉變,她擺脫以往的束縛,決定為自己而活,因而展現了「真誠與討人喜歡的本質。她誕生了一份和諧。」當她疲憊至極時脫口而出:「我不在乎,我什麼都不在乎了。」觸動了波娃,她也在母親身上找到了共通點:「媽媽和我一樣熱愛生命,她在死亡面前流露的,是和我一樣的反叛之心。」

母親在生命最後的日子裡終於成為她自己


在這本書也令人省思生命去留的艱難抉擇。即便波娃和妹妹在一開始不斷暗示醫師:「別折磨媽媽。」但每一次搶救回性命,她們內心也在拔河,畢竟母親是那麼渴望活著,她不知道自己的病情正在惡化,她不知道所承受如酷刑般的疼痛與治療都是徒勞。「她休息著、夢想著,在距離她那副正在腐壞的肉身無盡遙遠之處,她的耳朵裡填滿我們喧囂謊言,她全心全意專注於一份狂熱的期望:康復。」

讀過許多關於照顧者在病榻旁的書寫,病人被推進推出、身體被翻來覆去、做著無止盡的檢查,任由擺佈的面容顯得麻木,而照顧者能夠分擔的就是承接病人的情緒,但自己的壓力卻可能無處宣洩,日復一日,生活盡是磨難。然而,儘管照顧母親讓波娃帶來許多夢魘和悲傷,但她終於有機會與疏離的母親和解,母親最終也在 “康復的希望”中離去,她的死亡是一場極為安祥的死亡。波娃理解及尊重每個人對摯愛的人以任何方式的哀悼,這是屬於他們彼此的情感,與其他人無關。

波娃說,

面對著非理性的事物時,沒必要假裝將死亡融入生命之中,沒必要表現得合乎理性。就讓每個人以他自己的方式,在絮亂的情感之中尋找出入。



🗒️

一些摘抄:

我看著她受傷的肌膚以及金屬散發的冷酷閃光,覺得她們彷彿正在讓媽媽躺上刀鋒似的。
在她肉體受苦的這項事實與她腦子裡填滿的廢言之間,兩者的對比使我感到憂傷。
有生以來第一次,我在她身上意識到一具延緩執行死刑的遺體。
先前,穿越這些空間時,我對這一切視而不見。而今,我知道這空間已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永永遠遠。
生命在物件之中石化後,顯得比生命中的任何時刻都更有存在感。


raw-image


avatar-img
657會員
44內容數
鹿湖畫書,萊姆樹下的書房分享閱讀心得,我們組了一個讀書會一起閱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金黃色的Toast ! 的其他內容
我知道所有被視為斬釘截鐵的,必定得略去千瘡百孔的襯裡,我也相信最暖的擁抱與最利的刀鋒都來自家庭,而人最難面對的永遠是自己。 讀田威寧的《彼岸》 從未想過和缺席生命中三十多年的母親再見面:「明明早就結束了,卻缺乏真正的句號。」 我想起平路《坦露的心》,同樣在某一刻突然發現了瘡疤底下的秘密,像
身為外食族,這一波通膨真的是震撼到我了。 我以前覺得在國外自己料理食物非常省錢,但台灣是美食天堂,外食便宜又美味,餐餐自己煮的動力是什麼呢? 衛生?健康?
記得很久以前,我在圖書館拿起過這本書,忘記為什麼原因又放了回去,或許是因為這本書不在我當時習慣以推薦排名讀書的名單裡,後來,我發現能讓自己讀得津津有味的書,鮮少是排行榜上的那些,
她不會使用便宜的罐頭食品; 她用的是她自己以迷迭香醃製的胡椒,以及她在星期日蒸煮,攪拌一鍋鍋番茄和梅干做成的酸辣醬。她那貼上標籤的梅森食品罐排列在廚房的架子上,形成無數加封的金字塔,他們都認為,他們的孩子還吃得到這些東西。
「有一種人:在讀書的時候想著玩;在玩的時候,一顆心又惦記著讀書。」 如同《認知覺醒》作者所言:「學也學不踏實,玩也玩得不痛快。」這樣的人總是沉浸在擔憂、幻想、焦慮的情緒裡。(等等這不是說我嗎?)
美籍華裔作家譚恩美在《謬思文集》裡提起好朋友彼得遭遇歹徒殺害後,她曾做過的一場夢: 她來到另一個世界,此處環繞著脆綠的山脈,大片的草原上開滿了野花,處處可見溪谷與瀑布。此時,她看見了彼得。 「嗨,我們飛看看吧。」彼得對她說。 「我沒死,我飛不起來。」譚恩美提醒他。
我知道所有被視為斬釘截鐵的,必定得略去千瘡百孔的襯裡,我也相信最暖的擁抱與最利的刀鋒都來自家庭,而人最難面對的永遠是自己。 讀田威寧的《彼岸》 從未想過和缺席生命中三十多年的母親再見面:「明明早就結束了,卻缺乏真正的句號。」 我想起平路《坦露的心》,同樣在某一刻突然發現了瘡疤底下的秘密,像
身為外食族,這一波通膨真的是震撼到我了。 我以前覺得在國外自己料理食物非常省錢,但台灣是美食天堂,外食便宜又美味,餐餐自己煮的動力是什麼呢? 衛生?健康?
記得很久以前,我在圖書館拿起過這本書,忘記為什麼原因又放了回去,或許是因為這本書不在我當時習慣以推薦排名讀書的名單裡,後來,我發現能讓自己讀得津津有味的書,鮮少是排行榜上的那些,
她不會使用便宜的罐頭食品; 她用的是她自己以迷迭香醃製的胡椒,以及她在星期日蒸煮,攪拌一鍋鍋番茄和梅干做成的酸辣醬。她那貼上標籤的梅森食品罐排列在廚房的架子上,形成無數加封的金字塔,他們都認為,他們的孩子還吃得到這些東西。
「有一種人:在讀書的時候想著玩;在玩的時候,一顆心又惦記著讀書。」 如同《認知覺醒》作者所言:「學也學不踏實,玩也玩得不痛快。」這樣的人總是沉浸在擔憂、幻想、焦慮的情緒裡。(等等這不是說我嗎?)
美籍華裔作家譚恩美在《謬思文集》裡提起好朋友彼得遭遇歹徒殺害後,她曾做過的一場夢: 她來到另一個世界,此處環繞著脆綠的山脈,大片的草原上開滿了野花,處處可見溪谷與瀑布。此時,她看見了彼得。 「嗨,我們飛看看吧。」彼得對她說。 「我沒死,我飛不起來。」譚恩美提醒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一)燦爛淒美的一生 日本「無賴派」(又稱「頹廢派」、「破滅型」)作家太宰治(本名「津島修治」,1909-1948,だざい おさむ,Dazai Osamu),一生充滿傳奇色彩。津島家為青森縣數一數二的大地主,其父曾任眾議院、貴族院議員,並經營銀行及鐵路,太宰治出身貴族,家境富裕,許多作品都可以看到
Thumbnail
今天學校請到了一位出了幾本書並屢次獲獎的作家來演講,一開始看到他的名字還覺得沒什麼,也就無所謂地過去聽了,一直到他說自己在殯葬業工作,我才猛然發覺他居然是我之前在Youtube單程旅行社看過的大師兄。隨著一個又一個在殯葬業中遇到的小故事從他嘴裡敘述開來,雖然有一些我略有印象,但大部分都是從沒遇過的家庭悲劇......
Thumbnail
面對死亡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要去直視死亡的迫近。尤有甚者,死亡對人的威脅,往往也透過親人的逝世帶來極其強烈的衝擊。《死亡與生命手記》是歐文・亞隆與瑪莉蓮・亞隆,這一對結褵六十載的夫妻,共同書寫而成的作品。
Thumbnail
#好書嚴選—論死亡與臨終:生死學大師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出版逾50年,是每個欲探討、了解死亡與臨終在人類生活世界經驗的人必讀的經典——《論死亡與臨終》,是20世紀晚期最重要的死亡心理學研究資料。
緊張的心跳聲…充斥著整個房間。房間裡照不進一絲的陽光,更看不見所謂的希望。手腳被綑綁在一張大型桌子上,牆上掛滿刑具。對於白貓愛麗絲而言,其所能做的…就是等待死亡。 這個世界分為三大種族,獸族、人族、巫族。
Thumbnail
Mouring is the price we pay for having the courage to love others. 歐文在書的一開頭寫下的這句,「悲傷是我們有勇氣去愛人所付出的代價」道盡了從他與結縭六十多年的妻子瑪麗蓮開始經歷老年後的身體病痛,以及在妻子身旁陪伴著她嚥下最後一口呼吸
Thumbnail
表面上媽才是需要被爸保護的那個,不過在我看來,他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在互相保護,爸需要透過拯救媽,來為他自己的人生賦予意義。有時候,若是媽拒絕被他拯救,他就會像個孩子一樣被卡在原地,期待著媽會用他為這家庭所付出的同等生命力度,回頭照顧不知道如何把情緒拾起的他。
Thumbnail
周志建老師分享一本歐文.亞隆的書;死亡與生命手記,就決定到晃晃書店詢問店長是否有這本書,內心有個聲音呼喚我要趕緊去研讀這本書。  很開心晃晃書店的店長幫我找到這一本書,回家時,趕緊找個舒服的地方拜讀了一下,每讀一頁就想到現在母親一個人獨身的狀況、每讀一頁就彷彿去年爸爸在急診時那個狀況,依舊歷歷在目。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一)燦爛淒美的一生 日本「無賴派」(又稱「頹廢派」、「破滅型」)作家太宰治(本名「津島修治」,1909-1948,だざい おさむ,Dazai Osamu),一生充滿傳奇色彩。津島家為青森縣數一數二的大地主,其父曾任眾議院、貴族院議員,並經營銀行及鐵路,太宰治出身貴族,家境富裕,許多作品都可以看到
Thumbnail
今天學校請到了一位出了幾本書並屢次獲獎的作家來演講,一開始看到他的名字還覺得沒什麼,也就無所謂地過去聽了,一直到他說自己在殯葬業工作,我才猛然發覺他居然是我之前在Youtube單程旅行社看過的大師兄。隨著一個又一個在殯葬業中遇到的小故事從他嘴裡敘述開來,雖然有一些我略有印象,但大部分都是從沒遇過的家庭悲劇......
Thumbnail
面對死亡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要去直視死亡的迫近。尤有甚者,死亡對人的威脅,往往也透過親人的逝世帶來極其強烈的衝擊。《死亡與生命手記》是歐文・亞隆與瑪莉蓮・亞隆,這一對結褵六十載的夫妻,共同書寫而成的作品。
Thumbnail
#好書嚴選—論死亡與臨終:生死學大師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出版逾50年,是每個欲探討、了解死亡與臨終在人類生活世界經驗的人必讀的經典——《論死亡與臨終》,是20世紀晚期最重要的死亡心理學研究資料。
緊張的心跳聲…充斥著整個房間。房間裡照不進一絲的陽光,更看不見所謂的希望。手腳被綑綁在一張大型桌子上,牆上掛滿刑具。對於白貓愛麗絲而言,其所能做的…就是等待死亡。 這個世界分為三大種族,獸族、人族、巫族。
Thumbnail
Mouring is the price we pay for having the courage to love others. 歐文在書的一開頭寫下的這句,「悲傷是我們有勇氣去愛人所付出的代價」道盡了從他與結縭六十多年的妻子瑪麗蓮開始經歷老年後的身體病痛,以及在妻子身旁陪伴著她嚥下最後一口呼吸
Thumbnail
表面上媽才是需要被爸保護的那個,不過在我看來,他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在互相保護,爸需要透過拯救媽,來為他自己的人生賦予意義。有時候,若是媽拒絕被他拯救,他就會像個孩子一樣被卡在原地,期待著媽會用他為這家庭所付出的同等生命力度,回頭照顧不知道如何把情緒拾起的他。
Thumbnail
周志建老師分享一本歐文.亞隆的書;死亡與生命手記,就決定到晃晃書店詢問店長是否有這本書,內心有個聲音呼喚我要趕緊去研讀這本書。  很開心晃晃書店的店長幫我找到這一本書,回家時,趕緊找個舒服的地方拜讀了一下,每讀一頁就想到現在母親一個人獨身的狀況、每讀一頁就彷彿去年爸爸在急診時那個狀況,依舊歷歷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