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幸福母親的假象:那些沈默的隱形壓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周日早晨,我看到鄰居李太太推著嬰兒車,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悠閒地漫步在社區的小路上。

這幅畫面彷彿完美詮釋了「幸福母親」的形象。然而,當我們的目光越過這表面的幸福時,我們是否曾想過,在這光鮮亮麗的外表下,可能隱藏著怎樣的心理掙扎和情感負擔?

 

 

現代社會對母親的期望

現代社會對母親的期望越來越高。從家庭的日常管理到孩子的教育,每個母親似乎都被要求無所不能,永遠保持微笑,展示出幸福的模樣。

然而,研究表明,有高達70%的母親承認,她們經常感到壓力和焦慮,但卻不敢向他人表露。這種現象被稱為「幸福母親症候群」,它反映了許多母親在社會期待和個人真實感受之間的巨大矛盾。

正如艾倫.狄波頓在《哲學的慰藉》中所指出的,「人類最深層的痛苦往往來自於我們無法符合社會對我們的期待。」這句話完美地描述了許多母親的困境。她們被期待成為完美的妻子、母親和職業女性,但這種多重角色的壓力往往讓她們喘不過氣來。

 

 

假裝幸福的心理狀態

假裝幸福的母親們往往有著複雜的心理狀態。

首先是持續的自我懷疑和自責。她們常常質疑自己是否做得夠好,是否稱職。每當孩子有任何問題,她們總是第一個責備自己。這種自責不僅來自於對自己的高要求,更源於社會對「好母親」的定義。

狄波頓提醒我們,「我們應該警惕那些看似理所當然的社會規範,因為它們往往是我們痛苦的根源。」

其次,這些母親常常處於一種恐懼和焦慮的狀態。她們害怕被他人發現自己的不完美,害怕被貼上「失敗母親」的標籤。這種恐懼導致她們不敢向他人尋求幫助,即使在面對困難時也要強顏歡笑。正如一位匿名的母親在網上論壇中寫道:「我每天都在笑,但沒有人知道我有多麼需要哭泣。」

假裝幸福的行為會導致深深的孤獨感。

當一個人無法表達真實的情感時,她就無法與他人建立真正的情感聯繫。這種孤獨感不僅存在於社交圈中,甚至會滲透到家庭關係中。許多母親表示,即使在面對伴侶時,她們也無法完全卸下偽裝,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許多母親面臨的困境:她們渴望理解和支持,但又害怕展示自己的脆弱。如同狄波頓在書中提到,「真正的友誼建立在真誠的基礎上。只有當我們敢於展示自己的脆弱時,才能建立深厚的感情。」

 

 

假裝幸福的負擔

假裝幸福所帶來的心理負擔是巨大的。長期壓抑真實情感會導致嚴重的心理問題,如抑鬱症和焦慮症。

根據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數據顯示,產後抑鬱症的發病率在過去十年中上升了30%,而這很大程度上與社會對母親角色的過高期待有關。

不僅如此,這種心理壓力還會對身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長期處於壓力狀態會導致免疫系統功能下降,增加患各類疾病的風險。

一項針對工作母親的研究顯示,那些經常感到壓力但又不得不假裝一切良好的母親,比起能夠坦誠表達感受的母親,更容易出現高血壓、失眠等健康問題。

母親的假裝行為還會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孩子們很容易感受到母親的情緒變化,即使母親試圖掩飾。當孩子們看到母親總是表現得很幸福,卻又隱約感覺到不對勁時,他們可能會產生困惑和不安全感。長此以往,這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情感發展和人際關係。

 

 

孤獨的假面母親

在表面光鮮亮麗的幸福母親形象下,隱藏著許多母親內心的孤獨與痛苦。這種孤獨感源於她們無法向他人傾訴真實的感受,只能獨自承受內心的掙扎。

如哲學家萊維納斯所言,真正的孤獨源於「無法逃脫自我的存在」。對於這些母親來說,她們被困在社會對「完美母親」的期待中,無法展現真實的自我。

這種孤獨不僅僅是一種情感狀態,更是一種存在的處境。

我想起齊克果筆下的亞伯拉罕,這些母親也面臨著內在性與超越性的衝突。她們渴望成為理想中的好母親(超越性),但又無法擺脫自身的限制與困境(內在性)。這種矛盾使她們陷入深深的孤獨之中。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孤獨感可能會影響母親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當母親無法展現真實的情感時,孩子可能會感受到這種不真實,進而產生不安全感。這讓我們想到齊克果描述的以撒,他在感受到父親亞伯拉罕的懷疑後,也失去了信仰。

 

 

對假裝幸福母親的共情與支持

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應該對這些假裝幸福的母親們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支持。

首先,我們需要給予母親更多理解與包容。我們要理解母親們的不易,包容她們的脆弱和不完美。每個母親都是普通人,她們也有情感和需求。

如果我們有餘力作得更多,我們還可以在適當的時候提供情感支持。我們可以通過傾聽和陪伴,為母親們提供情感上的支持。讓她們知道,表達真實的感受並不是軟弱,而是勇敢的表現。

在前述方式之外,我想還有一個我們可以嘗試去做的,就是去鼓勵母親們表達真實感受。鼓勵她們勇敢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卸下幸福的假面具。只有表達真實的情感,她們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

 

 

結語

假裝幸福的母親們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和孤獨感。我們應該對她們給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幫助她們勇敢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能夠引起更多人對這些母親的共情和關心,讓她們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溫暖和關懷。


作者:高浩容。哲學博士,道禾實驗教育基金會兒童青少年哲學發展中心主任研究員、台灣哲學諮商學會(TPCA)監事。著有《小腦袋裝的大哲學》、《心靈馴獸師》、等書。

終究,幸福不是沒有痛苦,而是有能力面對痛苦。讓我們共同努力,創造一個更加包容和理解的社會環境,讓每個母親都能夠自在地做自己,不必戴著幸福的假面具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容我說
100會員
103內容數
哲學博士。結合哲學諮商與教育的實務經驗,以存在心理學視角,提供對於:自由、責任、命運、孤獨、存在感、價值感等人生課題的分析與覺察。
容我說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放不下的人,往往受困於某些心結,這些心結既使他們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影響更大的是,使他們無法活出自己,以致於一直活在一種自我消耗的痛苦之中。
Thumbnail
2025/04/28
放不下的人,往往受困於某些心結,這些心結既使他們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影響更大的是,使他們無法活出自己,以致於一直活在一種自我消耗的痛苦之中。
Thumbnail
2025/04/01
如果在清明節這個關於死亡的日子,我們能夠提醒自己生命中必須面對和學習的重要課題,那麼清明節的意義才能真正豐富起來。孩子理應得到大人的尊重,而欺騙絕非尊重。唯有幫助他們面對生命的真相,以適當的方式引導他們在死亡之前以自己的方式好好生活,這才是對孩子的尊重,也是對生命的尊重。
Thumbnail
2025/04/01
如果在清明節這個關於死亡的日子,我們能夠提醒自己生命中必須面對和學習的重要課題,那麼清明節的意義才能真正豐富起來。孩子理應得到大人的尊重,而欺騙絕非尊重。唯有幫助他們面對生命的真相,以適當的方式引導他們在死亡之前以自己的方式好好生活,這才是對孩子的尊重,也是對生命的尊重。
Thumbnail
2025/03/27
有些人口口聲聲說「我想要被理解」,實際上他想要的是「你照我說的做!」,到底真正的理解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25/03/27
有些人口口聲聲說「我想要被理解」,實際上他想要的是「你照我說的做!」,到底真正的理解是什麼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真正的孤獨源於「無法逃脫自我的存在」。對於這些母親來說,她們被困在社會對「完美母親」的期待中,無法展現真實的自我。這種孤獨不僅僅是一種情感狀態,更是一種存在的處境。
Thumbnail
真正的孤獨源於「無法逃脫自我的存在」。對於這些母親來說,她們被困在社會對「完美母親」的期待中,無法展現真實的自我。這種孤獨不僅僅是一種情感狀態,更是一種存在的處境。
Thumbnail
母親是世界上第一個和孩子建立連結的人,是神聖不可取代的存在,從生理到心理緊密相連,既甜蜜也痛苦,母親背負許多社會的框架及價值觀,犧牲在所難免,不斷地付出甚至筋疲力盡,過程難熬辛苦卻快樂著,這是大部分母親的常態,但也總有例外,不知道如何愛小孩,對小孩疏於照顧,或是過度的愛變成控制。
Thumbnail
母親是世界上第一個和孩子建立連結的人,是神聖不可取代的存在,從生理到心理緊密相連,既甜蜜也痛苦,母親背負許多社會的框架及價值觀,犧牲在所難免,不斷地付出甚至筋疲力盡,過程難熬辛苦卻快樂著,這是大部分母親的常態,但也總有例外,不知道如何愛小孩,對小孩疏於照顧,或是過度的愛變成控制。
Thumbnail
透過文學家與心理專家,探討母愛。接納母親的人性。破解母親角色與收回錯誤的投射,一起走出不被愛的孩子困境。
Thumbnail
透過文學家與心理專家,探討母愛。接納母親的人性。破解母親角色與收回錯誤的投射,一起走出不被愛的孩子困境。
Thumbnail
我曾經讀過一篇文章提到回想過去婆婆刁難自己是一種「磨練」,還表示感謝婆婆曾經如此對待自己。猶記得當下讀到這樣的文字感到震驚不已,而類似的感受竟然也在閱讀《不存在的母親》這本書時又重新浮現。 到底是什麼樣的矛盾,會讓一位女性在極度不被尊重的情況下又心存感激?我所能想到的大概是「斯德哥爾摩症候
Thumbnail
我曾經讀過一篇文章提到回想過去婆婆刁難自己是一種「磨練」,還表示感謝婆婆曾經如此對待自己。猶記得當下讀到這樣的文字感到震驚不已,而類似的感受竟然也在閱讀《不存在的母親》這本書時又重新浮現。 到底是什麼樣的矛盾,會讓一位女性在極度不被尊重的情況下又心存感激?我所能想到的大概是「斯德哥爾摩症候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母愛與本能母性之間的關係。文章探討了一位母親透過面對自己的過去,來恢復本能具備的能力,並以個人觀點提供了一些思考。作者觀點認為世界上本沒有母愛這回事,更別提什麼母性本能。如果你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母愛而感到自責難熬的人,這篇或許會給予你幫助和陪伴。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母愛與本能母性之間的關係。文章探討了一位母親透過面對自己的過去,來恢復本能具備的能力,並以個人觀點提供了一些思考。作者觀點認為世界上本沒有母愛這回事,更別提什麼母性本能。如果你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母愛而感到自責難熬的人,這篇或許會給予你幫助和陪伴。
Thumbnail
當一位母親在自己熱愛的事情上,學習也好,發光發熱也好,讓小孩看到,並自己去思考這究竟是不是他們要的,這才是渲染力。至少,到了老年,我不希望成為對著子女訴苦:「都是因為你們,我放棄了我自己的人生。」這樣的女人。
Thumbnail
當一位母親在自己熱愛的事情上,學習也好,發光發熱也好,讓小孩看到,並自己去思考這究竟是不是他們要的,這才是渲染力。至少,到了老年,我不希望成為對著子女訴苦:「都是因為你們,我放棄了我自己的人生。」這樣的女人。
Thumbnail
自我有記憶以來,母親就是一個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快速翻篇的人。即使青春期的我叛逆又不容世俗,總是衝撞權威又經不起評判,卡在自己的迴圈動彈不得。但母親從沒有放棄與我溝通,在夜深人靜、獨自啜泣的陽台角落,他總在與我爭執後默默伸出手,理性的分析他生氣的原由,教我做人處事
Thumbnail
自我有記憶以來,母親就是一個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快速翻篇的人。即使青春期的我叛逆又不容世俗,總是衝撞權威又經不起評判,卡在自己的迴圈動彈不得。但母親從沒有放棄與我溝通,在夜深人靜、獨自啜泣的陽台角落,他總在與我爭執後默默伸出手,理性的分析他生氣的原由,教我做人處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