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出生,是不是比較好?厭世時代的生命哲學|5.佛陀對於誕生的思考
古印度最接近反出生主義思想的是原始佛教。原始佛教認為人類所經歷的一切皆為苦難。由於當時的印度社會相信輪迴,所以即使死後仍必須經驗輪迴投胎轉世,再次承受痛苦的煎熬。出家人修行的目的是希望死後不需再重生。既然是祈願不要再重生,這就屬於「反出生主義」思想。這樣的思想在《奧義書》中也可見一斑,但原始佛教則更進一步往獨特的方向發展。《奧義書》的哲學家認為,透過認識真我(自我靈魂),可以進入永恆的世界,那裡不存在死亡和重生;原始佛教則採取了不同的方式。修行者藉由認識「真我並不存在」,消除執著,可以完全從世界消失,不必在任何地方重生。
對生命沒有執著,同樣也不執著於死亡,只是平靜地等待死亡的到來。涅槃的境地是一種既不渴望繼續活著,也不希望死去的境地。斷滅對於生存的渴望和執著,就是指這樣的狀態。我認為這個思維是佛陀哲學的一個重要成就。
那麼,當達到涅槃的境地時,是怎樣的內心狀態?在比丘尼敘述文本《長老尼偈》中,僧伽尼說:「從平靜中得到安寧。」而尸羅婆遮羅尼則說:「好好控制自己的感官,將達到永不厭倦的寧靜。」如同這些描述般,達到心靈平靜而安詳的狀態也稱為「涅槃寂靜」。
毫無疑問,涅槃被理解為充滿寂靜、平靜的廣大安詳境地。根據中村元的說法,涅槃意味著熾熱的欲望被吹散,「就像風吹滅了燃燒的火一樣」。然而,斷絕對於快樂和身外之物的執著、放下所愛之人、與家人和子女分離、捨棄愛欲、拋棄憤怒之心後所獲得的涅槃安詳與寂靜,可能會引起疑問:這是否類似於強迫壓抑情感的心理狀態,或者更接近心理學所稱的抑鬱狀態?
然而,當我們閱讀原始佛典時,我們看到其中反覆描繪出完全不同的情景。換句話說,極度安詳涅槃狀態中充滿了「喜樂」的情感。修行者享受處於涅槃的狀態,並享受他們在那裡經歷的事物。
當修行者完成八正道並達到涅槃狀態時,就是他們成功地斷絕想永遠延續生命的執著,成功斷絕執著的能量後,他們只需擁抱肉體自然衰敗的過程。當修行者面臨肉體死亡時,修行者的五蘊就不再重生於任何世界,也不留在這個世界。修行者(也就是五蘊的修行者)將從所有的世界中蒸發消失。這就是涅槃作為巨大安寧的終點。
佛陀的目標是完全斷絕死後再次誕生到其他世界的可能性。如果一個人能夠在人間世界達到涅槃的境地,那麼他就不會再次誕生到其他世界。從這一點來看,可以說佛陀的思想具有印度式「否定出生」的特色。然而,佛陀的思想並不僅止於此。輪迴轉世的眾生,只有在佛陀達到解脫的這個人間世界中才能達到涅槃,在餓鬼等世界是無法達到的。這意味著在無盡的輪迴中,當我們降生在這個人間世界時,就開啟了達到涅槃的可能性,因此可以說降生在人間世界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因此從邏輯上來考慮,降生在這個人間世界意味著有機會達到涅槃的境地,可以說「真是太好了」。也就是說,藉由誕生到人間世界,因而開啟了「不需再次轉世之涅槃狀態」的可能性。這就是對「出生」的肯定,也就是「肯定出生」的思想。
因此,佛陀的思想既是「否定出生」,同時也是「肯定出生」。當然,並不是佛陀本人曾經這樣說過。而是我們從反出生主義的角度探討佛陀的哲學時必然得到的詮釋。佛陀在追求不再重生的同時,也肯定自己生存在一個可以追求不出生的世界中。因此,可以說佛陀的哲學非常獨特。
然而,還是必須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這種對佛陀哲學的解釋僅是在今天哲學文脈下進行的,並不是佛陀本人所希望的。從佛陀自己的角度來看,「出生是件好事抑或壞事」的問題並不那麼重要。無論是好還是壞,這個問題對修行者的實踐沒有任何區別,所以應該避免執著於這個問題。因此,可以得出結論:對於佛陀來說,「沒有出生是否比較好」這個問題沒有太大的意義。
以上是我對佛陀哲學的探討。接下來,我想談談受佛陀哲學啟發後我個人的想法。實際上,發現佛陀的哲學可以同時包容「否定出生」和「肯定出生」的觀點,對我來說是一個重大發現。將這兩者視為二律背反的觀點,可能打開重要的視野。
探討「未出生」的態度,不僅可以從「未出生更好」的「沒有誕生的優勢」形式來探討,還可以從「即使沒有被生下來也是好的」的「肯定沒有誕生」形式來探討。我想要提醒的是,「肯定沒有誕生」與「否定出生」完全不同。「肯定沒有誕生」不一定導向「否定出生」。因此,透過將「未曾出生」的利益解釋為「肯定沒有誕生」,我們可以打開一個同時肯定「未曾出生」和「出生在世」的新視野。
話說回來,佛陀的哲學我們能夠照單全收嗎?佛陀是基於當時印度人所信仰的輪迴思想為前提,闡述了自己的哲學。但是我無法相信死後的輪迴,同樣地,現代人應該也有很多人無法相信。這種將死後視為虛無的觀點稱為「斷見」,而佛陀明確地否定了這種觀點。
如果從佛陀的哲學中去除輪迴思想,佛陀的哲學似乎就會動搖。因為如果輪迴不存在,無論是誰,死後就結束了,不再有任何再次重生的可能。如果沒有再次重生,就不再受苦,這意味著每個人在出生時就已確定了死後涅槃的命運。這不是我們在原始佛典古層文獻中看到的佛陀思想。
那麼,如果否定輪迴,佛陀的哲學是否完全失去意義呢?我認為並非如此。
當修行者達成涅槃時,他不渴望死亡,也不渴望繼續生存下去。他只是平靜地活著,等待著死亡的到來。在這個時刻,假設存在古代印度人所相信的輪迴,由於這位修行者已經斷除了執著,因此在死後不會轉生到其他世界。那麼,如果從一開始輪迴就不存在呢?即使如此,這位修行者在死後也不會轉生到其他世界。他不渴望死亡,也不渴望繼續生活,只是當肉體死亡時完全從這個世界消失而已。換句話說,無論輪迴存在與否,這位修行者的心境都不會有任何改變,他所達到的境地不受輪迴存在與否的影響。這正是現代人無法相信輪迴存在時依然可以從佛陀的哲學中學到的洞察力,我認為這是值得思考的。
這段文字可以換成以下的說法。當肉體死亡還未迫近時,內心深處能夠真切地想到「我可以繼續活下去,也可以現在就結束生命」;而當肉體死亡接近時,能夠真切地想到「我的生命就要結束了,我不必再繼續活下去」。後者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渴望繼續生活的欲望已經消失,另一種是安心於不必再活下去。
這種情況被認為是進入一種宛如偉大安寧的境地,且不需要以輪迴為前提。這已經不再是原始佛教的教義,但對於無法相信輪迴的現代人來說,它為「可能的救贖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啟示,將此作為面對死亡時肯定生命的一種方式,我們或許便能夠理解這一點。
解脫和自殺之間的關係很複雜,對此,學者專家仍在繼續探討包括跋迦梨和闡陀在內的案例。無論如何,在佛教中,自殺被視為殺生的行為,因此被禁止。但若是根據瞿低迦的案例來看,對於達到涅槃的修行者來說,這並非必然。
此外,在闡陀的案例中,闡陀被認為已經達到涅槃境地,但因為無法忍受重病的疼痛,所以他試圖自殺。從原始佛典來看,即使已經獲得涅槃,身體仍然能感受到疼痛,因此闡陀無法忍受疼痛並自殺也並不奇怪。名和隆乾指出,不清楚佛陀是否肯定這一類型的自殺。這是與現代末期醫療相似的難題。
此外,我們還可以從自殺的角度來探討佛陀本身的死亡。在《大般涅槃經》中,惡魔告訴八十歲的佛陀:「師尊現在天年將近了。」佛陀回答:「過了三個月後,修行完成者將去世。」然後他自己「拋棄了壽命的因素」。這被形容為「破壞了自我形成的外殼」。此後,佛陀如他所言,結束壽命並離開人世。單就這部分的描述來看,佛陀不是因外在原因而死亡,也不是自然地壽終正寢,而是自行放棄壽命而死亡。當然,佛陀在此之前已經生病,也意識到壽命的終結。然而,成為決定性導火線的因素是他親自破壞壽命的行為,這與現代末期醫療中基於患者意願逐漸停止治療的行為,或者耆那教(以及叔本華所寫的)以飢餓作為終結生命的方法類似。但是,準確地說,佛陀的死亡與這兩種情況不盡相同,最終我們必須回歸到「自殺」究竟屬於什麼行為的哲學問題。
修行者的自殺是否符合《長老偈》中涅槃境地的描寫「我不以死亡為樂,也不以生命為樂」呢?在肉體受到難以忍受的痛苦時,自殺似乎無可避免,但如何解讀瞿低迦的案例卻很困難。獲得涅槃者的自殺雖然不被推崇,但也不會受到指責,也不會被否定為非涅槃。
這個時期的蕭沆原本認為自殺才是對抗出生到人世唯一的解決方法,但他嘗試實踐時,世界以呈現美麗的方式拒絕了他,將他帶回生命的領域,這個近似悟道的過程,強制他放棄了否定出生和自殺有關的觀念,意識到一切都是虛幻,並讓他再次和自殺保持距離。蕭沆之後的思想接近佛教,但他並未選擇走上佛教,晚年因為阿茲海默症而過世。
在叔本華的著作中,多次熱情地談論了佛教修行,並對佛教修行的方式產生了強烈的共鳴。但是,從叔本華的實際生活來看,他從未實踐過如同佛教修行者的生活,也從未嘗試過實際變成無意志的人。叔本華只是熱衷研讀從遙遠的東方到手的翻譯文本和當時印度學者的佛教研究。他只是一位深陷世俗的哲學家,絕不是宗教實踐者。
蕭沆與叔本華的思想都受佛教影響,但也都未選擇走上佛教,這真的十分有趣,這也讓我反思我自己是否也是如此呢?雖然我參加過禪訓營、內觀等等,但我依舊是帶著類似「參與觀察法」的方式在學習佛法。
對生命沒有執著,同樣也不執著於死亡,只是平靜地等待死亡的到來。涅槃的境地是一種既不渴望繼續活著,也不希望死去的境地。斷滅對於生存的渴望和執著,就是指這樣的狀態。我認為這個思維是佛陀哲學的一個重要成就。
「斷滅對於生存的渴望和執著」延伸到大乘思想的「三輪體空」、「應無所住」。其實小乘思想相對簡單許多,其目標簡言之為「斷除我執(有餘涅槃),然後等死(無餘涅槃)」:
云何有餘依涅槃界。答若阿羅漢。諸漏永盡。壽命猶存。大種造色相續未斷。依五根身。心相續轉。有餘依故。諸結永盡。得獲觸證。名有餘依涅槃界。
云何無餘依涅槃界。答即阿羅漢。諸漏永盡。壽命已滅。大種造色相續已斷。依五根身。心不復轉。無餘依故。諸結永盡。名無餘依涅槃界。—《阿毘達磨發智論》
不過到大乘思想則複雜得多,如「三乘究竟」與「一乘究竟」之別等爭論。
藉由誕生到人間世界,因而開啟了「不需再次轉世之涅槃狀態」的可能性。這就是對「出生」的肯定,也就是「肯定出生」的思想。因此,佛陀的思想既是「否定出生」,同時也是「肯定出生」。當然,並不是佛陀本人曾經這樣說過。而是我們從反出生主義的角度探討佛陀的哲學時必然得到的詮釋。佛陀在追求不再重生的同時,也肯定自己生存在一個可以追求不出生的世界中。因此,可以說佛陀的哲學非常獨特。
這點對作者而言是一個重大發現:
探討「未出生」的態度,不僅可以從「未出生更好」的「沒有誕生的優勢」形式來探討,還可以從「即使沒有被生下來也是好的」的「肯定沒有誕生」形式來探討。我想要提醒的是,「肯定沒有誕生」與「否定出生」完全不同。「肯定沒有誕生」不一定導向「否定出生」。因此,透過將「未曾出生」的利益解釋為「肯定沒有誕生」,我們可以打開一個同時肯定「未曾出生」和「出生在世」的新視野。
講得更清楚的話,佛法大致是認為「暇滿人身難得(肯定出生)」與「解脫(否定再生)」,而作者也知道「從佛陀自己的角度來看,『出生是件好事抑或壞事』的問題並不那麼重要。無論是好還是壞,這個問題對修行者的實踐沒有任何區別,所以應該避免執著於這個問題」,畢竟「已出生」是既定事實,否定「已出生」沒有意義。
如果解脫是目標,那不再重生是好的,因為已經解脫,而如果重新輪迴被生下,因為只有人道有解脫的可能,所以也是好的,「因此,佛陀的思想既是『否定出生』,同時也是『肯定出生』」。
無論輪迴存在與否,這位修行者的心境都不會有任何改變,他所達到的境地不受輪迴存在與否的影響。這正是現代人無法相信輪迴存在時依然可以從佛陀的哲學中學到的洞察力,我認為這是值得思考的。
這段文字可以換成以下的說法。當肉體死亡還未迫近時,內心深處能夠真切地想到「我可以繼續活下去,也可以現在就結束生命」;而當肉體死亡接近時,能夠真切地想到「我的生命就要結束了,我不必再繼續活下去」。後者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渴望繼續生活的欲望已經消失,另一種是安心於不必再活下去。
這段在原始佛教應該是可以成立的,不過大乘思想中心在於「為利有情願成佛」,簡言之「菩提心」,也就是大乘將解脫設定成此生基本上無法達成的目標,而此生能達成者其實只是已達成解脫者的示現,大乘思想基本上有強烈將目標放在來世、投生淨土的觀點。
而最後作者探討佛教中跋迦梨、闡陀和佛陀是否是自殺也非常耐人尋味,如以前曾寫虹化、頗瓦、出陽神、尸解等等,算是自殺嗎?什麼是善終?人應該有死亡自主權嗎?
另外關於死亡,藏傳佛教中視大威德金剛是文殊菩薩之化身,其源由可能來自吠陀的閻摩,並延伸為漢傳成閻羅王:
大威德又稱閻魔敵,以前我去邁索爾的時候,他們有⼀個水牛臉像的神像,他們說這個水牛臉像的形象跟死神有關,所以我們將大威德金剛稱作叫閻魔敵,也就是閻羅王,有這種的說法。—〈達賴喇嘛尊者2018年於菩提迦耶——獨勇大威德金剛灌頂前對於密法及大威德金剛之介紹〉
跟朋友提起時,常會得到震驚的眼神,「閻羅王是文殊菩薩之化身!修本尊是修閻摩死主!」,其實佛教在面對死亡焦慮時,採取相似於行為療法中的暴露療法:
暴露治療法特別用來治療各式各樣與恐懼、焦慮相關的問題。這種治療法會讓當事人透過想像或現場實境,系統性地面對恐懼刺激。若當事人的恐懼過於強烈而無法在實境暴露中進行練習時,想像暴露法可以安排運用在現場暴露法之前。—《諮商與心理治療》CH9 行為治療
念死無常、白骨觀、不淨觀、墓園觀等等,佛教中處理無常與死亡的焦慮與恐懼,其原理與認知行為療法相似,在《略論》中引《顯句論》:
《顯句論》云:「佛依二諦說,契經等九部,是就世間行,廣泛正宣說。其為除貪說,不能斷瞋恚;為除瞋恚說,亦不能斷貪;為斷慢等說,彼不壞餘垢,故彼非周遍,彼等無大義。為斷癡所說,彼盡壞煩惱,佛說諸煩惱,皆依愚癡生。」
佛教大致上有兩種對治方法,一種是正對治,也就是空性;一種是用相反之力來對治,例如用佈施對治貪念、用慈悲對治嗔念、用精進對治昏沉、用愛他執對治愛我執、用死亡對治存在等等,這兩種方法或許是佛教對治「存在焦慮」的方式。
另外記得比較有趣的是,「摩利支天菩薩」在漢傳佛教大多認為是「觀世音菩薩(準提觀音)」化身,密宗視為是「多羅觀音(度母)」的化身,道教中視其為「斗姆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