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牛士不跳舞,哪來的鬥牛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全世界是不是只有中文,把國際標準舞拉丁競賽項目的pasodoble 說成「鬥牛舞」?使用羅馬拼音文字的國家,都照寫pasodoble,非羅馬拼音文字的國家,像日本,用他們習慣的「外來語」邏輯,直接說「パソドブレ」。語言文字中都沒有「鬥牛」的意象或影射,為什麼獨獨中文會說「鬥牛舞」?

中文的習慣

中文是個奇妙的語言,面對外來文化時,比較不像日文或韓文,會採取直接音譯的方法。直接音譯的好處是,不失真,但是有看沒有懂是你家的事,是你文化水平不夠。不然好心的作者幫你註釋、介紹,你才能往下閱讀或聽講。

 

民國初年,大量西方文化進來時,許多學者也嘗試過直接音譯:匹克匿克〔picnic,野餐〕已成為絕響、德律風(telephone電話)沒人聽過;倒是議事杯葛(boycott)已成為報章常用字彙,而幽默(humor)更是深入人心!

 

大多時候,中文翻譯外來名詞,傾向於意譯,就是認清該詞的本意,找出對應的漢字意義,雖然無法百分之百立刻讓人理解,至少有個理解範圍,不至於摸不著頭腦。Television 是電視機,不叫泰勒比;Radio 是收音機,不叫拉吉歐…。好處是很容易融入原有的語言,合情合理、易記易學;壞處是不知原文,不明就裡後不小心就自己腦補造成誤解。

 跋索多布雷 Pasodoble

Pasodoble是一個西班牙字,由兩個單字組成:paso 步,doble 二(倍)。加起來原意是「兩倍步伐」。這是一個音樂類型,特別是軍樂:以兩倍步伐速度演奏的進行曲。軍樂通常是鼓號樂隊,振奮士氣,也振奮人心。許多作曲家會投入創作,也有許多音樂會演出這一類的作品。歷年來,造就了許多膾炙人口,大家耳熟能詳的旋律:El Gato Montes, Amparito Roca, Cielo Andaluz…。

 

又因為這種節奏型態討喜,器樂演出之外,更有人填詞作曲,形成一種演唱的流行歌曲。最有名的,當屬「西班牙葉啟田」Manolo Escobar唱紅的「西班牙萬歲!¡Viva España!」。也許你會想到「中華民國頌」!可是人家的可沒那麼悲情,說甚麼「經得起考驗」!它歌頌西班牙秀麗的山川、豐富的人文,可說是精簡的西班牙旅遊指南,還說來過的人每到離開都要哭泣!(有可能,因為想到假期結束,西班牙的好吃好喝好玩都要化為雲煙…。)

鬥牛場上的跋索多布雷

因為是軍樂,雄赳赳氣昂昂,不知從何時開始,就在鬥牛士進場時,請鼓號樂隊演奏這種音樂。鬥牛士進場,陣容龐大,從入口處走到主席台前,穿過整個鬥牛場。而一場鬥牛賽有三位主鬥牛士,麾下分別有三位助理鬥牛士、兩位騎馬鬥牛士,一組六人,三組就十八人,加上前導的兩位執法官騎士,還有尾隨的馬車伕、清潔組。鬥牛士們各個身穿閃閃發光的鬥牛衣,執法官騎士也穿著菲利浦四世時代(十七世紀下半葉)的官服。這麼盛大的進場儀式,搭配上慷慨激昂的跋索多布雷音樂,誰曰不宜?

 

可是鬥牛士們並沒有在節奏上踩著「兩倍步伐」。他們依各自的耍帥風格,漫步前進,並沒有整齊劃一如同踢正步般的軍容壯盛。換句話說,他們的進場儀式並沒有特意編排,沒有choreographied(編舞)。他們並沒有—觀眾也並不期待—踩著甚麼舞步出來。他們只是散步—paseillo—出來。沒錯,paseillo,跟佛拉明哥舞蹈術語用的踩著12拍節奏舞步一樣的字,但是,鬥牛士真的在「散」步,並沒有踩在拍子上!鬥牛士們的重點是在後面,與猛牛對峙時,能不能保持英挺身形與死亡近身肉搏!就如同世界杯時,球員跑步出場接受歡呼,並不在乎有沒有整齊劃一,重點是後面能不能射門入網奪下金牌。

舞蹈的跋索多布雷

進行曲!那能跳舞嗎?據說西班牙某些村落,會在節慶中搭配這種音樂起舞。男女相擁(哦,不!男左女右手相牽,男右手扶女背,女左手搭男肩,如同一般常見的社交舞 ballroom dance 舞會舞蹈)。這種舞姿全歐洲可見,維也納的華爾滋、波西米亞的波卡polka…,社交舞裡稱為閉式舞姿。兩人面對面,男右女左向側踏,踩著「踏—併—踏—併;回—併—踏—併」,左右來回移動,自在搖擺身軀。有時男士靜止,將女士引導至右側或左側,轉換方向再繼續舞動。在索拉導演拍攝葛帝斯舞團演【血婚 Boda de Sangre】的場景中,參加婚禮的賓客就在演唱的一首跋索多布雷 “Mi sombrero” (我的帽子)樂聲中,兩兩相擁起舞。

 

不過這種鄉村舞會已不多見,大家最常看到的,還是國際標準舞的跋索多布雷。這是由英國皇家舞蹈協會制定的舞蹈比賽項目,因為是比賽,所以設定「標準」,因為要標準化,所以一律採用唯一的一首跋索多布雷:”España Cañi”(吉普賽西班牙)。因為英國是「日不落國」,影響力遍及全世界,全世界的一般人唯一認識的跋索多布雷就是這一首”España Cañi”(吉普賽西班牙)。

跋索多布雷的舞姿

英國人把跋索多布雷變成競賽舞蹈,舞者的舞姿誇大,加上許多炫耀的特技,女舞者一會兒要從男舞者胯下滑過,一會兒又要飛到男舞者頭頂。又因為是西班牙舞,也採用了許多佛拉明哥動作,例如轉腕、跺地、下腰轉…等等。真的是很吸睛的舞蹈表演。男舞者仿鬥牛士的服裝、女舞者鮮紅閃亮的飛裙,種種元素都連結到西班牙的鬥牛。

 

用中文意譯的習慣,稱呼國標舞的跋索多布雷為「鬥牛舞」,好像未嘗不可。但是不小心根據中文字面上意義自己腦補,就會有人誤解,既然鬥牛士是男舞者、那女舞者不就代表牛!這樣女人還會想跳嗎?「做牛」?!我還給你做馬呢!男士模仿鬥牛士沒錯,但女舞者代表的不是牛,而是鬥牛士手上揮舞的斗篷。而且這個斗篷,是鬥牛賽第一階段用的,外面粉紅色、襯裡黃色的capote(嘎播得,音同台語「咬布袋」),不是最後階段用的小塊鮮紅布(加上一根撐桿),那個叫muleta(母累大,音類似台語「沒在踏」)。

鬥牛士「舞」斗篷

揮舞capote的技巧很多,有La Veronica 薇若妮卡式、La Chicuelina 側轉式、El Delantal 迎面式、La Tafallera 翻面式、La Gaonera 後手式、El Farol 燈籠式、Porta gayola 大開牢門式…。看這些招式舞弄時,把斗篷想像成女舞者,好像也可以:斗篷一會兒繞著鬥牛士,一會兒在鬥牛士身後,一會兒在頭頂、一會兒又繞過胯下,甚至還騰空翻一圈!鬥牛士學習這些技巧時,還真的像是在學習舞蹈。在場上面對猛牛的威脅時,運用這些技巧之虞,同時還要顧及姿態優雅、節奏有條不紊,也可以說是在跳舞。不一樣的是,猛牛如果在意料之外的角度攻擊,鬥牛士很可能就戰死沙場,不像跳舞那樣沒有生命危險的威脅。不過話說回來,競技舞的跋索多布雷,設計的舞步如果強調效果,鋌而走險,練得好,成功就博得滿堂彩抱得獎杯歸;萬一失手,也是遍體麟傷,甚者可能中斷職業舞蹈生崖。仿競技舞跋索多布雷的男女雙人花式溜冰,這樣的風險好像更高。

 「跋索多布雷」還是「鬥牛舞」?

說這麼多,並不是主張要將pasodoble譯為「跋索多布雷」。約定已經俗成,很難說改就改。撥亂不是為了反正,而是釐清事實真相:一、鬥牛士不跳舞;二、「鬥牛舞」是音樂類型,而且不是只有常聽到的那一首;三、國標舞跳的「鬥牛舞」只有中文這樣稱呼,遇到外國人時請叫它「跋索多布雷」;四、女舞者不是牛,是象徵鬥牛士手上拿的那一條粉紅色大斗篷(不是紅色那一條喔,中文維基百科說錯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北腦袋裝史
6會員
21內容數
黑格爾説:所有的世界歷史事件與人物都會出現兩次。馬克斯加碼:第一次是悲劇,第二次就是鬧劇!馬克斯是寫在拿破崙的侄子於1851年稱帝時。1791年是拿破崙自己,打著民主旗幟反君權的革命,最後掌權了自己也當皇帝。越多人腦袋裝「史」,就越不會讓這種鳥事一再發生。讀史事,看今世,新聞瞬間成歷史;抬眼望,低眉笑,人生浮沉只今朝。
林北腦袋裝史的其他內容
2025/02/11
  提起西班牙建築,大家都在談高帝Antoni Gaudi。高帝建築是巴塞隆納的地標,而巴塞隆納是加泰隆尼亞首府。萬一哪一天加泰隆尼亞真的脫離西班牙了,那西班牙還有哪位建築師呢? 刻板印象西班牙 其實,世人腦中刻板印象的西班牙,應該是南方安達魯西亞,美艷又狂放的卡門、英勇帥氣的鬥牛士、急促的吉
Thumbnail
2025/02/11
  提起西班牙建築,大家都在談高帝Antoni Gaudi。高帝建築是巴塞隆納的地標,而巴塞隆納是加泰隆尼亞首府。萬一哪一天加泰隆尼亞真的脫離西班牙了,那西班牙還有哪位建築師呢? 刻板印象西班牙 其實,世人腦中刻板印象的西班牙,應該是南方安達魯西亞,美艷又狂放的卡門、英勇帥氣的鬥牛士、急促的吉
Thumbnail
2024/12/03
近年很夯的西班牙朝聖之路,原文是Camino de Santiago,直譯會是:聖地牙哥之路。去「聖地」朝聖,想當然耳。但是「牙哥」又是啥咪碗糕?其實,「聖地」與「牙哥」不是兩個詞組合在一起,而是「聖」「狄亞戈」。但其實這也是經過歷史演變,以訛傳訛道聽塗說所發展出來的。 異名同源 聽到「聖地牙哥
Thumbnail
2024/12/03
近年很夯的西班牙朝聖之路,原文是Camino de Santiago,直譯會是:聖地牙哥之路。去「聖地」朝聖,想當然耳。但是「牙哥」又是啥咪碗糕?其實,「聖地」與「牙哥」不是兩個詞組合在一起,而是「聖」「狄亞戈」。但其實這也是經過歷史演變,以訛傳訛道聽塗說所發展出來的。 異名同源 聽到「聖地牙哥
Thumbnail
2024/11/25
達迦瑪 Vasco da Gama與哥倫布 Cristóbal Colón,一個往東走,繞過大半個非洲到達印度;一個往西走,越過一望無際的大西洋,來到美洲。他們倆分別為葡萄牙與西班牙開拓了新航道與新世界,為當時的兩個王國帶來巨大財富,也開啟了之後的大航海時代,全球化的第一波。 旅遊的想像 到西班
Thumbnail
2024/11/25
達迦瑪 Vasco da Gama與哥倫布 Cristóbal Colón,一個往東走,繞過大半個非洲到達印度;一個往西走,越過一望無際的大西洋,來到美洲。他們倆分別為葡萄牙與西班牙開拓了新航道與新世界,為當時的兩個王國帶來巨大財富,也開啟了之後的大航海時代,全球化的第一波。 旅遊的想像 到西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謝謝攝影師的照片 一開始以為社交舞應該不會太難,但實際體驗發現,自己跳舞跟別人合作跳舞,真的很不一樣。 我覺得自己跳比較簡單哈哈,舞步不難但我眼花撩亂,瘋狂轉錯邊有趣的體驗課! 生活中不斷嘗新學習,不設限領域方向,會發現每個人都有各自驚奇的興趣和擅長的拿手事物,希望接下來的研究所生活,也能
Thumbnail
謝謝攝影師的照片 一開始以為社交舞應該不會太難,但實際體驗發現,自己跳舞跟別人合作跳舞,真的很不一樣。 我覺得自己跳比較簡單哈哈,舞步不難但我眼花撩亂,瘋狂轉錯邊有趣的體驗課! 生活中不斷嘗新學習,不設限領域方向,會發現每個人都有各自驚奇的興趣和擅長的拿手事物,希望接下來的研究所生活,也能
Thumbnail
跳舞是一趟身體堆積的旅程。 本篇沒有參考任何線上資料,純粹是個人體驗。用於釐清與回顧自己的體驗與想像,在撰寫的過程中延展出沒意識的課題,這就是此篇文的目的。
Thumbnail
跳舞是一趟身體堆積的旅程。 本篇沒有參考任何線上資料,純粹是個人體驗。用於釐清與回顧自己的體驗與想像,在撰寫的過程中延展出沒意識的課題,這就是此篇文的目的。
Thumbnail
佛拉民歌舞蹈女郎 迪斯可舞蹈女郎 肚皮舞蹈女郎,很難生成。老是被拒絕。 阿拉伯舞女郎 南美森巴女郎,被拒絕許多次。 拉丁舞女郎,喜歡這張,很有韻味。 中國舞女郎,典型的。 寶萊烏女郎 街舞女郎
Thumbnail
佛拉民歌舞蹈女郎 迪斯可舞蹈女郎 肚皮舞蹈女郎,很難生成。老是被拒絕。 阿拉伯舞女郎 南美森巴女郎,被拒絕許多次。 拉丁舞女郎,喜歡這張,很有韻味。 中國舞女郎,典型的。 寶萊烏女郎 街舞女郎
Thumbnail
在台灣要看到日本人的flamecno表演機會非常稀少,上週六算是真的能比較接觸到日本flamenco核心層的flamenco人(?)
Thumbnail
在台灣要看到日本人的flamecno表演機會非常稀少,上週六算是真的能比較接觸到日本flamenco核心層的flamenco人(?)
Thumbnail
如有兩套馬戲在演 在空中的千秋旋轉 襯托行鋼線表演 都不太亂 如猛獸正撲向右邊 而小丑更滑過面前 控制著兩邊的 視線 人往往有兩個重點 為相戀跟事業而戰 我盼望兩邊演出 都不會亂 如要照顧兩個劇院 若我分神接那飛劍 問跳火圈怎算(跳火圈怎算) 誰有空分身 有限時間 用在那邊
Thumbnail
如有兩套馬戲在演 在空中的千秋旋轉 襯托行鋼線表演 都不太亂 如猛獸正撲向右邊 而小丑更滑過面前 控制著兩邊的 視線 人往往有兩個重點 為相戀跟事業而戰 我盼望兩邊演出 都不會亂 如要照顧兩個劇院 若我分神接那飛劍 問跳火圈怎算(跳火圈怎算) 誰有空分身 有限時間 用在那邊
Thumbnail
有鑑於天氣愈來愈熱,飲料越喝越多,身體好像就漸漸有肉了...為了展開我的甩肉大作戰,我開始尋找可以固定去上課的運動課程, 找來找去總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於是腦洞大開的我突然想到不然去上舞蹈課吧!而且是我完全沒有接觸過的國標舞!
Thumbnail
有鑑於天氣愈來愈熱,飲料越喝越多,身體好像就漸漸有肉了...為了展開我的甩肉大作戰,我開始尋找可以固定去上課的運動課程, 找來找去總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於是腦洞大開的我突然想到不然去上舞蹈課吧!而且是我完全沒有接觸過的國標舞!
Thumbnail
全世界是不是只有中文,把國際標準舞拉丁競賽項目的pasodoble 說成「鬥牛舞」?使用羅馬拼音文字的國家,都照寫pasodoble,非羅馬拼音文字的國家,像日本,用他們習慣的「外來語」邏輯,直接說「パソドブレ」。語言文字中都沒有「鬥牛」的意象或影射,為什麼獨獨中文會說「鬥牛舞」? 中文的習慣
Thumbnail
全世界是不是只有中文,把國際標準舞拉丁競賽項目的pasodoble 說成「鬥牛舞」?使用羅馬拼音文字的國家,都照寫pasodoble,非羅馬拼音文字的國家,像日本,用他們習慣的「外來語」邏輯,直接說「パソドブレ」。語言文字中都沒有「鬥牛」的意象或影射,為什麼獨獨中文會說「鬥牛舞」? 中文的習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