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是一種選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生活中常常看到一種人,不論有意還是無心,總以一種無辜之姿,故意操弄語言文字引起糾紛誤會,真的令人火冒三丈,繪本《牛言蜚語》將這樣讓人生氣又值得深思的道理以輕鬆詼諧的方式呈現。

這是一本將書籍設計元素結合故事的有趣繪本,因著流言蜚語諧音而命名,全書以「剪影」的方式呈現,採第三人稱說著農場裡發生的事,正著看完,再翻轉180度倒著往回看,會發現這二條故事線正是上下互為倒影的軸線,呈現出「造謠」與「闢謠」的對比過程。當流言離真相越來越遠,畫面呈現愈來愈昏暗;當流言漸漸被釐清,畫面則呈現明亮感,最終真相大白,整個農場才安然入夢。

raw-image

 

牛耕田回來說:「我累壞了,明天真想休息一天呀」,農場動物聽了,一個接一個傳話,每傳一次,就加油添醋一番,剪影圖像上亦可看出,對大家而言仍是輕鬆平常的過日子,不經意或無意識地就這麼閒聊把話傳出去,而且還是大大偏離了牛最原本的話語。

狗說:「牛明天得休息一天。」

貓說:「主人給牛的工作實在太多太重了!」

鵝說:「主人對牛一點也不心疼!」

山羊說:「別的主人對他的牛,應該會好一點。」

雞說:「牛決定不幹了!」

豬說:「牛決定離開主人,牠要去別的主人家。」

農婦說:「牛在背後怪你脾氣太差,只會讓牠做事……」

明明一開始,牛就沒這樣說呀!

raw-image


愈看愈好笑但也愈看愈生氣,人言可畏的可怕,只有經歷過才知啊,以訛傳訛造成對當事者的毀謗和傷害,不是我們可以想像的。特別是在轉述事情時,絕對要謹言,保持善意和真實,除了提醒自己別成為不實消息的傳播者,更要能夠明辨是非,學會理性思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用對比法敘述好有趣! 沒想到繪本可以談這類型的大道理,而且是用最淺白的方式! 謝謝您的分享
文亭硯-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1/09
YaZ * 愛寫筆記的社畜 繪本是結合文字與圖像的藝術書
黃璧怡-avatar-img
2024/01/08
用倒影來說故事,好聰明好特別啊!
李英華-avatar-img
2024/01/08
豬說:「牛決定離開主人,牠要去別的主人家。」以前阿公有養牛,看此篇,想到牛以前可能也有此想法。
文亭硯-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1/09
李英華 作者的巧思令人會心一笑,硬要牛言蜚語🤣
安立格-avatar-img
2024/01/08
反之,邪惡也是一種選擇😊
avatar-img
文亭硯的沙龍
87會員
201內容數
在繪本中尋找生命省思,決定50+後的人生悠遊於繪本中漫步呼吸,遇見更多美麗的人事物。
文亭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9
什麼時候才會自覺石頭很重,才意識到自己背得很辛苦,所有社會期望及他人目光都像是書中的石頭,從小到大我們或兔或少都背負了自己給自己或是別人給自己的石頭,這些石頭增加的速度往往比放下來得快,也許是不希望辜負別人的期望吧,也許是放不下別人的眼光吧。
Thumbnail
2025/04/19
什麼時候才會自覺石頭很重,才意識到自己背得很辛苦,所有社會期望及他人目光都像是書中的石頭,從小到大我們或兔或少都背負了自己給自己或是別人給自己的石頭,這些石頭增加的速度往往比放下來得快,也許是不希望辜負別人的期望吧,也許是放不下別人的眼光吧。
Thumbnail
2025/04/04
我們似乎忘了曾有的童心,可以天馬行空地想像,可以單純投以崇拜羨慕而非嫉妒的眼光,可以恣意說著心中的想望,我在讀繪本時常常有著這樣單純美好的感受,簡單趣味的生活小事卻有著深深的感動,每頁圖像從顏色畫風又帶著讀者感受另一層的涵義,加以自己的生活經驗生命歷程,在輕鬆的閱讀之後,常常有當頭棒喝之感。
Thumbnail
2025/04/04
我們似乎忘了曾有的童心,可以天馬行空地想像,可以單純投以崇拜羨慕而非嫉妒的眼光,可以恣意說著心中的想望,我在讀繪本時常常有著這樣單純美好的感受,簡單趣味的生活小事卻有著深深的感動,每頁圖像從顏色畫風又帶著讀者感受另一層的涵義,加以自己的生活經驗生命歷程,在輕鬆的閱讀之後,常常有當頭棒喝之感。
Thumbnail
2025/02/07
在追尋幸福的道路上,是不是可以放更多的心力向內追尋探求呢?每個人都想獲得幸福,但靠搶奪別人的快樂是沒辦法獲得真正的幸福,對我而言幸福的感受該是每個當下的平靜與舒適,如果有餘力,我想要伸出援手帶給身邊的人溫暖。
Thumbnail
2025/02/07
在追尋幸福的道路上,是不是可以放更多的心力向內追尋探求呢?每個人都想獲得幸福,但靠搶奪別人的快樂是沒辦法獲得真正的幸福,對我而言幸福的感受該是每個當下的平靜與舒適,如果有餘力,我想要伸出援手帶給身邊的人溫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擇善固執,是我一直執著想要實踐的價值觀 - 但其實我所謂的「善」是否只是我的一廂情願?我一直相信#人性本惡 , 所以認為行善是需要努力的事。 而#人慈 的作者則透過不同的數據、歷史、人類進化、科學實驗論證:人類其實比我們想像的善良。
Thumbnail
擇善固執,是我一直執著想要實踐的價值觀 - 但其實我所謂的「善」是否只是我的一廂情願?我一直相信#人性本惡 , 所以認為行善是需要努力的事。 而#人慈 的作者則透過不同的數據、歷史、人類進化、科學實驗論證:人類其實比我們想像的善良。
Thumbnail
這兩句話:「莫為直中直,需防仁不仁」是教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同時也是教我們如何結交朋友,看待朋友的真實性,有些朋友表面上跟你很要好,背地裡卻對你說三道四的,還假裝不知道這些討論你的事情從哪裡來,我想很多人都有這種經驗。想破頭的那些流言蜚語原來出自於自己身邊的一些朋友的交談,而且這些流言蜚語都還是
Thumbnail
這兩句話:「莫為直中直,需防仁不仁」是教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同時也是教我們如何結交朋友,看待朋友的真實性,有些朋友表面上跟你很要好,背地裡卻對你說三道四的,還假裝不知道這些討論你的事情從哪裡來,我想很多人都有這種經驗。想破頭的那些流言蜚語原來出自於自己身邊的一些朋友的交談,而且這些流言蜚語都還是
Thumbnail
[善意] 當糾結在別人對我們的惡意時 也不忘想想 是多少他人的善意 慢慢堆疊 才讓我們得以成長 成如今的樣子
Thumbnail
[善意] 當糾結在別人對我們的惡意時 也不忘想想 是多少他人的善意 慢慢堆疊 才讓我們得以成長 成如今的樣子
Thumbnail
瞭解人性的矛盾,並諒解對方,是成熟人應有的內涵。本文整理了六大人性,並提供了貼身建議。
Thumbnail
瞭解人性的矛盾,並諒解對方,是成熟人應有的內涵。本文整理了六大人性,並提供了貼身建議。
Thumbnail
這是一個有點胡鬧,有點小缺德的故事,就當反面教材吧。
Thumbnail
這是一個有點胡鬧,有點小缺德的故事,就當反面教材吧。
Thumbnail
選擇善良的人,或許心中擁有一片淨土吧
Thumbnail
選擇善良的人,或許心中擁有一片淨土吧
Thumbnail
遇見糟心的人與事 你可以選擇不善良 只因為… 所謂的善良,從來就是~有條件的 不是對一些當成“應該”及“理所當然”這樣的付出 就該概括承受,這是錯誤的觀念 如同我們的好,是付予懂得感恩惜福的人 從來不是任由當成很沒價值的付出與奉獻 沒有所謂應該要,甚至必須這麼做 許多時事教
Thumbnail
遇見糟心的人與事 你可以選擇不善良 只因為… 所謂的善良,從來就是~有條件的 不是對一些當成“應該”及“理所當然”這樣的付出 就該概括承受,這是錯誤的觀念 如同我們的好,是付予懂得感恩惜福的人 從來不是任由當成很沒價值的付出與奉獻 沒有所謂應該要,甚至必須這麼做 許多時事教
Thumbnail
生活中,當我們遇見令人感到無比可悲,卻又讓人忍不住憎惡的某個人時,如果細心去觀察那個人的言行和神情,在他的背後,往往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可憐因素。有些人可能是曾經受過嚴重的傷害,並將這些造成傷害的記憶烙印在他們的心底,始終没有復原,最後硬化成刀,不斷地揮砍著自己的靈魂。
Thumbnail
生活中,當我們遇見令人感到無比可悲,卻又讓人忍不住憎惡的某個人時,如果細心去觀察那個人的言行和神情,在他的背後,往往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可憐因素。有些人可能是曾經受過嚴重的傷害,並將這些造成傷害的記憶烙印在他們的心底,始終没有復原,最後硬化成刀,不斷地揮砍著自己的靈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