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自繪圖/創作 - 《對錯》

自繪圖/創作 - 《對錯》


大學老師發過一篇文。


大意是:每天走校園思索著,

「擁有自己夢想的人啊、實踐自己夢想的人啊,

究竟是幸福的? 還是只是自我滿足?」

 

自那之後,我自己也思考著。

 

幾個月後,我的答案是...... 「都是」。

所有的面向,皆,成立。

「所見皆是」。

  

其實,我高中時,也曾在漫畫中看過類似的概念:

主角捨身救人,被反派說  

“ 不過是自我滿足。”


而,我的答案是:

“ 自私是真的、

博愛也是真的。”


就像很喜歡的一句話 :

「真相往往不是非黑即白。」

那樣子,

我們人類所做的一切,本質上,也一直處於一種灰色地帶。


“ 任何幫助他人的本質

其實最終,也同時是在成就自身價值。”


那些歷史上的偉人、犧牲了自己成就他人、貢獻、或是甚至你看到的任何幫助人的作為 的本質。


/

因此,「既是為了他人,也是為了自己」


然而,明明可以不用這麼做、明明不用背負或捨身犧牲什麼,但他卻還是做了。

有幫助到了誰這件事,仍然“也”是事實。


關鍵字,我想在於「」這個思想概念。


(畢竟他始終其實也可以不去做任何的事情,不去浪費任何的時間在誰身上,對這些無視、「無為」的 ...不論他人生命是否自生自滅)


孔子,當年要去周遊列國,

也是一個可以說是要去冒險(冒著甚至可能違背戰亂思想,而被眾君王斷頭的風險)、

並被崇尚自然的好友老子勸說:“別去。”

然而,他還是去了。之後因而改變了什麼,甚至在歷史上,留下了痕跡


/

而,進一步的,

「有些現在的自我實現、

其實同時也是為了鋪陳以後更大...利他之事」。

 

因為你不知道你自己的「夢想」,究竟會激勵到誰、

甚至因為「實現自己夢想」而鼓勵到誰,

影響到多少的生命,這些是不可預測。

(這是我看到一網紅的成就,所引起的發想:

他因追夢的成功例子,鼓勵了許多粉絲)

 

當事人,當下也不一定曉得,你自己所會帶來的無形中的影響力,究竟有多大,
即使你也只是奮力的為自己努力著罷了,但那確實也是造就「影響力」的開端。

 

「既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他人」

因此,擁有自我夢想的人啊,可以的話,就去實踐吧。

 

另外,高中時閱讀一篇日文文章,

重點在:「交朋友始終,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利益…

讓自己不孤單。」

或許你的動機是相當純粹,覺得沒有任何利益關係、或這樣的「負面」意義,

但是仍不能否認的是...

這個面向””存在、他”同時”擁有這般附加價值。

 

/

「既是為了他人,也是為了自己」

「既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他人」

 

「地球是圓的 ,事情是圓的,答案也是圓的。」
事情是多面向的,
答案也可以。
尤其是,面對哲學、人生觀類的抽象看法上。

 

我想「哲學,也是具有藝術性的

他的答案...是包容萬象的。

端看你的解讀、認知上的兼容性。

正猶如佛學裡的「所見皆是」。

 

raw-image


所見一切觀點、感受、認知,皆存在…..

共存並立。

命理上才會説:”心納百川”,是改命運的關鍵。

 

藝術有正確答案嗎?

哲學有正確答案嗎?

宇宙有正確答案嗎?


包容全部,合一,或許正是他們的答案...

 

跳脫「單一答案」的思維,

將那個一,變成「一切」的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生死迴廊】】】 ◆ Art Gallery
2會員
25內容數
「我的課題 ,也同時會是, 我要帶給這個世界的禮物吧。」 ---我的痛苦、恐懼,終將化作 詩、歌、圖、文。 「永遠,都有新的發現吧!」 ---只要你身處在這片宇宙, 機會就可以再被創造。 【生死迴廊Art Gallery】一個用 藝術 訴說宇宙故事的人類。 分享文字、繪圖、詩歌等創作。
2025/02/26
最近,備受承諾爭議的π幣 (2025/2/20)終於上了交易所 。 還記得2024/11/7時的文字紀錄: 看了我學弟發社群提到 像他們這樣子的低收入戶家庭 以前30元一個麵包/被提供免費便當果腹就很幸福了) 我就聯想到,π幣即有這個功能 於是當時就這樣回他 : 碰巧,這也是我最
Thumbnail
2025/02/26
最近,備受承諾爭議的π幣 (2025/2/20)終於上了交易所 。 還記得2024/11/7時的文字紀錄: 看了我學弟發社群提到 像他們這樣子的低收入戶家庭 以前30元一個麵包/被提供免費便當果腹就很幸福了) 我就聯想到,π幣即有這個功能 於是當時就這樣回他 : 碰巧,這也是我最
Thumbnail
2024/06/25
創作。人生感情詩篇+圖文插畫集 (多年精華整理)
Thumbnail
2024/06/25
創作。人生感情詩篇+圖文插畫集 (多年精華整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從學業挑戰與自我探索出發,學習如何找到自己的優勢技能,作者強調自我認知和了解個人優勢的重要性,適合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找到自己方向的讀者。
Thumbnail
從學業挑戰與自我探索出發,學習如何找到自己的優勢技能,作者強調自我認知和了解個人優勢的重要性,適合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找到自己方向的讀者。
Thumbnail
無底洞的問題其實才是好問題,學術問題才會解完,但生涯問題不能是,人還不夠老。
Thumbnail
無底洞的問題其實才是好問題,學術問題才會解完,但生涯問題不能是,人還不夠老。
Thumbnail
大學老師發過一篇文。 大意是:每天走校園思索著, 「擁有自己夢想的人啊、實踐自己夢想的人啊, 究竟是幸福的? 還是只是自我滿足?」   自那之後,我自己也思考著。   幾個月後,我的答案是...... 「都是」。 所有的面向,皆,成立。 「所見皆是」。    其實,我高
Thumbnail
大學老師發過一篇文。 大意是:每天走校園思索著, 「擁有自己夢想的人啊、實踐自己夢想的人啊, 究竟是幸福的? 還是只是自我滿足?」   自那之後,我自己也思考著。   幾個月後,我的答案是...... 「都是」。 所有的面向,皆,成立。 「所見皆是」。    其實,我高
Thumbnail
從原本廢棄場轉變為環保的綠光尋夢園 生活快樂的自我效能 在我們的生活中,「努力」是一個經常聽到且我們努力去實現的概念。在求學期間,我們通常會跟隨社會的期待,努力完成我們的學業,同時也努力獲得社交認同。對我而言,五年前除了工作之外,我開始嘗試各種各樣的體驗和手作活動。我和博士班的同學一起籌劃了文化
Thumbnail
從原本廢棄場轉變為環保的綠光尋夢園 生活快樂的自我效能 在我們的生活中,「努力」是一個經常聽到且我們努力去實現的概念。在求學期間,我們通常會跟隨社會的期待,努力完成我們的學業,同時也努力獲得社交認同。對我而言,五年前除了工作之外,我開始嘗試各種各樣的體驗和手作活動。我和博士班的同學一起籌劃了文化
Thumbnail
畢業十年了重新踏入校園 其實蠻期待的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學習新事物 在上班期間有時候會去上一些產業人才投資方案的課程 上過攝影課、韓文課、不動產經紀人的課、吉他課 不管是跟工作有關無關我都是一個熱愛學習的人 但老實說是因為我常常感受到焦慮且總覺得自己不足 所以拼命的學習但這些學習是真的有用
Thumbnail
畢業十年了重新踏入校園 其實蠻期待的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學習新事物 在上班期間有時候會去上一些產業人才投資方案的課程 上過攝影課、韓文課、不動產經紀人的課、吉他課 不管是跟工作有關無關我都是一個熱愛學習的人 但老實說是因為我常常感受到焦慮且總覺得自己不足 所以拼命的學習但這些學習是真的有用
Thumbnail
這是句很符合人直線思考的問句。 應該可以說「這是現代社會改不掉的思考模式。」 嵐嵐記憶猶新,在入學的時候會看到各系老師說「我們系畢業可以做哪些行業。」 然後臨近畢業潮,嵐嵐看見了好多人都在做或是找一些不是本科系相關的事情。 有些老師也會跟學生討論你要不找一些其他非科系相關的工作。 這些場景
Thumbnail
這是句很符合人直線思考的問句。 應該可以說「這是現代社會改不掉的思考模式。」 嵐嵐記憶猶新,在入學的時候會看到各系老師說「我們系畢業可以做哪些行業。」 然後臨近畢業潮,嵐嵐看見了好多人都在做或是找一些不是本科系相關的事情。 有些老師也會跟學生討論你要不找一些其他非科系相關的工作。 這些場景
Thumbnail
走自己的路   我是誰呢? 這個問題從國小的時候就開始疑問,自問。 長到三十二歲的我,我可以用學經歷簡述自己的過往,可以用經驗觀察出自己的特性,而未來的我,現在的我,過去的我,還是有好多未知。   學業上,我可以取得不錯的成績,可說是常態分佈的前端。 領域上,我因為自己的內在動力,大學
Thumbnail
走自己的路   我是誰呢? 這個問題從國小的時候就開始疑問,自問。 長到三十二歲的我,我可以用學經歷簡述自己的過往,可以用經驗觀察出自己的特性,而未來的我,現在的我,過去的我,還是有好多未知。   學業上,我可以取得不錯的成績,可說是常態分佈的前端。 領域上,我因為自己的內在動力,大學
Thumbnail
  自2019年碩士畢業已屆兩年,期間沒有中斷學習哲學與發表論文,本篇想分享的便是,如何平衡研究與工作、如何找到研究方向並獨力完成、及思考研究之於我的意義。 如何平衡研究與工作   學校老師利用課餘時間從事研究,同樣的,我也是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從事研究。不同的是,老師研究是為了升等
Thumbnail
  自2019年碩士畢業已屆兩年,期間沒有中斷學習哲學與發表論文,本篇想分享的便是,如何平衡研究與工作、如何找到研究方向並獨力完成、及思考研究之於我的意義。 如何平衡研究與工作   學校老師利用課餘時間從事研究,同樣的,我也是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從事研究。不同的是,老師研究是為了升等
Thumbnail
大學的時候,系上有位同學對我說,「每次看到你的FB都覺得你過得很精彩。」我想他可能是覺得我常到處往外跑,分享登山社或騎單車到處「拋拋走(台語)」的照片或遊記,與ㄧ般窩在系館熬夜的建築系學生「活」得不太一樣吧。建築系學得是建築設計,但是矛盾的是,我們常常無法好好的「設計」自己的生活、管理好自己
Thumbnail
大學的時候,系上有位同學對我說,「每次看到你的FB都覺得你過得很精彩。」我想他可能是覺得我常到處往外跑,分享登山社或騎單車到處「拋拋走(台語)」的照片或遊記,與ㄧ般窩在系館熬夜的建築系學生「活」得不太一樣吧。建築系學得是建築設計,但是矛盾的是,我們常常無法好好的「設計」自己的生活、管理好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