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唐代燕樂與宋代燕樂宮調的代換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談唐代燕樂與宋代燕樂宮調的代換表


(今按:本文內圖表和本站不相容,故無法正確顯示,請參看原書)

吾人於本書〈從唐代黃鐘宮法曲《望瀛》於宋奏以中呂宮即知唐代燕樂係下徵音階〉一文內談到北宋末的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二裡指出:『唐開元時,有若《望瀛》法曲者傳於今,實黃鐘之宮。夫黃鐘之宮調,是為黃鐘宮之均韻。可爾奏之,乃么用中呂,視黃鐘則為徵。既無徵調之正,乃獨于黃鐘宮調間用中呂管,方得見徵音之意而已。』


從北宋人蔡絛的話裡,指出,唐朝有法曲《望瀛》,一直流傳到北宋還存在。但是在唐朝,它是黃鐘均的宮調曲,但到了北宋,則換成是用中呂均在演奏。並於該文裡揭開了唐代燕樂與宋代燕樂的代換表的一部份:即,唐代燕樂的黃鐘均上的宮調曲,在換成宋代燕樂來演奏時,代換成中呂均上的宮調曲。


於本文裡再全面依該文剖析的原則,可以制出一張唐代燕樂與宋代燕樂的宮調代換表。此表,以目前文獻來看,用在唐宋燕樂代換上的曲子的資料不足。但此表衍生出來,對於後世於元明北曲的宮調代換成清代以來的北曲宮調則大有用途,並見歷來論現存崑曲裡的北曲的宮調全都不知宮調實己全都非原先的宮調了,以致於研究此一論題的竟然錯上百年以上。




吾文於該文裡列出一張唐代燕樂及宋代燕樂的工尺及七音對照表如下:



唐代燕樂 下徵音階

凡 4

合 5

四 6

一 7

上 1

尺 2

工 3

凡 4

宋代燕樂正聲音階

合 1

四 2

一 3

勾 #4

尺 5

工 6

高凡 7

六1



按,角調不論[1]之外,唐代燕樂係下徵音階,而宋代燕樂係正聲音階。唐代的黃鐘均至宋移成中呂均,於是可以制出一張唐代燕樂與宋代燕樂的宮調代換表:按,唐代燕樂的宮調曲代換至宋代燕樂仍為宮調曲,唐代燕樂的商調曲代換至宋代燕樂仍為商調曲,唐代燕樂的羽調曲代換至宋代燕樂仍為羽調曲。


唐代燕樂的宮調 (下徵音階)

宋代燕樂的宮調 (正聲音階)

唐黃鐘均→宋夾鐘均

黃鐘宮、越調、黃鐘羽調

中呂宮、雙調、中呂調

唐太簇均→宋仲呂均

正宮、大石調、般涉調

道調宮、小石調、平調

唐夾鐘均→宋?

高宮、高大石調、高般涉調

———————

唐仲呂均→宋夷則均

中呂宮、雙調、中呂調

仙呂宮、商調、仙呂調

唐林鐘均→宋無射均

道調宮、小石調、平調

黃鐘宮、越調、黃鐘羽調

唐南呂均→宋黃鐘均

南呂宮、歇指調、高平調

正宮、大石調、般涉調

唐無射均→宋大呂均

仙呂宮、商調、仙呂調

高宮、高大石調、高般涉調



按,上表裡,唐代燕樂的高宮所在的夾鐘均,到宋代燕樂裡應代換到蕤賓均,但此均並非宋代燕樂七均之一,因此,就無法代換下,唐代燕樂裡如有高宮、高大石調、高般涉調之曲,是無法在宋代燕樂裡代換演奏的。


按,元明屬燕樂二十八調體系的北曲,乃正聲音階,但到了清初以來,則更換成下徵音階,此時,如依上表,即知,元明北曲的宮調,到清代以後會發生什麼現象,此吾人另文將剖析因不明音階的變換對於宮調的變動影響,而照表現的宮調名來論學,而至今不熄的對崑曲內北曲宮調的錯誤認知。如,元明時正聲音階的北雜劇第一折的仙呂點絳唇折到了清代以來的崑曲北曲裡的下徵音階的工尺反應實應乃係『中呂宮』點絳唇折的工尺譜,………。


 


[1] 本書裡已有許多文章論及唐宋燕樂裡角調的真相,唐代燕樂原無角調,是採大唐雅樂以『徵與變徵同用』生出變徵調及『宮與變宮同用』生出變宮調之法,在燕樂裡用『商角同用』之法生出角調出來,例如,於越角調的角音的位置,把越調的商音當第一音擺上,再奏出一列越調出來,而稱為越角調,於是造成越角調的角音移往了蕤賓音上,而且音階形同蘇祗婆樂調的變宮調式。到宋代,此角調又再原封不動移往宋代燕樂,但因宋代的宮音及黃鐘與唐代燕樂有異,而造成似以變宮音為角音,為結聲。但依然是蘇祗婆樂調,而此時為角調式。

(刘有恒:中国古代音乐史辨正(甲集)(201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劉有恒的沙龍
11會員
355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看陸劇《唐朝詭事錄》,一大趣味是從細節處窺得唐代史實。
Thumbnail
看陸劇《唐朝詭事錄》,一大趣味是從細節處窺得唐代史實。
Thumbnail
河內詩二首 其一 樓上 唐 · 李商隱 鼉鼓沉沉虯水咽,秦絲不上蠻弦絕。 常娥衣薄不禁寒,蟾蜍夜艷秋河月。 碧城冷落空濛煙,簾輕幕重金鉤欄。 靈香不下兩皇子,孤星直上相風竿。 八桂林邊九芝草,短襟小鬢相逢道。 入門暗數一千春,願去閏年留月小。 梔子交加香蓼繁,停辛佇苦留待君。 注解:
Thumbnail
河內詩二首 其一 樓上 唐 · 李商隱 鼉鼓沉沉虯水咽,秦絲不上蠻弦絕。 常娥衣薄不禁寒,蟾蜍夜艷秋河月。 碧城冷落空濛煙,簾輕幕重金鉤欄。 靈香不下兩皇子,孤星直上相風竿。 八桂林邊九芝草,短襟小鬢相逢道。 入門暗數一千春,願去閏年留月小。 梔子交加香蓼繁,停辛佇苦留待君。 注解:
Thumbnail
驃國樂· 唐 白居易 (欲王化之先邇後遠也。貞元十七年來獻之! 驃國樂,驃國樂,出自大海西南角。 雍羌之子舒難陀,來獻南音奉正朔。 德宗立仗御紫庭,黈纊不塞為爾聽。 玉螺一吹椎髻聳,銅鼓一擊文身踴。 珠纓炫轉星宿搖,花鬘斗藪龍蛇動。 曲終王子啓聖人,臣父願為唐外臣。 左右歡呼何翕習,
Thumbnail
驃國樂· 唐 白居易 (欲王化之先邇後遠也。貞元十七年來獻之! 驃國樂,驃國樂,出自大海西南角。 雍羌之子舒難陀,來獻南音奉正朔。 德宗立仗御紫庭,黈纊不塞為爾聽。 玉螺一吹椎髻聳,銅鼓一擊文身踴。 珠纓炫轉星宿搖,花鬘斗藪龍蛇動。 曲終王子啓聖人,臣父願為唐外臣。 左右歡呼何翕習,
Thumbnail
醉吟詩仙李白詩,暢讀氣節東坡詞, 淘淘浪花英雄事,夕陽靑山付談笑。 古事今來各有調,穿越時空異中同, 鑑古知今人盡知,身歷其境誰清醒。
Thumbnail
醉吟詩仙李白詩,暢讀氣節東坡詞, 淘淘浪花英雄事,夕陽靑山付談笑。 古事今來各有調,穿越時空異中同, 鑑古知今人盡知,身歷其境誰清醒。
Thumbnail
本書作者蔣勳,一九四七年生於西安,成長於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一九七二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東海大學美術系主任、《聯合文學》社長。多年來以文、以畫闡釋生活之美與生命之好。寫作小說、散文、詩、藝術史。   書中分為七個篇章: 第一講 大唐盛世
Thumbnail
本書作者蔣勳,一九四七年生於西安,成長於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一九七二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東海大學美術系主任、《聯合文學》社長。多年來以文、以畫闡釋生活之美與生命之好。寫作小說、散文、詩、藝術史。   書中分為七個篇章: 第一講 大唐盛世
Thumbnail
兩漢間佚名詩人的《戰城南》一詩,被宋.郭茂倩編纂《樂府詩集》收進《鼓吹曲辭. 漢鐃歌十八曲》之中。「鐃歌」是古代軍樂,大多敘述征戰,然而也有例外,用以書寫 朝會、記述狩獵。本篇則書寫本題,以戰爭作為主要內容。
Thumbnail
兩漢間佚名詩人的《戰城南》一詩,被宋.郭茂倩編纂《樂府詩集》收進《鼓吹曲辭. 漢鐃歌十八曲》之中。「鐃歌」是古代軍樂,大多敘述征戰,然而也有例外,用以書寫 朝會、記述狩獵。本篇則書寫本題,以戰爭作為主要內容。
Thumbnail
每個朝代的盛世,無一不是用鮮血和不為人知的苦痛堆疊而成的。
Thumbnail
每個朝代的盛世,無一不是用鮮血和不為人知的苦痛堆疊而成的。
Thumbnail
唐代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自然之美,令人心曠神怡。白日依山盡,告訴我們每一次的努力都值得,也激勵我們不斷探索、追求更高。黃河入海流,象徵著生命力和堅韌不拔的精神,鼓舞我們克服困難,勇往直前。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告訴我們要不斷學習、進步,追求卓越。總之,生活
Thumbnail
唐代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自然之美,令人心曠神怡。白日依山盡,告訴我們每一次的努力都值得,也激勵我們不斷探索、追求更高。黃河入海流,象徵著生命力和堅韌不拔的精神,鼓舞我們克服困難,勇往直前。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告訴我們要不斷學習、進步,追求卓越。總之,生活
Thumbnail
品味唐詩《春江花月夜》00  
Thumbnail
品味唐詩《春江花月夜》00  
Thumbnail
說到中國傳統詩歌,大家腦海裡最先浮現的可能是唐詩、宋詞,如果年代再早一點,可能會直接跳到詩經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或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然而,從漢朝開國,直到魏晉南北朝大約八百年的時間,其實也有著極其豐富,感動人心的作品。
Thumbnail
說到中國傳統詩歌,大家腦海裡最先浮現的可能是唐詩、宋詞,如果年代再早一點,可能會直接跳到詩經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或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然而,從漢朝開國,直到魏晉南北朝大約八百年的時間,其實也有著極其豐富,感動人心的作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