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原罪,就能總是建立出完美的舒適,而在不舒適中持續走到更舒適的未來。

認識原罪,就能總是建立出完美的舒適,而在不舒適中持續走到更舒適的未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羨慕、忌妒別人的成功?當我們擴大視野,並想到我所扮演的所有角色時,受威脅的程度就會大幅縮小,讓我得到喘息空間,並重新評估狀況。當我這樣做的時候,我可以提醒自己,挑戰和跨出我的舒適圈可以讓我的大腦成長。 《心態致勝領導學》 From 天下文化 FB.

一直很好奇,為什麼宗教要指出原罪的存在,後來才知道,這是要讓每個人都能有拯救自己的機會,怎麼說?

因為即便是最美的給予,當不小心展露時,即便現實的自己過得比別人差,那種自然而生的幸福,也會被遭受他人的羨慕、嫉妒、恨,就好像樂天從來不應該存在,不應該對窘境沒有回應只一心想到達目的地。

但是這個人卻沒想過,他人之所以能樂天,是因為全心全意的給予時的歡喜,以及給予到位後的自我昇華,而在面臨到他人因嫉妒而無法感受美好時,心中又產生慈悲,卻又因自己終於能做到實際給予而回到歡喜。 能持續地在這樣的良性循環裡,對自己而言是不斷降維再昇華的回家,對他人來說,卻是無比的幸福。

才懂得為什麼會有「大道底人卻迷」這句話,原來經文裡寫得都是真的,於是又感受到「施比受有福」的真諦,無比得感謝著對方,能讓自己有所領悟,但卻因為要對對方心中被嫉妒給佔滿的狀態有所回應,而不能再展露出幸福。 而讓歡喜與慈悲的良性循環,以及給予時、給予後的幸福,只流向內心,不展露於外表的結果,就是體悟到「無為而治」,能將給予持續地昇華,能經由無為,卻能給予出最適當的給予,而自然的勢能就會喚醒對方的生生不息,會讓對方以為一切都是自己所成就,進而無比凝聚,能肯定自己、相信自己,於是對方終於能自然不再被嫉妒給蒙蔽,享受付出給予與建設的幸福。

這一刻,才能算是彼此理解,而此時卻很容易陷入曾經被原罪蒙蔽中的懊悔,於是對方才會在有機會時,對著有緣的人說:「讓原罪存在,影響最多的只會是自己。」,只是聽見的人,此時也不會相信。 原來無為而治,只為自然地喚醒,就像早晨的陽光輕輕灑落在眼皮,循序漸進,就好像世界就是這麼地溫柔,而自己也應該更溫柔上進。



當擁有走向無為而治,我們學會如同溫柔地陽光,輕輕灑落在眼皮。

當擁有走向無為而治,我們學會如同溫柔地陽光,輕輕灑落在眼皮。


avatar-img
始力拼達人的沙龍
32會員
946內容數
呼吸不同的空氣,彷彿自己可以從零開始重新架構,進而活出那個環境最美的可能,看見不同的最美未來。 與其說是旅行到某個地方,不如說是某個地方會帶我去旅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始力拼達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人忘記神賜予的一切美好與無限時,就好像訴說著自己的不配,但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滋養,如果希望現實可以更美好,那麼只要將生命投入於美好,自然就成功。 而在美好之中,擁有「萬物之靈」稱號的人類,好像自然就會是領導者。
你的道理可直達身心靈,而我的道理只能顧及生存,並不表示我的道理不在你的道理之中。
解析絕對的愛,經由不同情來表達時的差異,藉此發現絕對的愛來自於自由,而自由來自於榮耀的彼此彰顯。 在這樣天生的自然之中,有自由才有愛,但只有愛才能把誕生自由的榮耀,透過彼此彰顯而涵蓋在一起。 給予只是產品,愛只是用來闡述說明,但自由的誕生,若沒有給予或沒有愛都不行。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經由解析老子與其著作《道德經》的來源與發展,發現自己擁有在不同外太空、水,以及空氣裡,都有實現最好給予的能力,而這樣子可以實現永恆美好的能力,也已經說明人類的天賦。
試著融合臺灣現況、經濟發展與自我的使命,居然發現能一以貫之的邏輯,在無以回報的感激涕零裡,再試著將其分享出來。
當人忘記神賜予的一切美好與無限時,就好像訴說著自己的不配,但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滋養,如果希望現實可以更美好,那麼只要將生命投入於美好,自然就成功。 而在美好之中,擁有「萬物之靈」稱號的人類,好像自然就會是領導者。
你的道理可直達身心靈,而我的道理只能顧及生存,並不表示我的道理不在你的道理之中。
解析絕對的愛,經由不同情來表達時的差異,藉此發現絕對的愛來自於自由,而自由來自於榮耀的彼此彰顯。 在這樣天生的自然之中,有自由才有愛,但只有愛才能把誕生自由的榮耀,透過彼此彰顯而涵蓋在一起。 給予只是產品,愛只是用來闡述說明,但自由的誕生,若沒有給予或沒有愛都不行。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經由解析老子與其著作《道德經》的來源與發展,發現自己擁有在不同外太空、水,以及空氣裡,都有實現最好給予的能力,而這樣子可以實現永恆美好的能力,也已經說明人類的天賦。
試著融合臺灣現況、經濟發展與自我的使命,居然發現能一以貫之的邏輯,在無以回報的感激涕零裡,再試著將其分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