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你不要創作,不是對你好的》來吧!踏出寫作第一步,痛並快樂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七月份,我終於著手寫作,在遇見盧建彰導演本人的兩個月後,決定為了讓自己快樂,為更了解自己而寫。




你喜歡寫作嗎?多久寫作一次?寫作帶來的感受是什麼?

我,喜歡寫作但不常寫作,通常寫作時會需要先醞釀,邊寫邊構思,最後還要調整閱讀順暢和校正錯字。寫完後,還會經歷好像沒有寫多好的自我懷疑感,所以少寫點,少面對這樣的折磨。

老天的召喚

幾年前開始看盧建彰導演的書,後續追蹤他的FB。從盧導的文字中,分享著對生命的反思、對土地的關心,還有對生活酸甜苦辣的趣味觀察,總讓我會心一笑,日子怎麼可以過得這麼有味道啦。基於羨慕的心態,持續追蹤,看著看著,冒出念頭,哪天我如果寫出這樣的文字,代表那天我已活出想要的生活。

直到今年的5/9我去後火車站辦事,特地跑去吃在地名店阿斌芋圓,排隊時轉頭驚見盧導竟然排我後面,超驚喜,內向如我不敢打招呼,假裝沒事轉回來,同時在心中尖叫。是盧導本人耶!穿著簡單棉T,下身浪人褲,他邊吃甜點,依舊還是在看書。太震驚到,當天甜點完全沒拍照的我,哈。回來立刻在行事曆上記錄下,遇見KURT盧導,我相信這是上天的訊息,揮手叫我來寫吧!!

隔天,等人時經過書店翻書,竟然翻到導演親筆繪畫簽名那頁,這次我真的相信老天再度提醒、鼓勵我,快點動筆啦!!由於不是導演本人,還有理智記得要拍張照紀念這個訊息(笑)。

翻開書看到親筆簽名,全身起雞皮疙瘩,好啦老天爺,我收到了!

翻開書看到親筆簽名,全身起雞皮疙瘩,好啦老天爺,我收到了!

回頭來分享閱讀《叫你不要創作,不是對你好的》,盧導像是寫作高山的嚮導,告訴我前面風景有多美,只要你願意寫作可能就會看到;出發前後會有的擔心、障礙,都先預告讓我好有心理準備,同時提供能度過的方法;最重要的是,他就是見證多次攀登寫作高山,人生可以多有趣的那個人,還說就算跌倒也很有滋味,看完手癢癢好想寫幾個字才過癮。

書中特別有共鳴,幫助我踏出寫作第一步的三個觀點

①不用想多厲害,今天有創作到設定的里程,就很厲害

想要寫好,是我創作最大的心魔。從7/4到今天,我每天都跟自己說,反正寫一篇就對了,盡力就好,不求完美(我承認還是會確認好幾次)。目前為止快樂是大於痛苦,沒錯,還是有痛苦,就是寫完仍舊會感到這樣夠好嗎?接受還是有懷疑的聲音,腳步不因此停下,如同盧導所說,只要沒有停下來。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這就是在練習相信自己。

②別浪費苦惱的事件,成為創作素材吧

很喜歡盧導用珍惜資源的角度看待問題,鼓勵讀者用藝術的方式轉譯(詩、散文、影像、繪畫、音樂等),說不定還能成為另一個受苦靈魂的救贖。哇~讀到這我讚嘆了起來,這不就是物品資源回收後發揮更大價值的意義。注重環保的我,怎麼能錯過多做環保,利己利人的機會呢!!反正都苦惱了,不如創作吧!!記得大學時失戀,寫出來的詩詞,意境美得像歌詞,哈。雨過天晴後閱讀起來,別有一番滋味,不僅記錄當時的心境,回頭來看都是成長的印記。

③與其急著想影響世界,不如在創作上處理影響你的問題

書中舉例了18歲創團的愛爾蘭搖滾樂天團U2,在充滿政治血腥衝突的時代,他們從單純紀錄青春的創作音樂,轉變為治癒破碎世界,關心反戰、反種族隔離等社會議題的音樂創作者。勾起我近幾年在思考的,或許把自己活好,才是一切的根本。以往靠著想要治癒世界來帶動自己成長的習慣,近幾年越來越難回應內心的召喚,當親人過世後,選擇放慢腳步,多留點時間給自己。

為什麼我不能好好活著,剛好也對世界有點幫助呢?最初如此的直球發問,令我難以招架,我說服不了內在小孩,這是好事是對世界好,我們多花點時間在外界吧!好好活著,包括梳理與整理內在,透過每天書寫,我看見平常單純思考沒有發現的內在角落,了解不同層次的需求及想法後,比較知道能夠嘗試調整的方向。換句話說,從思考層次,到行為的落實,幫助平衡想多做少的習慣。

後記:寫作是種運動

執行每日寫作第六天,從剛開始想表達跟寫出來的有段距離,書寫時得努力從文字中找到貼近內在感受的詞。到今天早上伸展時,自動會有想法和文字冒出來,內在的思緒更清楚,腦、心、手的連結多了些。想起健身教練帶著我感受身體不同部位的肌肉用力,最初肌肉不聽使喚,像失聯的朋友般難以聯繫,隨著健身越久,肌肉練到哪專注力就在哪,越能掌握肌肉與身體的使用,終於與身心團聚的溫馨啊~繼續練習寫作肌肉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中年覓路
15會員
63內容數
步入中年,人生倒數的真實感,讓我開始思考人生想如何活。 在這個地方記錄沿途覓路的風景、體驗、學習。 中年不設限 X 閱讀開眼界 X 清爽小日子 歡迎你的到訪: )
中年覓路的其他內容
2024/09/18
「如果有個人說自己曾去過那裡,現在已經從裡面逃出來了,當然就能帶給人希望。」 作者金允那就是那個走出創傷的希望代表,面對棄她離家的生母,現在她能用深邃又溫暖的眼神回應。本書中,她坦誠寫出在創傷泥濘中掙扎的歷程。
Thumbnail
2024/09/18
「如果有個人說自己曾去過那裡,現在已經從裡面逃出來了,當然就能帶給人希望。」 作者金允那就是那個走出創傷的希望代表,面對棄她離家的生母,現在她能用深邃又溫暖的眼神回應。本書中,她坦誠寫出在創傷泥濘中掙扎的歷程。
Thumbnail
2024/08/20
《人生使用說明書》遠流出版,是小湛的靈界運作系列書籍第二本,書中介紹我們是如何來到地球成為人類。從行政流程上的地球靈魂輪迴規畫區介紹起;到人生命運的鋪成,包括人生課題、業力、福報等;最後是人類的體驗,之所以這輩子想成為男女、人、動物、遭逢意外疾病等,是靈魂預設的人生藍圖,還是降落地球後的臨時動議。
Thumbnail
2024/08/20
《人生使用說明書》遠流出版,是小湛的靈界運作系列書籍第二本,書中介紹我們是如何來到地球成為人類。從行政流程上的地球靈魂輪迴規畫區介紹起;到人生命運的鋪成,包括人生課題、業力、福報等;最後是人類的體驗,之所以這輩子想成為男女、人、動物、遭逢意外疾病等,是靈魂預設的人生藍圖,還是降落地球後的臨時動議。
Thumbnail
2024/08/12
看不見的世界,你相信存在嗎?對於未知世界你是帶著敬畏的心,還是? 遠流出版的《靈界運作》是一本導覽靈界生態的百科全書。 從大自然日夜的氣脈變化,到精靈、精怪、亡靈、活靈等眾生的適合互動方式,還有許多人都會困擾的如何辨識正神。甚至是追尋靈性的修行,可以超越生命障礙,獲得真正的自由嗎?
Thumbnail
2024/08/12
看不見的世界,你相信存在嗎?對於未知世界你是帶著敬畏的心,還是? 遠流出版的《靈界運作》是一本導覽靈界生態的百科全書。 從大自然日夜的氣脈變化,到精靈、精怪、亡靈、活靈等眾生的適合互動方式,還有許多人都會困擾的如何辨識正神。甚至是追尋靈性的修行,可以超越生命障礙,獲得真正的自由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七月份,我終於著手寫作,在遇見了盧建彰導演本人後的兩個月後,決定為了讓自己快樂,為更了解自己而寫。
Thumbnail
七月份,我終於著手寫作,在遇見了盧建彰導演本人後的兩個月後,決定為了讓自己快樂,為更了解自己而寫。
Thumbnail
最近因為和網友分享自己畫的圖,他說很喜歡這個風格,得知我一直有出版夢之後,他就鼓勵我要再去投稿,我猶豫了一陣子,一邊也傳訊息給一家出版社詢問是否接受投稿,對方提供了投稿信箱,我還是糾結了一天,剛好媽媽來台北找我,她很鼓勵我投投看,我自己也覺得,如果連我自己都不願意先給自己機會,那誰要幫我?所以我忙了
Thumbnail
最近因為和網友分享自己畫的圖,他說很喜歡這個風格,得知我一直有出版夢之後,他就鼓勵我要再去投稿,我猶豫了一陣子,一邊也傳訊息給一家出版社詢問是否接受投稿,對方提供了投稿信箱,我還是糾結了一天,剛好媽媽來台北找我,她很鼓勵我投投看,我自己也覺得,如果連我自己都不願意先給自己機會,那誰要幫我?所以我忙了
Thumbnail
當創作者開始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當創作者開始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創Podcast的初衷與挑戰,充滿熱情卻受制於自身環境,面對種種限制與挑戰,想要堅持卻困難重重。
Thumbnail
創Podcast的初衷與挑戰,充滿熱情卻受制於自身環境,面對種種限制與挑戰,想要堅持卻困難重重。
Thumbnail
Yup、開始創作。 就創作吧! 除了創作,還是只能創作。 搜尋了關鍵字, 閱讀了文章, 問了chatgpt, 問了那神秘的內心, 沒有半點收穫。 不想成為抱怨的人, 不想對自己貼標籤, 只能點擊開始創作, 打擊自己, 擊中自己, 揪出真實的自己。 有好的事,也有壞
Thumbnail
Yup、開始創作。 就創作吧! 除了創作,還是只能創作。 搜尋了關鍵字, 閱讀了文章, 問了chatgpt, 問了那神秘的內心, 沒有半點收穫。 不想成為抱怨的人, 不想對自己貼標籤, 只能點擊開始創作, 打擊自己, 擊中自己, 揪出真實的自己。 有好的事,也有壞
Thumbnail
隨手記錄自己的心境,其實也挺好的。
Thumbnail
隨手記錄自己的心境,其實也挺好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