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後創作被AI取代? 或許創作的體驗和過程更重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AI和創作

raw-image


近期AI 的創作能力逐漸提升,引發了許多人對創作未來的疑惑, AI 會完全取代人類的創作嗎? 有時,也不禁會思考,創作的作品,會不會多年後就被AI取代

然而,思考這個問題時,會覺得以長期來看,創作的體驗與過程的重要性提高了

創作,無論是文字、繪圖、影音等等,是個自我探索、表達、向目標前進的等等得過程,這過程包含各種體驗,可能是療育、愉悅、探索感、意義感等等

蚱蜢:遊戲、生命與烏托邦

raw-image


在哲學家舒茲的經典作品《蚱蜢:遊戲、生命與烏托邦》中,作者探討了遊戲的本質與生活的關係。

https://www.psygarden.com.tw/book.php?func=visit&bookid=MjAxNjA4MzExNTMzNTg=&deepread=3

他提出,遊戲由四個必要元素構成:前遊戲目標、遊戲方法、建構規則和遊戲態度。這些元素共同構成了遊戲的本質,並且揭示了遊戲與日常生活之間的區別,主張「玩遊戲,就是自願去克服非必要的障礙。」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活動都是工具性的,我們使用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來滿足需求,達成目標,以滿足人類各種需求

後面書中提及烏托邦,在烏托邦中,所有物質和精神需求都已被滿足,人們不再需要工作。在這理想世界裡,遊戲成為每個人的主要活動,所有勞動和工具性活動都消失了

當人們想要某個事物,不需要勞動,機器會自動代勞,甚至可能透過心電感應就能啟動機器,立刻得到所需。而在烏托邦裡,非物質需求也輕易獲得,例如愛情或知識,都隨手可得。

這種烏托邦並不意味著無所事事的無聊狀態。在這樣的理想社會中,人類仍然可以通過遊戲找到意義與滿足。

遊戲在本質上不同於日常工作,它不是為了達成某個外在的目的,而是為了享受過程中的挑戰與樂趣

這裡,人們唯一需要做的事就是遊戲,所有的行動都是出於想做而非必須做


當前和未來

當前世界的創作中,許多會考慮到商業化需求,例如許多自媒體教學,都經常會提到需要考慮到受眾和市場等需求,然而這樣可能會限縮了人類的創作範圍

例如唱歌,小時候如果唱歌的時候,基本上可以比較自由不會受到太多拘束,可是如果要用音樂為行業,就會需要有更多商業的包裝(例如之前有不動漫「派對咖孔明」就有一部分就在說這個概念)

有時候,也不一定是金錢物質上的,例如就以國高中作文為例子,就是為了獲得分數而有許多限制,還要去複合各種規定;或者是有些小孩子,起初畫圖就是因為過程有趣,然而如果要去參加比賽,也可能受到各種限制,或者是因外在獎賞而改變動機,就有點像是心理學的過度辯證效應

如果假設有一天,AI 真的能夠創作出任何人類的作品,以滿足大眾需求,人類還會繼續創作嗎?

依照前述書中的描述來看,答案是肯定的,即使AI可以滿足市場需求,依然會有人選擇創作,因為這時創作更能夠回歸本心,不再需考慮市場需求,而是專注於過程中的體驗和感受

用以煮飯為舉例,如果所有食物都能由AI製作,還會有人親自下廚嗎?這時煮飯的意義便在於體驗過程,而非單純為了結果,因為這結果AI已經能做出來,所以煮飯就是為體驗過程

啟發

回到當下,雖然無法確定未來是否真的會出現這樣的理想烏托邦,但這些思考,仍能為目前的創作帶來一些啟發

創作的過程和感受變得更加重要,因為作品可能會被AI取代,但當時的創作體驗和感受是無可替代的,在那時間點就形成了獨一無二的價值,在那個時間點,也只有藉由創作才能感受那份獨一無二的感受

因此,現今的創作過程中,可以更多去考慮體驗感,體驗感可以是多重的,例如

意義感:感受到自己的作品對外界產生價值,例如提供實用資訊讓他人生活有所提升,或者是當前還沒有類似創作而去填補缺口,以及在創作過程中有個明確的目標、一種向目標前進的感覺等等

愉悅感:創作一些有趣的作品,並逗笑觀眾,這也是一種愉悅的感受。

探索感:在創作過程中寫下所有想法,進一步了解自己,並提供日後可供自己回顧的機會,這也是一種探索的樂趣。

創作時,可以更多去問問自己是否喜歡這些感受

如果不喜歡,未來AI產出的作品,就可能會讓人感到前功盡棄,覺得自己之前為什麼要花那時間創作;但如果這些感受是自己喜愛的,那麼即使未來AI能產出任何作品,當時那份喜愛的感受也不會被取代

以上是我的一些心得,與大家分享


相關文章

AI取代創作?我們是否該繼續創作?作者和作品的關係

閒人與遊戲,或許未來我們能夠更回歸初心《從加法開始的極簡生活》ep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創文者雪源-avatar-img
2024/09/22
我不會想用AI來創作小說,因為創作的過程對我而言是種樂趣,我不想失去這份樂趣
創作的體驗和過程,對一個作者本身來說,重要嗎? 以利益為出發時,它並不重要。 作者若對作品抱以“純手工製作”,自然鄙棄靠AI創作。 而以讀者(顧客)立場,是擇其優而選。體驗和過程對作者很重要,但對讀者不值錢。 創作過程的體驗和感受,是能不背負生活和利益之下,自己寫爽的。
avatar-img
小豆pika的園地
129會員
376內容數
目前主要會以書籍心得、動漫心得、生活想法等方面來寫
小豆pika的園地的其他內容
2024/10/11
前言 大家有過創作感到孤獨的經歷嗎? 下面說說幾個原因 旁人不理解,身旁比較少有可以交流討論分享的人 文章發布後,可能有人點讚,但沒有人留言和互動感的感覺 寫文章到發布的過程太長,感覺過程很艱苦 接下來想要結合依些自己的經歷,說說一些方法 應對方式 1 想想創作的優勢 很多在生
Thumbnail
2024/10/11
前言 大家有過創作感到孤獨的經歷嗎? 下面說說幾個原因 旁人不理解,身旁比較少有可以交流討論分享的人 文章發布後,可能有人點讚,但沒有人留言和互動感的感覺 寫文章到發布的過程太長,感覺過程很艱苦 接下來想要結合依些自己的經歷,說說一些方法 應對方式 1 想想創作的優勢 很多在生
Thumbnail
2024/09/21
大家安安,今天想分享一個近期嘗試,就是關於語音輸入 我平常會需要寫學校報告,也會寫寫文章,不過久了之後多少都會覺得手很痠 然後,有時候寫的時候,也會覺得就是手上打的跟不上腦中想的嘛
Thumbnail
2024/09/21
大家安安,今天想分享一個近期嘗試,就是關於語音輸入 我平常會需要寫學校報告,也會寫寫文章,不過久了之後多少都會覺得手很痠 然後,有時候寫的時候,也會覺得就是手上打的跟不上腦中想的嘛
Thumbnail
2024/09/16
打報告、寫文章手痠? 怎麼辦? 起初會想要想這篇文章,是一位自己有這樣的情況,寫學校報告,也有在寫文章,有時候會想要寫很多,但是手久了會滿痠的,後來自己有找到一些作法,就想說可以分享個 這邊要分享的,是身體姿勢調整或醫學類以外的說法,這類內容可以去看看相關專業知識文章,所以這邊要分享幾個一些
Thumbnail
2024/09/16
打報告、寫文章手痠? 怎麼辦? 起初會想要想這篇文章,是一位自己有這樣的情況,寫學校報告,也有在寫文章,有時候會想要寫很多,但是手久了會滿痠的,後來自己有找到一些作法,就想說可以分享個 這邊要分享的,是身體姿勢調整或醫學類以外的說法,這類內容可以去看看相關專業知識文章,所以這邊要分享幾個一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近期AI 的創作能力逐漸提升,引發了許多人對創作未來的疑惑, AI 會完全取代人類的創作嗎? 有時,也不禁會思考,創作的作品,會不會多年後就被AI取代 然而,思考這個問題時,會覺得以長期來看,創作的體驗與過程的重要性提高了
Thumbnail
近期AI 的創作能力逐漸提升,引發了許多人對創作未來的疑惑, AI 會完全取代人類的創作嗎? 有時,也不禁會思考,創作的作品,會不會多年後就被AI取代 然而,思考這個問題時,會覺得以長期來看,創作的體驗與過程的重要性提高了
Thumbnail
現今Ai繪圖技術趨勢,是否真的能取代親手繪圖的重要性?愛上繪畫的人究竟為何而做?這份熱情難道是不變的嗎?或許這篇文章能幫助你重新點燃對創作的熱情,繪畫不僅是創作,更是尋找平衡和分享內在體驗的重要方式。
Thumbnail
現今Ai繪圖技術趨勢,是否真的能取代親手繪圖的重要性?愛上繪畫的人究竟為何而做?這份熱情難道是不變的嗎?或許這篇文章能幫助你重新點燃對創作的熱情,繪畫不僅是創作,更是尋找平衡和分享內在體驗的重要方式。
Thumbnail
隨著最近AI的興起,會思考人類創作,是否會被AI取代呢? 有許多面向可以切入,這次我想先從作者和讀者之間的關係來切入,接著談及AI和人類創作關係
Thumbnail
隨著最近AI的興起,會思考人類創作,是否會被AI取代呢? 有許多面向可以切入,這次我想先從作者和讀者之間的關係來切入,接著談及AI和人類創作關係
Thumbnail
這是上個月我在另一個平台potatomedia,當時P平台AI文章一時蔚為風潮,尤其是很多人無法判斷AI文章,而我提出一個假設,乾脆問問ai是否應該取代文字創作者好了。
Thumbnail
這是上個月我在另一個平台potatomedia,當時P平台AI文章一時蔚為風潮,尤其是很多人無法判斷AI文章,而我提出一個假設,乾脆問問ai是否應該取代文字創作者好了。
Thumbnail
遊戲一直是娛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現在,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正為遊戲世界帶來全新的維度。本文將深入探討AI在遊戲中的應用,以及它如何為玩家提供更智能、更具挑戰性的體驗。 遊戲中的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 1. 智能敵人: AI已經能夠模擬智能敵人的行為,使遊戲更具挑戰性。敵人能夠學習玩家的策略
Thumbnail
遊戲一直是娛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現在,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正為遊戲世界帶來全新的維度。本文將深入探討AI在遊戲中的應用,以及它如何為玩家提供更智能、更具挑戰性的體驗。 遊戲中的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 1. 智能敵人: AI已經能夠模擬智能敵人的行為,使遊戲更具挑戰性。敵人能夠學習玩家的策略
Thumbnail
在這個數位時代,創意的表現形式正經歷著一場革命性的變革。 自古以來,人類一直以手繪表達著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想法,而現在,人工智能的崛起為創作領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然而,究竟是自己親手繪製的圖像更能凸顯創作者的獨特風格,還是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圖像更能突破創作的極限,這成了一場引人矚目的創意之戰
Thumbnail
在這個數位時代,創意的表現形式正經歷著一場革命性的變革。 自古以來,人類一直以手繪表達著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想法,而現在,人工智能的崛起為創作領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然而,究竟是自己親手繪製的圖像更能凸顯創作者的獨特風格,還是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圖像更能突破創作的極限,這成了一場引人矚目的創意之戰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 大家好!近年來,人工智慧(AI)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在科技、醫療、教育還是藝術領域,AI的應用無處不在。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您深入探索AI引領下的未來奇幻世界,揭示一個充滿可能性和挑戰的全新時代。 1. 創新的藝術革命:AI藝術家的誕生 從電影生成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 大家好!近年來,人工智慧(AI)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在科技、醫療、教育還是藝術領域,AI的應用無處不在。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您深入探索AI引領下的未來奇幻世界,揭示一個充滿可能性和挑戰的全新時代。 1. 創新的藝術革命:AI藝術家的誕生 從電影生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