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感到孤獨怎麼辦? 14個應對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前言

大家有過創作感到孤獨的經歷嗎?

下面說說幾個原因

旁人不理解,身旁比較少有可以交流討論分享的人

文章發布後,可能有人點讚,但沒有人留言和互動感的感覺

寫文章到發布的過程太長,感覺過程很艱苦

接下來想要結合依些自己的經歷,說說一些方法

應對方式

1 想想創作的優勢

很多在生活中的事情,可能能夠讓幾個人知道,不過藉由網路創作,可以一次給許多人看到

例如演講,有些演講可能就30多個人聽,一次就結束了,加上也不是每個人都會聽

而創作的作品被創作出來後,有機會接觸大量讀者,即使在多年後依然可以被人持續閱讀觀賞,持續影響著未來的讀者,更何況還有自己這位讀者

2 換位思考一下

當自己在閱讀別人的文章時,會如何回應?

許多人看完文章後,可能會覺得有啟發、實用、有趣等,但未必會留言回覆,這其實是常見的現象,雖然讀者可能沒有回覆,但可能已經影響讀者了,那這篇創作就達成它的效果了

例如自己有時候可能會看一些網路文章,這些文章裡面觀念很讚或方法實用,但也就是未必會去留言回應,所以同樣的換位思考,去想想自己成為作者的情況

或者想一下現實,在現實中,如果你告訴別人一個方法,對方就會到達就是多少都會表達一些想法嘛,那線上環境就是有些差異,對方可能有吸收這方法,但會比較未必會回應,那這樣代表創作有發揮價值啦只是你不知道

3 除了數據之外

有時候,可能就會受到一些數據影響,例如點讚數或收藏數影響,結果可能因為數據不佳,反過來就覺得自己創作沒有價值

可是在創作過程和完成作品後的各種自己的感受等等,以及字己培養到的能力,也都是一種價值;或者一些興趣圈雖然小眾但每個創作對圈圈重要性更高了;以及自己在多年後,因為這些創作者自己投入這個精力,更能夠引起自己的共鳴

有些價值常比較難以量化,就可多想想各方面價值

4 多平台發布

可以選擇將文章發佈在一些擁有更多讀者的平台上,以及想想看這對類型主題感興趣的讀者,可能出現在哪些平台,然後發上去,增加文章被發現的機會

5 與創作者相關社群

加入一些創作者的社群,有機會其他創作者交流經驗和心得,會覺得友人一起在創作的感覺

6 與創作主題相關社群

依據創作主題,可以考慮加入跟這主題相關社群,會比較容易有討論和互動感

例如我自己有些喜歡的ACG作品,啊我就有加入一些相關的社群(例如摩爾莊園);

對於一些個人的目標或興趣(例如減肥、心理學、科技等),那就可以考慮加入相關社群

7 短內容

如果都持續創作長內容,可能會比較少有互動性,也可以考慮發一些短內容,或者可以將長文章轉化為較短的內容,或者有些較長內容可考慮分篇發表,可以依據不同平台特性去做發布

8 分享與創作相關的事情

除了創作之外,跟創作相關的事情也可以發布

例如如果是寫動漫心得,如果這動漫有出一些週邊,或者看到一些其他很好的心得,或許就也可分享

9 思考創作目的

思考一下創作目的,然後可以想看看有什麼方式可以達成這個目的

例如我自己有寫童年遊戲的,我目的是為了豐富這個社群內,那有什麼方式? 創作確實是種,而如果看到一些國外影片是有關這作品,就也都可分享出去

10 主題選擇

不同主題的選擇呢這個受眾就會可能會都會有所差異

有些呢主題呢可能本身就自帶流量,有些主題呢可能比較小眾

就是看個人的選擇,各有優勢嘛,像比如說有時候我寫一些小眾主題的文章時候,就更能感受到獨特性,目前兩種也都會寫,就平衡一下

11 回顧他人互動

有時候,其實呢就是我們作品裡面,就和他人有留言互動

不過,可能久了之後,就稍微忘記了,所以呢可以拿去回顧一下之前一些作品的一些互動

12 到他人文章留言互動

到別人文章裡面留言互動也算是個方式,就可以體會到與人互動的感覺

13 考慮減少創作阻力的方式

有時候創作到成果這過程,可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可慮採用一些減少阻力的方式

例如打字手痠可以考慮語音輸入、寫作過程可考慮回顧既有作品的類似概念等等

14 想像與人的關聯

想像一下創作與他人之間的關聯

例如在參考一些資源時候,也是在參考前人的作品,與他人進行一種對話

當作品發佈後,有人因為它而獲得樂趣、回憶、啟發、實用也可能讓他們有一些的感受或行動,不過因為隔個螢幕,我們比較不會知道

所以,可以想象一下,有幾個人因為你的作品沉浸於回憶、開口笑、有些思考或行動等,把這些畫面在腦海中去想像,會比較有動力


上面一些和大家分享



面對孤獨該如何? 10個方法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豆pika的園地
128會員
376內容數
目前主要會以書籍心得、動漫心得、生活想法等方面來寫
小豆pika的園地的其他內容
2024/09/22
近期AI 的創作能力逐漸提升,引發了許多人對創作未來的疑惑, AI 會完全取代人類的創作嗎? 有時,也不禁會思考,創作的作品,會不會多年後就被AI取代 然而,思考這個問題時,會覺得以長期來看,創作的體驗與過程的重要性提高了
Thumbnail
2024/09/22
近期AI 的創作能力逐漸提升,引發了許多人對創作未來的疑惑, AI 會完全取代人類的創作嗎? 有時,也不禁會思考,創作的作品,會不會多年後就被AI取代 然而,思考這個問題時,會覺得以長期來看,創作的體驗與過程的重要性提高了
Thumbnail
2024/09/21
大家安安,今天想分享一個近期嘗試,就是關於語音輸入 我平常會需要寫學校報告,也會寫寫文章,不過久了之後多少都會覺得手很痠 然後,有時候寫的時候,也會覺得就是手上打的跟不上腦中想的嘛
Thumbnail
2024/09/21
大家安安,今天想分享一個近期嘗試,就是關於語音輸入 我平常會需要寫學校報告,也會寫寫文章,不過久了之後多少都會覺得手很痠 然後,有時候寫的時候,也會覺得就是手上打的跟不上腦中想的嘛
Thumbnail
2024/09/16
打報告、寫文章手痠? 怎麼辦? 起初會想要想這篇文章,是一位自己有這樣的情況,寫學校報告,也有在寫文章,有時候會想要寫很多,但是手久了會滿痠的,後來自己有找到一些作法,就想說可以分享個 這邊要分享的,是身體姿勢調整或醫學類以外的說法,這類內容可以去看看相關專業知識文章,所以這邊要分享幾個一些
Thumbnail
2024/09/16
打報告、寫文章手痠? 怎麼辦? 起初會想要想這篇文章,是一位自己有這樣的情況,寫學校報告,也有在寫文章,有時候會想要寫很多,但是手久了會滿痠的,後來自己有找到一些作法,就想說可以分享個 這邊要分享的,是身體姿勢調整或醫學類以外的說法,這類內容可以去看看相關專業知識文章,所以這邊要分享幾個一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即使身邊圍繞許多人,內心仍感到孤獨是許多人的共同感受。這篇文章旨在安慰人們,孤獨並非軟弱的象徵,而是成長的過程。它鼓勵讀者接納孤獨,留白心靈,等待真正懂你的人出現。
Thumbnail
即使身邊圍繞許多人,內心仍感到孤獨是許多人的共同感受。這篇文章旨在安慰人們,孤獨並非軟弱的象徵,而是成長的過程。它鼓勵讀者接納孤獨,留白心靈,等待真正懂你的人出現。
Thumbnail
人生於世上一定會有面臨自己獨處的時刻。即使喜歡獨處的人亦有感到寂寞的時候,為什麼會有如此矛盾的想法?如果感到寂寞時找到他人陪伴,但其實對方有對方的思想,未必能夠理解你,結果更感寂寞。哪麼應該怎樣做?今天就寫一寫。
Thumbnail
人生於世上一定會有面臨自己獨處的時刻。即使喜歡獨處的人亦有感到寂寞的時候,為什麼會有如此矛盾的想法?如果感到寂寞時找到他人陪伴,但其實對方有對方的思想,未必能夠理解你,結果更感寂寞。哪麼應該怎樣做?今天就寫一寫。
Thumbnail
前言 大家有過創作感到孤獨的經歷嗎? 下面說說幾個原因 旁人不理解,身旁比較少有可以交流討論分享的人 文章發布後,可能有人點讚,但沒有人留言和互動感的感覺 寫文章到發布的過程太長,感覺過程很艱苦 接下來想要結合依些自己的經歷,說說一些方法 應對方式 1 想想創作的優勢 很多在生
Thumbnail
前言 大家有過創作感到孤獨的經歷嗎? 下面說說幾個原因 旁人不理解,身旁比較少有可以交流討論分享的人 文章發布後,可能有人點讚,但沒有人留言和互動感的感覺 寫文章到發布的過程太長,感覺過程很艱苦 接下來想要結合依些自己的經歷,說說一些方法 應對方式 1 想想創作的優勢 很多在生
Thumbnail
你通常在什麼時候感到孤單呢? 孤單這種感覺,我想每個人在生命的長河裡,應該或多或少都有經歷過。 在社交網絡時代,孤單感成為日趨關注的議題。作者分享了自己如何從孤單中走出來,並提出主動與他人聯繫的建議。
Thumbnail
你通常在什麼時候感到孤單呢? 孤單這種感覺,我想每個人在生命的長河裡,應該或多或少都有經歷過。 在社交網絡時代,孤單感成為日趨關注的議題。作者分享了自己如何從孤單中走出來,並提出主動與他人聯繫的建議。
Thumbnail
「每個我認識的作家,都對某個人擁有這種感受,寫作是一種極度孤獨的活動,你完全無法保證你正在創造的事物有任何價值,而所有顯示你在這場激烈競爭中落後的跡象,都會讓你一路墜入絕望的深淵。眼睛盯著你自己的稿子就好了,大家總這麼說,但是當其他所有人的稿子一直在你眼前啪啪啪紛飛時,這實在是很難達成。」
Thumbnail
「每個我認識的作家,都對某個人擁有這種感受,寫作是一種極度孤獨的活動,你完全無法保證你正在創造的事物有任何價值,而所有顯示你在這場激烈競爭中落後的跡象,都會讓你一路墜入絕望的深淵。眼睛盯著你自己的稿子就好了,大家總這麼說,但是當其他所有人的稿子一直在你眼前啪啪啪紛飛時,這實在是很難達成。」
Thumbnail
好像越來越多人會在現實生活裡感到孤獨。 ​疫情下的長期隔離也許是因素之一,但自從去年我開始使用社群後(以前都沒用FB,IG的邊緣人),我覺得個人社群媒體的興盛似乎也很有關係。 網路的去中心化架構鼓勵了「個人表達」,加上個人社群媒體的興盛,讓我們每個人都能把自己當成新的中心點,把我們的所思所想...
Thumbnail
好像越來越多人會在現實生活裡感到孤獨。 ​疫情下的長期隔離也許是因素之一,但自從去年我開始使用社群後(以前都沒用FB,IG的邊緣人),我覺得個人社群媒體的興盛似乎也很有關係。 網路的去中心化架構鼓勵了「個人表達」,加上個人社群媒體的興盛,讓我們每個人都能把自己當成新的中心點,把我們的所思所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