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觀察日記 - 現在的客戶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說了這麼多的職場問題,一直執著在自家公司也沒什麼意思,是時候來寫一下客戶的問題了,畢竟有在外工作的常常看到業務 or 老闆階層在外姿態放得很低,客戶卻意外的姿態高的二五八萬的情況;而這源頭就是從我們的所謂神山以及一些所謂的高科技業開始的,故於此述說。


1.狂妄自大,傲慢無禮:

有錢就囂張,這是我看到最多的東西,客戶秉持著大家都想和我做生意的狀況,慢慢的驕縱成癮,絲毫不把供應商以及交易者放在眼裡,覺得我可以怎麼樣就怎麼樣,所有人都該配合,這其實是最要不得的,做生意並不應該卑躬屈膝,講究的其實是個平等,只可惜生態早已崩壞,大公司專橫跋扈,小公司對外卑微對內卻也同大公司一般;實在愚蠢、實在愚蠢。


2.問題製造者:

此處就該講一下大廠的工程師了,由於長時間被壓榨的關係,工程沒有很多時間,往往也會開始把問題向外扔,這點其實沒甚麼問題,但有時候很明顯的TOPIC是你身為大廠工程師該解決的事情 or 你自己製造的問題,就不要拿出來製造困擾了;舉個例子吧,曾經被客戶的工程師懷疑溫度控制器控不好造成成品不良,但實際上是自己買了另一組SENSOR把設備的偵測溫度SENSOR去替換了,可能也破壞到了設備上的真空環境,一口氣造成了設備商與元件商的困擾;只能說,該自己解決的問題還是自己得解決的。


3.技術偷盜者:

這也是大廠工程師會幹的事情,常常有意無意以需要一些證明為由叫元件商提出一些相關技術佐證,但有些可是妥妥的know how,而且還是不公開的,曾經碰過大廠工程師跟我說設備商有提供我司元件的相關know how的瞎事(還好我跟該設備商的人員很熟),要是真給了,沒準隔個幾個月大廠就自己復刻了,只能說著實可笑。


4.職場的破壞者:

最初的工作型態其實並沒有如此高壓,在不斷的研發、要求速度的情況下漸漸失控,其實大多數人都不願意承認,大家互相蒙騙著,說著[從以前就是這樣]的謊言,大公司壓小公司、高層壓低層,老人壓青年,為了利益造就了現今的環境,年輕人無能為力,想改卻又力不從心,何其可悲。


尾語:

從公司這種小社會其實就能理解,現今社會[所謂民主就是沒有民主,只有專制],台灣所謂的高科技業也不過就是個高級代工廠,這是那座山永遠抹滅不了的事實,更何況現在或許該稱之別人家的神山了也不一定,而所有人都是這環境的推手,畢竟沒有人助長又怎麼可能會誕生呢?


故,只有反抗才能改變,唯有變革才能扭轉;僅只如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鏡莫隨筆
31會員
95內容數
記事隨筆,可談天、可談地、可評論、可證信 週更、月更、心情更、忘記更,實屬正常
鏡莫隨筆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小子,你這卦不怎麼好]...家父如此說著 [一帶水,碧澄澄,舟住江上,月到天心;穩步其中,玄妙不閑,非人誤己,幾喪生身] 我:[最後兩句一看就不是什麼好卦,不過我占的並非自身,而是公司部門,這應該說的不是我才對] 老爹:[話是沒錯,但仍與你有關,因為你還在] 我:[那,解解吧,順便支個一兩
2025/04/30
[小子,你這卦不怎麼好]...家父如此說著 [一帶水,碧澄澄,舟住江上,月到天心;穩步其中,玄妙不閑,非人誤己,幾喪生身] 我:[最後兩句一看就不是什麼好卦,不過我占的並非自身,而是公司部門,這應該說的不是我才對] 老爹:[話是沒錯,但仍與你有關,因為你還在] 我:[那,解解吧,順便支個一兩
2025/04/28
從分析到弱點戰,再從宣達使用條件至下毒手法,其最主要的目的並非單單只是告訴新人防備與攻擊這麼簡單的事情,而實際狀況來說,這些戰法在景氣很糟的局勢以來尤為奇效,對於景氣好的時期這些戰法就會被削弱,畢竟大家賺的盆滿缽滿,誰會在乎人搞事呢?甚至連搞事的人都自己消失了,所以在這邊也最後總結一些重點,做一些思
2025/04/28
從分析到弱點戰,再從宣達使用條件至下毒手法,其最主要的目的並非單單只是告訴新人防備與攻擊這麼簡單的事情,而實際狀況來說,這些戰法在景氣很糟的局勢以來尤為奇效,對於景氣好的時期這些戰法就會被削弱,畢竟大家賺的盆滿缽滿,誰會在乎人搞事呢?甚至連搞事的人都自己消失了,所以在這邊也最後總結一些重點,做一些思
2025/04/21
從最初的抹黑、造謠,輾轉變成弱點爭鬥,而後提出相對的使用條件,是時候該上一點結果論了,而這種玩法的狀況我稱之為[下毒理論],因為這些結果可能是致命的,可能是半殘的,也可能是完全無效的。 首先,為何而下毒?下毒就是要殺人嗎?不見得吧,當然很多事情大家都會希望快速發酵,或者八不得看到仇人馬上死,但
2025/04/21
從最初的抹黑、造謠,輾轉變成弱點爭鬥,而後提出相對的使用條件,是時候該上一點結果論了,而這種玩法的狀況我稱之為[下毒理論],因為這些結果可能是致命的,可能是半殘的,也可能是完全無效的。 首先,為何而下毒?下毒就是要殺人嗎?不見得吧,當然很多事情大家都會希望快速發酵,或者八不得看到仇人馬上死,但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試著回想最近一次我們覺得不滿的情緒,是在公司裡被老闆責罵?在家庭裡被孩子的言行舉止氣到?在朋友間發生衝突?還是面對生活覺得無力? 在公司裡被老闆責罵,可能是因為雙方對於工作完成度的標準不同,當我們覺得自己已經付出了很多,老闆卻覺得項目成果無法接受⋯⋯
Thumbnail
試著回想最近一次我們覺得不滿的情緒,是在公司裡被老闆責罵?在家庭裡被孩子的言行舉止氣到?在朋友間發生衝突?還是面對生活覺得無力? 在公司裡被老闆責罵,可能是因為雙方對於工作完成度的標準不同,當我們覺得自己已經付出了很多,老闆卻覺得項目成果無法接受⋯⋯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最近在倒數新的工作即將開始,有點緊張,怕被期望太高?怕被排擠?天性不喜歡在工作場所當風雲人物,希望躲在角落,但不小心露出鋒芒就會被眼紅。 近期接案終於軟硬兼施拿到一點點費用了,感覺自己好像有點廉價感?在業主最大的世界(還沒達到專業的水準,感覺很難被好好對待,特別對於那種
Thumbnail
最近在倒數新的工作即將開始,有點緊張,怕被期望太高?怕被排擠?天性不喜歡在工作場所當風雲人物,希望躲在角落,但不小心露出鋒芒就會被眼紅。 近期接案終於軟硬兼施拿到一點點費用了,感覺自己好像有點廉價感?在業主最大的世界(還沒達到專業的水準,感覺很難被好好對待,特別對於那種
Thumbnail
我只能將我多年在職場觀察到的現象,描繪讓你知道。希望你能夠從這些背景考量各自不同的企業經營中,找到一個讓自己穩定成長的方向。
Thumbnail
我只能將我多年在職場觀察到的現象,描繪讓你知道。希望你能夠從這些背景考量各自不同的企業經營中,找到一個讓自己穩定成長的方向。
Thumbnail
如果上回寫了太多職場黑暗面,我想在此致歉,不是每一家投信或投顧公司都這麼可怕,各位還是要自行研判,多方打聽比較。我也不是完人,也做了一些我自己都覺得後悔的事,分享職場上的所見所聞,事過境遷,人事已非,或許現在看得更清楚,用血淚換來的真實告白,分享給就算不是在金融業,也可能會有相同遭遇的你。
Thumbnail
如果上回寫了太多職場黑暗面,我想在此致歉,不是每一家投信或投顧公司都這麼可怕,各位還是要自行研判,多方打聽比較。我也不是完人,也做了一些我自己都覺得後悔的事,分享職場上的所見所聞,事過境遷,人事已非,或許現在看得更清楚,用血淚換來的真實告白,分享給就算不是在金融業,也可能會有相同遭遇的你。
Thumbnail
希望上回的分享,各位都能從中有些啟發。 職涯中第二回停留101大樓的時間,一年半左右,擔任高階主管職位。 號稱組織扁平的架構(確實也是如此),公司裡講話最大聲的就是業務,行銷、後勤都得聽命行事。業績做得出來,身為行銷企劃支援的人,做這做那、辛苦一點我無話可說,業績不好全怪別人,千錯萬錯都是⋯⋯
Thumbnail
希望上回的分享,各位都能從中有些啟發。 職涯中第二回停留101大樓的時間,一年半左右,擔任高階主管職位。 號稱組織扁平的架構(確實也是如此),公司裡講話最大聲的就是業務,行銷、後勤都得聽命行事。業績做得出來,身為行銷企劃支援的人,做這做那、辛苦一點我無話可說,業績不好全怪別人,千錯萬錯都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