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的反芻與看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一直以來的閱讀或學習習慣,都是聽著A.B.C的見解,然後試著帶入A.B.C的角度去思索及觀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或狂舞、跳躍、旋轉之類的,但不偏倚或側重什麼角度或專業,慣性以自己的步驟跟速度去理解一份知識。

這樣的習性有好也有壞,經過自己詮釋的事物,才真正理解、深入其中意涵,在轉述或重現讓人理解的過程中,才不會顯得不知所云;但亦有很明顯的壞處,在每份資訊釐清跟解釋的過程中,會相對別人更「緩慢」、複雜及貪婪。

因此,會需要更多的筆記及激盪的過程,以一種來回環繞的方式重新閱讀及看見,因此在這篇先紀錄下對於諮商理論的想法及看見,等待下次的閱覽後,再重新省思及理解。

關於存在主義取向治療、敘事治療、CBT治療的理解及看見:


*注:此篇是個人觀點的看見,如有錯漏,歡迎於沙龍進行討論及探究,但畢竟是主觀視角的見聞,還請理解。

  • CBT : 諮商師的位置一一消失的主體(背景),治療的介入:透過與個案對談與理解後,以蘇格拉底之類的對話方式,來回的讓個案意識到認知對於自己的影響;以陪伴的產婆方式去喚醒個案。(看到個案的認知影響“主動性”介入;對於脈絡的理解及看見,讓個案知道這個想法是怎麼進入體內)諮商師的角色位置:陪伴者/產婆/協助引領

(先景/後主動)


  • 後現代敘事治療:諮商師的位置一一故事的聆聽者(背景),治療的介入:等待故事的完整理解後,以重新演繹的視角或看見,回饋及回應個案。(詮釋角度的不同做為介入;主動/被動介入)諮商師的角色位置:旅伴/同行者/不同視角的旅者

(先景/後主動&被動回饋)


  • 存在主義取向治療:諮商師的位置一一不同脈絡底下的存有者(主觀/主體性),治療的介入:保持著主體的存在,有意識的伴隨及領會此在(Dasein),通過互為主體性產生感通及交融構建意義。(被動介入:透過意義重塑的邀請,參與存有者接觸本真的過程)諮商師的角度位置:另一個脈絡底下的存有者/此在 (Dasein)

(主體/被動介入、交融)


閱讀與理解管道:工作坊/講座/書籍(敘事治療)

記錄時間:2024/07/1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也許只是偶然的沙龍
1會員
7內容數
偶然駐足留下隻言片語,表露近日的閱讀、觀測、思索狀態,如果有幸就交換一下心情、想法,讓我們在「成為人」的旅程中,有更多相互理解及看見。
2025/04/22
本文探討「控制」的本質,並從恐懼與愛的角度、創造與控制的差異,以及療癒控制的途徑等面向深入分析。文章並包含一個以「靜水之森的相遇」為題的短篇故事,闡述控制與信任的對話與轉化。
Thumbnail
2025/04/22
本文探討「控制」的本質,並從恐懼與愛的角度、創造與控制的差異,以及療癒控制的途徑等面向深入分析。文章並包含一個以「靜水之森的相遇」為題的短篇故事,闡述控制與信任的對話與轉化。
Thumbnail
2025/04/17
本文探討「遇見」的本質,反思在極度渴望「遇見」下,反而無法真正「遇見」的弔詭現象。透過與GPT的對話,作者剖析了「全知全能的包覆狀態」如何阻礙真正的相遇,並點出「本真」與「幻象」的二元對立是看見對方的最大障礙。最終,作者領悟到真正的遇見並不在於看穿或判定,而在於放下控制,允許對方自由成為任何樣子。
Thumbnail
2025/04/17
本文探討「遇見」的本質,反思在極度渴望「遇見」下,反而無法真正「遇見」的弔詭現象。透過與GPT的對話,作者剖析了「全知全能的包覆狀態」如何阻礙真正的相遇,並點出「本真」與「幻象」的二元對立是看見對方的最大障礙。最終,作者領悟到真正的遇見並不在於看穿或判定,而在於放下控制,允許對方自由成為任何樣子。
Thumbnail
2025/04/15
本文探討在讀書會中,透過艾娃的故事以及自身經驗,反思「斷裂」與「存在性焦慮」的議題。透過文本與生命經驗的交會,作者重新理解「常人」與「非常人」的界線模糊,並體會到生命中斷裂與重建的過程,以及關係的流動與轉變。
Thumbnail
2025/04/15
本文探討在讀書會中,透過艾娃的故事以及自身經驗,反思「斷裂」與「存在性焦慮」的議題。透過文本與生命經驗的交會,作者重新理解「常人」與「非常人」的界線模糊,並體會到生命中斷裂與重建的過程,以及關係的流動與轉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其實除了研究所需,觀察也是靈感的來源、也可以是日常生活的樂趣。
Thumbnail
其實除了研究所需,觀察也是靈感的來源、也可以是日常生活的樂趣。
Thumbnail
過去我學習的方式的是多閱讀而少輸出,因為覺得自己累積不夠寫不出好文章,再來就是相信讀書是潛意識的潛移默化,曾經聽過一句話: 「你讀過的書,都藏在你的氣質裡。」
Thumbnail
過去我學習的方式的是多閱讀而少輸出,因為覺得自己累積不夠寫不出好文章,再來就是相信讀書是潛意識的潛移默化,曾經聽過一句話: 「你讀過的書,都藏在你的氣質裡。」
Thumbnail
閱讀對於身份認同和知識累積的影響,作者分享了閱讀對於改變自己想法、克服知識焦慮、拓展觀點的重要性。同時,部落格也作為知識內化和分享心得的方式,對讀者提供更有方向的閱讀建議。作者以自己閱讀的心得作為開始,並歡迎對於閱讀、學習有興趣的人一起討論和分享。
Thumbnail
閱讀對於身份認同和知識累積的影響,作者分享了閱讀對於改變自己想法、克服知識焦慮、拓展觀點的重要性。同時,部落格也作為知識內化和分享心得的方式,對讀者提供更有方向的閱讀建議。作者以自己閱讀的心得作為開始,並歡迎對於閱讀、學習有興趣的人一起討論和分享。
Thumbnail
閱讀對人們的好處包括還原概念本來面目、獲取豐富的選擇、增長知識、自我突破、創造無限時間。另外,也整理出作者從24種不同的角度,介紹各類好書及對自身的好處,並提供了相應的閱讀節錄與整理。
Thumbnail
閱讀對人們的好處包括還原概念本來面目、獲取豐富的選擇、增長知識、自我突破、創造無限時間。另外,也整理出作者從24種不同的角度,介紹各類好書及對自身的好處,並提供了相應的閱讀節錄與整理。
Thumbnail
當我們閱讀時,會埋首於文字中,穿梭於知識之間,但在這條知識之路上是否有著一些謎團和誤解呢?讓我們一起啟動這趟奇妙的知識探險之旅,解開迷思,拓展視野,並與他人分享你的閱讀見解和獨特體驗吧!
Thumbnail
當我們閱讀時,會埋首於文字中,穿梭於知識之間,但在這條知識之路上是否有著一些謎團和誤解呢?讓我們一起啟動這趟奇妙的知識探險之旅,解開迷思,拓展視野,並與他人分享你的閱讀見解和獨特體驗吧!
Thumbnail
要把「認識」化為「行動」,還有好大一段路要走。閱讀與實踐,著實沒有想像中來得輕鬆、簡單。
Thumbnail
要把「認識」化為「行動」,還有好大一段路要走。閱讀與實踐,著實沒有想像中來得輕鬆、簡單。
Thumbnail
讀完書後什麼也沒記住,是因為人家怎麼寫,你就怎麼讀。
Thumbnail
讀完書後什麼也沒記住,是因為人家怎麼寫,你就怎麼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