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些介紹宗教的節目,不約而同地都講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八個字。
很多人的宗教都是用信的,嘴巴上講講,真的要他在生活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話,那就會顯露出光說不練的真實本性,所以這八個字說很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因為它把宗教定義在行為上,不管你說得多麼虔誠、看起來多麼神聖,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其實也不用偽裝。
我對於人性的一些負面看法,很多都是在宗教裡面看到,因為他們標榜家庭和神聖之愛,最後立場凌駕於是非之上,就跟我在當兵時,在那樣龍蛇雜處的社會中所看到的一樣,只是披戴上了一件神聖的外衣。
本來我是一個熱情開朗的人,常常被「衝康」(台)以後,變得愈來愈小心謹慎,對於人性也開始不再信任,大家沒有利害糾葛還好,一旦產生了,立場就出來了,如果你是旁觀者還好,至少可以不選邊,可是輪到你變成當事人以後,以前一些美好良善的關係在轉瞬間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立場站得對不對?能不能保護自己在環境中一直擁有的角色和資源,這時候什麼樣的友情也開始拿來論斤秤兩了。
後來我發現,基本上我在宗教或是軍隊遇到的大部份都是良善的人,可是體制逼得他們要做出抉擇,這樣才能符合他們所扮演的角色,於是他們開始變形成為「宗教人」或「軍隊人」,立場是他們必須要站定的,至於交情是非就只能擺在後邊了。
有時候他們或許不知道所做的是什麼?或所信的是什麼?只要有一套規範頒佈下來,就會開始忙著站隊,站在政治正確或宗教正確的那一邊,卻從來不會獨立去思考這一套規範是不是有問題?
這或許就是一種更高的理解,不是寬不寬恕的問題,而是真切地了解到在這些文化、傳統、信仰、宗教或社會的影響下,他們真的能保有一顆清明洞見的心來觀察環境和個人之間的相互變化,甚至能擺脫掉長久以來套在身上的框架,擁有自由的思考、並做出自我的抉擇?
雖然我不願這麼講,可是有時真的是層次的問題,有時我們不小心走得太遠,跑到了洞穴外面,向著那麼一個充滿真理的實相世界看了一眼,而當你重新回到原來的洞穴背光世界中,你真的只能抱持著寬容的態度,雖然不太可能像以前一樣,不過至少不必當敵人,用人性的優劣來評斷。
我好像能夠慢慢地理解,那躲藏在人情紛擾、是是非非背後的人性真相,如果他們服膺的是許多宗教中的共同真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話,那就不會有被迫害的異端和被霸凌的新兵了,大部份的宗教體制或軍隊體制並沒有把這句重要的話真正落實在體制當中,因為對於核心理念的輕忽,所以一些問題就開始應運而生了。
以前我都把體制和人混為一談,就像把中國人和中共混為一談一樣,可是體制和人是不一樣的,很多的體制反過來操縱起這個人,這個人也少有自覺,不知不覺在某些程度上成為一個傀儡人,體制本來是為人服務的,它有它好的一面可以來增進人類的幸福,可是當體制反客為主,開始影響人類的自由意志時,這樣的體制就需要拿出來檢討改進。
除了體制之外,人性在某種程度上還是值得信任的,只要你學習智慧,不要最後「好心被雷打到」(台)就好! 只是人和人之間,曾經傷過的心,就真的很難再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