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卻有嚴肅的心
本片最驚悚的部份在哪裡?
不只主角,也是配角的成長電影?
如何用吸血鬼情慾研究解讀本片?
若「成為自己」會造成創傷,人生又該怎麼過?
在<人道主義吸血鬼徵求自願獻身者>(Vampire humaniste cherche suicidaire consentant ,2023)青春小品的包裝下有顆嚴肅的心,一個吸血鬼因同情心而無法殺人取血,是「我之為我」基因與信念的相互扞格,那樣的傷痛是自己對付自己的,與非主流群體受到的外界壓迫有微妙的本質不同,就像「銜尾蛇」成為一個無盡循環的悖論;有趣的是柏拉圖形容這個符號是一頭處於自我吞食狀態的宇宙始祖生物、是不死之身,並擁有完美的生物結構,他的論述不只與前述自毀絕望的氛圍截然不同,「不死」、「完美」更完全吻合「吸血鬼」的既定形象,也巧合呼應本片的「喜劇」類型:不是非得選擇極端,雙重矛盾之間還有許多灰色地帶都足以好好安放自身。
在這個脈絡下,主角Sasha的難題並不在「殺人或自殺」的極端。片中一幕她邊吸著血袋邊讀的書叫做《人是會思考的動物》實在諷刺滿點,許多動物都會思考,但會思考、有感情就能獨立於生命運行的法則嗎?表姊Denis的吸血教學重點反倒是「不要思考」,對應片名所謂的「人道主義」不也是人類「以人類為主體」定義的道德標準?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卻是本片最驚悚之處:人們其實嚴重缺乏分辨「自己究竟是以怎樣的思考為思考」的能力,這並不是賣弄高深的繞口令,是集體潛移默化之深,絕大多數的時候不知不覺取代我們的思考,像是<駭客任務>暴露的殘酷─反抗軍、救世主也都是設定的一部分,你我以為的獨立思考並沒有如此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