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是母親是孩子是女人更是人│可憐的東西 Poor Things (202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電影宣傳劇透本片是女版的<科學怪人>,但還得加上<木偶奇遇記>形成一組環繞宗教、生命、人性、愛欲的主題與變奏曲。<科學怪人>重心放在「無生命之物有了生命『之後』」的一連串衝擊,它的陰森與悖德在於人類對科學無止境追求的提問,當人一旦擁有了賜予生命的能力,神就被降格了,那樣的僭越將使人不再能稱之為「人」,反倒是受造物本身繼承造物者原初的人性;<木偶奇遇記>關注的是「無生命之物『如何』算是有了生命」,皮諾丘透過外在的冒險校準出自己的那顆心,童話的本質反倒奠基於「奇蹟/神蹟」,不能說謊的設定,硬是讓純真受得起整個世界的重量。

當然,<可憐的東西 poor things>不只如此。由艾瑪·史東(Emma Stone)飾演的貝拉·貝斯特(Baxter)的姓氏發音聽起來像是bastard(混蛋),這個名字是從她的創造者葛溫而來(Dr. Godwin Baxter由威廉·達佛Willem Dafoe飾演),他為了自己的研究而肆意「復生」了一名投河的懷孕女人、還為她換上了胎兒的腦袋成為了貝拉,兩人的詭異關係,對應現代子女或許會直指父母沒有經過同意就把自己生下來,而葛溫更是基於絕對自私的理由就把貝拉帶到這個世界上,他開口閉口把貝拉當成實驗品、專制地控制變因,如此混蛋的行為、姓氏基因的繼承還得上溯葛溫的父親。

在劇情中這個已然過世的父親卻陰魂不散地存在於葛溫臉上的疤痕、外接的胃酸製造機上,父親貝斯特為了了解神最偉大的造物─人體,甚至不惜把兒子當成實驗品,想像他將小葛溫放上手術台的樣子,像極了舊約裡上帝要求亞伯拉罕獻祭獨子以撒,而貝斯特卻是反過來主動獻上兒子以參透神的奧祕,那些實驗痕跡不過是讓葛溫成為他人眼中的異類,不僅外型就像是手術拼湊的活生生怪物,內心同時繼承了父親的科學狂熱成為真正的科學怪人。

然而,葛溫的名字Godwin預示了貝斯特一生與上帝競逐的結果,當貝拉介入葛溫的人生,混蛋般的無情卻逐漸生出關心、在意和尊重,「自然」萌生的親愛對比著復生的「反自然」,彷彿是倫理與科學達到了某種和解,或許也說明了編導在貝拉成長的主線、葛溫轉變的副線中仍舊相信有著更高的什麼超越控制的變因,使得葛溫斷開了來自基因的制約、貝拉拒絕了本就不該是她的繼承(姓氏),他們從必然的悲劇命運終究倖存出諒解的能力,像是貝拉對葛溫說的:「畢竟活著的感覺太好了」。而Godwin不盡然真指哪個神祇,從貝拉總喊葛溫「上帝」的明喻猜想,比私慾、人意更高的該是葛溫原本不信、無法實證的「靈魂」,而那是所謂的「神」放置在人心裡的,使人得以掙脫任何外加的束縛、得以自由作「主」。

也因此,本片不能簡化為女性主義的勝利,從原文片名<poor things>的多數義來看,父權、男權的荼毒實則發生在每個人的身上,那包含葛溫的自私、鄧肯的卑劣、貝拉「前世」元配的暴虐,他們也吞食著之所以養成他們的惡果,是貝拉這個打破傳統性別觀念的角色提出了種種質問,回歸到最純粹的人性面,於是才給出了貝拉是有著嬰兒大腦逐漸長成的設定,而不只是一個死而復生的「女人」。比方關於性,貝拉疑惑的並不是「女性為何不能肆無忌憚地享受性」,而是「人類為什麼不一天到晚享受性帶來的純粹快樂」?又比方貝拉在妓院主張要自己挑選客人以確保「對性的熱情」卻被老鴇拒絕,原因是「人生就該是盡可能去體驗各種感覺」,也將全片大半圍繞的純粹的性,轉換出另一種思考的層次。

從貝拉的服裝設計也能發現,她的出走是一場從「女人」成為「人」的過程。她「年幼」時先是拖著一如尿布般的長尾,隨後她的華麗洋裝重點在巨大的肩膀與胸前的花邊,這樣不成比例的奇詭設計,以改變人類體型顯現對自然人體的改造,同時讓貝拉的上半身像極了明目張膽的女性性器,對比著葛溫的性無能和麥克斯的性保守;當貝拉與鄧肯私奔進入性的探索,下身也換上露出大長腿的超短褲,強大的身體自覺對他人怎麼看待自己毫不在意;隨著她體驗更多,想改變世界、改變人(鄧肯)而未果,同時卻帶來最重要的自我轉變,此時,浮誇的羊腿袖恢復成協調的比例、胸前多餘的紋飾也被簡化,光澤、透膚、輕柔的面料被有質地、份量感的取而代之,都在說明著純粹的歡愉很好,卻也有了除了快樂之外還想追求的事物,她完成了她的蛻變,不是誰的禁臠、誰的工具,不是女兒、不是妻子、不是女性,而僅僅只是,她。

片末,貝拉知曉了自己的身世也報了前世的仇,葛溫對她說「妳既是母親也是孩子」因著溫柔、寬容而使這句話變得很有詩意,她完完全全能因自己而完整,對於此生她才要開始找尋「她是誰」的真相,但她已然確知自己不是誰。

導演尤格·藍西莫(Yorgos Lanthimos)不是第一次使用寓言體,然而這次相較起來更為大眾向,促成了艾瑪·史東交出從影以來的最佳演出,威廉·達佛、馬克魯法洛的選角同樣相當精準,服化道、美術設計也烘托出他的企圖心,不過這些色彩斑斕稀釋了他往常風格的奇詭冷僻,只剩下陰鬱、厚重、不祥的天色與之呼應,有鑑於<可憐的東西>可能被視為女性主義作品的錯解,如何面對更廣的大眾去層層撥開精緻的核心或許就還差了那麼一點點一點點,就像是貝拉在追尋真相的過程中找到和解的方式,尤格·藍西莫未來也能自己編織的寓言裡,讓他的天馬行空與冷冽剖析得到和解。

 

同場加映:

恐懼的古老面貌<燈塔>

迷信與它的處女地<女巫>

以約翰馬可維奇的名字呼喚我<變腦>

我們都是食人族<骨肉的總和>

大人的扮家家酒<芭比>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28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影論寫作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影論寫作
139會員
262內容數
看電影的人 / 讀字的人 / 寫字的人。作為一個記憶力極差的人,以書寫,留下此刻。
影論寫作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本片以一種鬆散而自由的方式,梳理長久以來的傷痕與糾葛。這種「鬆」,體現在類型的混用、群像的鋪陳,以及敘事節奏的變換─這些在其他作品中可能被視為缺點,在此卻轉化為一種力量。瑞恩·庫格勒選擇點到即止地觸碰族群的沈痛,而透過一日敘事承載漫長歷史,不過度交代角色們的來龍去脈,自然舒展對他們的深刻影響,如此一
Thumbnail
2025/04/28
本片以一種鬆散而自由的方式,梳理長久以來的傷痕與糾葛。這種「鬆」,體現在類型的混用、群像的鋪陳,以及敘事節奏的變換─這些在其他作品中可能被視為缺點,在此卻轉化為一種力量。瑞恩·庫格勒選擇點到即止地觸碰族群的沈痛,而透過一日敘事承載漫長歷史,不過度交代角色們的來龍去脈,自然舒展對他們的深刻影響,如此一
Thumbnail
2025/04/23
既然植入的回憶是假的,誰會願意選擇這樣的服務?但如果虛構的記憶真實到連自己都無法辨別,那麼假的是否就等同於真的?這裡出現了一種啣尾蛇般的邏輯:「我」的選擇塑造了記憶,而人類又是透過記憶來定義「我」是誰;如果「我」選擇了一段精心設計的假記憶,那這段記憶中究竟哪一部分才是真正的「我」
Thumbnail
2025/04/23
既然植入的回憶是假的,誰會願意選擇這樣的服務?但如果虛構的記憶真實到連自己都無法辨別,那麼假的是否就等同於真的?這裡出現了一種啣尾蛇般的邏輯:「我」的選擇塑造了記憶,而人類又是透過記憶來定義「我」是誰;如果「我」選擇了一段精心設計的假記憶,那這段記憶中究竟哪一部分才是真正的「我」
Thumbnail
2025/04/16
本片的慧黠之處在於:選擇性略過訊息,像是沒有交代Ellias的過往、沒讓觀眾和他同時直擊暗門後究竟是什麼、他的父親是連續犯罪還是僅犯下一起案件、受害者Jenny又為何在Ellias想「解救」她時反倒驚恐呼喚Ellias父親的名字……甚至也不讓觀眾目睹Ellias片尾的命運。如同<紅色房間>沒有說明女
Thumbnail
2025/04/16
本片的慧黠之處在於:選擇性略過訊息,像是沒有交代Ellias的過往、沒讓觀眾和他同時直擊暗門後究竟是什麼、他的父親是連續犯罪還是僅犯下一起案件、受害者Jenny又為何在Ellias想「解救」她時反倒驚恐呼喚Ellias父親的名字……甚至也不讓觀眾目睹Ellias片尾的命運。如同<紅色房間>沒有說明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帶著女權視角去觀賞《可憐的東西》,看完後發現,以女權主義去定義這部電影太狹隘了,電影《Poor Things》中的Things不只是活在父權社會下的女性,更可泛指所有活在體制內的人們,偽善、貪婪、淫亂的人們。  於2023年上映,獲獎無數的《可憐的東西》,是一部愛爾蘭、英國和美國合拍的超現實科幻喜
Thumbnail
帶著女權視角去觀賞《可憐的東西》,看完後發現,以女權主義去定義這部電影太狹隘了,電影《Poor Things》中的Things不只是活在父權社會下的女性,更可泛指所有活在體制內的人們,偽善、貪婪、淫亂的人們。  於2023年上映,獲獎無數的《可憐的東西》,是一部愛爾蘭、英國和美國合拍的超現實科幻喜
Thumbnail
網路社會裡面,人與人之間應對進退,更包含了在不認識、生活沒交集的人面前擺出被喜愛的公眾形象。就算勇於逆風,一旦被退追蹤、被封鎖、被演算法砍,當流量崩盤,簡直變成比「社死」更卑微的「不存在」!
Thumbnail
網路社會裡面,人與人之間應對進退,更包含了在不認識、生活沒交集的人面前擺出被喜愛的公眾形象。就算勇於逆風,一旦被退追蹤、被封鎖、被演算法砍,當流量崩盤,簡直變成比「社死」更卑微的「不存在」!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從一名懷有身孕卻跳河自殺的女子而始。她的屍體被熱愛科學實驗,特別是人體解剖的瘋狂科學家撿起,並擅自對垂死的她做改造實驗。他將女子懷中的胎兒取出,並將其的大腦移植至她身上,再透過高壓電的刺激,創造出了一個全新的生命體 — 貝拉。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從一名懷有身孕卻跳河自殺的女子而始。她的屍體被熱愛科學實驗,特別是人體解剖的瘋狂科學家撿起,並擅自對垂死的她做改造實驗。他將女子懷中的胎兒取出,並將其的大腦移植至她身上,再透過高壓電的刺激,創造出了一個全新的生命體 — 貝拉。
Thumbnail
如果一個成熟的身體,裝入一個嬰兒的大腦,那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我想如果要盡量不劇透的話,我會這樣形容《可憐的東西》這齣戲。 也許大家會視為女性主義,我也不太清楚這部戲應該用什麼哲學來框架好,如果是我,應該是存在主義吧,濃厚的荒謬感,讓我既發笑,又覺得深有感觸。 「不帶框架的活真
Thumbnail
如果一個成熟的身體,裝入一個嬰兒的大腦,那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我想如果要盡量不劇透的話,我會這樣形容《可憐的東西》這齣戲。 也許大家會視為女性主義,我也不太清楚這部戲應該用什麼哲學來框架好,如果是我,應該是存在主義吧,濃厚的荒謬感,讓我既發笑,又覺得深有感觸。 「不帶框架的活真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上映後廣受各界好評。電影講述了一名外科醫生將嬰兒腦移植到孕婦維多莉亞的大腦中,為她迎來第二次名為「貝拉」的人生。 比起以女性主義,它更是一部人類追求內在覺醒的電影,乃因觀眾至始至終都無從得知嬰兒真實性別,我們只知道她以女性的身體開啟全新的人生,以「性」打開對世界的探索。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上映後廣受各界好評。電影講述了一名外科醫生將嬰兒腦移植到孕婦維多莉亞的大腦中,為她迎來第二次名為「貝拉」的人生。 比起以女性主義,它更是一部人類追求內在覺醒的電影,乃因觀眾至始至終都無從得知嬰兒真實性別,我們只知道她以女性的身體開啟全新的人生,以「性」打開對世界的探索。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尤格藍西莫的一部充滿大膽新想法的電影,講述了人造人貝拉在一個科學家的照料下,慢慢學習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並展開一段探索世界的旅程,本文將從角色設定、文化束縛與解放、女權及性自主等方面進行探討。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尤格藍西莫的一部充滿大膽新想法的電影,講述了人造人貝拉在一個科學家的照料下,慢慢學習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並展開一段探索世界的旅程,本文將從角色設定、文化束縛與解放、女權及性自主等方面進行探討。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部非常前衛、色彩瑰麗又充滿奇幻的電影,好看卻非常挑人,也是各大影展絕對喜歡的題材,包含自我成長探索、衝撞社會體制規範、貧富差距和身體自主權……以及近年主流的女性意識電影,比起「芭比」輕鬆歡快的商業喜劇,可憐的東西不僅探討深入,而且更加聚焦在父權社會下的性覺醒,批判也非常顯而易見。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部非常前衛、色彩瑰麗又充滿奇幻的電影,好看卻非常挑人,也是各大影展絕對喜歡的題材,包含自我成長探索、衝撞社會體制規範、貧富差距和身體自主權……以及近年主流的女性意識電影,比起「芭比」輕鬆歡快的商業喜劇,可憐的東西不僅探討深入,而且更加聚焦在父權社會下的性覺醒,批判也非常顯而易見。  
Thumbnail
「做壞掉的人」讓導演擅長詭異、不懷好意冷不防的歪斜感游刃有餘,除了女主角一開始肢體障礙的怪奇感,還有如發神經般發出怪聲,同時把大人世界的具備用途的物件與小孩的玩具錯置、亂丟,並搭配古怪即興,無旋律調性配樂,挑戰噪音與音樂的聲音定義。
Thumbnail
「做壞掉的人」讓導演擅長詭異、不懷好意冷不防的歪斜感游刃有餘,除了女主角一開始肢體障礙的怪奇感,還有如發神經般發出怪聲,同時把大人世界的具備用途的物件與小孩的玩具錯置、亂丟,並搭配古怪即興,無旋律調性配樂,挑戰噪音與音樂的聲音定義。
Thumbnail
電影未曾明確交代嬰兒的生理性別,那是被刻意留白的謎題。大腦作為器官,象徵了意識本身,同樣是中性的,直到那顆大腦被放入成年女性的肉身中。那些有關於女性的規訓,隨之降臨,如禿鷹一般東啃西咬。電影巧妙模糊貝拉(前世肉體)的原性別,藉以闡明性別的作用力,不只跟生理相關,更重要的是,又被放入怎麼樣的環境。
Thumbnail
電影未曾明確交代嬰兒的生理性別,那是被刻意留白的謎題。大腦作為器官,象徵了意識本身,同樣是中性的,直到那顆大腦被放入成年女性的肉身中。那些有關於女性的規訓,隨之降臨,如禿鷹一般東啃西咬。電影巧妙模糊貝拉(前世肉體)的原性別,藉以闡明性別的作用力,不只跟生理相關,更重要的是,又被放入怎麼樣的環境。
Thumbnail
成人的外型 ,孩童的行為,全裸演出! 《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讓艾瑪史東金球獎再度封后!
Thumbnail
成人的外型 ,孩童的行為,全裸演出! 《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讓艾瑪史東金球獎再度封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