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例子
- 死亡筆記本-L:L在事件以及確定能分個勝負前,自己死期將至時,主動幫夜神月擦腳,然而卻無任何對話和遺書訴說擦腳當下正在想著什麼,或是對於夜神月的想法。
- 槍彈辯駁V3-王馬小吉:王馬小吉從開始設立了調皮喜歡說謊的形象,並在後面的章節假裝自己是主謀,最後在第五章的時候犧牲自己去換取自相殘殺的終結,雖然他自己有說了他不想繼續自相殘殺;在死後其他人則在他房間裡找到了他的動機影片以及過去各次事件的線索,但卻不知道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態做這些事情的。
- 直播就當直播看-Bling J:李路雲苦苦在追尋的Bling J,卻在某一天自殺了,然而直至最後也沒提到其在自殺前到底被如何對待或是心中真實的想法。
再看不是的例子
- 遊戲人生-先王:先王屢次和其他種族進行遊戲,屢戰屢敗,輸掉了眾多國土,並被說為愚王,然而在先王隱藏的密室中有遺書用以推翻角色對他的成見,且有稍微描述了他的願景,塑造了當時熱血的感覺,然而其魅力主要來自於推翻誤會,而並非使讀者思考先王被罵愚王時、或是輸的當下是什麼感受(看到我打這些的當下才去想不算喔~)。
剖析原因
完全不以任何對話方式透露某個角色的想法,並透過某個橋段觸發使得讀者開始思考:那位角色的眼睛在那時看到的是什麼景色,那位角色在那時心中的想法是什麼;利用人的同理心加上好奇心這一點,讓讀者主動思考該角色的心境。
而藉由讓讀者主動思考該角色的心態,可以使得該角色留在讀者腦中更久,某些出場次數少的角色也會因此更有魅力。
剖析手法
既然是利用人的同理心和好奇心,觸發的橋段就應選擇能觸發其中一種的橋段。
既然是想要讓讀者主動思考,那給予直接的答案或是暗示答案其實都是不太好的做法;這其中,以劇情中角色對話或是思考的方式尤為不行,利用明顯景物暗示答案也不太好,這樣都會導致讀者以為作者是想告訴他們答案而將答案固定的風險。(但如果原本就是想告訴讀者答案的話另外)
那為什麼前面的部分一直利用「遺書或是對話」而不是單純對話呢?因為遺書也是一種對話的方式,可以想成是死人和活人對話。
要做&不要做
⚠️並非指往後所有寫作,而是指採用此手法時。
要做:
- 製造一個能觸發同理心或是好奇心的橋段
- 讓角色沒有回答當下的心境以及問題
不要做:
- 以過多的對話推測提及該角色在想什麼
- 以過於明顯的景物提示讀者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