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微子》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為什麼我們知道”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是經過他的車呢?因為他歌完之後,"孔子下",孔子從車上下來了,如果沒有車駕何必下車?又如何下車?只是我們不知道孔子的車是有蓋的—四周被遮蔽著—,還是沒蓋—可看到四周的—,我認為是有蓋的,否則周遊列國免不了風吹日曬,免不了塵土發揚,沒蓋實在難以忍受。所以呢?孔子應該沒看到接輿的長相(因為被遮蔽了)。而這個"曰"字也有意思。春秋時期各地語言應該是不通的,楚地與山東(孔子是山東人)語言不通是很正常的事兒,那接輿所說的內容孔子是經過翻譯才了解的呢?還是他自己聽得懂呢?又,這個"曰"是大聲嚷嚷弄得週遭皆知呢?還是有意的只讓車駕附近的人聽到而已呢?記錄的人又是如何聽懂又準確抓住是這幾個字的呢?(否則是如何記錄的?)又,為了這個”曰",接輿應該在得知孔子可能行蹤後,就在此等候了,那他是在車駕行經附近時"歌而過"的呢?還在車駕停駐時"歌而過"的呢?我認為應該是後者,孔子車駕停下來休息時,否則車駕行進聲音太大,而且相關人士可能在想東想西或者在對話,可能無法聽清或注意"歌"的內容,那成效就不大了。接輿的用意應該是提醒孔子注意他的觀點。
"曰"的內容應該是接輿再三推敲之後的產物,絶非心血來潮的傑作,因為他清楚畫分階段,且一氣呵成,內容清晰且考究。第一句大大讚美但表示小小的遺憾:「鳳兮!鳳兮!何德之衰?」第二句告知做法:「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最後則是原因:「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不是有知且有智的人很難說出這麼得體又言簡意賅的話來。
我們且看看他的說法: 「鳳兮!鳳兮!何德之衰?」"鳳鳥啊!鳳鳥啊!你的德行怎麼有些衰敗呢?"鳳鳥是珍稀且高貴的鳥,比喻人格高尚,既有學問又有才具的孔子,這是對孔子的肯定和讚美(孔子聽了應該有些欣慰吧?),然而又表示了小小的遺憾:有才又有德的高人,怎麼好像在賣弄自己的口才,討好權貴們,汲汲營營於功名利祿呢?(真正的高人應該是不屑於功名利祿才對啊。這也是接輿他們為什麼會想擺脫現實,無憂無慮的做個不受束縛和約制的自由人。)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過去的已經無法挽回,未來的還卻還可以改善。"你過去所做的似乎對德行有些傷害的衰敗行為就讓它過去吧,就不要再糾結了;但未來的一切卻可以重新開始,可以加以改善。(意思是過去的追求是錯的,但未來可以和我們這些不介入世俗的隱者看齊。)
「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算了吧!算了吧!現在的執政者是沒什麼希望的!跟他們在一起甚至會有危險。"為什麼接輿會當隱者從這句話可推論出:如果執政者有心,他們有能力也有意願出面協助,問題是看不出現今的當政者還有什麼希望?這是他們最糾結的地方,他們相信自己有才具、學問可以協助,只是因為看不到執政者有心,因此遺憾的放棄了,但又怕自己的放棄會因為別人的努力而真的成了遺憾,因此乾脆鼓動別人採取和自己相同的行動和策略。
先讚美再表示小小遺憾,告知可能的做法,並說出自己歸隱的原因,期能打動孔子。其說詞和說法其實相當高明且得體。
「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孔子下車,想同他聊聊。他卻往前趕了幾步避開了孔子,使孔子沒能與他說上話。(孔子所欲言者,接輿應該都知道吧?因為他已經私底下在暗地裡和孔子對話、論辯許久了,他之所以費了諾大的心思打聽孔子的行蹤,然後跑了老遠的路,來到孔子的車駕旁,就只為了藉著幾句考慮了老久的說詞希望能打動孔子,但他也知道可能性不高,只不過盡盡心力而已。孔子的想法和做法他心裡其實是有些佩服且羨慕的—因為他相信自己也有類似的能力,但又無法說服自己採取類似做法,因為他不大相信有改變執政者的可能,他的心裡其實是矛盾的,掙扎的。他避開與孔子的對話,我認為是對的,因為雙方都無法說服對方,而且如此一來,增添了我們想像的空間:他們如果對話的話,各會說些什麼呢?)(又,孔子的說詞從<微子>篇中幾則與隱者的應對中可大略得知,而接輿的說法則可從其歌詞中來推衍。總結起來就是:雙方都無法說服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