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教育計畫對青少年學習的槓桿效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長期努力遵循體制內學習,向來不喜歡正面挑戰教育體制,而是在體制下彈性調整自己心態,同時也調整家中青少年的心態和因應之道。

娘家和婆家原生家庭都只是做小生意,外子和我也只是公私部門的職員,不是商人有機會賺取高額利潤。家庭資源有限之下,幸有開放的思維以及努力找外部資源的態度,從而告訴小孩們也應該要這樣看待未來的學習之路。

政府部門為了達到社會重分配的目的,提供不同的族群或客群申請或參與五花八門的計畫。依族群劃分,有原住民、新住民、客家族群等,或者依照年齡區分,有兒童、青少年、壯年、中老年等。有些冷門的計畫怕沒人報名參與,或者怕新聞發佈公告出去,僧多粥少,引來民意代表的關說,公務員最怕的回應報告寫不完,一個頭二個大,乾脆暗自洽商特定的組織,找人來參加,充足KPI的數據了事。

於是,你會發現,你繳出去的稅款,不是公平公正分配給人民。

但,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不公平的。「公平對待」這種事,只給上輩子每天燒好香的人。

有些單位研擬出來的計畫,看起來很冷門,一點也不有趣,而且自己要砸下去的花費不少。但真的實際參與之後,能獲取的槓桿效益很強。

1996年,我二十幾歲就讀中興大學「農產運銷學系」(現已改系名),系主任與南澳大學的老師合作,開辦「交換學生」的計畫。在當時的環境,「交換學生」是一個很陌生的名詞。計畫的條件是一學期、不用另外繳交澳洲學校的學費,但吃住交通都要自費,還得先上一個月的語言學校,算一算大概要花二十萬。有機會到澳洲見見世面,覺得很新奇,於是跟爸媽要了錢,就在澳洲阿得雷德邊玩邊學四個月。

這四個月,對我未來二十年的職業生涯,給足許多養份。

同時,我也觀察到韓國當時還只是跟臺灣一樣並列亞洲四小龍的年代,而到澳洲的韓國大學生,都是休學去的。那時候,還沒聽過gap year這個詞,也不知道這樣的決定是好是壞。現在回頭想想,韓國的經濟起飛,除了靠政府強大的經濟支持之外,韓國年輕人早在二十幾年前就流行休學一年,到海外學習與衝撞文化,是充實人生經歷養成過程。

臺北市政府也有一項「交換學生」計畫是提供高中職學生到美國和加拿大就讀當地高中一年。計畫的報名條件要繳交很多資料,還要經過學校初選、教育局複選,層層關卡都通過之後,到說明會上的官員表示當地學費、吃住交通等加起來就要至少五十萬,一般小康家庭就舉白旗投降。

女兒參與這項計畫之後,除了擴增國際視野之外,對她往後五年的大學生涯及工讀機會,也產生莫大的助益。

你永遠不知道一個小決定,竟會影響人生的路途風景。

資源分配不均的例子,多如牛毛。有時候,真的是靠運氣而得。

日前手機裡的Line出現一則陌生人的訊息:「你好,我們想報名113年新北文化大使」。我以為是詐騙,原本不想理會,過了幾分鐘又想說如果是真心想參與計畫的人,不理會他的話,似乎又讓一位青少年錯失機會。

電話溝通之後,才知道這位媽媽是從美國的親戚得知「新北文化大使」計畫。她在網路上搜尋很久,一直都沒有找到,無意間看到往年的計畫簡章有我的Line ID,就試著聯絡看看。

我向她表明,這個計畫目前已經轉型,不會大肆宣揚招募學生,是以完成培訓的學員為基礎,進行文化推廣活動。而且,活動的訊息只會運用現有的「新北文化大使」Instagram發布,所以她能找到過往的簡章,並且主動聯絡,也算是有緣,隨即將報名連結提供給她。

參與以上諸如此類的社會教育計畫,「放生」、「放手」、「放下」是對於青少年學習應該要準備好的三個心態。

「放生」是指讓青少年自己選擇要學什麼,也就是「自我探索」。「放手」是指青少年選好學習領域,就應該要放手讓他們真正做到自主學習。「放下」是指在一段時間之內,在某一個學習領域看不到什麼成果,也要學會放下「成效」導向的框架。

如果你三個心態俱足,歡迎來參加「國際青年文化交流計畫」,享受政府的免費資源所創造的槓桿效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頻曲的沙龍
20會員
116內容數
觀察分享青少年學習的社會現象及文化
吳頻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2
本文探討線上英語學習的興起,以及AI聊天機器人如ChatGPT如何應用於英語學習,提供更有趣及有效的學習方式。透過實際案例,說明如何利用ChatGPT作為英語家教或讀書會成員,提升學習成效。
Thumbnail
2025/05/02
本文探討線上英語學習的興起,以及AI聊天機器人如ChatGPT如何應用於英語學習,提供更有趣及有效的學習方式。透過實際案例,說明如何利用ChatGPT作為英語家教或讀書會成員,提升學習成效。
Thumbnail
2025/04/26
50歲想重返職場的女性,考慮過離島或中南部工作,但因各種因素最後選擇留在雙北。她期望工作環境有趣且空間大,先後應徵森林小學和動物園,但都無下文。之後轉向應徵大學職缺,發現多數大學要求應徵者為現職人員。文章最後提到她還有五年時間可以繼續尋找工作。
Thumbnail
2025/04/26
50歲想重返職場的女性,考慮過離島或中南部工作,但因各種因素最後選擇留在雙北。她期望工作環境有趣且空間大,先後應徵森林小學和動物園,但都無下文。之後轉向應徵大學職缺,發現多數大學要求應徵者為現職人員。文章最後提到她還有五年時間可以繼續尋找工作。
Thumbnail
2025/04/19
一位50歲中年婦女應徵上工作,好奇為何錄取她而非年輕有為的臺大畢業生,透過與組長、副主任的談話,揭開答案:豐富的工作經驗,特別是外派美國的經歷,以及單位希望有不同背景的人才促進多元想法。文章反思作者30歲到42歲高壓卻充實的12年,以及外派經驗對其職涯發展的關鍵作用。
Thumbnail
2025/04/19
一位50歲中年婦女應徵上工作,好奇為何錄取她而非年輕有為的臺大畢業生,透過與組長、副主任的談話,揭開答案:豐富的工作經驗,特別是外派美國的經歷,以及單位希望有不同背景的人才促進多元想法。文章反思作者30歲到42歲高壓卻充實的12年,以及外派經驗對其職涯發展的關鍵作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讀到【人類大歷史】這一段,突然懂了之前在看這個私校化浪潮時,總感覺哪裡怪怪的原因。當有資力的家長紛紛將小孩送到私校,而政府繼續放任公立學校青少年犯罪中輟等等問題不管,實質上我們的教育跟我們的下一代也形成了社會隔離,分成有錢有資力有地位的跟弱勢邊緣犯罪的。
Thumbnail
讀到【人類大歷史】這一段,突然懂了之前在看這個私校化浪潮時,總感覺哪裡怪怪的原因。當有資力的家長紛紛將小孩送到私校,而政府繼續放任公立學校青少年犯罪中輟等等問題不管,實質上我們的教育跟我們的下一代也形成了社會隔離,分成有錢有資力有地位的跟弱勢邊緣犯罪的。
Thumbnail
許多中產階級的父母非常重視教育,但為什麼他們的孩子仍然會面臨社會階層下滑的風險呢?事實上,僅僅重視學術成就,而忽視情感智慧和社交技能的培養,會讓孩子在未來的社交和職場中面臨巨大挑戰。
Thumbnail
許多中產階級的父母非常重視教育,但為什麼他們的孩子仍然會面臨社會階層下滑的風險呢?事實上,僅僅重視學術成就,而忽視情感智慧和社交技能的培養,會讓孩子在未來的社交和職場中面臨巨大挑戰。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拒學是近年來越發顯性的青少年議題,如何成為孩子的支持系統?陪伴拒學孩子的關鍵是「溫和」及「耐心」。文章探討影響孩子拒學行為的原因、家長應如何理解和處理拒學的建議。同時也提到學校系統和家長共同合作的重要!
Thumbnail
拒學是近年來越發顯性的青少年議題,如何成為孩子的支持系統?陪伴拒學孩子的關鍵是「溫和」及「耐心」。文章探討影響孩子拒學行為的原因、家長應如何理解和處理拒學的建議。同時也提到學校系統和家長共同合作的重要!
Thumbnail
目前來說… 我們不是過度努力 而是職場及教育灌輸被虐狂 在職場上,很多不符合新時代教育理念,導致很多的新血,不得不轉換賺錢考量,最少不用長期欺壓,而且PUA,錢是固定但是工作越來越繁重,完全看不到前景。 教育的改革之下,替換掉很多不符合規定,尤其是被罵還要感謝,導致很多學生,認為罵人就會
Thumbnail
目前來說… 我們不是過度努力 而是職場及教育灌輸被虐狂 在職場上,很多不符合新時代教育理念,導致很多的新血,不得不轉換賺錢考量,最少不用長期欺壓,而且PUA,錢是固定但是工作越來越繁重,完全看不到前景。 教育的改革之下,替換掉很多不符合規定,尤其是被罵還要感謝,導致很多學生,認為罵人就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