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教育計畫對青少年學習的槓桿效益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長期努力遵循體制內學習,向來不喜歡正面挑戰教育體制,而是在體制下彈性調整自己心態,同時也調整家中青少年的心態和因應之道。

娘家和婆家原生家庭都只是做小生意,外子和我也只是公私部門的職員,不是商人有機會賺取高額利潤。家庭資源有限之下,幸有開放的思維以及努力找外部資源的態度,從而告訴小孩們也應該要這樣看待未來的學習之路。

政府部門為了達到社會重分配的目的,提供不同的族群或客群申請或參與五花八門的計畫。依族群劃分,有原住民、新住民、客家族群等,或者依照年齡區分,有兒童、青少年、壯年、中老年等。有些冷門的計畫怕沒人報名參與,或者怕新聞發佈公告出去,僧多粥少,引來民意代表的關說,公務員最怕的回應報告寫不完,一個頭二個大,乾脆暗自洽商特定的組織,找人來參加,充足KPI的數據了事。

於是,你會發現,你繳出去的稅款,不是公平公正分配給人民。

但,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不公平的。「公平對待」這種事,只給上輩子每天燒好香的人。

有些單位研擬出來的計畫,看起來很冷門,一點也不有趣,而且自己要砸下去的花費不少。但真的實際參與之後,能獲取的槓桿效益很強。

1996年,我二十幾歲就讀中興大學「農產運銷學系」(現已改系名),系主任與南澳大學的老師合作,開辦「交換學生」的計畫。在當時的環境,「交換學生」是一個很陌生的名詞。計畫的條件是一學期、不用另外繳交澳洲學校的學費,但吃住交通都要自費,還得先上一個月的語言學校,算一算大概要花二十萬。有機會到澳洲見見世面,覺得很新奇,於是跟爸媽要了錢,就在澳洲阿得雷德邊玩邊學四個月。

這四個月,對我未來二十年的職業生涯,給足許多養份。

同時,我也觀察到韓國當時還只是跟臺灣一樣並列亞洲四小龍的年代,而到澳洲的韓國大學生,都是休學去的。那時候,還沒聽過gap year這個詞,也不知道這樣的決定是好是壞。現在回頭想想,韓國的經濟起飛,除了靠政府強大的經濟支持之外,韓國年輕人早在二十幾年前就流行休學一年,到海外學習與衝撞文化,是充實人生經歷養成過程。

臺北市政府也有一項「交換學生」計畫是提供高中職學生到美國和加拿大就讀當地高中一年。計畫的報名條件要繳交很多資料,還要經過學校初選、教育局複選,層層關卡都通過之後,到說明會上的官員表示當地學費、吃住交通等加起來就要至少五十萬,一般小康家庭就舉白旗投降。

女兒參與這項計畫之後,除了擴增國際視野之外,對她往後五年的大學生涯及工讀機會,也產生莫大的助益。

你永遠不知道一個小決定,竟會影響人生的路途風景。

資源分配不均的例子,多如牛毛。有時候,真的是靠運氣而得。

日前手機裡的Line出現一則陌生人的訊息:「你好,我們想報名113年新北文化大使」。我以為是詐騙,原本不想理會,過了幾分鐘又想說如果是真心想參與計畫的人,不理會他的話,似乎又讓一位青少年錯失機會。

電話溝通之後,才知道這位媽媽是從美國的親戚得知「新北文化大使」計畫。她在網路上搜尋很久,一直都沒有找到,無意間看到往年的計畫簡章有我的Line ID,就試著聯絡看看。

我向她表明,這個計畫目前已經轉型,不會大肆宣揚招募學生,是以完成培訓的學員為基礎,進行文化推廣活動。而且,活動的訊息只會運用現有的「新北文化大使」Instagram發布,所以她能找到過往的簡章,並且主動聯絡,也算是有緣,隨即將報名連結提供給她。

參與以上諸如此類的社會教育計畫,「放生」、「放手」、「放下」是對於青少年學習應該要準備好的三個心態。

「放生」是指讓青少年自己選擇要學什麼,也就是「自我探索」。「放手」是指青少年選好學習領域,就應該要放手讓他們真正做到自主學習。「放下」是指在一段時間之內,在某一個學習領域看不到什麼成果,也要學會放下「成效」導向的框架。

如果你三個心態俱足,歡迎來參加「國際青年文化交流計畫」,享受政府的免費資源所創造的槓桿效益!

10會員
59內容數
觀察分享青少年學習的社會現象及文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社團法人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協會-長照人員繼續教育積分申請申請長照積分從這網頁了解需要準備相關資料 https://www.ltcpa.org.tw/index.php?func=edu
Thumbnail
avatar
閱讀永不止息
2024-02-21
【新聞稿】讓愛飛揚 東海大學婦女會教育獎助學金暨尬創意LOGO設計競賽頒獎典禮撰稿人:黃子烜 Diego Huang(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東海大學訊】東海大學婦女會多年來舉辦婦女會獎助學金,旨在扶弱濟貧、助學賑災。為協助東海大學清寒、弱勢與急需救助之優秀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特設立東海大學婦女會教育獎助學金。這次典禮旨在鼓勵東海大學學子追求卓越,同時提供經濟支援,讓
Thumbnail
avatar
亘火
2023-12-08
社會教育 VS 浪漫教育 題目:我國普通高級中等學校採能力分班/常態分班更有利 我持正,原本正方論點背後價值想拉抬能力分班提早適應社會,預設反方想講常態分班能夠讓學生不被欺負,是個比較溫暖、教育浪漫的制度。 反方想要告訴大家,為了避免學生被標籤應該採用常態分配,畢竟學校環境應該要提供給學生安全友善的成長空間。 不知道大
avatar
Samuel
2023-10-08
【嚼嚼|廣場之聲】Ep1 社會教育普及化運動之狗勾行動各位聽眾大家好,你現在收聽的是由嚼嚼廣場製播的廣播節目《廣場島聆》,廣場是台灣原生獨立媒體,在這裡,你將會聽見來自世界不同角落的聲音,從文化到公共,我們用聲音、文字和影像,帶領你進入事件發生現場,還原社會發生的故事。我是主持人丹丹躺棠,那就讓我們開始今天的節目內容吧。 動物城市的願景,將在不遠以後
Thumbnail
avatar
嚼嚼廣場
2023-05-27
張啟胤在2009年考取(正取)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班張啟胤在2009年考取(正取)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班
avatar
張啟胤
2023-05-24
讀書筆記:向下扎根!我從德國公民教育讀本談權利,對台灣社會與教育的三個思考勒內.笛卡爾(René Descartes)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對許多人而言已經是老生常談,但要將這句話落實於一個國家的公民教育,就不如嘴上說的容易了;相反的,光是要給出落實的承諾,對國家而言就是極大的壓力,畢竟一個國家內存在太多群體,公民教育領域又是百家爭鳴,到底教材該怎麼寫、寫什麼,才能建
Thumbnail
avatar
克里斯汀
2022-02-12
在進步的口號背後,失落的個人與社會【現代教育的崎嶇路 經濟篇下】人文主義左派開啟的文化反思,從社會體制也延展到教育場域中。他們所批判的那種只追求現實利益,避談思想文化,透過工業體制強大的技術能力與意識形態宰制一切的企圖。也直接造成了我們一直在討論的教育問題: 教育變成像工廠一樣標準化的生產機器,而學生成為這部機器下的產品。產品是沒有個性的,只有被標配好的效能,然
Thumbnail
avatar
學習者向前走
2021-04-18
題目:講不完的教育(五十五)商業下的社會教育環境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二則頭條新聞說:「報導某店家免費鮭魚可以吃,所以有數百名年輕人跑去改了落落長的實至名鮭不鮭路的名字;另外之前報導高中生離校不上學,視為中離生」。    對
avatar
謝立婷
2021-03-24
題目:講不完的教育(五十三) 董事們的利益與社會教育的糾葛(二)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根據職場哲學:一個人通常在生命遇到危險的時候,救你的人絕對不是平常跟你要好的人,而是你最討厭的人。從歐美疫苗談起,這些歐美政要非常愛台灣,成天在網路媒體支持
avatar
謝立婷
2021-02-02
教育觀察日記:當社會習慣隨便歸咎於老師,我會這樣做——現代社會有一個怪現象。當出現跟教育有關的悲劇,例如這宗同學墮樓的事件,社會大眾就總有人會歸咎於老師,多半會引伸到自己跟老師相處的不愉快經歷。然後又會有不服氣的教師同工,氣沖沖地回覆。
Thumbnail
avatar
陳星晴
20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