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裡的易筋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觀察耳朵的狀態可提供有關個體整體健康的重要資訊。透過這些感官器官,不僅能夠診斷出具體的病症,還能夠深入理解病因和調整治療方案。這種整體性的診療方法使中醫在現代健康管理中具有獨特而重要的地位,通過調整生活方式和合理的治療手段,達到身心的平衡與健康。 《吳明珠醫師的文明病處方—耳聰目明,過上聰明人生》  天下文化 From Facebook.

感謝!

有別於空氣與水的介質所構成的大循環,身體本身也自成一個循環,於是中醫有把脈、西醫有聽診器,都能經由傾聽知道身體大致上的情況。

但全心全意地傾聽也是一種治療,不只能治療他人,更重要的是對自己也能治療,彷彿透過傾聽自己的身體,大腦就會自動更佳地來啟動機制,透過專注於特定部位的循環,來啟動療癒。

才知道「最會說話的是傾聽」這件事,能在社會上對他人實現完整的同理共情,本身就是經由每日對自己的「吾日三省吾身」來辦到,對大庭廣眾而言,孔子是教師之中的至聖先師,但對我而言,卻是醫師與教師的疊加態。

我們確實能透過儒家經典,就能身強體壯。



avatar-img
31會員
905內容數
呼吸不同的空氣,彷彿自己可以從零開始重新架構,進而活出那個環境最美的可能,看見不同的最美未來。 與其說是旅行到某個地方,不如說是某個地方會帶我去旅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始力拼達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往目標前進道路上,不總是一帆風順,就算不為自己,就算是已經投入全心全意的盡善盡美,結果也未必能盡如人意,但卻有可能實現完美。 當看見完美時,給予終於到位,讓榮耀得已活著,進而彰顯生命的無價後,便無比感謝著自己能不依靠Lucky,而是經由努力,讓幸運以Fortunes的美麗姿態,存在於現實中。
能不因對象感受不到美麗境界時,不會陷入慈悲而忘記歡喜,能保持在給予之心中的歡喜,那至高無上的層次,能金剛。 遠離高處不勝寒而覺得孤獨,因為寫出金剛經的大師,是人外有人的存在,讓自己感受到金剛,所以擁抱天外有天,層次再高,自己還是被照顧著,而更堅韌強健。
 善待不喜歡的人,並不代表虛偽,只是代表你的內心,已經成熟到可以容納這些不喜歡。──《繼承人生》 From 誠品人 eslite member Facebook 感謝! 「善待不喜歡的人」確實是自我成長的好方法。 一開始只是好奇,為什麼有人願意這樣活著,肯定接納後,才知道,原來所有人都是公正的存在
「小人得志」只是小人恢復健康的過程,健康的人不應該仰仗打擊小人,而獲得成就感,活著扎實的過好每一天,讓生命展現滋養、讓榮耀可以正常呼吸。 給予! 本身就會產生榮耀,也想要讓每個人都能擁抱榮耀感,「小人得志」正是給予到位所產生的結果。
人的生命極其美麗珍貴,看到不自由的人們隨之都被貪婪的原罪侵佔生命時,立刻就知道現實中偶爾呈現出的混亂,是因為原罪在使用我們的生命,活出它自己。 因此當我們說「打造現實」時,我們擁有著自由,而我們天生擁有的創造能力,也來自於此,但自由的來源是什麼? 讓我們透過舉例認識一二。
理性、感性、靈性,此三種人類與生俱來擁有的性質,就在我們的本性裡。 其中的變幻無窮、巧妙搭配,讓我們不勝感激,感激著一切。
往目標前進道路上,不總是一帆風順,就算不為自己,就算是已經投入全心全意的盡善盡美,結果也未必能盡如人意,但卻有可能實現完美。 當看見完美時,給予終於到位,讓榮耀得已活著,進而彰顯生命的無價後,便無比感謝著自己能不依靠Lucky,而是經由努力,讓幸運以Fortunes的美麗姿態,存在於現實中。
能不因對象感受不到美麗境界時,不會陷入慈悲而忘記歡喜,能保持在給予之心中的歡喜,那至高無上的層次,能金剛。 遠離高處不勝寒而覺得孤獨,因為寫出金剛經的大師,是人外有人的存在,讓自己感受到金剛,所以擁抱天外有天,層次再高,自己還是被照顧著,而更堅韌強健。
 善待不喜歡的人,並不代表虛偽,只是代表你的內心,已經成熟到可以容納這些不喜歡。──《繼承人生》 From 誠品人 eslite member Facebook 感謝! 「善待不喜歡的人」確實是自我成長的好方法。 一開始只是好奇,為什麼有人願意這樣活著,肯定接納後,才知道,原來所有人都是公正的存在
「小人得志」只是小人恢復健康的過程,健康的人不應該仰仗打擊小人,而獲得成就感,活著扎實的過好每一天,讓生命展現滋養、讓榮耀可以正常呼吸。 給予! 本身就會產生榮耀,也想要讓每個人都能擁抱榮耀感,「小人得志」正是給予到位所產生的結果。
人的生命極其美麗珍貴,看到不自由的人們隨之都被貪婪的原罪侵佔生命時,立刻就知道現實中偶爾呈現出的混亂,是因為原罪在使用我們的生命,活出它自己。 因此當我們說「打造現實」時,我們擁有著自由,而我們天生擁有的創造能力,也來自於此,但自由的來源是什麼? 讓我們透過舉例認識一二。
理性、感性、靈性,此三種人類與生俱來擁有的性質,就在我們的本性裡。 其中的變幻無窮、巧妙搭配,讓我們不勝感激,感激著一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大家都是單一個體,有不同的想法,造就世間的多樣貌。 一個人的口吻表示,可以因應他個人的思維,說話也是一門藝術、知識,但還有一個重點就是傾聽者,好的傾聽可以瞭解說話的人想表達事情的脈絡。 大家有看過或聽過,人們在傳達事情時,傳遞的過程中經過越多人,最終聽到的人結果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這個微妙的落
Thumbnail
嗯!說真得,是滿細緻的描述… 【傾聽者語錄】 01--辛苦了 02--是這樣… 03--嗯!原來如此… 感覺是中性話語,不認同不反對,是可以有一些回應,但當中我始終不明白,對話中完全不回應的話,說話的人真得說的下去嗎?總結出這三句,也是書中僅有的,可能有些是我不是很明白的吧!<<當然能不回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中醫師在瑜伽課和針灸診療中,常常聽到別人讚美她的好聽聲音,並且探討了中醫理論中聲音的重要性以及從聲音中感受到的氣、血、陰、陽的能量與個性的相關內容。
還有蘊藏的內在文字。 一確還算順利,內在有股力量要演化文字,用自己對夢想的認知,文字蘊藏在中華文獻裡,取向由此而來。 點覺之一:自然之風飄來,其中參雜真假兩心。風吹入我心中,心思不好不壞,所見一般,所以有了蘊藏的念頭。次生人在這種情況下,於是修養美好的品德,用心做好文章等待發展的時機。 點覺之
《黃帝內經》醫學論著寫於諸子百家學術爭鳴的年代,與諸子之學相互唱和,對諸子學說多有吸收,並深受其影響。 粗略讀完《黃帝內經》感受到古代先哲對中醫學研究成果真的很偉大!它告訴我們中醫在治病救人中要充分考慮包括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宗教、道德、風俗、信仰以及人的性別、年齡、體適能、性格、
Thumbnail
師與資為學習成長不可或缺的兩類人,需在能相互對照的環境方能識別。
  宇宙的演化在於真理,動物的溝通在於肢體,人們的交流在於語言,抒發自我並傾聽來自萬物的本源。傾聽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美德,它宛如一碗心靈雞湯,陶冶我們的心性,是一個生命的體現。   在熙來攘往的人群中,傾聽自己及他人,當我用心聽時,我會發現靈台一片清明,彷彿能將事物理解得更清晰、更透澈。
Thumbnail
不管你們擁有的是什麼樣的感官,你們都會知道,唯有知足和珍惜現有的一切,才是與自己靈魂合一真正的態度。感恩會使你們在這個世界上過的充足圓滿。
Thumbnail
《經莊嚴論》云:「聞後具智慧,若謗所聞法現種種身相,愚者為何作。」聽聞正法以後會生出智慧,但是你又去謗毀、否定正法,還現種種的身相,這就是真的是愚痴至極的人。我們凡夫眾生,在學佛修行的人要特別小心,不小心沾上這些惡業因果,有的時候長劫都在受報自己都不知道。
大家都是單一個體,有不同的想法,造就世間的多樣貌。 一個人的口吻表示,可以因應他個人的思維,說話也是一門藝術、知識,但還有一個重點就是傾聽者,好的傾聽可以瞭解說話的人想表達事情的脈絡。 大家有看過或聽過,人們在傳達事情時,傳遞的過程中經過越多人,最終聽到的人結果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這個微妙的落
Thumbnail
嗯!說真得,是滿細緻的描述… 【傾聽者語錄】 01--辛苦了 02--是這樣… 03--嗯!原來如此… 感覺是中性話語,不認同不反對,是可以有一些回應,但當中我始終不明白,對話中完全不回應的話,說話的人真得說的下去嗎?總結出這三句,也是書中僅有的,可能有些是我不是很明白的吧!<<當然能不回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中醫師在瑜伽課和針灸診療中,常常聽到別人讚美她的好聽聲音,並且探討了中醫理論中聲音的重要性以及從聲音中感受到的氣、血、陰、陽的能量與個性的相關內容。
還有蘊藏的內在文字。 一確還算順利,內在有股力量要演化文字,用自己對夢想的認知,文字蘊藏在中華文獻裡,取向由此而來。 點覺之一:自然之風飄來,其中參雜真假兩心。風吹入我心中,心思不好不壞,所見一般,所以有了蘊藏的念頭。次生人在這種情況下,於是修養美好的品德,用心做好文章等待發展的時機。 點覺之
《黃帝內經》醫學論著寫於諸子百家學術爭鳴的年代,與諸子之學相互唱和,對諸子學說多有吸收,並深受其影響。 粗略讀完《黃帝內經》感受到古代先哲對中醫學研究成果真的很偉大!它告訴我們中醫在治病救人中要充分考慮包括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宗教、道德、風俗、信仰以及人的性別、年齡、體適能、性格、
Thumbnail
師與資為學習成長不可或缺的兩類人,需在能相互對照的環境方能識別。
  宇宙的演化在於真理,動物的溝通在於肢體,人們的交流在於語言,抒發自我並傾聽來自萬物的本源。傾聽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美德,它宛如一碗心靈雞湯,陶冶我們的心性,是一個生命的體現。   在熙來攘往的人群中,傾聽自己及他人,當我用心聽時,我會發現靈台一片清明,彷彿能將事物理解得更清晰、更透澈。
Thumbnail
不管你們擁有的是什麼樣的感官,你們都會知道,唯有知足和珍惜現有的一切,才是與自己靈魂合一真正的態度。感恩會使你們在這個世界上過的充足圓滿。
Thumbnail
《經莊嚴論》云:「聞後具智慧,若謗所聞法現種種身相,愚者為何作。」聽聞正法以後會生出智慧,但是你又去謗毀、否定正法,還現種種的身相,這就是真的是愚痴至極的人。我們凡夫眾生,在學佛修行的人要特別小心,不小心沾上這些惡業因果,有的時候長劫都在受報自己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