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就是每日每日的失敗,和每日每日的重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七月底,友人舉辦了一場繪畫聯展,忙了一整個月,終告段落。約他出來見面喝下午茶,本想大大讚賞,慶賀他又完成一個里程碑,沒想到,坐在我面前的他,滿臉愁容。


我輕聲問道:「發生什麼事了?」

友人回: 「我覺得成果沒有我想像的好,你說,我是不是沒有創作的天賦?」


再進一步深問,原來這次聯展,有許多同學號召親友團來贊助,展覽還沒結束,他們的畫作就售罄了,作品卡上貼滿紅點點,只剩他的「得意之作」,孤零零地掛在牆上。


對於天賦的自我懷疑,是每一位創作人,都會碰上的大魔王。即便是現在場上最賣座暢銷的創作者,也都必得走上這麼一遭。


以《不便的便利店》,榮登韓國百萬暢銷作家榜的金浩然,在成名前,有過非常長的一段低谷人生。2001年,金浩然進入電影公司,向前輩們學習寫作,從企劃、田野調查、故事大綱,到劇本論述。全都走完一輪,開始自己的劇本創作路。


歷經千辛萬苦,金浩然終於寫出自己的劇本,沒想到完成後,卻始終找不到製作人投資、也找不到演員演出。以外人眼光來看,就是一個「失敗」的下場。


繼編劇工作,金浩然又嘗試了出版社的工作,上午協助公司業務,下午寫作。在這段期間內,他用自己的劇本舊作,改成漫畫劇本,並獲得大獎,自此「作者」的身分,算是名符其實了。


但是,得獎的光環終會褪去,看似穩定順利的出版社生活,也沒有持續太久,2004年起,智慧型手機慢慢入侵人類的生活,出版式微,書籍慢慢沒落,此時,金浩然卻選擇投入「全職作家」的行列。


面對家人和朋友的質疑,金浩然這樣回答:


情況越艱難,大家就越想要找到好作品,那麼寫出更好的作品不就可以了嗎?


這樣一段自信心爆棚的宣言,就是他的作家宣言。


他在文中也說:


我的命就是無法再做其他的工作了,即使在寫作方面我失敗了、完蛋了,還因為極度挫折而放棄,但光是想到寫作,只要有一點寫作的環境,就會讓人感到心動,心臟怦怦跳,頭腦變清晰,手癢難耐。(P99)


在那段全心付出、竭盡全力,卻依舊看不到任何事物的日子,金浩然靠著餐飲店打工、接零星的案子、和夥伴合作編劇、申請駐村作家計畫…度過每一天的日常。


看完了金浩然的作家生存記,我回想了自己身邊從事繪畫創作的朋友們,有些人天資極高,才華耀眼,在學生時代榮獲無數獎項,卻在出社會後,幾次個展不如預期,便放下畫筆;也有那種一開始默默無名,畫工不夠精湛,每次評圖都被毒舌教授訓到無地自容,卻在工作後,想方設法抽出時間來作畫,一點一滴,持續創作到現在。


那麼,回到友人問我的那句:


「要有多少天賦,才能走創作的這條路?」」


大哉問啊!


這個問題好難回答,但是透過《每天寫,重新寫,寫到最後》這本近似流水帳的人生紀錄中,我還是找到了一些創作者的成功要素,想要和大家分享:


1. 環境:

雖然金浩然自己的寫作之路不順遂,可是圍繞在他身邊的,都是非常用心投入製作、創作和賣力銷售的人,這樣一群懷抱強大文化使命的人們,在在影響著他。這樣的環境讓他一直擁有積極、正向的信念,持續與文字為伍。


2. 人脈:

撇除個人閉關創作的時間外,金浩然在這二十年當中,有滿大一部分時間是與人一同工作的,不管是寫電影劇本、做出版的企劃、寫漫畫劇本、漢堡店打工…,他與人是有連結的。因此即便他收入不穩定,他也不至於到沒飯吃沒地方住的地步。緊密的關係網絡,支撐著他度過每一次的挫敗。


3. 大量的閱讀:

在不創作的日子(或創作不順利)的日子中,金浩然還是持續閱讀和看電影。在第四章﹤獨自寫作,一起寫作,隨手寫作﹥中,他說道:


閱讀才是鍛鍊作家執筆肌肉的特效藥,透過扎實的閱讀提升了字彙力,增加了間接體驗,擴大了對人與世界的理解和共鳴。


4. 某種程度的執迷和自戀:

在這二十年的寫作期間,金浩然有超多部作品,都是埋藏在抽屜深處,完全沒有問世出版,但他還是持續的寫作。除了他自己提到的「作家病」之外,我想他透過了文字,在某種程度上,豐富了他自己的人生,最大的滿足來自於自己。


5. 不斷的創作和重新修正

在《每天寫,重新寫,寫到最後》前半部,有收錄金浩然初期的電影和漫畫劇本,在2024年讀起來,有些劇情真的蠻瞎的,讀完不難想像,當初為何這些作品不受市場青睞。但即便這些作品如此青澀,那也是金浩然累積實力的一個過程。而且有蠻多作品,金將它們融合,或是重新改寫。我覺得這個重新編輯作品的過程,對於創作實力的累積,蠻重要的。


這世上有天賦的人很多,

但懂得運用自己天賦的人有限,

懂得與困境周旋、從失敗中修正再修正的人更少。


不管是哪種形式的創作,

願大家都能找到一條專屬於自己的道路,

從中獲得滿足。


#書名:每天寫,重新寫,寫到最後

#作者:金浩然

#譯者:陳思瑋

#出版社:先覺出版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海砂的雲端世界
1會員
10內容數
我來自台灣南部的海邊小鎮,一個鎮日吹著海風的地方。 喜歡午後陽光灑落在地板上的印記, 喜歡翻閱書頁時的觸感, 喜歡顏料落在畫布上的反擊。 透過這個空間,紀錄自己在閱讀、教學、創作、育兒中的所思所想。
海砂的雲端世界的其他內容
2025/02/09
《加法斷捨離》書評:透過100天斷捨離實驗,重新審視物品與生活的關係。文章探討作者如何透過每日捨棄一件物品的過程,找回生活中的最小值,並體會到器皿、調味料等物品的價值與意義,並推薦讀者反思自身與物品的關係。
Thumbnail
2025/02/09
《加法斷捨離》書評:透過100天斷捨離實驗,重新審視物品與生活的關係。文章探討作者如何透過每日捨棄一件物品的過程,找回生活中的最小值,並體會到器皿、調味料等物品的價值與意義,並推薦讀者反思自身與物品的關係。
Thumbnail
2025/01/05
這篇文章是關於《創造快樂大腦-重塑大腦快樂習慣》的書評,作者分享閱讀此書的心得,並重點整理了書中關於建立快樂化學物質新習慣的方法,例如慶祝小勝利、把任務分解、開懷大笑、換個運動方式、建立代理人機制等,並分享了自身應用這些方法的經驗。文章也點出了書中關於血清素的討論,以及在現代社會中獲得肯定的複雜性。
Thumbnail
2025/01/05
這篇文章是關於《創造快樂大腦-重塑大腦快樂習慣》的書評,作者分享閱讀此書的心得,並重點整理了書中關於建立快樂化學物質新習慣的方法,例如慶祝小勝利、把任務分解、開懷大笑、換個運動方式、建立代理人機制等,並分享了自身應用這些方法的經驗。文章也點出了書中關於血清素的討論,以及在現代社會中獲得肯定的複雜性。
Thumbnail
2025/01/05
本文探討《創造快樂大腦-重塑大腦快樂習慣》,說明快樂的化學物質(多巴胺、腦內啡、血清素、催產素)會代謝,快樂無法永恆。文中並解釋為何人會有悲傷、害怕、嫉妒等負面情緒,以及如何應對「多巴胺失望」、「腦內啡失望」、「催產素失望」、「血清素失望」等情況,並預告後續文章將分享重塑大腦快樂習慣的方法。
Thumbnail
2025/01/05
本文探討《創造快樂大腦-重塑大腦快樂習慣》,說明快樂的化學物質(多巴胺、腦內啡、血清素、催產素)會代謝,快樂無法永恆。文中並解釋為何人會有悲傷、害怕、嫉妒等負面情緒,以及如何應對「多巴胺失望」、「腦內啡失望」、「催產素失望」、「血清素失望」等情況,並預告後續文章將分享重塑大腦快樂習慣的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爲什麽還每天匯報自己幹什麽? 大家也許很奇怪,不用連休息都每天出post來匯報吧?我只是想以這個為動力來支持自己,並記錄一下如果一人工作室,來製作MV、有聲小説,並慢火經營Youtube頻道等的創作日志。 也希望大家真切感受到,所謂的創作並不如大家所見,很快就能完成的一個過程。從策劃到出成品
Thumbnail
爲什麽還每天匯報自己幹什麽? 大家也許很奇怪,不用連休息都每天出post來匯報吧?我只是想以這個為動力來支持自己,並記錄一下如果一人工作室,來製作MV、有聲小説,並慢火經營Youtube頻道等的創作日志。 也希望大家真切感受到,所謂的創作並不如大家所見,很快就能完成的一個過程。從策劃到出成品
Thumbnail
分享心得 之所以在1300篇創作時分享心得中向各位報告,純粹是想讓大家了解文創工作者的辛苦。在沒有成功之前,這是一段絕對的寂寞和孤獨的旅程。文創工作者的生活常常伴隨著無數的挑戰和困難。創作過程中,靈感的枯竭、創意的瓶頸以及對作品的自我懷疑,都是每天要面對的現實問題。每一篇文章、每一幅畫作、每一
Thumbnail
分享心得 之所以在1300篇創作時分享心得中向各位報告,純粹是想讓大家了解文創工作者的辛苦。在沒有成功之前,這是一段絕對的寂寞和孤獨的旅程。文創工作者的生活常常伴隨著無數的挑戰和困難。創作過程中,靈感的枯竭、創意的瓶頸以及對作品的自我懷疑,都是每天要面對的現實問題。每一篇文章、每一幅畫作、每一
Thumbnail
當創作者開始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當創作者開始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Yup、開始創作。 就創作吧! 除了創作,還是只能創作。 搜尋了關鍵字, 閱讀了文章, 問了chatgpt, 問了那神秘的內心, 沒有半點收穫。 不想成為抱怨的人, 不想對自己貼標籤, 只能點擊開始創作, 打擊自己, 擊中自己, 揪出真實的自己。 有好的事,也有壞
Thumbnail
Yup、開始創作。 就創作吧! 除了創作,還是只能創作。 搜尋了關鍵字, 閱讀了文章, 問了chatgpt, 問了那神秘的內心, 沒有半點收穫。 不想成為抱怨的人, 不想對自己貼標籤, 只能點擊開始創作, 打擊自己, 擊中自己, 揪出真實的自己。 有好的事,也有壞
Thumbnail
隨手記錄自己的心境,其實也挺好的。
Thumbnail
隨手記錄自己的心境,其實也挺好的。
Thumbnail
前幾天matters上面舉辦一篇徵文活動,我藉由閱讀他人作品後,寫下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前幾天matters上面舉辦一篇徵文活動,我藉由閱讀他人作品後,寫下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