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重點】
- 識別和理解職業倦怠:了解職業倦怠的特徵和階段,認識到它對身心健康的影響。
- 提升心理健康:通過促進多巴胺、催產素、血清素和腦內啡的分泌來改善心理狀態,減輕壓力。
- 改善身體健康:提升睡眠品質和保持正確的身體姿勢,以減輕身體疼痛和疲勞。
你是否曾經感到工作壓力大到無法承受,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和價值?這種感覺可能是「職業倦怠」的徵兆。根據《從倦怠到閃耀》這本書,職業倦怠不僅影響你的心理健康,還會對你的身體造成嚴重的傷害。這本書深入探討了職業倦怠的特徵和階段,並提供了實用的方法來幫助你走出這種困境。
這本書的作者琳恩‧史賓塞(Lynn Spencer)是英國幸福顧問公司Bodyshot Performance的共同創辦人。她和她的團隊與健康領域的專業人士,以及中小企業進行深度合作,共同研究如何提高員工的工作幸福感。琳恩的研究成果已經幫助了許多企業的員工改善工作狀態,並屢獲殊榮。
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自助指南,更是一個讓你重新認識自己、提升自我、走出職業倦怠的機會。你是否也想知道如何從倦怠中恢復,重新找到工作的熱情和動力呢?這本書或許能給你答案。
職業倦怠的定義
職業倦怠(Job Burnout)是一種由長期過度的工作壓力引起的情緒、精神和身體的疲勞狀態。它通常表現為精力耗竭、對工作產生冷漠和距離感,以及職業效能感降低。
職業倦怠的12個階段
- 過度的工作熱情:試圖證明自己的價值,設定過高的目標。
- 加倍努力工作:為了達到目標,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 忽略自身需求:忽視睡眠、飲食和運動等基本需求。
- 內在衝突:開始感到不對勁,但找不到原因,出現身體症狀。
- 價值觀改變:工作成為唯一的價值,忽略私人生活。
- 否認問題:不承認工作壓力帶來的問題,指責他人。
- 社交隔離:遠離家人和朋友,感到無助和迷茫。
- 行為變化:家人和朋友明顯注意到行為上的變化。
- 喪失個性:不再關注個人需求,機械地生活。
- 尋求解脫:透過暴食、酗酒等方式緩解內心空虛。
- 憂鬱和疲憊:感到生命毫無意義,出現憂鬱症狀。
- 身心崩潰:嚴重的情況下可能出現自殺的想法,需要立即醫療幫助。
了解這些階段可以幫助我們識別和預防職業倦怠,採取有效的措施來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
精神上的職業倦怠
精神上的職業倦怠通常表現為憂慮、焦慮、過度擔憂、自我批評、冷漠麻木、容易生氣等情緒。這些不良情緒的主要原因是壓力過大,無論是來自工作本身還是自我施加的壓力。
應對方法
- 設定和實現目標:
- 設定切實可行的短期目標,並逐步實現,這樣可以促進多巴胺的分泌,提升工作積極性。
- 反覆確認目標,將目標變成隨時可見的東西,例如貼在書桌上或告訴周圍的人。
- 食補:
- 食用富含酪胺酸的食物,如起司、火雞、葵花籽、糙米、花生和豆類、蔬菜、瓜果等,這些食物有助於多巴胺的分泌。
- 維持營養均衡,攝取足夠的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B6。
- 促進催產素的分泌:
- 下班後與家人或伴侶擁抱、聊天,或花時間與寵物在一起,這些行為可以促進催產素的分泌,讓人感到幸福和滿足。
- 提升血清素水平:
- 大聲朗讀可以刺激血清素的分泌,幫助轉換心情,使人心情平靜。
- 流眼淚也能提升血清素水平,適當地哭泣是一種解壓的方式。
- 食用富含色氨酸和維生素B6的食物,如雞肉、驢肉、雞蛋、起司、鮭魚、鮪魚、深綠色蔬菜、奇亞籽和堅果。
- 促進腦內啡的分泌:
- 冥想和聽音樂可以促進腦內啡的分泌,幫助減輕壓力和疼痛。
- 吃黑巧克力也能提升腦內啡和血清素水平,但要注意適量。
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你緩解精神上的職業倦怠,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身體上的職業倦怠
身體上的職業倦怠主要表現為睡眠問題和身體疼痛。這些問題會嚴重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應對方法
- 提升睡眠品質:
- 避免光線干擾:在睡前一、兩個小時內,避免強光,保持房間昏暗,這樣可以促進褪黑素的分泌,幫助入睡。
- 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確保臥室內沒有光線干擾,關掉所有會發光的物體,如床頭燈和電腦顯示器。
- 早晨沐浴陽光:早上起來拉開窗簾,出門沐浴陽光,這樣可以激活血清素的分泌,為夜晚的褪黑素合成提供原料。
- 減輕身體疼痛:
- 保持正確的姿勢:坐直可以讓神經系統更好地應對壓力,減少身體疼痛。避免長時間保持緊繃的姿勢,如雙臂交叉、肩膀抬高等。
- 採用高能量姿勢:例如,坐直或放鬆的姿勢可以降低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的水平,提升睪固酮濃度,增強活力和抗壓性。
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你緩解身體上的職業倦怠,提升身體健康水平。
結語
有一次,一位心理學家在講解壓力管理時,拿出了一個背包,問在場的人:「你們覺得這個背包有多重?」大家紛紛猜測背包的重量。但心理學家接著說:「這個背包的實際重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背著它的時間。如果我只背了一分鐘,那沒什麼問題;但如果我背了一小時、一整天,甚至更久,我的肩膀和背部會開始疼痛,甚至可能受傷。」
工作上的壓力就像這個背包,短暫的壓力不會帶來嚴重的後果,但如果壓力持續不斷,它們就會變成職業倦怠,進而傷害身心健康。
那麼該怎麼辦呢?這時候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先把這個背包放下。我們可以運用本書提到的方法,例如從大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入手,提升心理健康水平,讓自己先從壓力中抽離出來,然後再一點點地提升工作的積極性和幸福感。再例如,我們也可以從睡眠和身體姿勢入手,調整身體的健康狀態,讓自己有精力和體力應付每天繁忙的工作。當然,一開始就做出重大改變是很難的,但是即使只做出一些小改變,透過不斷累積,最終都會帶來巨大轉變。
另外,職業倦怠是快節奏工業社會的現代病,大範圍流行,週期性出現,或許誰都無法倖免,也無法被根治。面對這樣的狀況,除了做出積極改變的行動外,我們不妨去做一些心態上的調整,把職業倦怠看作一次重新認識自我、更新自我的機會,看看自己還需要提高哪方面的職業技能,保持警覺,不斷修整,勇敢斷捨離,這或許才是人生常態,才能幫助我們完成從倦怠到閃耀的跨越。
歡迎您加入 艾螽斯的幸福沙龍,瀏覽人生相關文章,歡迎留言寫下您的感想。
https://vocus.cc/salon/ai_jo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