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民主化之路(14)

更新於 2024/09/0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白色恐怖時期

1949年5月24日,中華民國立法院為了處置中國共產黨叛亂,通過了《懲治叛亂條例》。後為嚇阻臺灣人民不得反抗政府,於1950年通過《動員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擴充了解釋犯罪的構成要件,縱容情治單位機關介入所有人民的政治活動,通行的標語與口號就是「消滅萬惡共匪」、「殺絕朱毛匪幫」、「檢舉匪諜人人有責」、「匪諜就在你身邊」、「殺朱拔毛」、「槍斃共產黨」等。只要是共匪、匪諜、嫌疑犯、曾經去過延安者、親共者、思念大陸家鄉者、或有異見者、異言者,均可不經審判,或由簡易的軍事法庭加以逮捕,當場執行槍決,或拉去刑場槍決,少數行為較輕者則判刑入獄。人民為求自保,告密者到處都是,經常造成冤死、冤獄,人與人之間的信賴感盡失,人心惶惶不可終日,驚恐到了極點,臺灣人民的性格遭到極度扭曲。國家公權力在長期戒嚴中受到濫用,人民的基本權利完全失去保障。

《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第14條規定,因匪諜案沒收之財產,承辦人員可得百分之三十五之獎金,其物資報酬也造成當時冤案、錯案、假案的發生從無停止。後因警總在裁撤時大量銷毀檔案,讓當時因獎金而發生的案子有多少,難以考究。

根據中華民國法務部向立法院所提之一份報告的資料顯示,戒嚴時期,軍事法庭受理的政治案件29407件,官方最保守估計的無辜被害者約14萬人。根據司法院透露,政治案件約6、7萬件,如以每案平均3人計算,受軍事審判的政治受難人,應當在20萬人以上,他們就是「白色恐怖」的最直接犧牲者。其中,1960年那一年,執政當局將12萬6875人列為「行蹤不明」人口而予以撤籍。由此推論,當時受迫害致死的人數應極為龐大。

以1950年代的前五年為例,國民黨政府在臺灣處死了4,000至5,000人,甚至於有8,000名以上的外省和本省的匪諜、知識份子、文化人、工人和農民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到無期徒刑,這就是一般所謂的「臺灣五零年代白色恐怖」。一直到1984年12月,最後兩個在1950年代的終身監禁的政治犯林書揚與李金木,在坐滿34年又6個月以上的牢後,才釋放出獄。

1991年廢除《懲治叛亂條例》,以及1992年修正中華民國刑法第一百條,終結了言論叛亂罪的法律依據,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視為臺灣白色恐怖的真正結束。

立法院於1998年制定《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

而關於白色恐怖的受難者的身分,基本上本省外省各佔一半,本省人比例稍高,但考慮到當時台灣人口比例而言外省人受害比例其實遠超台灣人,雖然這也跟當時外省人主要以軍公教為主有關,但這也代表當局對外省人的監控不會比對台灣人少。

在這種肅殺的政治環境民間是否有政治結社,下面段落就來聊一聊。

自由中國

《自由中國》(1949年11月20日-1960年9月4日),於中華民國發行,以擴展民主自由空間為宗旨的政治刊物,由從中國大陸來臺的自由主義者以及政治人物所出版,至1960年9月1日,共刊出260期,存活十年又九個月。因為在當時的國民黨於臺灣的威權統治下,該雜誌在臺灣的言論市場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幾乎是整個1950年代在檯面上唯一可以聽到的異議聲響。因雷震等臺港在野人士籌備組織中國民主黨觸怒了國民黨當局,1960年9月4日臺灣警備總司令部藉《自由中國》第二十三卷第五期刊出殷海光寫的社論〈大江東流擋不住〉,以涉嫌叛亂的罪名將雷震等人逮捕,該雜誌停刊。

請注意,雷震可是當時黨國權貴之一,連他都會不滿意當局所為,就不用想其他非權貴相關人士心中對當局是什麼看法了。

    avatar-img
    42會員
    163內容數
    透過經濟、科學、歷史發展的相互結合 ,以新角度詮釋人類社會從古至今發生事情的真正原因,因為傳統的學科分科有其限制在,但真實的世界卻是相互影響且混雜的,全方位的看事情才能了解全貌而不失偏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illiam Lio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上週我們聊到二戰的開始、過程與結束,發動戰爭的德日義三國也是二戰的戰敗國,隨著德國的戰敗,歷史的新篇章也隨之展開,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談談戰後德國局勢有什麼變化。 同盟國軍事佔領德國 同盟國軍事佔領德國(德語:Besatzungszone)是指1945年6月5日盟軍政府接管德國最高權威,並宣告德國無條件
    上週我們聊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長時間的戰爭除了造成歐洲多個國家人員大量傷亡外,巨量的武器與戰場補給開銷也令主要參戰國負債累累,為十九世紀歐洲列強退出世界霸權地位的主因之一,而凡爾賽條約要求戰敗國之一的德國不公平且鉅額的賠款要求不僅拖垮德國的經濟,也在德國人心目中埋下仇恨的種子,造成日後二戰爆發,下面篇幅
    上週我們聊到二戰的開始、過程與結束,發動戰爭的德日義三國也是二戰的戰敗國,隨著德國的戰敗,歷史的新篇章也隨之展開,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談談戰後德國局勢有什麼變化。 同盟國軍事佔領德國 同盟國軍事佔領德國(德語:Besatzungszone)是指1945年6月5日盟軍政府接管德國最高權威,並宣告德國無條件
    上週我們聊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長時間的戰爭除了造成歐洲多個國家人員大量傷亡外,巨量的武器與戰場補給開銷也令主要參戰國負債累累,為十九世紀歐洲列強退出世界霸權地位的主因之一,而凡爾賽條約要求戰敗國之一的德國不公平且鉅額的賠款要求不僅拖垮德國的經濟,也在德國人心目中埋下仇恨的種子,造成日後二戰爆發,下面篇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臺劇《鹽水大飯店》引領觀眾回顧臺灣1940至1979年的民主歷程,聚焦農運先驅戴振耀的黨外運動經歷,及其如何為臺灣的民主化奮鬥。透過耀伯的故事,探索1950年代的地方選舉、黨外雜誌的影響,以及美麗島事件的歷史背景。
    Thumbnail
    民主化後的30年的反思-我們內心真正自由了嗎?何謂:「台灣價值」?何以「每個公民日常生活」的「文化論述」和「台灣學」之想像? 一、 前言: 民主化30年我們內心真正自由了嗎?不是的! (一) 何謂「內心真正自由」?甚麼才是真正的自由呢?不是隨心所欲;也不是不想做甚麼就不做甚麼!亦不是想做甚麼就做
    Thumbnail
    這是一部我已經等待太久的劇。在台灣民主轉型之路開展了數十年後,我們終於迎來了一齣如此具有當代性,同時又富有在地文化特色的作品,將「政治」以如此貼近常民的形態呈現,讓人們意識到從政者也有著人性化的糾結,更得以重新省思劇中帶出的各種辯證及現象,不論是議題或價值取捨。
    Thumbnail
    李登輝確實在台灣推動民主化,他有兩個重大的貢獻,其他國家做不到的,他讓台灣做到了,可以說是台灣政治奇蹟的推手。很多人沒有真正明白他的這兩個貢獻,我在這裡解說給你聽~
    Thumbnail
    「自由就像空氣,你只會在窒息時,才會察覺到他的存在。」 每年的12月10日為國際人權日。在1979年12月10日,高雄發生了美麗島事件。十二位攝影家:陳博文、余岳叔、潘小俠、宋隆泉、謝三泰、張芳聞、許伯鑫、黃子明、邱萬興、侯聰慧、劉振祥、曽文邦,他們都是馳聘在現場,穿梭於市民(社會)運動現場的新聞人
    Thumbnail
    ​ 一說到蔣渭水,這位人物可說是台灣近代史百年以來,在文化與政治民主的先驅的貢獻之先鋒,走一趟蔣渭水紀念公園彷彿穿越時光,追憶一代哲人典型在夙昔之地點就在於此。 蔣渭水紀念公園相關資訊:: ​ 台北市大同區歸綏街79巷11號 ​ 02      2381     5132 (主管單位:台北市政府工
    Thumbnail
    李登輝 7 月 30 日病逝,享年九十七歲。這位對台灣現代歷史有重大影響的政治人物,其一生頗值得回顧。 早年出身及思想轉變 李登輝 1923 年 1 月 15 日生於日治台灣,屬閩西永定客家人後裔。到了父親李金龍一代,改說閩南語,不再說客家話。李金龍也崇信基督新教歸正宗。 改說閩南語而不說客家話,表
    Thumbnail
    李登輝的真正遺產肯定是台灣的民主化,而這個民主化進程20年下來,大家回頭一看,才會頓悟原來民主制度需要鞏固,需要讓左派右派都能認同與接受。這需要一個過程,李登輝讓這個過程,在他的影響之下以最短的時間完成了!
    Thumbnail
    李登輝的真正遺產肯定是台灣的民主化,而這個民主化進程20年下來,大家回頭一看,才會頓悟原來民主制度需要鞏固,需要讓左派右派都能認同與接受。這需要一個過程,李登輝讓這個過程,在他的影響之下以最短的時間完成了!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臺劇《鹽水大飯店》引領觀眾回顧臺灣1940至1979年的民主歷程,聚焦農運先驅戴振耀的黨外運動經歷,及其如何為臺灣的民主化奮鬥。透過耀伯的故事,探索1950年代的地方選舉、黨外雜誌的影響,以及美麗島事件的歷史背景。
    Thumbnail
    民主化後的30年的反思-我們內心真正自由了嗎?何謂:「台灣價值」?何以「每個公民日常生活」的「文化論述」和「台灣學」之想像? 一、 前言: 民主化30年我們內心真正自由了嗎?不是的! (一) 何謂「內心真正自由」?甚麼才是真正的自由呢?不是隨心所欲;也不是不想做甚麼就不做甚麼!亦不是想做甚麼就做
    Thumbnail
    這是一部我已經等待太久的劇。在台灣民主轉型之路開展了數十年後,我們終於迎來了一齣如此具有當代性,同時又富有在地文化特色的作品,將「政治」以如此貼近常民的形態呈現,讓人們意識到從政者也有著人性化的糾結,更得以重新省思劇中帶出的各種辯證及現象,不論是議題或價值取捨。
    Thumbnail
    李登輝確實在台灣推動民主化,他有兩個重大的貢獻,其他國家做不到的,他讓台灣做到了,可以說是台灣政治奇蹟的推手。很多人沒有真正明白他的這兩個貢獻,我在這裡解說給你聽~
    Thumbnail
    「自由就像空氣,你只會在窒息時,才會察覺到他的存在。」 每年的12月10日為國際人權日。在1979年12月10日,高雄發生了美麗島事件。十二位攝影家:陳博文、余岳叔、潘小俠、宋隆泉、謝三泰、張芳聞、許伯鑫、黃子明、邱萬興、侯聰慧、劉振祥、曽文邦,他們都是馳聘在現場,穿梭於市民(社會)運動現場的新聞人
    Thumbnail
    ​ 一說到蔣渭水,這位人物可說是台灣近代史百年以來,在文化與政治民主的先驅的貢獻之先鋒,走一趟蔣渭水紀念公園彷彿穿越時光,追憶一代哲人典型在夙昔之地點就在於此。 蔣渭水紀念公園相關資訊:: ​ 台北市大同區歸綏街79巷11號 ​ 02      2381     5132 (主管單位:台北市政府工
    Thumbnail
    李登輝 7 月 30 日病逝,享年九十七歲。這位對台灣現代歷史有重大影響的政治人物,其一生頗值得回顧。 早年出身及思想轉變 李登輝 1923 年 1 月 15 日生於日治台灣,屬閩西永定客家人後裔。到了父親李金龍一代,改說閩南語,不再說客家話。李金龍也崇信基督新教歸正宗。 改說閩南語而不說客家話,表
    Thumbnail
    李登輝的真正遺產肯定是台灣的民主化,而這個民主化進程20年下來,大家回頭一看,才會頓悟原來民主制度需要鞏固,需要讓左派右派都能認同與接受。這需要一個過程,李登輝讓這個過程,在他的影響之下以最短的時間完成了!
    Thumbnail
    李登輝的真正遺產肯定是台灣的民主化,而這個民主化進程20年下來,大家回頭一看,才會頓悟原來民主制度需要鞏固,需要讓左派右派都能認同與接受。這需要一個過程,李登輝讓這個過程,在他的影響之下以最短的時間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