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人權日回顧:後美麗島事件、人權光影—李敏勇「民主化的台灣,有光有影,有笑有淚。」

2021/12/1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自由就像空氣,你只會在窒息時,才會察覺到他的存在。」
每年的12月10日為國際人權日。在1979年12月10日,高雄發生了美麗島事件
十二位攝影家:陳博文、余岳叔、潘小俠、宋隆泉、謝三泰、張芳聞、許伯鑫、黃子明、邱萬興、侯聰慧、劉振祥、曽文邦,他們都是馳聘在現場,穿梭於市民(社會)運動現場的新聞人,以鏡頭當筆,紀錄了自由之路、人權光影的攝影家。詩人李敏勇為每一位攝影家單元編詩各一首,共十二首呈現戒嚴風景的詩。
後美麗島事件的政治發展,印記著人民的歷史,留存在文化的形跡。文學的詩、散文、小說…,藝術的攝影、繪畫、音樂⋯…作為歷史的記憶,也成為反思的見證。

【閱讀書籍】

《自由之路.人權光影:美麗島事件(1979-2019)四十週年影像.詩》
作者: 李敏勇等13人
博客來網址 https://bit.ly/3IyF2TA
書籍指導贊助| 國家人權博物館 National Human Rights Museum
策畫| 財團法人台北市蔡瑞月文化基金會
協力| 鄭南榕基金會.紀念館

〈底片的世界〉/李敏勇
〈底片的世界〉/李敏勇
關上門窗 拉上簾幕
我們拒絕一切破壞性的光源
在暗房裡 小心翼翼地
打開相機匣子 取出底片
它拍攝我們生的風景 從顯像到隱像
它記錄我們死的現實 從經驗到想像
我們小心翼翼地 把底片放進顯影藥水
以便明晰一切
它描繪我們生的歡愉 以相反的形式
它反映我們死的憂傷 以黯澹的色調
直到一切彰顯
我們才把底片取出
放進定影藥水
它負荷我們生的愛 以特殊的符號
它承載我們死的恨 以複雜的構成
這時候 我們釋放所有的警覺
把底片放入清水
以便洗滌一切汙穢 過濾一切雜質
純純粹粹把握證據
在歷史的檔案 追憶我們的時代
◎ 1979年1月22日黨外人士到高雄縣橋頭鄉示威抗議遊行,在余家門前出發,由陳婉真(左)與陳菊手持「堅決反對政治迫害」走在隊伍最前頭,曾心儀與胡萬振高舉要求「立即釋放余氏父子」布條。/陳博文 攝(圖片取自《自由之路.人權光影:美麗島事件(1979-2019)四十週年影像.詩》內頁)
◎ 1990年3月野百合學運,來自大專院校學生於台北市中正紀念堂展開抗議老賊行動,學生特別為李登輝總統留下一個座位。/ 余岳叔 攝(圖片取自《自由之路.人權光影:美麗島事件(1979-2019)四十週年影像.詩》內頁)
◎1988年鄭南榕擔任新國家運動總連絡人。/ 張芳聞 攝(圖片取自《自由之路.人權光影:美麗島事件(1979-2019)四十週年影像.詩》內頁)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rtco Books 典藏藝術出版
Artco Books 典藏藝術出版
這裡是典藏藝術家庭出版部的句透角落。文章同步發布於典藏網路書店 https://artouch.com/artcobooks。 我們出版藝術專業論叢,從策展、建築、藝術史、藝術投資市場、藝評書寫到文創產業等,希望帶給讀者豐富的藝術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