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廿二~七月廿九)(8月的第3週因搬家太忙休耕)
夏天的作物收成的差不多後,這週比較正式的開始種植新一批秋冬作物(春夏作物中的絲瓜、糯米椒、秋葵仍在穩定收成中)。其中有我期待已久的萬能的蔬菜之王——高麗菜,可以炒、煮湯,生吃也沒問題,能變化的料理非常豐富多樣。
剛到日本留學時,曾經嘗試把超市賣的普通高麗菜拿來炒,發現又硬又厚,煮久了還口感粉粉的,似乎只適合吃生菜沙拉或燉羅宋湯(據說歐洲等溫帶地區的高麗菜也是如此)才發現台灣的高麗菜真的特別脆甜美味,時不時就會想念台灣的高麗菜。現在終於要自己來種了!
我們要種的高麗菜有兩種,而且名字都很詩情畫意:「初秋」和「雪翠」。兩種都是台灣常見的品種,初秋的口感偏軟,雪翠則是比較脆。除了高麗菜之外,也留了一點位置要來種大白菜。
我到達時阿媽已經把土翻好,撒上一點43號肥料後,我們再用鋤頭把土塊切碎一些,並且把肥料和到土裡。土整好之後,挖一個個坑洞(間距如照片),放一些草木灰土進去。然後把幼苗放到坑洞裡,把土填回去、澆水,就完成了!
隨然步驟單純,但是因為要種植的數量較多,我們倆忙到天都快黑了還沒種完,趕緊加快腳步,怕天完全黑了就會伸手不見五指(種到一半也無法停下來)。也因此意識到現在天真的暗得比較快,太陽越來越早下山了。
阿媽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現在太陽比較晚升起,因此挖竹筍的行程變晚,這天阿媽八點出發,讓我可以跟上了。
這次我嘗試參與「割」的步驟。學到新的要點是,要從筍子彎曲的內側切下去。如果位置抓得不好,筍子就容易破損。
這禮拜去挖筍子時還有一個新發現,在前往竹園的路上有一處阿媽說是「苦藤」的大樹,之前我一直以為所謂「苦藤」是指的就是那棵樹,一根一根垂下來的是它的氣根,結果這禮拜跟阿媽又聊起這棵樹時,我才發現苦藤根本不是樹,而是「氣根」本人!
我以為的「氣根」其實是藤條,掉到地上還會冒出新芽。而且苦藤也不是本來就自然長在那裡的,是阿公以前聽人說可以治病就挖回來種,結果竟然長得超好(但是阿公也沒挖去吃),現在長得到處都是,阿媽覺得太多了想把它除掉還除不完。
看來我誤會了苦藤很多年(就像我誤會我爸高中參加過數獨社但其實是速讀社很多年一樣......)今天終於解開誤會,不然我不知道還會跟多少人說「我阿媽家旁邊有一棵苦藤樹......」那就糗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