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蒼鷺與少年》—我的人生與電影的意義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023年,已經宣布退休的宮崎駿又再次拿出新作品《蒼鷺與少年》,片名引用日本小說家吉野源三郎《你想活出怎麼樣的人生》(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講述因戰火離開東京的少年牧真人來到母親的老家,之後在蒼鷺的帶領下所發生的一連串奇遇。

縱使《蒼鷺與少年》幾乎沒有任何宣傳,但上映短短四天便突破四億日圓,反應熱烈;在台灣也同樣如此,來到近兩億台幣。同時,在國外也反映頗佳,甚至拿下奧斯卡金像獎獲得最佳動畫片獎,是繼吉卜力的動畫《神隱少女》之後獲得此殊榮。

《蒼鷺與少年》日本版海報

《蒼鷺與少年》日本版海報

《蒼鷺與少年》到底是怎麼樣的故事?


當初聽到《蒼鷺與少年》的評價時,多數是「很好看」或是「看不懂」、「不知道在演什麼」,也很難從中、日文的片名看出什麼端倪;有人說,這是宮崎駿個人想像中的自傳;這是關於死亡與生命的故事;一如既往,是宮崎駿反戰的作品......

這是因為《蒼鷺與少年》沒有一個非常鮮明的主題。

正因如此,所以《蒼鷺與少年》才如此出色。它就像一張白紙,觀眾本身是顏料,自然見山是山、觀水是水,或是見山不是山、觀水非水,不會因為主題的限制而偏頗某一類型的受眾,所有人可欣賞、思索其中的意涵,而這當然也有最明顯的缺點:因為沒有主軸,所以如果在兩小時內沒有打動觀眾的心,便會飽受批評。

另一個易受攻擊的缺點:《蒼鷺與少年》形塑了自己的世界觀,但是沒有讓觀眾真正全面了解其中的神秘之處。

從天而降的石頭、曾舅父的神祕失蹤、會說人言的蒼鷺、老房子神秘的事件,還有那座古舊西式的塔樓......相信有觀眾會想:這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這些東西?原理是什麼?那是魔法嗎?

但是主角或任何人都沒有停下來好好理解世界的原理,電影也沒有停下來,只是一幕幕地上演更深入塔樓之中的世界:一群鵜鶘衝向【學我者死】的巨石之墓、另一個世界的霧子小姐(到後來才會發覺那就是原本的霧子小姐)、類似《魔法公主》中的小精靈哇啦哇啦、使用火焰的少女火美,以及成為那個世界的王--失蹤的曾舅父。

直到最後,故事結束了。

我們沒有更深入這個世界,甚至只能對故事主軸下大概的主題--也許就是追尋吧--或者會有人認為這是一個莫名其妙的故事、莫名其妙的世界與魔法和莫名其妙的結局,好像懂了什麼,但仔細想想又什麼也沒有。

但是這真的有阻礙我們理解故事劇情的本身嗎?沒有。
全盤了解那個塔樓、另一個世界與力量,並不是這故事的重點,
電影的本意只是一趟旅程。

故事,與交叉的現實


《蒼鷺與少年》是一個給所有人的問題,它是一張白紙,上面有很多問題,有一些甚至不是問句,而是簡短的陳述句,讓你開始思考現實世界中的議題,而你自己必須填上回答,比如說:

塔中的鵜鶘會吃即將轉生成人的哇啦哇啦,真人在大喊住手的同時,應該也是許多人的心聲,而最後火美使用火焰趕走鵜鶘後也讓人安心下來--但是,真人在清晨遇上瀕死的鵜鶘說出真正吃哇啦哇啦的原因:

這片被詛咒的大海沒有我們能吃的東西......
我們飛得很高,想知道我們的極限,但是最遠也只能到這裡......
我的族群在挨餓受凍、忘記如何飛翔。

被帶來的鵜鶘沒有選擇、失去回家的路,吃哇啦哇啦只是不得已的活下去。
那麼,把他們帶來的塔主沒有責任嗎?

真人埋葬了死去的鵜鶘,繼續與蒼鷺尋找夏子阿姨的旅程,又遇上吃人的鸚鵡,被神秘的少女火美解救之後,試圖勸說產房中的夏子阿姨一同離去,被因為拒絕與石頭的力量兩人被鸚鵡抓獲,真人面臨被吃掉的命運、火美則是被鸚鵡國王帶走,打算將火美獻給塔主,以獲得更大的權力。

期間,真人短暫做了夢,夢見塔主、他的曾舅父,正在企圖穩固他的塔:

「好了,這樣可以安全地度過一天。」
「才一天而已?」
「已經夠好了。」

哪一個人不是想著過好今天?

在蒼鷺的協助下,真人逃脫了被吃的命運,找到塔主與火美,而偷偷尾隨的鸚鵡國王聽見塔主竟然想將塔主之位交給真人時,忍不住站出來,一把奪走象徵塔樓的十三塊積木,企圖像塔主一樣疊成一座穩固的、更美好的塔......

鸚鵡國王迅速地用十三塊積木疊好一座塔,
但是那座塔歪歪斜斜、搖搖欲墜,不久便七零八落,
國王憤怒地拔出劍將積木與圓桌砍成兩半,
而塔的世界也隨之崩壞。

為什麼是十三塊呢?是因為這是暗喻死者的國度嗎?
塔主一生想創造的美好世界毀在塔內居民的手上是一種諷刺嗎?

眾人匆匆忙忙地逃離毀滅的世界,當火美與夏子阿姨相聚之時,你才會意識到火美與真人的母親久子是同一人(所以真人才會覺得火美的麵包與母親做得一樣好吃),同時眾人必須開啟屬於自己時間線的門,回到自己的命運裡,火美會成真人的母親後死在火海之中,而她欣然接受這個命運。

最後,逃離的眾人目睹塔樓的倒榻,離開另一個世界後也失去裡面的記憶。轉眼之間,戰爭結束之後,真人離開了母親的老家,回到了東京。

必須存在的意義


你可以認為,《蒼鷺與少年》只是一個失去母親的少年,藉由蒼鷺與塔的世界找到重新接納現實世界的意義之旅;或是,藉由另一個世界的美好來隱喻現實世界的煙硝瀰漫、戰火燎原,曾舅父也許是厭倦現實世界帶來的無力感,於是選擇留在塔中的世界親手以自己理想的烏托邦創造新的世界;抑或是--哦,有人認為沒有意義。

沒有意義已經成為故事中另一個飽受攻擊的缺點,但是為什麼一定要有意義呢?如果你的名字無法被寫在歷史書上,你的人生就是失敗的、毫無意義嗎?

一心想找到夏子阿姨的真人,從崩壞的塔裡逃出來的那一刻,他沒有任何改變嗎?

每一次旅程也許就會像是真人一樣,目標明確、沒有時間停下來仔細了解,
觀眾是這樣、主角也是如此,似乎沒有人能真正了解自己當下的一瞬間在未來佔有什麼樣子的份量,我們所能做的也許就只是做好自己的事。

人們都喜歡討論背後的意義,這件東西可以為我帶來什麼、那個人是誰、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麼,就好像缺乏一定的目標,我們就不值得去花時間做一件事情一樣。

「你的人生不能漫無目的的。」

「我不知道你未來到底要做什麼?」

「這件事情有意義嗎?不會有人去在意的。」

因為生命很短、黃金時間很短,人總是被迫面對各式樣的決定,很餘裕做自己想要的事情大概不是所有人都會擁有的機會,所以意義成為人生的墓地(目的),我們在追求價值,將自己分門別類,成為可衡量之物。

直面現實的勇氣

你要回到那個世界裡嗎?那個充滿煙硝戰火的悲慘世界?

曾舅父聽見自己的祖孫真人拒絕更美好世界的請求,幾乎是驚訝地反問。

為了生存,人必須以金錢衡量自己,但是藝術的存在卻不斷讓人放下一切、追求自己,也許他的曾祖父是為了逃離一切才選擇消失的,他躲在那裡,期望真人可以創造出一個更好的世界,可是以惡意的石頭建造的塔始終有害蟲,所以他寄望真人可以接替他,延續他的遺願。

我說過謊了,不能碰這些乾淨的石頭。

真人這麼說的同時,也似乎在認為,人總是活在現實的,還是要回去的,也許宮崎駿曾經創造的美好,到最後的時候都是無法帶走的。難道電影所創造的美好會一無所獲嗎?我認為,美好是美好,有魔法的世界固然令人嚮往,但是如果活在沒有魔法的世界,也並不是代表踏出電影院門口是空手而回。

我們從中取得直面現實的勇氣,讓人可以在這社會中維繫生活的精神食糧。

內容總結
蒼鷺與少年
5
/5
1會員
12內容數
歡迎來到人類行為研究室,我們致力鑽研人類在社會中的表現行為與思維模式,我們研究的問題也可能是你的問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類行為觀察室 的其他內容
2022年底在日本上映的《鈴芽之旅》(すずめの戸締まり),16歲高中生岩戶鈴芽在上學路途遇見了「關門師」宗像草太,陰錯陽差之下開啟一段關閉「災禍」之門的旅途。
2022年底在日本上映的《鈴芽之旅》(すずめの戸締まり),16歲高中生岩戶鈴芽在上學路途遇見了「關門師」宗像草太,陰錯陽差之下開啟一段關閉「災禍」之門的旅途。
本篇參與的主題策展
有評論寫道「之前的宮﨑駿都是被稀釋過的,這個才是最純粹的一部。」,看完才發現,這不是什麼誇獎的話——原汁都是無味而苦的,肯定談不上美味,就是最原本的味道。所以得加上奶油與香料,濃濃地燉,喝下去才有溫暖到發泡的感覺。
這是一部沒有任何廣告,甚至播放預告片都鼓勵觀眾閉眼的零宣傳動畫電影。剛好我的書寫也不太喜歡描寫太多情節,喜歡表達體驗作品時的感受、情緒,所以害怕劇透的朋友,還請安心服用。一起珍惜這種沒有預設立場的影片,很純粹的享受一場電影
每當談到吉卜力,多數人聯想的可能都是充滿活力的那一面,所謂溫馨、奇幻、綺麗的世界。然而,實際走入電影奇觀之後,卻又會發現裡面的角色,往往活得過於辛苦,令人感到不捨、心疼,甚至因此產生共鳴。而這正是吉卜力在敘事上的魅力,或者說吉卜力世界的另一面,除了生離死別之外,角色還得迎擊生命的各種殘酷⋯⋯
宮崎駿執導兼編劇的蒼鷺與少年(The Boy and the Heron),七月在日本上映,十月在台灣上映。該電影的靈感發想取自吉野源三郎在1937年發表的小說,「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一書。先看過書,再去觀影,對於電影敘事之宏大,卻在許多細節處縝密鋪陳,不得不說整個情節,畫面,色彩,音樂如同第一次接
《蒼鷺與少年》是一部帶著藝術片氣質,走著宮崎駿式的英雄之旅的故事,意思就是,本片依然有非常清晰的劇情主線,但其他如背景與角色都充滿許多象徵與寓言,適合喜歡文本解讀的人。 整體來說,《蒼鷺與少年》我個人算推,我當作是很有劇情的藝術片看。
有評論寫道「之前的宮﨑駿都是被稀釋過的,這個才是最純粹的一部。」,看完才發現,這不是什麼誇獎的話——原汁都是無味而苦的,肯定談不上美味,就是最原本的味道。所以得加上奶油與香料,濃濃地燉,喝下去才有溫暖到發泡的感覺。
這是一部沒有任何廣告,甚至播放預告片都鼓勵觀眾閉眼的零宣傳動畫電影。剛好我的書寫也不太喜歡描寫太多情節,喜歡表達體驗作品時的感受、情緒,所以害怕劇透的朋友,還請安心服用。一起珍惜這種沒有預設立場的影片,很純粹的享受一場電影
每當談到吉卜力,多數人聯想的可能都是充滿活力的那一面,所謂溫馨、奇幻、綺麗的世界。然而,實際走入電影奇觀之後,卻又會發現裡面的角色,往往活得過於辛苦,令人感到不捨、心疼,甚至因此產生共鳴。而這正是吉卜力在敘事上的魅力,或者說吉卜力世界的另一面,除了生離死別之外,角色還得迎擊生命的各種殘酷⋯⋯
宮崎駿執導兼編劇的蒼鷺與少年(The Boy and the Heron),七月在日本上映,十月在台灣上映。該電影的靈感發想取自吉野源三郎在1937年發表的小說,「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一書。先看過書,再去觀影,對於電影敘事之宏大,卻在許多細節處縝密鋪陳,不得不說整個情節,畫面,色彩,音樂如同第一次接
《蒼鷺與少年》是一部帶著藝術片氣質,走著宮崎駿式的英雄之旅的故事,意思就是,本片依然有非常清晰的劇情主線,但其他如背景與角色都充滿許多象徵與寓言,適合喜歡文本解讀的人。 整體來說,《蒼鷺與少年》我個人算推,我當作是很有劇情的藝術片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深刻探討了面對錯誤和伴隨痛苦的態度。文章從認識事物的方式、我們和社會的關係以及如何面對錯誤和痛苦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吉野源三郎的這部小說涉及了友情、勇氣、貧富差距和社會正義等主題,並對多代日本人產生深遠影響。
Thumbnail
這個純粹的題目甚至就是原文片名< 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那麼單純,包含主角真人的名字─「成為真正的人」也都在對觀眾提出疑問。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他更多的理解外在的世界也更多去建構自己的世界,而喪母陰影帶來的罪咎感卻使他懷疑起世界的運作模式、沈重於自己的無能為力,那樣的痛苦是眼睜
此文為完全我個人主觀心得,預先建議宮崎駿作品愛好者直接略過。 除此之外,宮崎駿全系列,真心覺得從小看到大,他的卡通都是嚴重的創傷症候群,某種程度來說令人非常不適,小時候其實也看不懂什麼碗糕,只是覺得龍貓什麼的好可愛,他的作品適合成年人看,更適合洞
Thumbnail
宮崎駿原創動畫蒼鷺與少年的外傳 書籍出版早於動畫電影 兩者的內容也互相沒有什麼關聯 唯一一樣的是主角都是初中生 是適合青少年的讀物 全書是以第三人稱的口吻描述主角小哥白尼的校園生活故事 每篇的最後附上男孩舅舅寫給他的記事及教誨 。書中前大半內容圍繞在男孩家世背景與身邊朋友的人物設定
Thumbnail
前言 日本國寶級動畫大師宮崎駿在2013年推出動畫電影《風起》之後宣布引退,不久後又宣布復出,並在2017年公佈新作品片名《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是在1937年由日本兒童文學作家、反戰運動家和新聞工作者吉野源三郎所寫的小說,是寫給少年讀者看的,至今依然是被編入日本小學
Thumbnail
這是第一次宮崎駿的電影主題曲由男生來演繹。因為母親意外過世而受苦的主角少年牧真人,全心埋首工作的真人父親牧勝一,期待有人可以承繼自己使命的曾舅公,或許都是宮崎駿自己貨真價實的感受,分裂並投射到不同角色身上。本文援引英國精神分析師克萊恩「憂鬱心理位置」的概念,來闡述心理創傷、哀悼工作與修復的過程。
Thumbnail
在《蒼鷺與少年》這部電影裡,惡火吞噬一切,將少年逼到崩潰邊緣,接著蒼鷺煽動於外,個人的好奇渴望召喚於內,於是少年一步步踏上成長之路。在旅程裡,他遇見葬身火海的母親分身—火美,親眼見證火從毀滅者轉化成為救贖者。於是克服恐懼的心魔,長出面對生活的勇氣,最終帶著智慧重回現實世界。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日本的吉野源三郎,透過主角十五歲少年「小哥白尼」的故事,在舅舅智慧的引導下,思考各種人生課題,藉此思考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一開始是因為宮崎駿作品「蒼鷺與少年」受這部作品影響,因此知道這本書,於是找了本書來看 以下節錄中句子,以及寫出帶給我的體悟
Thumbnail
在宮﨑駿所有作品裡,我最愛的是《魔法公主》,這件事再過一百年也不會變。我愛它在宏大又緊湊的敘事裡,多面向地探討生命之難,在描繪讓人動容的絕美同時,不輕妄地論斷善惡。這是宮﨑駿最兇殘的一部作品,但故事裡沒有反派。這是他理想主義的宣示,又不能說沒有天真。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深刻探討了面對錯誤和伴隨痛苦的態度。文章從認識事物的方式、我們和社會的關係以及如何面對錯誤和痛苦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吉野源三郎的這部小說涉及了友情、勇氣、貧富差距和社會正義等主題,並對多代日本人產生深遠影響。
Thumbnail
這個純粹的題目甚至就是原文片名< 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那麼單純,包含主角真人的名字─「成為真正的人」也都在對觀眾提出疑問。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他更多的理解外在的世界也更多去建構自己的世界,而喪母陰影帶來的罪咎感卻使他懷疑起世界的運作模式、沈重於自己的無能為力,那樣的痛苦是眼睜
此文為完全我個人主觀心得,預先建議宮崎駿作品愛好者直接略過。 除此之外,宮崎駿全系列,真心覺得從小看到大,他的卡通都是嚴重的創傷症候群,某種程度來說令人非常不適,小時候其實也看不懂什麼碗糕,只是覺得龍貓什麼的好可愛,他的作品適合成年人看,更適合洞
Thumbnail
宮崎駿原創動畫蒼鷺與少年的外傳 書籍出版早於動畫電影 兩者的內容也互相沒有什麼關聯 唯一一樣的是主角都是初中生 是適合青少年的讀物 全書是以第三人稱的口吻描述主角小哥白尼的校園生活故事 每篇的最後附上男孩舅舅寫給他的記事及教誨 。書中前大半內容圍繞在男孩家世背景與身邊朋友的人物設定
Thumbnail
前言 日本國寶級動畫大師宮崎駿在2013年推出動畫電影《風起》之後宣布引退,不久後又宣布復出,並在2017年公佈新作品片名《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是在1937年由日本兒童文學作家、反戰運動家和新聞工作者吉野源三郎所寫的小說,是寫給少年讀者看的,至今依然是被編入日本小學
Thumbnail
這是第一次宮崎駿的電影主題曲由男生來演繹。因為母親意外過世而受苦的主角少年牧真人,全心埋首工作的真人父親牧勝一,期待有人可以承繼自己使命的曾舅公,或許都是宮崎駿自己貨真價實的感受,分裂並投射到不同角色身上。本文援引英國精神分析師克萊恩「憂鬱心理位置」的概念,來闡述心理創傷、哀悼工作與修復的過程。
Thumbnail
在《蒼鷺與少年》這部電影裡,惡火吞噬一切,將少年逼到崩潰邊緣,接著蒼鷺煽動於外,個人的好奇渴望召喚於內,於是少年一步步踏上成長之路。在旅程裡,他遇見葬身火海的母親分身—火美,親眼見證火從毀滅者轉化成為救贖者。於是克服恐懼的心魔,長出面對生活的勇氣,最終帶著智慧重回現實世界。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日本的吉野源三郎,透過主角十五歲少年「小哥白尼」的故事,在舅舅智慧的引導下,思考各種人生課題,藉此思考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一開始是因為宮崎駿作品「蒼鷺與少年」受這部作品影響,因此知道這本書,於是找了本書來看 以下節錄中句子,以及寫出帶給我的體悟
Thumbnail
在宮﨑駿所有作品裡,我最愛的是《魔法公主》,這件事再過一百年也不會變。我愛它在宏大又緊湊的敘事裡,多面向地探討生命之難,在描繪讓人動容的絕美同時,不輕妄地論斷善惡。這是宮﨑駿最兇殘的一部作品,但故事裡沒有反派。這是他理想主義的宣示,又不能說沒有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