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藝林擷英|值得一看的台中文資園區竹藝展

李建崑-avatar-img
發佈於藝林擷英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台灣的竹藝歷史十分悠久,而且與常民生活息息相關。竹子自古以來,便是重要的工藝材料,廣泛應用於製作日常生活用品,例如竹籃、斗笠、桌罩等。台灣在清朝時期,竹編工藝已非常普及。

到了日治時期,日本殖民政府也曾大力推動竹器手工業,尤其是在南投竹山設立「竹山郡竹材工藝傳習所」專司其責,此一機構不僅促進竹器技術傳播,還邀請日本竹藝師傅來台教授技法,使竹器產業在台灣中部得到普及。

戰後台灣的竹工藝進入了新發展階段,被譽為「台灣工藝之父」的顏水龍先生更引領竹藝的復興。他親自培育許多優秀工藝家,使竹製品更加提升,在內外銷市場都佔有一席之地。如其第四代徒孫陳凱劭及李瑞科都是當前竹藝領域的知名創作家。

我的孩提時代,在鄉下就曾見祖父母這一輩的親友,用特製小刀,小心翼翼地剖開竹子,削成長長的竹條,有粗有細,巧手編製成具有實用功能的竹簍、竹罩、竹籃。怕冷的曾祖母,還擁有一個竹製的小火籠,裡面還裝置著小陶碗,可以盛放燒紅的木炭。曾祖母的烘手竹籠,精緻小巧的形象,迄今仍然深刻存留在腦海中。

隨著台灣常民生活的演進,塑膠製品逐漸取代竹製品;但是台灣的手工藝畢竟擁有深厚的根基,以竹藝而言,更是歷經多個發展階段,展現在地的文化價值和工藝傳承,而且散佈民間,幾乎各縣市都有竹藝高手。

隨著環著保意識的興起,竹藝品再次受到重視,現代竹藝家如王生輝等人,將傳統技藝與現代設計相結合,創作出兼具實用性與美感的竹製品,進一步提升竹藝的價值與影響力。

目前竹藝重鎮如南投竹山、嘉義民雄,都有專業的竹藝家,也有竹藝工坊展售竹藝品。但是竹藝已經日漸脫離常民實用性,朝向高層次的藝術品發展。

文化部台中文化資產園區這次的展覽,是「國家傳統藝術傳習結業藝生」的展品,所有作品都兼具美感與實用功能,藝術水準甚高,令人萬分讚嘆。幾乎每一件作品,都值得投放到國際拍賣機構,用最高的價錢拍賣。

週日下午,我來到台中文化資產園區〔尊任咖啡〕這個展場遊逛,對每一件精湛工藝品,都駐良久,個中審美的感受,真是難以言喻。文友們若有機會,不妨親自前來欣賞欣賞,肯定能深刻感受到竹藝品獨特的魅力。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相關視頻https://youtu.be/io3u8lNHG9o?si=LkSGB8H-tQAJcWEZ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9.6K會員
1.2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04/10
《制度基因:中國制度與極權主義制度的起源》(英文版:Institutional Genes: The Origins of China's Institutions and Totalitarianism,以下簡稱《制度基因》)為美國史坦佛大學〔中國經濟與制度研究中心〕經濟學家許成鋼教授最新力作。
Thumbnail
2025/04/10
《制度基因:中國制度與極權主義制度的起源》(英文版:Institutional Genes: The Origins of China's Institutions and Totalitarianism,以下簡稱《制度基因》)為美國史坦佛大學〔中國經濟與制度研究中心〕經濟學家許成鋼教授最新力作。
Thumbnail
2025/04/09
台灣社會的言論市場日益數位化,自媒體猶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尤以政論節目最為顯著。再因社會對立愈趨激烈,各種煽惑性與惡意誤導的言論也層出不窮。面對琳瑯滿目的政論頻道,閱聽人該如何智慧地選擇值得信賴、且具啟發性的節目,已成為現代公民無可迴避的課題。
Thumbnail
2025/04/09
台灣社會的言論市場日益數位化,自媒體猶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尤以政論節目最為顯著。再因社會對立愈趨激烈,各種煽惑性與惡意誤導的言論也層出不窮。面對琳瑯滿目的政論頻道,閱聽人該如何智慧地選擇值得信賴、且具啟發性的節目,已成為現代公民無可迴避的課題。
Thumbnail
2025/04/01
每年的4月1日,在世界各地都不約而同,上演一齣齣「騙局」,這一天不僅是惡作劇的天堂,更是一場幽默與智慧的較量。愚人節(April Fool’s Day)雖非正式節日,影響力却已遍及全球。這場「歡樂的騙局」究竟從何而來?世界各國的人民又是怎樣「愚弄」彼此的?
Thumbnail
2025/04/01
每年的4月1日,在世界各地都不約而同,上演一齣齣「騙局」,這一天不僅是惡作劇的天堂,更是一場幽默與智慧的較量。愚人節(April Fool’s Day)雖非正式節日,影響力却已遍及全球。這場「歡樂的騙局」究竟從何而來?世界各國的人民又是怎樣「愚弄」彼此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為呼應淨零碳排的全球共識,農業部統籌相關部門從2021年底推動「竹產業新興發展計畫」具有永續發展前瞻性,企業機構、民間團體也積極投入。
Thumbnail
為呼應淨零碳排的全球共識,農業部統籌相關部門從2021年底推動「竹產業新興發展計畫」具有永續發展前瞻性,企業機構、民間團體也積極投入。
Thumbnail
在「臺紅茶業文化館」聽著專人與我們分享關西茶業走天下的故事,讓Tang覺得有著專人導覽真的很重要,不然常常只是走過路過,經過了什麼精彩都不知道。
Thumbnail
在「臺紅茶業文化館」聽著專人與我們分享關西茶業走天下的故事,讓Tang覺得有著專人導覽真的很重要,不然常常只是走過路過,經過了什麼精彩都不知道。
Thumbnail
悠悠歲月,冉冉時光,這幾年台灣農林陸續著手整修重建散於各地的茶廠,隨著國民旅遊興起,紛紛轉型開放民眾參觀體驗,除了認識傳承悠久的茶葉文化、體驗品茗回甘的韻味,走在充滿生活感的歷史建築,緬懷昔日風華和過往風采,偌大的廠區空間陳列各式功成身退的製茶機具,如同戰功彪炳的榮耀,在大家眼前呈現驕傲的戰果。
Thumbnail
悠悠歲月,冉冉時光,這幾年台灣農林陸續著手整修重建散於各地的茶廠,隨著國民旅遊興起,紛紛轉型開放民眾參觀體驗,除了認識傳承悠久的茶葉文化、體驗品茗回甘的韻味,走在充滿生活感的歷史建築,緬懷昔日風華和過往風采,偌大的廠區空間陳列各式功成身退的製茶機具,如同戰功彪炳的榮耀,在大家眼前呈現驕傲的戰果。
Thumbnail
巧合,與大溪的竹木商認識,開始經營「復發竹木行」。 朱義武說最早期竹商是在桃園大溪,竹商把砍下的竹子放入大漢溪順流而下,流到板橋江子翠河段時,再把竹子從河中撈起,用手拉貨車沿著河岸拉回士林。
Thumbnail
巧合,與大溪的竹木商認識,開始經營「復發竹木行」。 朱義武說最早期竹商是在桃園大溪,竹商把砍下的竹子放入大漢溪順流而下,流到板橋江子翠河段時,再把竹子從河中撈起,用手拉貨車沿著河岸拉回士林。
Thumbnail
從外地人角度來看,以為竹東之所以稱為「竹」東就是因為竹子很多,很多人做竹編,所以地名有個「竹」字,結果問了許多在地人跟長輩們,居然找不到會竹編的師傅!輾轉多人之後,終於問到在竹東隔壁鄰居芎林鄉還有一位長輩在做民具竹編,並曾在竹東擺攤販售,立馬連絡拜訪。
Thumbnail
從外地人角度來看,以為竹東之所以稱為「竹」東就是因為竹子很多,很多人做竹編,所以地名有個「竹」字,結果問了許多在地人跟長輩們,居然找不到會竹編的師傅!輾轉多人之後,終於問到在竹東隔壁鄰居芎林鄉還有一位長輩在做民具竹編,並曾在竹東擺攤販售,立馬連絡拜訪。
Thumbnail
一鄉一特色,竹東有什麼特色呢?這個問題煩擾了好一段時間,轉念一想,如果不送吃的,竹東還有什麼呢?曾經竹東是全臺三大鎮之一(戰後因物產集散而繁榮躍升的市鎮,還包括中壢、豐原),今日不可能一點地方特色的產品都沒有,數算了一遍,玻璃、礦、木、竹……啊哈!有了, 篁城竹簾!
Thumbnail
一鄉一特色,竹東有什麼特色呢?這個問題煩擾了好一段時間,轉念一想,如果不送吃的,竹東還有什麼呢?曾經竹東是全臺三大鎮之一(戰後因物產集散而繁榮躍升的市鎮,還包括中壢、豐原),今日不可能一點地方特色的產品都沒有,數算了一遍,玻璃、礦、木、竹……啊哈!有了, 篁城竹簾!
Thumbnail
「2020台灣設計展在新竹」之舊城區~這是一場設計展,也是一場非典型城市展,帶領觀者走進真實生活場景的各個角落,看古蹟、嘗美食、聽故事、逛市集,用設計翻轉新竹,也連結城市的歷史記憶、空間地景、生活體驗。(more)
Thumbnail
「2020台灣設計展在新竹」之舊城區~這是一場設計展,也是一場非典型城市展,帶領觀者走進真實生活場景的各個角落,看古蹟、嘗美食、聽故事、逛市集,用設計翻轉新竹,也連結城市的歷史記憶、空間地景、生活體驗。(more)
Thumbnail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台灣的土壤除孕育萬物滋養了台灣人,更因土質獨特,富含鐵質及可塑性,無須添加改良劑,便相當適合作為陶壺的原料。但曖曖內含光的台灣土,卻從未被台灣藝術家慧眼青睞,直到遇見了林松本老師~~~
Thumbnail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台灣的土壤除孕育萬物滋養了台灣人,更因土質獨特,富含鐵質及可塑性,無須添加改良劑,便相當適合作為陶壺的原料。但曖曖內含光的台灣土,卻從未被台灣藝術家慧眼青睞,直到遇見了林松本老師~~~
Thumbnail
莊博惠繼承了世代以竹維生的家族產業,出身設計系的她將老工廠與行銷與設計等新觀念作結合,成功讓工廠走過最辛苦的時期,如今已成為新竹地區重要的文化產業資產,活生生地為新竹的歷史與早期客家人靠山吃山的產業文化留下了珍貴的記憶。
Thumbnail
莊博惠繼承了世代以竹維生的家族產業,出身設計系的她將老工廠與行銷與設計等新觀念作結合,成功讓工廠走過最辛苦的時期,如今已成為新竹地區重要的文化產業資產,活生生地為新竹的歷史與早期客家人靠山吃山的產業文化留下了珍貴的記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