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學有尊德性與道問學之爭,這兩句原是出自中庸,後來成朱、陸之爭的重點。道問學偏向知識,尊德性偏向道德。
人的知識,原是來自後天、外在,從學習所得。試舉嬰兒為例:嬰兒出生時,只有些吃喝哭鬧本能,並沒有其他知識。甚至連走路都是學習來的,曾經偶然發現被野獸養大的孩子,連走路都不會,只會爬行。
假設今天有對雙胞胎出生,兩嬰兒天資差不多,學習能力一樣。一嬰兒送往紐約,從小到大接受良好教育,等30年後,必將滿口英語,具備相當知識;另一嬰兒送往原始部落,30年後必將滿口土語,缺乏現代知識。這都是受環境影響,從外學到不同知識。這當然只是假設,不能做實驗,不過從近代教育學上許多實驗,應可證明此說法。
由此看來,知識確實是學習而來,學習受到多種影響。外在環境,如家庭貧富、居住地區、出生時代,都有重大影響,而個人天資、企圖心、學習欲望也有影響。所以有些偉人,出自惡劣環境,如從小喪父、貧困、受欺凌等等,終於奮發圖強而有所成。
道德則是與生俱來,出自先天,所謂人性本善。道德非學習所得,學習、修養、後天努力,雖可影響道德,但一般哲學家都以為道德為先天。性善也好,性惡也好,都來自先天,不需要後天學習。
擁有知識之多寡和道德之間,並無一定關係。一個人擁有豐富知識,拿到幾個博士學位,甚至在研究所指導博士生,不一定是有道德之人。比如協助希特勒屠殺猶太人的人,據說也有博士學位;創立共產主義的馬克思,也有博士學位。知識是中性的,一個無道德之人擁有知識愈多,為害愈大;無知識之人,即使想做壞事,影響也有限。
這裡有個問題要探討一下。一個有道德而少知識之人,是否可成為聖人?這牽涉到道德實踐問題。如果道德不去實踐,當然和知識無關,但當要實踐道德時,就需要足夠知識。如孝順父母固然是好道德,假設父母生病,有道德無知識之人,可能會去拜神,去廟裡拿香灰,甚至割肉孝父母,希望孝感天地。而有道德有知識之人,就會帶父母去看醫生。假設本身有足夠醫學知識,或本身即是與父母疾病有關的醫學博士,那當然更知道如何治療父母。也就是說道德實踐和知識之間,有密切關係,這常被疏忽。
本文不是學術論文,只是短篇雜文,所敘述之見解,出自平常思考所得。有些並無足夠證據,僅供有興趣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