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良知—美德與道德的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第一章 第二節
年輕人:「嗯……如果超越性的事情太難理解,還有沒有層次低一點又和道德有關的事呢?」
史學家:「那就聊聊『美德』吧。」
年輕人:「美德有什麼值得探討的地方呢?」
史學家:「那麼你認為美德是什麼呢?」
年輕人:「應該是價值不及道德,但支持道德的一種行為或觀念吧。」
史學家:「這就是為什麼美德值得探討了,因為美德其實與道德無關。」
年輕人:「怎麼會呢?人們不是都認為有美德的人是可親近、可學習的嗎?」
史學家:「其實正如我之前所說,好人總是讓人討厭,正是因為他們道德意識、正義感很強,而世人多愚昧,所以好人常有『勸世』的舉動,只是更有智慧的好人會明白『好為人師』的反效果,所以不那麼『逼人太甚』,因此說他們可學習是對的,但肯定不可親近,若一個真正的好人竟被凡夫俗子認為可親近,那其實是一場『美麗的誤會』。」
年輕人:「你可以舉個例子嗎?」
史學家:「美德是不是道德,端看於美德是為了什麼事而存在,而事實上就是,美德未必符合道德,甚至可說是反道德的美德只是心虛者或無知者對縱容者的稱讚而已,你認為有哪些行為算是美德呢?」
年輕人:「有到反道德這麼嚴重嗎?例如一個人生活很自律、信守承諾、有寬容精神,這些應該都算美德吧?」
史學家:「生活自律當然是件好事,我也十分贊同人應該要自律,不過這也須看他的思想在什麼層次,或是說他的目的是什麼,一個十惡不赦的壞人也可以生活得很自律,這是不衝突的。」
年輕人:「那麼信守承諾呢?這總該算是一件好事了吧?」
史學家:「信守承諾也可以是守一個不道德的承諾,所以不遵守承諾也未必是不道德的,因為這有可能是你突然醒悟,也有可能是因為不可抗力之因素而不得不打破承諾,這其實是雙方都要共同承擔的後果。如果強行遵守承諾,反而可能放棄更重要的事而得不償失,可謂『一錯再錯』。事實上,承諾是在不完美世界中,強求完美的產物,君子不需給予承諾,小人的承諾不可信,凡夫的承諾亦有風險,人人若都能誠實明理,則承諾不需存在,即便做出承諾而又打破,人人也均能理解,可見承諾只是一種社會性需求而已,無關道德。」
年輕人:「嗯,總之美德與道德不是等義詞對吧,那麼寬容精神我大概也清楚了,不過既然都提到了,還是希望你能多為我說明一下。」
史學家:「寬容和之前所提到的原諒其實很像,一樣不能改變犯錯的人犯錯的事實,甚至有可能使其更肆無忌憚,受害者絕對沒有所謂的『道德壓力』要勉強自己寬容為惡的人。如果說好人『懲奸除惡』是有道德、富有正義感的表現,那麼寬容絕不會是有道德的行為。」
年輕人:「有時候要做出正確評斷真是件困難的事,我從來沒思考過有關美德的問題,或是有時覺得美德未必是對的,但這念頭都只是一閃而過而已,因為大家都認為美德是對的,那應該就不會錯。」
史學家:「所以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美德的涵義根本和道德無關,人們卻賦予它『美德』這樣的美名,其實只不過是賦予低層次價值一個『道德化』美譽而已,要正確評斷事物是不是符合善的,最根本的辦法就是用基本的邏輯判斷,將其『回歸真理』,如此萬事萬物的本質在你眼前皆『無所遁形』。」
年輕人:「你說的很有道理,只是我可能離這樣的境界還有點遠吧,不過既然我已經知道美德與道德是兩回事,那麼美德與道德最大的不同在哪裡呢?」
史學家:「其實我前面常常說到真善美『價值』高低,不過道德其實不只是一種價值選擇,因為它出自真理,所以它超越了價值,而美德就真的只是價值選擇而已,例如有的人自律是因為想提升自己,進而對社會有所貢獻,而有的人只是習慣而已,自律這件事毫無價值可言。」
年輕人:「我瞭解了美德為什麼只是價值了,而道德不是價值選擇,是因為道德是一定要履行的義務對吧?」
史學家:「沒錯,常人不明此理是因為善惡有分大小,常須做出選擇,因此會有認為道德是價值選擇的錯誤認知,殊不知這是因為現實環境所逼,因人間實為不完美的處境,只能盡力而為。所以有正確認知的好人一定或多或少有些罪惡感,因此大多數想為人們找出幸福途徑的史學家均是持『道德價值』論,所以才會造成道德定位成為倫理學中的大難題。」
年輕人:「原來對真理有無的認知竟會造成哲學界的分裂。」
史學家:「不過有個概念必須說明,那就是既然真理及道德等具有超越性,那就代表以人世間的理性邏輯來論真理及道德,肯定有所不能理解之處,不過理性邏輯又是人最可靠的、可培養的認知本能,可見人們對於超越性存在的認知具有先天性的障礙。」
年輕人:「我們目前為止有這樣的情況出現嗎?」
史學家:「當然啦,我們講了這麼多的『超越性』,這個詞就是理性邏輯所不能理解的。之前我們討論過,由真論善的義務論才是對的,這意味著我們須知道真理『是』什麼,所以才能推論出道德『應該』如何,不過這其實犯了邏輯上很大的錯誤,因為價值主張不能由事實證據建立,於是『有德必有知』、『道德出於真理』等說法可說是不合邏輯,可見道德不只是價值而已,而邏輯也有其侷限性。」
年輕人:「那麼,不講真理的道德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史學家:「僅以邏輯的角度出發,最後只能將道德視為一個純粹的知識而已,也就是將善的層次提高到等同於真的層次,而真正的真則被排擠了,如此善就成了真理,而不是具有『真理性』的中間層次,善行於此失去了永恆性、超越性、神聖性,因『喧賓奪主』而變成了『為善而善』而已,而對真理若有錯誤的解讀,則上帝的存在豈能有正確認識呢?」
年輕人:「對於上帝存在這點,我目前當然還是不置可否,不過難道沒有其他途徑能夠提高人們對超越性存在的認識嗎?照你的說法應該還是有吧?何況你自己又是怎麼發現的?」
史學家:「當然是有的,有人之所以能夠正確認識到上帝的存在,那就是因為『靈性』的作用。」
年輕人:「靈性?感覺好玄幻啊,要怎麼定義這個詞呢?」
史學家:「靈性並不能經由學習而來,可能有人與生俱有,而有人要經過大半輩子的學思,靈性作用才有機會發揮,不過在這世上更多的是靈性極低的凡夫俗子,終其一生只能庸庸碌碌,所以靈性可以說是『天賦』,一種上帝給予人們感知其存在的『超能力』。而且就算有靈性,最多也就只能感知到超越性事物的存在,無法對其性質有更近一步的理解。」
年輕人:「大部分人都沒有足夠的靈性來領略超越性的存在嗎?而且終究沒有人能夠知道超越性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那不是一件很悲哀的事嗎?」
史學家:「是的,不過這也沒辦法,因為人畢竟有『原罪』,但是這也是善之所以為善的意義,也是人之所以能夠高貴的可能。關於人的認知能力,以及靈性體悟超越性存在的細節,我們之後再詳談。」
avatar-img
37會員
44內容數
這是一個以史學家與年輕人的對話錄形式呈現真理的作品,內容將談及愛情、藝術、知識、道德、正義、真理等超越的或形上的主題,也會論及政治、法律、經濟、社會等現實問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程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 第二章 第一節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 第一章 第三節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第一章 第二節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第一章 第一節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 第二章 第一節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 第一章 第三節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第一章 第二節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第一章 第一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擇善固執,是我一直執著想要實踐的價值觀 - 但其實我所謂的「善」是否只是我的一廂情願?我一直相信#人性本惡 , 所以認為行善是需要努力的事。 而#人慈 的作者則透過不同的數據、歷史、人類進化、科學實驗論證:人類其實比我們想像的善良。
Thumbnail
縱容他人,是對自己殘忍。 「一個人越是善良,待人的底線應該越高,這樣才能避免縱容他人,也能保護自己。」一昧忍讓,只會把自己憋成內傷,我非常認同。 求學時期,曾經有個同學這麼評價我:「你真是一個好人。」 「好人,我嗎?」鮮少被用「好人」這個詞彙形容的我,當下有點動容,我暗自想
Thumbnail
 原文: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這一段很多解釋,大道廢,假仁義就出來了,假智慧就有了,六親不認,孝順有了,國家社會亂,忠孝仁愛出來了。   先說說什麼是大道?這裡所講的大道應該是公共道德。當社會缺乏公共道德,所有的仁義都是假仁義。打著仁義
(8)善と悪 善と悪、それは何ですか?  善意は善を意味し、悪意は悪を意味し、おそらくそれはそれでいいのではないでしょうか? 善行とは他人にあなたを尊敬させることであり、悪行は他人にあなたを拒絶させることです。  だから。。。 性悪(善)の理論と、悪の不在と善のなさ、悪と善があるという理論を見てみま
Thumbnail
善惡,到底是什麼?   善意指善良,惡意志邪惡,想必這是沒有問題的,對吧? 善舉是讓他人對你尊敬,惡舉是讓他人對你唾棄。  那麼...我們來看看性惡(善)論和無惡無善、有惡有善。    性惡論是對人性的一種看法。主張人之本性趨向惡,作惡比向善要容易。 [性惡論 被譽為一代大儒的-荀子,所提
Thumbnail
這是一篇討論道德應該具有普遍性、但在特定情況下是否能容許例外的文章。文章引用康德和亞里斯多德的著作來論述這個問題,同時也討論道德規範對社會的重要性。
Thumbnail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The Righteous Mind : Why Good People Are 作者美國社會心理學大師強納森.海德特運用了二十五年來在道德心理學領域的開創研究,證明道德判斷並非源於理性,而是源於直覺。人類的本質不僅是講道德,同時也愛說教、愛批評、愛論斷,著迷於正義,最後必然會變
Thumbnail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27 道德是建立在習俗之上嗎?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到底誰錯誰對?誰又敢輕易下判斷? 人性是迷霧中的道路,一步錯步步錯,一步對步步未知。我們掙扎求存。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擇善固執,是我一直執著想要實踐的價值觀 - 但其實我所謂的「善」是否只是我的一廂情願?我一直相信#人性本惡 , 所以認為行善是需要努力的事。 而#人慈 的作者則透過不同的數據、歷史、人類進化、科學實驗論證:人類其實比我們想像的善良。
Thumbnail
縱容他人,是對自己殘忍。 「一個人越是善良,待人的底線應該越高,這樣才能避免縱容他人,也能保護自己。」一昧忍讓,只會把自己憋成內傷,我非常認同。 求學時期,曾經有個同學這麼評價我:「你真是一個好人。」 「好人,我嗎?」鮮少被用「好人」這個詞彙形容的我,當下有點動容,我暗自想
Thumbnail
 原文: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這一段很多解釋,大道廢,假仁義就出來了,假智慧就有了,六親不認,孝順有了,國家社會亂,忠孝仁愛出來了。   先說說什麼是大道?這裡所講的大道應該是公共道德。當社會缺乏公共道德,所有的仁義都是假仁義。打著仁義
(8)善と悪 善と悪、それは何ですか?  善意は善を意味し、悪意は悪を意味し、おそらくそれはそれでいいのではないでしょうか? 善行とは他人にあなたを尊敬させることであり、悪行は他人にあなたを拒絶させることです。  だから。。。 性悪(善)の理論と、悪の不在と善のなさ、悪と善があるという理論を見てみま
Thumbnail
善惡,到底是什麼?   善意指善良,惡意志邪惡,想必這是沒有問題的,對吧? 善舉是讓他人對你尊敬,惡舉是讓他人對你唾棄。  那麼...我們來看看性惡(善)論和無惡無善、有惡有善。    性惡論是對人性的一種看法。主張人之本性趨向惡,作惡比向善要容易。 [性惡論 被譽為一代大儒的-荀子,所提
Thumbnail
這是一篇討論道德應該具有普遍性、但在特定情況下是否能容許例外的文章。文章引用康德和亞里斯多德的著作來論述這個問題,同時也討論道德規範對社會的重要性。
Thumbnail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The Righteous Mind : Why Good People Are 作者美國社會心理學大師強納森.海德特運用了二十五年來在道德心理學領域的開創研究,證明道德判斷並非源於理性,而是源於直覺。人類的本質不僅是講道德,同時也愛說教、愛批評、愛論斷,著迷於正義,最後必然會變
Thumbnail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27 道德是建立在習俗之上嗎?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到底誰錯誰對?誰又敢輕易下判斷? 人性是迷霧中的道路,一步錯步步錯,一步對步步未知。我們掙扎求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