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楢山節考》有感

更新於 2024/09/15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荒村的棄老傳統

聽過(甚至看過)楢山節考》嗎?1983年日本今村昌平導演的電影,榮獲當年坎城影展的金棕櫚獎。2018年《楢山節考:4K修復版》在台灣放映,仍然激起極大的省思和回響。故事發生在日本古代,某深山偏鄉的貧困農村裡有著「上楢山」的棄老習俗,為了將資源做最好的利用—老年除浪費資源外,也會奪取原本可讓兒孫使用以繁衍家族後代的資源—,因此子女要將家中年滿70歲的老人揹至山裡讓其自生自滅。69歲的阿玲婆婆上山時間已到,她擔心長子辰平不敢揹她上山,招致村民嘲笑;又掛念兒子跟孫子的婚姻與生計,在上山前將整個家人都安排妥當,鞠躬盡瘁的付出一切心力,直到最後一刻……


人獸差別不大,從獸反思人

影片呈現的是:其實人和動物沒有太大的差別,裡面有許多性交媾的場景,包括人與人,人與獸,獸與獸,繁衍後代的性本能其實人和獸相差不大;為了維持族群,獸有棄絶對族群發展已不產生作用的老獸的本能,哺餵幼獸的辛苦令人感動,然而從未看過哺餵老獸者;孝養老獸,那是人才有的—後世培養出來的—習俗。為了族群發展,對族群造成不利影響的成員,會想方設法予以隔絶或剷除,影片中,孫子的未婚妻阿松家人偷盜鄰人財物,村人決議將其全家活埋。棄老傳統亦由此而來,資源要做最好最有效的使用。阿玲婆婆是心甘情願的上山等死,長子揹她上山後,下山看到她的衣物等已由後代承繼使用;至於不願上山的老人,其兒女的做法是直接將其綑綁後,從山上將其推下深淵跌死。大家也都視若無睹,認為理所當然。


為了族群……

高齡社會,什麼長照設施,什麼照護移工,從某個角度來看,只是在延續被照護者的苦痛,只是在剝奪社會的可貴資源。有自立能力,不需人照護者,怎麼活,活多久都沒關係,都應予鼓勵和支援;但無自立能力,照人照護、照料者……,上文提及不婚不生的現代趨勢,事實上已經危及到族群的壯大和生存,什麼獎勵,什麼補助,似乎都不見成效,那能不能換個方式來個配婚、迫生措施呢?


小結

《楢山節考》的棄老故事,在現代社會,仍有參考的價值。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與我同入老境 前言 依據內政部統計處於113-06-14發布的《113年第24週內政統計通報》 "112年6月底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計418萬8,314人,其中獨居計97萬6,925人(占23.3%)、老老照顧計51萬7,770人(占12.4%)。"加總起來,大概每3戶就有一戶是獨居戶或老老
與我同入老境,人生佳興未盡。 前言 上文提及,人到最後都是一個人過活,因此要為此做好心理上和實質上的準備。事實上,不管你準備、不準備,該來的還是遲早到來,準備得再好還是有措手不及的狀況,因此冷靜、豁然的順應現況,就是好的,就是對的。即使是錯的,是壞的,既然發生了,那就是發生了。不接受,不服氣,又
結婚也好,沒結婚也好,到最後都是一個人生活 前言 朋友的遭遇讓我省思的還有:如果遭遇這狀況的人是我,我要如何自處?事實上,我們也都知道這種狀況--不一定完全一樣,也許不是腦溢血,而是車禍、跌倒、突然發現重症,慢慢失智失能,到頭來都差不多,兩人都能獨立生活的日子沒了,必須由較健康者來照顧無法獨立生
前言 昨天探望好友後,感慨良深的還有一點。好友夫妻兩白手起家—因為兩家的父親都有點不務正業,有段荒唐歲月—,因此夫妻兩的童年其實都有段艱辛的階段,因此特別珍惜自己好不容易小有名氣的民宿。房間整理幾乎都自己來,整理一個房間要一個小時。有次探訪旅遊時到台中某五星級飯店住宿,回來時提到那飯店的清潔比他家
前言 今天邀吳姓好友夫婦去探望楊姓好友,消瘦了好多,精氣神也萎靡了不少。提到妻子發病情節,巨細靡遺,宛若還歷歷在目,愧疚、憐惜之情溢於言表。言帶哽咽,言行間偶或失態—堅持拿茶水來招待我們,杯忘了,茶潑了—,令人噓唏。 提醒自己 回程和內子兩人相約,保持康健,有病痛早就醫。活好還健康的每一天
前言 大女兒住台北,週日與二女兒全家到她家聚會。小外孫說要去溜冰—其實是剛學,只會慢步前進—,頂樓屋頂有塊空間,似乎可以練習,打開房門,對面鄰居也剛好開門,打了聲招呼,他就離開了,到了頂樓屋頂,看到他也在那兒,相互寒暄了幾句,他說晚上早睡,醒後喜歡到這兒坐坐,早晨四點多,一片寂靜,滿天星斗……他走
與我同入老境 前言 依據內政部統計處於113-06-14發布的《113年第24週內政統計通報》 "112年6月底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計418萬8,314人,其中獨居計97萬6,925人(占23.3%)、老老照顧計51萬7,770人(占12.4%)。"加總起來,大概每3戶就有一戶是獨居戶或老老
與我同入老境,人生佳興未盡。 前言 上文提及,人到最後都是一個人過活,因此要為此做好心理上和實質上的準備。事實上,不管你準備、不準備,該來的還是遲早到來,準備得再好還是有措手不及的狀況,因此冷靜、豁然的順應現況,就是好的,就是對的。即使是錯的,是壞的,既然發生了,那就是發生了。不接受,不服氣,又
結婚也好,沒結婚也好,到最後都是一個人生活 前言 朋友的遭遇讓我省思的還有:如果遭遇這狀況的人是我,我要如何自處?事實上,我們也都知道這種狀況--不一定完全一樣,也許不是腦溢血,而是車禍、跌倒、突然發現重症,慢慢失智失能,到頭來都差不多,兩人都能獨立生活的日子沒了,必須由較健康者來照顧無法獨立生
前言 昨天探望好友後,感慨良深的還有一點。好友夫妻兩白手起家—因為兩家的父親都有點不務正業,有段荒唐歲月—,因此夫妻兩的童年其實都有段艱辛的階段,因此特別珍惜自己好不容易小有名氣的民宿。房間整理幾乎都自己來,整理一個房間要一個小時。有次探訪旅遊時到台中某五星級飯店住宿,回來時提到那飯店的清潔比他家
前言 今天邀吳姓好友夫婦去探望楊姓好友,消瘦了好多,精氣神也萎靡了不少。提到妻子發病情節,巨細靡遺,宛若還歷歷在目,愧疚、憐惜之情溢於言表。言帶哽咽,言行間偶或失態—堅持拿茶水來招待我們,杯忘了,茶潑了—,令人噓唏。 提醒自己 回程和內子兩人相約,保持康健,有病痛早就醫。活好還健康的每一天
前言 大女兒住台北,週日與二女兒全家到她家聚會。小外孫說要去溜冰—其實是剛學,只會慢步前進—,頂樓屋頂有塊空間,似乎可以練習,打開房門,對面鄰居也剛好開門,打了聲招呼,他就離開了,到了頂樓屋頂,看到他也在那兒,相互寒暄了幾句,他說晚上早睡,醒後喜歡到這兒坐坐,早晨四點多,一片寂靜,滿天星斗……他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別人家是看到日本大人心裡七上八下,他家是日本人看到他心裡七上八下,海山李家惹不起啊!
Thumbnail
日本文化評論家宇野常寬的成名作《00年代的想像力》計劃翻譯成中文出版的消息,幾年前起不論是在香港或台灣,都偶有所聞,但從結果看來,始終未有成事。
Thumbnail
‧ 多年前膾炙人口的電視連續劇《阿信》捲土重來,又在緯來日本台重播了。經典就是經典,百看不厭。記得當年文經版小說原著中文本,還是鍾肇政先生翻譯的呢! ‧ 日本寫實主義小說家尾崎紅葉(1868-1903)《金色夜叉》,自1897年起於《讀賣新聞》連載,大受歡迎,包括前篇、中篇、後篇、續篇、再續、三續
今天,我在日本網站上,讀到長尾和宏(醫學博士.公益財団法人日本尊厳死協会副理事長),撰文追悼在日朝鮮作家梁石日(1936-2024)辭世的文章,我讀來深受感動。當下,我腦中浮出了一個念頭:我何不把這篇文章編譯分享出去,讓更多的讀者理解和認識到,一個置身日本的朝鮮作家在困頓與磨難的人生中,一面與命運搏
昨日下午,前往山外圖書社取書之前,先到茉莉二手書店(台大店)逛逛,因為五月下旬,我在那裡購得了許多日文書,關於日本近現代美術史專書,就有六冊之多。我想,有了這好運和「拾書知味」的誘惑,所以,決定再去探看。   這次,我遇見了《山田洋次作品集1 下町の太陽》、《山田洋次作品集7 遥かなる町》(立風
昭和十二年一月二十五日(星期一)   「十點起床,閱讀谷崎潤一郎的《倚松庵随筆》,我為其透通人生的老境所吸引。最近,我聆聽了一張莫里斯.雪佛萊的黑膠唱片,體會出老成的圓熟和年輕的稚澀,更深切感到僅憑血氣方剛做事無法成就大事。下午一點,我進入排練場。「荒神山(上浴血火拼)」的段子不錯,「雜耍逗笑」
Thumbnail
但你寫過留下記憶,成為記憶中的東西,誰也奪不走你所思所想。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別人家是看到日本大人心裡七上八下,他家是日本人看到他心裡七上八下,海山李家惹不起啊!
Thumbnail
日本文化評論家宇野常寬的成名作《00年代的想像力》計劃翻譯成中文出版的消息,幾年前起不論是在香港或台灣,都偶有所聞,但從結果看來,始終未有成事。
Thumbnail
‧ 多年前膾炙人口的電視連續劇《阿信》捲土重來,又在緯來日本台重播了。經典就是經典,百看不厭。記得當年文經版小說原著中文本,還是鍾肇政先生翻譯的呢! ‧ 日本寫實主義小說家尾崎紅葉(1868-1903)《金色夜叉》,自1897年起於《讀賣新聞》連載,大受歡迎,包括前篇、中篇、後篇、續篇、再續、三續
今天,我在日本網站上,讀到長尾和宏(醫學博士.公益財団法人日本尊厳死協会副理事長),撰文追悼在日朝鮮作家梁石日(1936-2024)辭世的文章,我讀來深受感動。當下,我腦中浮出了一個念頭:我何不把這篇文章編譯分享出去,讓更多的讀者理解和認識到,一個置身日本的朝鮮作家在困頓與磨難的人生中,一面與命運搏
昨日下午,前往山外圖書社取書之前,先到茉莉二手書店(台大店)逛逛,因為五月下旬,我在那裡購得了許多日文書,關於日本近現代美術史專書,就有六冊之多。我想,有了這好運和「拾書知味」的誘惑,所以,決定再去探看。   這次,我遇見了《山田洋次作品集1 下町の太陽》、《山田洋次作品集7 遥かなる町》(立風
昭和十二年一月二十五日(星期一)   「十點起床,閱讀谷崎潤一郎的《倚松庵随筆》,我為其透通人生的老境所吸引。最近,我聆聽了一張莫里斯.雪佛萊的黑膠唱片,體會出老成的圓熟和年輕的稚澀,更深切感到僅憑血氣方剛做事無法成就大事。下午一點,我進入排練場。「荒神山(上浴血火拼)」的段子不錯,「雜耍逗笑」
Thumbnail
但你寫過留下記憶,成為記憶中的東西,誰也奪不走你所思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