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這些癌,在年輕族群增加了...

更新於 2024/09/17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癌症不再只是老年人的問題


此研究報告,嚐試回答以下問題: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pub/article/PIIS2468-2667(24)00156-7/fulltext

1.哪些17種癌症在年輕人(1990年後出生)中常見?

2. 哪幾種癌症愈年輕,愈容易罹患?

3. 哪10種癌症與年輕肥胖有關?

4. 哪9種癌症在老年人中逐漸減少,但在年輕人中逐漸增加?

5. 為什麼現代的年輕人會面臨這樣的問題?


最近閱讀國際期刊,《柳葉刀·公共衛生》發表的研究,研究人員對2300多萬(23645000)美國癌症患者資料,以及730多萬(7348137)例癌症死亡資料進行了大數據分析。


他們發現,在34種癌症中,有17種癌症的發生率在年輕人族群中正增加➕。 ..


A. 研究人員發現:

如果和1955年出生的人相比,1990年後出生的年輕族群中:


- 小腸癌的發生比率(IRR)可達到3.56倍

- 甲狀腺癌的發生比率(IRR)為3.29倍

- 腎癌和腎盂癌的發生比率(IRR)為2.92倍

- 胰腺癌的發生比率(IRR)為2.61倍


白話文:

這表示,相較於1955年出生的人,1990年出生的年輕人,這幾種癌症的發生比率(IRR)已經增長了2到3倍


the incidence rate was approximately two-to-three times higher in the 1990 birth cohort than in the 1955 birth cohort


B. 不是愈年輕,愈不會罹癌

還有一些癌症的增幅速度,也不可小覷。

研究人員進一步發現:

- 25-29歲

在25-29歲的年輕人中,其胰腺癌的平均每年百分比變化(AAPC)已經增加到4.34%,小腸癌也增加到了4.22%

- 35-39歲

在35-39歲的人群中,腎癌和腎盂癌的AAPC也增加達到3.93%。

Among young adults (aged 25–49 years), the most rapid annual increases in incidence rates were seen for pancreatic (4·34%, age 25–29 years), small intestine (4·22%, age 25–29 years), and kidney and renal pelvis (3·93%, age 35–39 years) cancers.


C. 補充一下

- 癌症的平均每年百分比變化(AAPC)是指某一特定時期內癌症發病率或死亡率的平均年度變化百分比。它是一種用來描述癌症趨勢的指標,反映了該癌症在該時間段內是上升、下降還是保持穩定的趨勢。

- AAPC增加意味著:

- 發生率或死亡率上升:

- 如果某種癌症的AAPC呈正值,這表示該癌症的發病率或死亡率每年平均都在上升,這可能意味著該癌症的患病人數或死亡人數正在增多。

- 需要公共衛生干預:AAPC的上升通常提示需要引起醫療和公共衛生機構的注意,應加強預防措施、早期篩查和治療手段,以減緩或控制該癌症的增長趨勢。


白話文:AAPC增加,癌症的發生率/死亡率增加➕!


好消息是:

年輕人(25-49嵗)罹癌的死亡率,大部分都趨於平穩或不上升

但年輕女性(35-39歲),她們一旦罹患肝癌及肝內膽道癌,她們的死亡率卻會增加95%

Mortality rates either decreased or stabilised in young adults (aged 25–49 years), except for female liver and intrahepatic bile duct cancer, which increased by 1·95% (95% CI 0·59–3·34) annually among those aged 35–39 years


D. 哪些17種癌症逐年增加在年輕族群?

we found that incidence rates for 17 of the 34 cancer types studied increased in progressively younger birth cohorts in the USA, after adjusting for age and period effect (p cohort <0·050).


根據研究,以下17種癌症在年輕人中的發生率有在增加:


- 大腸癌

- 子宮內膜癌

- 膽囊和其他膽道癌

- 腎癌和腎盂癌

- 胰臟癌

- 多發性骨髓瘤

-胃癌( 非賁門)

- 睪丸癌

- 白血病

- 女性胃癌(賁門)

- 小腸癌

-乳癌(雌激素受體陽性)

- 卵巢癌

- 肝癌和肝內膽管癌

- 非HPV相關的口腔和咽癌

- 男性肛門癌

- 卡波西肉瘤

這些癌症的發生率在年輕人群體中增加,提示了肥胖、生活方式、環境等因素,可能在癌症的早期發病(年輕族群)中起到了重要影響作用。


E. 哪些10種癌症與年輕肥胖有關?

Ten of 17 cancers with increasing incidence in younger birth cohorts are obesity-related cancers


這些17種年輕人常見的癌症中,以下10種癌症與年輕人肥胖有密切相關:


- 大腸直腸癌

- 腎癌和腎盂癌

- 膽囊及其他膽道癌

- 子宮內膜癌

- 胰腺癌

- 賁門胃癌

- 乳癌(雌激素受體陽性)

- 卵巢癌

- 多發性骨髓瘤

- 肝癌和肝內膽管癌


這些癌症的發病率在年輕肥胖人群中顯著升高,強調了控制體重對於降低癌症風險的重要性。


F. 哪些9種癌症在老年人中下降,但在1990年後出生的人中增加?


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發現:

一些癌症在年長者中下降,但在199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中卻再次上升:


例如:卵巢癌——在1990年後出生的人,其發生率上升12%(相較於1975年出生的人)。

例如:子宮內膜癌——在1990年後出生的人,其發生率上升169%(相較於1930年出生的人)。


這9種癌症如下:

- 乳癌(雌激素受體陽性)

- 子宮內膜癌

- 大腸直腸癌

- 非賁門胃癌

- 膽囊及其他膽道癌

- 卵巢癌

- 睾丸癌

- 男性肛門癌

- 男性卡波西肉瘤

the IRRs increased in younger cohorts, after a decline in older birth cohorts, for nine of the remaining cancers (p cohort <0·050)

這些癌症的發生率在老年群體中曾經有所下降,但在年輕人群體(1990年後)中,隨著時間推移,可能是由於現代年輕人生活方式(熬夜、抽煙、喝酒、失眠、不運動)、肥胖、飲食(加工食品、高油、高鈉、高糖)等因素,導致再次出現上升趨勢。

The effect of exposures to other suspected risk factors (eg, unhealthy diet, sedentary lifestyle, altered sleep patterns, and environmental chemicals) during early life and young adulthood on cancer risk

G. 現代年輕人面臨的挑戰

這些趨勢反映了現代年輕人生活方式的改變,包括不健康的飲食、缺乏運動、熬夜、吸煙、飲酒等因素,這些都可能是癌症發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因此,年輕人應更重視健康的生活方式,並加強癌症的早期預防和篩查,才能有效應對這些癌症趨勢。


#禁菸 #禁熬夜 #禁酒 #禁不運動 #禁加工食品 #禁高油脂 #禁甜食 #禁鈉超標


年輕人做到,健康就會得到」!


不要再以為癌症是老年人疾病了。


年輕人,你的不良習慣,正在逐漸危脅自己的健康狀況...你有知道嗎!,

avatar-img
885會員
45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軒醫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與其等到出現慢性疾病,才去看醫生並接受治療,為何不及早治療你的睡眠障礙呢? 睡不好,人生不會變好! 罹疾病,人生更不好的! 趕緊好好休息睡覺💤。這是上天賜給我們:最幸福、簡單、健康預防疾病的最佳工具!
抗癌少了一種武器,即使有良藥預後也很差! 每當有名人罹癌,會有很多媒體記者詢問有關癌症,醫生要如何處理? 從來沒有人問過癌症患者,自己要如何面對現實問題? 今天整理一下,癌症患者的態度問題,決定了預後的問題!
一直坐著不是好命 那天記者問我:「久坐的健康問題」。 我就以2篇Lancet的國際期刊向她說明
生活中,我們的生活放踨了一次,我們的身體健康,就會似傷害了無數次! 這些放蹤生活行為,就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到處可見,且你根本還在自己放蹤中呢!
## 早晨起床口腔又苦又臭?這可能是健康的警訊! 🔔你們知道嗎?
門診有病人問我,吃什麼的肉才比較不會得糖尿病? 這當是一般人,在心裡想要問的問題🙋‍♂️?
與其等到出現慢性疾病,才去看醫生並接受治療,為何不及早治療你的睡眠障礙呢? 睡不好,人生不會變好! 罹疾病,人生更不好的! 趕緊好好休息睡覺💤。這是上天賜給我們:最幸福、簡單、健康預防疾病的最佳工具!
抗癌少了一種武器,即使有良藥預後也很差! 每當有名人罹癌,會有很多媒體記者詢問有關癌症,醫生要如何處理? 從來沒有人問過癌症患者,自己要如何面對現實問題? 今天整理一下,癌症患者的態度問題,決定了預後的問題!
一直坐著不是好命 那天記者問我:「久坐的健康問題」。 我就以2篇Lancet的國際期刊向她說明
生活中,我們的生活放踨了一次,我們的身體健康,就會似傷害了無數次! 這些放蹤生活行為,就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到處可見,且你根本還在自己放蹤中呢!
## 早晨起床口腔又苦又臭?這可能是健康的警訊! 🔔你們知道嗎?
門診有病人問我,吃什麼的肉才比較不會得糖尿病? 這當是一般人,在心裡想要問的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2年提出了「活躍老化」的觀念,並定義為「提升民眾老年期生活品質,並達到最適宜的健康、社會參與及安全的過程。」在當今,活躍老化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成為全球性社會運動,更是目前各國老人福利政策的核心價值和目標。臺灣預計在2025年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依據內政部調
Thumbnail
老年人口的增加意味著,社會需要承擔更多的養老和醫療費用,隨著壽命的延長,老年人對醫療和護理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這將給社會福利系統帶來巨大壓力。
Thumbnail
隨著人口結構變化,全球許多國家呈現高齡化趨勢。臺灣已進入「高齡社會」並預估進入「超高齡社會」。推動「在地老化」的概念,讓年長者能夠舒適地在熟悉的家或社區養老,並提倡全方位的規劃及安排老年生活。
Thumbnail
一次請領老年給付 資格 勞工於 98.1.1 以前有保險年資,且符合下列規定者 年資合計滿 1 年,男性年滿 60 歲,女性年滿 55 歲 年資合計滿 15 年,年滿 55 歲 在同一投保單位,參加保險之年資合計滿 25 年 年資合計滿 25 年,年滿 50 歲 擔任具有危險堅強體力等
Thumbnail
因為醫療的進步,全球人口的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但又因為少子化的關係,讓高齡照顧的問題日益浮上檯面,到底我們將如何因應這個難解的局面呢? 《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的作者小梶沙羅用幽默的筆觸寫下自己長照四位加起來總共360歲老人的心酸血淚,狀況百出的長照現場令人看了哭笑不得,也藉此讓讀者去思
Thumbnail
醫療相關花費較高的重大疾病對於個人或家庭是一個大的風險,透過瞭解各類疾病的發生機率與相關的開銷,來評估需要的醫療保險覆蓋範圍,以及應對策略。
隨著科技和醫療的進步,很多健康知識的傳播越來越多,大家也越來越重視健康這個議題,當然也包括我自己。現在社會進步到專業人士開始將衰老當作疾病去面對(哈佛科學家:「衰老是種病」,而且能治療,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8563),這篇新聞裏頭說到,生物學並沒有定義
Thumbnail
對於年長者而言,復健是一條漫長又艱辛的道路,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狀況不如以往,年輕時可能休息個幾天就可以復原,但到了老年階段,卻變成無法根治的問題,甚至不去醫院都不行,需要時時刻刻的到醫院進行復健,而許多年長者不希望麻煩家人,甚至家人因為工作上的繁忙,沒辦法陪伴就醫,所以長輩有時候會選擇隱瞞家人。
Thumbnail
隨著超高齡社會的來臨,衰弱與失能人口逐漸增加,我國已有400萬名老年人口,其中12.7%有失能狀況,17.5%有衰弱風險。為了預防延緩長者衰弱失能,我國參考世衛「長者整合式照護」(ICOPE)策略,發展出「長者量六力」,藉由認知力、行動力、營養力、視力、聽力、情緒力評估,及早介入,以預防或延緩長
Thumbnail
希望大家都可以大致了解一下目前台灣健保的現況以及未來將要面對的挑戰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2年提出了「活躍老化」的觀念,並定義為「提升民眾老年期生活品質,並達到最適宜的健康、社會參與及安全的過程。」在當今,活躍老化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成為全球性社會運動,更是目前各國老人福利政策的核心價值和目標。臺灣預計在2025年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依據內政部調
Thumbnail
老年人口的增加意味著,社會需要承擔更多的養老和醫療費用,隨著壽命的延長,老年人對醫療和護理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這將給社會福利系統帶來巨大壓力。
Thumbnail
隨著人口結構變化,全球許多國家呈現高齡化趨勢。臺灣已進入「高齡社會」並預估進入「超高齡社會」。推動「在地老化」的概念,讓年長者能夠舒適地在熟悉的家或社區養老,並提倡全方位的規劃及安排老年生活。
Thumbnail
一次請領老年給付 資格 勞工於 98.1.1 以前有保險年資,且符合下列規定者 年資合計滿 1 年,男性年滿 60 歲,女性年滿 55 歲 年資合計滿 15 年,年滿 55 歲 在同一投保單位,參加保險之年資合計滿 25 年 年資合計滿 25 年,年滿 50 歲 擔任具有危險堅強體力等
Thumbnail
因為醫療的進步,全球人口的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但又因為少子化的關係,讓高齡照顧的問題日益浮上檯面,到底我們將如何因應這個難解的局面呢? 《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的作者小梶沙羅用幽默的筆觸寫下自己長照四位加起來總共360歲老人的心酸血淚,狀況百出的長照現場令人看了哭笑不得,也藉此讓讀者去思
Thumbnail
醫療相關花費較高的重大疾病對於個人或家庭是一個大的風險,透過瞭解各類疾病的發生機率與相關的開銷,來評估需要的醫療保險覆蓋範圍,以及應對策略。
隨著科技和醫療的進步,很多健康知識的傳播越來越多,大家也越來越重視健康這個議題,當然也包括我自己。現在社會進步到專業人士開始將衰老當作疾病去面對(哈佛科學家:「衰老是種病」,而且能治療,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8563),這篇新聞裏頭說到,生物學並沒有定義
Thumbnail
對於年長者而言,復健是一條漫長又艱辛的道路,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狀況不如以往,年輕時可能休息個幾天就可以復原,但到了老年階段,卻變成無法根治的問題,甚至不去醫院都不行,需要時時刻刻的到醫院進行復健,而許多年長者不希望麻煩家人,甚至家人因為工作上的繁忙,沒辦法陪伴就醫,所以長輩有時候會選擇隱瞞家人。
Thumbnail
隨著超高齡社會的來臨,衰弱與失能人口逐漸增加,我國已有400萬名老年人口,其中12.7%有失能狀況,17.5%有衰弱風險。為了預防延緩長者衰弱失能,我國參考世衛「長者整合式照護」(ICOPE)策略,發展出「長者量六力」,藉由認知力、行動力、營養力、視力、聽力、情緒力評估,及早介入,以預防或延緩長
Thumbnail
希望大家都可以大致了解一下目前台灣健保的現況以及未來將要面對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