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
面對死亡,有些人的名字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從我們記憶中消失,而唯有親人留在記憶會不時想起,但我們還是要不斷的面對告別,不斷的接受告別,在哭過之後,存續愛繼續往前走。
近日ㄧ位友人來訊,述說對已故父兄的無盡思念,對昔承愛的日子無法忘懷,字裡行間流露真情,追憶成長路上的點滴,父兄身影歷歷在目,曾經倍受呵護,愛的溫度,不失不減,親情之愛,隨著生命底延續,轉而將愛傾注於女兒身上,如此在女兒成長的路上,延伸了家族生命的軌跡,成長、延續、累積、生命力。愛的遞傳、積蘊形成力量。
基督徒的永生,是以愛為名,來榮耀上帝與神同在,此般的信念讓人走向信仰的道路,對死亡有了神聖的詮釋。
佛教也是從慎宗追遠,將冥陽兩界以慈愛而無界,使生死兩相安。而大自然生命的脈動不也如此嗎?隨四季更迭而延續。
花落了。有再開的時候,葉凋零有在抽芽的日子。
親子的感情飽藏父兄的遺愛,愛如河水,讓生命的奔流永不停歇,親情脈脈流動裡,透顯宗族的根性,令祖輩的身影ㄧ直可見,也令家族的意志得以傳承,凝聚永續的家風,進而因長幼有序、尊卑有別、上慈下愛等倫理關係的維繫,讓心性因受愛得以致中和,故朱憙在釋《中庸》首章處云:「中和云者,所以狀此實理之體用也。天地位,萬物育,所以極此實理之功效也。」因致中和而名狀天地間萬物化育得到生命的實相的道理,即生生之理,所以已故的親人,永遠會以某種形式存續著,親愛永不止息,悠悠歲月親情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