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大乘門(二)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P205LL1~ P207L9


raw-image

我們的內心有極其罕見的力量,
一定要善於運用這種力量,

把它變成是善的力量、
和平的力量、慈悲的力量,
讓這種力量充滿自他的生命。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幾歲才算老? 停止學習的心才是衰老的開始😀



慈悲之心勝過千言萬語......



【廣論‧消文】

一、科 判

raw-image



二、消文

本週進度:P205LL1又大乘人依菩提心 ~ P207L9於道扼要有大了解
師父開示: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89a&st1=834&af2=89b&af3=90a&et3=424







己一、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
庚一、宣說入大乘門及種子等分三
辛一、以教理安立發菩提心是入大乘道唯一之門
辛二、具體解釋《華嚴經》教證而別說
辛三、大乘人須以菩提心為教授中心而實修

庚二、對此精進則具大義分四
辛一、智者菩薩讚歎發菩提心者甚為稀有
辛二、由傳記瞭解菩提心乃道之關鍵


庚一/辛一、以教理安立發菩提心是入大乘道唯一之門

又大乘人依菩提心.假若此心僅有解了.大乘亦爾。若有此心德相圓滿.則其大乘亦成真淨.故當勤學。

大乘人是依著菩提心而安立的,如果對菩提心僅止於文字上的了解或口頭上宣講,那麼對大乘道的認識也不過限於文字相,依文解義而已。若能在心裡與菩提心相應,並達到真實圓滿的量,這大乘便真實且清淨了。所以,既然要走大乘之道,便要努力勤修菩提心。


庚一/辛二、具體解釋《華嚴經》教證而別說

如華嚴經云.「善男子.菩提心者.猶如一切佛法種子。」當獲定解.故更釋之。此如水糞及暖土等.與稻種合為稻芽因.與麥豆等種子相合為彼芽因.故是共因。如麥種子任會何緣.終不堪為稻等芽因.故是麥芽不共之因。由此所攝水糞等事.亦皆變成麥芽之因。如是無上菩提之心.佛芽因中猶如種子.是不共因。解空之慧.如水糞等是三菩提共同之因。故寶性論云.「信解大乘為種子.慧是能生佛法母。」謂菩提心如父之種.證無我慧如同慈母。如父是藏人.決定不生漢胡等子.父是子姓決定之因。母是藏人生種種子.故是共因。

如《華嚴經》上說:「善男子!菩提心種是一切佛法的根本。」這句話意義重大,為獲得堅固的信解,所以下面更詳細來解說。

譬如,有了陽光、水份、肥料等,再加上稻的種子,才會產生稻芽。同樣的,有了陽光、水份、軟土等,再加上麥的種子,才會產生麥芽般,所以陽光、水份、肥料等,這些屬於稻和麥的共同因。那不共因是什麼呢?麥的種子遇到任何的因緣,都不會產生稻芽,只會產生麥芽;所以麥的種子,是麥芽的不共因緣。

同樣的道理,在成就佛芽的眾多因素中,唯有無上菩提心,就像種子一般是成佛的不共因;而了悟空性的智慧,就如同水、肥料等順緣般,是成就三種菩提(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 的共同因。

同樣的道理,能夠成就佛芽的不共因緣,唯有菩提心。空正見像是陽光、水份等的這種順緣般,這是三乘聖者成就的共同因緣。因為聲聞乘,為了要成就阿羅漢,也必須透過空正見;獨覺乘為了要成就阿羅漢的果位,也必須要空正見;菩薩為了能夠成就佛果位,也必須要空正見,所以這是屬於共同的因緣。

唯一不共的因緣,大小乘的差別是在那裡呢?最主要是在有沒有菩提心為主,所以能夠成辦佛芽的不共因緣,唯有菩提心。

所以《寶性論》中說:「信解大乘並發起菩提心是大乘的種子,空性智慧是圓滿佛法的母親。」這是說,菩提心如同決定種性的父親,通達空性慧則猶如母親。譬如:父親是藏人,一定不會生出漢人、胡人等的孩子,因為父親是決定孩子種姓的不共因;母親是藏人,所生的孩子因父親的緣故,不一定是藏人,所以母親是共因。

名相釋疑:
三菩提:
(一)指三乘之人所得的菩提︰又名三乘菩提,即聲聞菩提、緣覺菩提、無上正等菩提。-此處所引之義
(二)指應化佛菩提、報佛菩提、法佛菩提︰《法華經論》謂︰
  「示現成大菩提無上者,示現三種佛菩提,一者應化佛菩提,隨所應見而為示現故,如經皆謂如來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故。二者報佛菩提,十地行滿足得常涅槃證故,如經︰善男子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故。三者法佛菩提,謂如來藏性淨涅槃常恆清涼不變故,如經︰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乃至不如三界見於三界故。」

龍猛菩薩云.「諸佛辟支佛.諸聲聞定依.解脫道唯汝.決定更無餘。」此讚般若波羅蜜多.聲聞獨覺亦須依此.故說般若波羅蜜多為母.是大小乘二子之母。故證空慧.不能判別大乘小乘.以菩提心及廣大行而分判之。《寶鬘論》云.「諸聲聞乘中.未說菩薩願.大行及迴向.何能成菩薩。」此說不由見分.當以行分。

龍猛菩薩說:「無論是佛、緣覺、聲聞等乘,不管是三乘中哪一乘,最後都要依「般若波羅蜜多(空性智慧)」才能解脫,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此處是讚嘆般若波羅蜜多,不僅大乘道需要它,聲聞、緣覺也以之為根本。所以說,般若波羅蜜多,如同大小二乘共同的母親;因此,單靠證得空性慧不能分判大乘、小乘(不是以智慧而去區分),唯有以菩提心和依菩提心所行的廣大行(是以行為來作區別),才能夠辨別區別大乘、小乘。《寶鬘論》說:「在聲聞乘中,並不說菩薩的誓願、廣大行及迴向,怎麼可能成為菩薩?」可見判分大乘、小乘,不是由見解,而是以願行來辨別。


庚一/ 辛三、大乘人須以菩提心為教授中心而實修

如是證空性慧.尚非大乘不共之道.況諸餘道。故若不以菩提心為教授中心而正修習.僅於起首略憶文句.而於餘道微細一分多殷重修.顯然於法知見太淺。

倘若連證得空性智慧,尚不能成為大乘的不共之道,何況其他法門呢?因此,如果不把菩提心當成教授中心而認真地修習,僅僅於一開始修法時,跟著儀軌略略憶念一下文句,而將主力多放在殷重修習其他支分上,卻以為這樣就是大乘,那顯然是對法的認識太過膚淺之故。

總如生子俱須父母.道支圓滿亦須方便智慧二品。特須方便上首發菩提心.智慧上首通達空性。設修一分而未全修.若唯希求解脫生死.於奢摩他須莫誤為毘缽舍那.善修無我空性之義。

總之,就像孩子出生,同時需要父與母;道體要能圓滿,也必須雙具方便與智慧二品。方便品最重要的就是發菩提心,智慧品則以證得空性為最主要。倘若僅修其一而沒有完整地修習,就好比唯獨希求自我解脫的小乘,若將奢摩他(定),誤作毗缽舍那(慧)而修,是不可能證得空性智慧的。
然若自許是大乘者.是則必須修菩提心.如慈尊云.「智不住三有.悲不住寂滅。」以慧遮止墮生死邊.以悲遮止墮寂滅邊.慧不能遮墮寂滅故.不墮有邊小乘有故.菩薩道者.正所斷除墮寂邊故。

如果自許是大乘行者,就一定要修菩提心。如彌勒菩薩所說:「有智慧的行者,不會再為三有所困;具大悲的行者,則不願安住寂滅邊,而是勵行一切利他事業。」這是說,要想遮止墮於生死輪迴中,應以智慧為方便;而要想遣除墮於寂滅中,應以菩提心為方便,智慧是無法遮除墮入寂滅邊的。斷除生死輪迴的智慧,小乘也有;然而有智無悲,很容易就進入沈空滯寂的狀態。因此,身為菩薩道之大乘行者,更要證得寂滅而不墮寂滅,而是住在三有世間來利益一切有情。



庚二、對此精進則具大義分四

庚二/ 辛一、智者菩薩讚歎發菩提心者甚為稀有

解佛密意堪為定量諸佛子等.若有如此寶貴之心.於內生起執為希有.歎生如此希有妙道.若內心生愚夫所愛微分功德.則不執為如是希奇。

真正能如理如量了達諸佛密意的菩薩們,若見有人內心生起如此寶貴的菩提心,則會認為稀有,讚歎此人生起了如此稀有的妙道;如果只是生起一般愚夫所愛執的八風、神通等微分成就,菩薩不會以為稀奇。

入行論云.「餘自利不起.利益有情心.此希勝心寶.先無今得生。」又云.「豈有等此善.何有此知識.豈有如此福。」又云.「誰發勝心寶.即禮彼士身。」又云.「從搖正法乳.出此妙醍醐。」此說是出佛語心藏勝教授故。

《入行論》說:「其他那些只求自利的人,是生不起這樣廣利有情的心的。真正利他的菩提心才是稀有、殊勝的珍寶。若過去沒有的菩提心,現在竟然生起了,應該歡喜啊!」又說:「天底下沒有任何一樣東西可以跟菩提心相比的。要得到菩提心一定要依止善知識,沒有善知識的引導,是絕無可能得到如此不可思議的福德的。」又說:「誰能發起勝妙的菩提心寶,誰就是我們禮敬的對象。」又說:「不停地思惟修習正法,才能提煉出醍醐般的菩提心精華。」這說明了菩提心就是最殊勝的核心教授、佛語精髓。


庚二/ 辛二、由傳記瞭解菩提心乃道之關鍵

是故吉祥阿底峽尊持中觀見.金洲大師持唯識中實相之見.然菩提心依金洲得.故為師中恩最重者。若有了解聖教扼要.觀此傳記.於道扼要有大了解。

舉例來說,阿底峽尊者持中觀見,他的老師金洲大師是持唯識裡的實相之見。以見衡量,儘管中觀見比唯識見還要高,但因為尊者的「菩提心」與道次第教授來自金洲大師,因此特別尊崇金洲大師為恩德最大的上師。若對聖教的扼要有所了解,看過尊者這段傳記,應能對修道的關鍵得到深刻的體會。


常師父 心靈對話:

  1. 入"大乘"門的不共因是什麼? 走的路是"大乘"、還是"小乘"? 大乘的主因在哪裡?
    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89a&st1=1102&et1=1515
  2. 什麼是"方便分"? 什麼是"智慧分"? 何者重要?
    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89b&st1=323&et1=860
  3. 我們會覺得:哇!生起菩提心這個珍愛他人的心太困難了,我應該修不起來?!來聽聽真如老師怎麼說!
    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gl2&af1=295&st1=0&et1=-1
  4. 慈尊云.「智不住三有.悲不住寂滅。」,真正修菩薩行者,他最主要的一點?
    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89b&st1=1121&et1=1372
  5. 阿底峽尊者把金洲大師作為師恩當中最尊貴的,為什麼呀?
    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90a&st1=105&et1=424
    24會員
    61內容數
    一旦我們的內心調到一個學習的角度, 無論面對任何境界,我們只會計算學到了什麼——昇華內心,服務他人。 我們最在意的是內心的收穫,所謂欲平天下者,先平自心。 —《希望新生四季法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2春103班部落格 的其他內容
    如同太陽生起的時候,陽光能夠照耀一切世間所擁有的一切事物般,是非常無私的來照耀所有世間,驅除一切的黑暗。 所以同樣的,想要去利益一切有情的這顆殊勝善心,他像是消滅一切黑暗的太陽般,來利益一切有情,成就一切眾生的利樂......
    修行要能夠每時每刻 洞悉到自己的心靈在發生什麼事情, 並且善於引導自己的心走向正確的方向, 不停地棄暗投明。 學習覺照的第一步, 要先打擊最粗猛的煩惱。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要修行就要向內心鬥煩惱。 鬥煩惱的時候要當勇士,用盡最後一分力氣,也不要向煩惱屈服,死也要死在求取無上菩提的路上。 打定主意堅持到底就可以了,不要中途退怯。 煩惱是很厲害、很不好對治的,但是只要你不退,它就會退。 每天在佛前發誓非常重要,因為誓言會成為內心一種強大
    遇到自己不會的、不懂的, 要怎樣?要學! 學了不懂怎樣?再學!再學還不懂怎樣?再學!那再學還不懂呢?繼續學! 直到把它學會、直到把它學懂。 實際上,方法如果對,又有老師教, 怎麼可能永遠都學不會?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https://www.yo
    一旦開始聽法,我們聽到師父的法音的時候就會直接注意到「聖教」,聖教在說什麼呢?這個就不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這樣的問題了,聖教在說的就是一個解脫生死的問題。—廣海明月0343
    所以現在旁邊人告訴你:「某人哪,你錯了!」你趕快感激他。世間的聖人尚且說「子路聞過則喜」,子路這個賢人,人家告訴他:「子路啊,某人你錯了!」哎呀,高興啊!感激啊!你曉得了錯你才能夠改嘛!—日常老和尚法語
    如同太陽生起的時候,陽光能夠照耀一切世間所擁有的一切事物般,是非常無私的來照耀所有世間,驅除一切的黑暗。 所以同樣的,想要去利益一切有情的這顆殊勝善心,他像是消滅一切黑暗的太陽般,來利益一切有情,成就一切眾生的利樂......
    修行要能夠每時每刻 洞悉到自己的心靈在發生什麼事情, 並且善於引導自己的心走向正確的方向, 不停地棄暗投明。 學習覺照的第一步, 要先打擊最粗猛的煩惱。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要修行就要向內心鬥煩惱。 鬥煩惱的時候要當勇士,用盡最後一分力氣,也不要向煩惱屈服,死也要死在求取無上菩提的路上。 打定主意堅持到底就可以了,不要中途退怯。 煩惱是很厲害、很不好對治的,但是只要你不退,它就會退。 每天在佛前發誓非常重要,因為誓言會成為內心一種強大
    遇到自己不會的、不懂的, 要怎樣?要學! 學了不懂怎樣?再學!再學還不懂怎樣?再學!那再學還不懂呢?繼續學! 直到把它學會、直到把它學懂。 實際上,方法如果對,又有老師教, 怎麼可能永遠都學不會?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https://www.yo
    一旦開始聽法,我們聽到師父的法音的時候就會直接注意到「聖教」,聖教在說什麼呢?這個就不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這樣的問題了,聖教在說的就是一個解脫生死的問題。—廣海明月0343
    所以現在旁邊人告訴你:「某人哪,你錯了!」你趕快感激他。世間的聖人尚且說「子路聞過則喜」,子路這個賢人,人家告訴他:「子路啊,某人你錯了!」哎呀,高興啊!感激啊!你曉得了錯你才能夠改嘛!—日常老和尚法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世間的法,有這個東西,你得到了我就少了;我得到了,你就沒有了,是必定會生起諍論。 佛法這個東西妙不可言,我給了你,你固然好了,我更好;反過來,你給了我,我固然好,你更好,就這麼個好處,就這麼個好處。—師父的叮嚀
    學習佛法有兩個要點:第一是要常親近善知識,多聽聞正法(這是重在聽聞);第二是安穩如實地理解義理(重在理解)。如果多聞又能夠深刻瞭解真理的話,即使遇到任何困難,也不會再造作邪偽不正的行為了!」
    親愛的大師,我想了解更多有關地藏經的事。裡面有許多觀念及想法,感覺似乎有點不合時宜,但讀經的時候,也明顯地有很強的能量感,身體感到舒服,我感覺經脈及氣輪都被疏通了,這是甚麼樣的原因呢?   孩子,當你下載訊息,與我們對話,文章的內容對讀者來說,也有相似的作用。佛經、聖經或是其他宗教的典範、語錄以
    Thumbnail
    達賴喇嘛給初發心修行人的第四個錦囊
    Thumbnail
    皈依佛門是學佛修行的起點,龍樹菩薩《大智度論》中提到,不論個人的因緣福報契應哪一個法門,信受皈依絕對都是佛門學習的第一課。皈依可以讓我們清除許多的障礙,賜給我們幸福安樂。教法中的「心臟」,答案無疑就是「三皈依」。
    Thumbnail
    弟子曾經請示 阿底峽尊者:「所有成佛的正法中,哪些是最殊勝的呢?」阿底峽尊者分享了最殊勝者的智者、持戒者、功德、訣竅、對治力、修行、成就、道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項目,除了循正法而外,更分享了來自佛弟子的感恩之心及對祖師的無限感念。
    Thumbnail
    出世間的三乘法,根本在出離心,要首先學習發起。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世間的法,有這個東西,你得到了我就少了;我得到了,你就沒有了,是必定會生起諍論。 佛法這個東西妙不可言,我給了你,你固然好了,我更好;反過來,你給了我,我固然好,你更好,就這麼個好處,就這麼個好處。—師父的叮嚀
    學習佛法有兩個要點:第一是要常親近善知識,多聽聞正法(這是重在聽聞);第二是安穩如實地理解義理(重在理解)。如果多聞又能夠深刻瞭解真理的話,即使遇到任何困難,也不會再造作邪偽不正的行為了!」
    親愛的大師,我想了解更多有關地藏經的事。裡面有許多觀念及想法,感覺似乎有點不合時宜,但讀經的時候,也明顯地有很強的能量感,身體感到舒服,我感覺經脈及氣輪都被疏通了,這是甚麼樣的原因呢?   孩子,當你下載訊息,與我們對話,文章的內容對讀者來說,也有相似的作用。佛經、聖經或是其他宗教的典範、語錄以
    Thumbnail
    達賴喇嘛給初發心修行人的第四個錦囊
    Thumbnail
    皈依佛門是學佛修行的起點,龍樹菩薩《大智度論》中提到,不論個人的因緣福報契應哪一個法門,信受皈依絕對都是佛門學習的第一課。皈依可以讓我們清除許多的障礙,賜給我們幸福安樂。教法中的「心臟」,答案無疑就是「三皈依」。
    Thumbnail
    弟子曾經請示 阿底峽尊者:「所有成佛的正法中,哪些是最殊勝的呢?」阿底峽尊者分享了最殊勝者的智者、持戒者、功德、訣竅、對治力、修行、成就、道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項目,除了循正法而外,更分享了來自佛弟子的感恩之心及對祖師的無限感念。
    Thumbnail
    出世間的三乘法,根本在出離心,要首先學習發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