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進行年度行銷計畫時,掌握淡旺季的流量變化往往是企業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之一。不少商家只專注於旺季的營收高峰,而忽略了淡季其實同樣潛藏著行銷的巨大機會,或是始終在淡季時不斷的抱怨業績不好。事實上,淡季業績不如旺季不是正常的嗎?但你真的知道你淡季的時候該要多少的流量來維持公司運營的基本盤呢?如果你能夠精準地管理流量,淡季一樣可以變成你的銷售強心劑。今天,我就來和你解析如何有效管理淡旺季的流量,讓年度行銷活動事半功倍。
很多商家把淡季當作「休息期」,覺得那段時間消費者不會買單,乾脆不做太多行銷活動,就像在民俗月的時候,你常常會看到許多房仲或是汽車業務這時候都是出外旅遊的旺季。但這種思維正是讓你錯失大量潛在商機的原因。淡季其實是另一個角度的機會!我常常說,當競爭對手都放慢腳步時,這正是你佈局的最佳時刻。此時,行銷成本往往較低,消費者的注意力沒那麼分散,你更容易在市場上獲得一席之地。
舉個例子,假設你經營的是以熱帶國家風格為主的度假旅館。冬天可能是你的淡季,但這並不意味著市場沒有需求。此時,你可以針對「逃離寒冬」的族群推出特別優惠組合,吸引那些想要在冬天放鬆一下的顧客。讓顧客認識到即使在淡季,他們依然可以享受到不一樣的體驗。
旺季當然是賺錢的黃金時段,但這不僅僅是你把產品賣出去就好,更應該是策略佈局的時期。我經常看到許多企業在旺季時一味拼銷量,而忽略了如何利用旺季的高流量為接下來的淡季進行鋪路。事實上,這是一次建立顧客關係、提升品牌認知度的絕佳機會。
比如在母親節這類的旺季活動中,我不僅會建議企業推出吸引眼球的促銷活動,還會強調利用這次活動蒐集顧客數據。透過活動期間所收集到的第一方數據,或是在活動期間一定要求消費者加入自己的私域,再透過電子報或社群進行品牌角度的再行銷,繼續保持與顧客的互動,不一定是為了銷售,但是要讓他們在淡季時依然記得你的品牌,持續跟我們品牌來做互動,在下一波旺季到來時,讓他們不要成為「沈睡會員」,永遠都是「準備回購的會員」。
除了淡季和旺季的特殊策略,常態流量同樣不可忽視。你可能會問:什麼是常態流量?簡單來說,常態流量是指企業在日常經營中能穩定獲得的自然曝光,這包括SEO、品牌社群的經營,以及持續不斷的內容行銷,也就是在日常都要持續的累積數位資產。這些基礎曝光為你在淡季的耕耘打下了良好的基石,透過數位資產收集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建立名單,並在旺季時利用這些名單迅速轉化成具體的銷售成果。
我經常告訴我的學生,SEO優化是所有行銷活動中的長期投資。很多人想在短期內看到效果,但其實,SEO的價值在於它能在市場變化時始終保持穩定的曝光度,更是收集潛在受眾的最好的方式。當其他競爭者在價格戰中疲憊不堪時,你的品牌卻可以依靠SEO持續吸引精準的自然流量,在旺季活動起跑的時候透過活動流量便能快速收單。
另外,我們要談談活動流量。每年總有一些固定的節日,比如雙十一、黑色星期五、母親節等,這些時候的消費需求會集中爆發。如果你能夠抓住這些時機,精心設計活動,活動流量往往能迅速為你帶來短期的營收成效。但你要想清楚的事情是:我的目標受眾真的在這個時間點會有買東西的需求嗎?
但我想強調的是,不要僅僅依賴這些大節日。你可以創造出屬於品牌自己的「小節日」。比如,我曾幫助一個運動品牌設計了每年4月的「健身月」,通過線上挑戰賽來吸引運動愛好者參加,並推出限時購物優惠。這種活動不僅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也讓顧客形成了年度期待,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流量高峰。
總的來說,成功的行銷活動,關鍵在於能夠根據市場的變化靈活調配流量。淡季不是你應該停止行銷的時機,而是進行品牌深耕的最佳時刻;而旺季不僅僅是賺錢的時段,更是你建立顧客關係和收集數據的黃金機會。
懂得善用這些流量變化,你的品牌將在整個年度行銷活動中脫穎而出,持續保持競爭力。
所以,不要再把淡季當作劣勢,試著運用這些策略,你會發現淡季其實是你通往全年成功的隱藏武器。讓你的行銷活動變得更加靈活,掌握市場節奏,才能真正打破淡旺季的局限,在市場中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