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約在2020年底開始投資,投資的起因是「身為小資的我,怎麼努力存錢,但財富好像沒有什麼增長」。因此,開始學習投資之路。
這幾年下來不斷接觸理財頻道、節目等,以為找到自己喜歡的模式─例如投資成長價值股(例如在「投資理財筆記2」曾提到我自己是以價值投資為主),但最近幾個月發現投資個股的幾個缺點:
基於上述缺點,開始思考有沒有相對輕鬆一點、可以把更多時間留給更重要之事的投資方法?
後來發現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指數化投資,不需要花時間盯盤、研究財報、看許多的財經節目,只要固定時間把錢投入指數化的股票裡即可。
雖然我在不同推廣指數化投資的KOL的頻道中,大致了解指數化投資,在某一次因緣際會之下看到同事閱讀這本書,讓我好奇這本書會怎麼介紹指數化投資,因此買來閱讀。
這本書作者用淺顯易懂的方式逐一說明指數化投資的重要性,前面1、2章,甚至第3章介紹理財與投資方式的基礎知識,例如理財鐵三角包含緊急備用金、保險及投資等。
第4章則是介紹指數化投資的重頭戲,作者使用了許多的數據來告訴你為什麼要指數化投資,還有在指數化投資的過程中,會遇到的心魔是什麼等,作者沒有用太多艱澀的文字來說明這一切。
因此,這本書很適合完全沒有投資概念的新手閱讀,但如果已經有一定的投資基礎的人,閱讀這本書比較像是系統性的帶自己整理思緒。
在書中提到:
「超額報酬就是一場零和遊戲,有人拿得多,就會有人拿得少」
回想我短暫的投資史,我就是那個拿得少,甚至可能是個輸家。
想當初我也在許多的網站做了許多檔個股對比大盤指數的回測,確信這檔個股是優質好股票,並會帶來超額報酬。只是沒有想到,環境、經濟會改變,導致某些個股表現不如預期。因此,我在這場零和遊戲中是個輸家。
另外,最近因為工作真的極為忙碌,沒有時間好好研究公司,若每個月還花時間要看財報、學習分析財報,對於我來說有點吃力。
在我自己的經驗中,如同書中所說:
「時間才是最寶貴的資產,為了不要讓自己賠上珍貴的時間,卻淪為主動投資落敗者,你該採取的就是指數化投資」
因此,我想要把時間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也希望可以有更多產出文章的機會(真的嗎,懷疑我自己XDDD)。
而指數化投資最簡單,只要相信該市場的經濟是不斷向上,就穩穩地獲得市場的平均報酬即可,跟著該市場的經濟體一起成長,但時間至少要5年以上的心理準備。
為什麼要5年?
書中有一份以美國標普500之年化報酬率與標準差的研究圖(如下圖),發現當你持有時間越長,報酬越不容易偏移。想要讓股票的報酬率趨於穩定的波動,投資的持有時間正是關鍵所在。
時間維度就很像你看一座高山的照片,如果不斷拉遠(zoom out)、縮小比例時,這座山看起來很不陡峭;但如果不斷拉近(zoom in)、放大照片,或攀登在山裡,就會發現這座山崎嶇不平。
而股票的報酬波動度也是如此,如果不想被市場上沖下洗給嚇到,如同在山裡,那麼時間維度拉長5年以上,想著5年後至少會爬到某個山的高度,雖然中間遇到許多的波折。
這裡稍微介紹一些目前我知道的指數化投資的KOL:綠角、理財館長、清流君、Jet Lee、本書作者陳逸朴(小資YP)。另外最近在其他財經節目聽聞周冠男教授介紹指數化投資,說明得很清楚,周教授也有出書《長期買進:財金教授周冠男的42堂自制力投資課》,未來有機會也會想拜讀一下這本書(若有遺漏之推廣指數化投資的人物也歡迎留言分享)。
作者小資YP經營2個網站:
「投資可以不需要花時間,但生活需要花時間享受、關係需要花時間經營,個人價值更需要花時間提升」
人的一生只有24小時,扣掉吃喝拉撒睡,剩下也沒有很多時間可以運用。而如果學習財經、研究公司財報也沒有很大的效益的話(就像我),真的不如把時間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面,讓投資簡單一點,如同書中強調的「主動享受生活,被動指數投資」。
指數化投資不僅分散風險,也不怕買貴(如果時間維度放至少5年以上),越早指數化投資越好,甚至買進不同市場(全市場)指數,同時維持紀律持續買進,就可以跟著時間慢慢看著資產成長。
最後,書中提到運氣這件事,運氣是誰也無法預測、控制的,只要有投資的正確觀念,當真的不幸面臨股災時,「我們應該要樂觀地勇於買入便宜的單位價格,設法讓自己累積多一點的單位數」,享受倒吃甘蔗的先跌後漲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