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觀點』監管對人工智慧的發展到底是幫助還是阻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科技議題

在前一天(2024/10/1),Cloudflare 副法務長 Alissa Starzak 指出,人工智慧 的發展和監管之間的平衡對全球基礎建設的供應者而言至關重要。並特別強調,由於人工智慧的的潛力尚未被完全發揮與發展,監管的速度與謹慎行動之間的緊張關係非常明顯。

她認為,針對不同地區法規的調和非常複雜,如 GDPR 雖在隱私保護方面表現出色,但在實際的網路運作當中並不總是符合需求。此外,Starzak 強調了採取精準行動的重要性,例如在網路安全和內容審查方面,應該避免大範圍的干涉與行動,以免對整體的網路生態系統造成不必要的損害。

她提倡監管應促進負責任的創新,同時解決潛在危害,並支持產業進行自我調節和風險評估。面對技術和政策不斷變化的現狀,她認為持續對話與靈活的調整方式是實現人工智慧與網路安全監管平衡的關鍵。

科技觀點

這一個觀點其實回到了前些日子裡彭博對於美國監管狀況的批判,也要探討美國加州州長拒絕簽署人工智慧法案的整體課題背景,人工智慧的監管到底是協助整個產業去應對與調適整個科技進展有正面幫助,還是成為整個產業發展的枷鎖,讓產業的推動有所侷限。

就我個人的觀點而言,政府顯著的需要對人工智慧提供多一點的管制,意即我在立場上更傾向於認同彭博分析師的看法。首先,人工智慧的發展自ChatGPT出現以來,已經快到不能再快,甚至可以說有點失控的程度,很明顯的因為肩管會降低速度,所以不應該提供更多監管的觀點本身就難以成立。

另一個課題是需要考量每個發言者本身的自帶立場,在人工智慧發展上,美國本就是企業遠大於政府,甚至由於最近大選的關係,企業深深的掐住了政府的脖子,本身製造人工智慧模型的產業、周邊的雲端業、資料管理產業本就是人工智慧發展中積極的受益方,不希望受到來自政府的監管是自然,因此任何針對監管的發言本就該打折扣。而數位治理與人的資安、被遺忘權等基本人權也應該在現在人工智慧的應用領域﹑訓練方式仍存在很多黑盒子的情況下提前制定好遊戲規則,不然迎接我們的會是空前失控,而科技巨頭進一步把持跟擴張影響力,濫用個人資料的社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恰好路過的沙龍
1會員
16內容數
分享人工智慧的科技觀點
恰好路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7
科技議題 中國公司宣布推出新型人工智慧產品,或是如何利用這項技術獲利。例如,快手的人工智慧工具Kling自去年夏天推出以來,已經為公司帶來了超過1億人民幣(約1378萬美元)的收入;騰訊則更新了其生成3D視覺的人工智慧模型,並推出了全新的推理模型Hunyuan T1,並將其與聊天機器人應用Yuan
Thumbnail
2025/03/27
科技議題 中國公司宣布推出新型人工智慧產品,或是如何利用這項技術獲利。例如,快手的人工智慧工具Kling自去年夏天推出以來,已經為公司帶來了超過1億人民幣(約1378萬美元)的收入;騰訊則更新了其生成3D視覺的人工智慧模型,並推出了全新的推理模型Hunyuan T1,並將其與聊天機器人應用Yuan
Thumbnail
2025/03/27
科技議題 資料科學及人工智慧(人工智慧)正在成為太空探索中的關鍵因子與科技,特別是在實現即時決策和資源最佳化的兩大應用層面。 人工智慧工具如機器學習(ML)演算法可以幫助太空載具在任務當中進行資料分析的自動化,辨識特殊的模式並將資料優先發送回地球,有助於探索深空的遠方星體。除此之外,人工智慧也可
Thumbnail
2025/03/27
科技議題 資料科學及人工智慧(人工智慧)正在成為太空探索中的關鍵因子與科技,特別是在實現即時決策和資源最佳化的兩大應用層面。 人工智慧工具如機器學習(ML)演算法可以幫助太空載具在任務當中進行資料分析的自動化,辨識特殊的模式並將資料優先發送回地球,有助於探索深空的遠方星體。除此之外,人工智慧也可
Thumbnail
2025/03/18
科技議題 隨著 DeepSeek 和 OpenAI 的推理模型(Reasoning AI)崛起,市場對人工智慧(AI)投資的重點正從基礎建設(如資料中心與晶片)轉向推理運算(Inference),並推動 AI 整體支出增長。根據 Bloomberg Intelligence 的最新預測,亞馬遜、M
Thumbnail
2025/03/18
科技議題 隨著 DeepSeek 和 OpenAI 的推理模型(Reasoning AI)崛起,市場對人工智慧(AI)投資的重點正從基礎建設(如資料中心與晶片)轉向推理運算(Inference),並推動 AI 整體支出增長。根據 Bloomberg Intelligence 的最新預測,亞馬遜、M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AI助力工作如何不混亂?人類需負責決策與成果,不能將責任推給AI。 透過RACI矩陣,釐清人類與AI在工作中的角色與責任,避免本末倒置。
Thumbnail
AI助力工作如何不混亂?人類需負責決策與成果,不能將責任推給AI。 透過RACI矩陣,釐清人類與AI在工作中的角色與責任,避免本末倒置。
Thumbnail
各國其實都加緊腳步要「監管AI」,而台灣,終於在7月15日提出「第一份官方AI基本法草案」。這次我們會用生活化例子來解讀這份草案,也一併納入上週剛生效的歐盟「人工智慧法」、還有美國及英國經驗,試著用更全觀的視角和大家一起認識「AI監管/治理」。欸!連Google都對台灣政府提「AI建議」了!
Thumbnail
各國其實都加緊腳步要「監管AI」,而台灣,終於在7月15日提出「第一份官方AI基本法草案」。這次我們會用生活化例子來解讀這份草案,也一併納入上週剛生效的歐盟「人工智慧法」、還有美國及英國經驗,試著用更全觀的視角和大家一起認識「AI監管/治理」。欸!連Google都對台灣政府提「AI建議」了!
Thumbnail
AI智慧的發展,彷彿核子科技,其在風險可控範圍內應用,妥適運用人機協作,可為人類帶來利益,但如遭濫用,用於侵犯普世價值的目的上,則可能招來毀滅人類的風險。
Thumbnail
AI智慧的發展,彷彿核子科技,其在風險可控範圍內應用,妥適運用人機協作,可為人類帶來利益,但如遭濫用,用於侵犯普世價值的目的上,則可能招來毀滅人類的風險。
Thumbnail
近日,德國、法國和義大利已達成初步協議,就如何監管人工智慧(AI)技術展開合作。 三國政府傾向支持人工智慧供應商採取具有約束力的自我規範機制。這項協議預計將加速歐盟層次的協商。 具體而言,三國政府認為所有供應商都應受行為守則監管,但初期不懲處,直到有違反守則情況,屆時再制定罰則。
Thumbnail
近日,德國、法國和義大利已達成初步協議,就如何監管人工智慧(AI)技術展開合作。 三國政府傾向支持人工智慧供應商採取具有約束力的自我規範機制。這項協議預計將加速歐盟層次的協商。 具體而言,三國政府認為所有供應商都應受行為守則監管,但初期不懲處,直到有違反守則情況,屆時再制定罰則。
Thumbnail
不知從何時開始,AI、AI、AI、AI、AI、AI、AI、AI、AI、AI、AI、AI、開頭的新聞報導報章雜誌如同下雨前的飛蟻串出,正盤旋在我們凝視的燈光中間打轉。 為此,各國政府高層、科技相關或AI的頂尖學者們似乎也意識到嚴重性而紛紛跳出表態。 但一個AI、各自表述,來看看大家的唇槍舌戰!!
Thumbnail
不知從何時開始,AI、AI、AI、AI、AI、AI、AI、AI、AI、AI、AI、AI、開頭的新聞報導報章雜誌如同下雨前的飛蟻串出,正盤旋在我們凝視的燈光中間打轉。 為此,各國政府高層、科技相關或AI的頂尖學者們似乎也意識到嚴重性而紛紛跳出表態。 但一個AI、各自表述,來看看大家的唇槍舌戰!!
Thumbnail
這個7月被特別照顧的可不只AI,其實還有「神經科技」。為防患於未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聚集了神經科學家、倫理學者跟政府部員,打算共同討論未來如何管理相關技術。
Thumbnail
這個7月被特別照顧的可不只AI,其實還有「神經科技」。為防患於未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聚集了神經科學家、倫理學者跟政府部員,打算共同討論未來如何管理相關技術。
Thumbnail
【李婉如/ 報導】AI 強大影響力以驚人的進化速度為企業以及世界帶來巨大的改變。當2023年的ChatGPT風潮席捲而至,許多人不得不正視人工智慧所帶來的驚人影響,同時意識到AI將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革命性的改變。這促使人們開始學習與人工智慧共存,善用AI創造更便利的生活,企業更將其應用於提高生產
Thumbnail
【李婉如/ 報導】AI 強大影響力以驚人的進化速度為企業以及世界帶來巨大的改變。當2023年的ChatGPT風潮席捲而至,許多人不得不正視人工智慧所帶來的驚人影響,同時意識到AI將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革命性的改變。這促使人們開始學習與人工智慧共存,善用AI創造更便利的生活,企業更將其應用於提高生產
Thumbnail
這一期的《怪獸雙週快報》,我們將從近期的熱門話題:暫停 AI 研發的公開信連署開始,結合科技思想家 KK 以及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的管理學,思考我們個人在這個浪潮當下,可以持續精進自我的方向。
Thumbnail
這一期的《怪獸雙週快報》,我們將從近期的熱門話題:暫停 AI 研發的公開信連署開始,結合科技思想家 KK 以及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的管理學,思考我們個人在這個浪潮當下,可以持續精進自我的方向。
Thumbnail
雲端的概念如同打造一顆大腦,不論是亞馬遜 AWS、微軟 Azure、谷歌 GCP,都是一個媒介而已。當企業把 data 送到雲端開始建立 database 之後,雲端的大腦才會開始運作,而這個運作就是 AI。 AI 指「能模仿人類的智慧執行任務的系統或機器,可以根據所收集的資訊不斷自我調整、進化。」
Thumbnail
雲端的概念如同打造一顆大腦,不論是亞馬遜 AWS、微軟 Azure、谷歌 GCP,都是一個媒介而已。當企業把 data 送到雲端開始建立 database 之後,雲端的大腦才會開始運作,而這個運作就是 AI。 AI 指「能模仿人類的智慧執行任務的系統或機器,可以根據所收集的資訊不斷自我調整、進化。」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文章為:AI 並非萬能!越洋採訪史隆獎得主、UCLA 台籍教授:2 缺陷要靠人類修補。 1.人工智慧技術; 2.資料寬廣度不足時,就會複製人類偏見; 3.即便條件相同,也無法每次都做出正確判斷; 4.餵指令給 AI 要多元化,嘗試換句話說、刻意混淆。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文章為:AI 並非萬能!越洋採訪史隆獎得主、UCLA 台籍教授:2 缺陷要靠人類修補。 1.人工智慧技術; 2.資料寬廣度不足時,就會複製人類偏見; 3.即便條件相同,也無法每次都做出正確判斷; 4.餵指令給 AI 要多元化,嘗試換句話說、刻意混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