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蛋白(a) [Lp(a)]: 隱藏的心臟殺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脂蛋白(a) [Lp(a)]: 隱藏的心臟殺手

1. Lp(a)的基本介紹

🔴 Lp(a)是一種遺傳決定的脂蛋白,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密切相關。 🔵 約20%的白人人口有基因決定的高Lp(a)水平(>50 mg/dL或110 nmol/L)。 🟢 Lp(a)水平90%由基因決定,生活方式影響有限。

2. Lp(a)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

🔴 Lp(a)水平與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風險呈連續正相關。 🔵 高Lp(a)水平與多種心血管疾病相關,包括心肌梗塞、主動脈瓣狹窄等。 🟢 每個Lp(a)顆粒的致動脈粥樣硬化性約為LDL顆粒的6倍

3. Lp(a)的測量和診斷

🔴 建議所有成年人至少測量一次Lp(a)水平。 🔵 Lp(a)測量不需要禁食,結果穩定。 🟢 目前有多種可靠的Lp(a)測量方法可用於風險評估。

4. 案例分析: Marc Rijken的經歷

🔴 39歲時突發心臟病,但沒有傳統風險因素。 🔵 經歷兩次心臟病發作後,才在4年後發現高Lp(a)水平。 🟢 Marc的兩個女兒也被發現有高Lp(a)水平。

5. Lp(a)測量的障礙和挑戰

🔴 醫生對Lp(a)的認知和了解不足。 🔵 Lp(a)測試不包含在標準脂質檢測中。 🟢 缺乏特定的Lp(a)降低藥物治療。

6. Lp(a)與家族篩查

🔴 建議對高Lp(a)患者的家庭成員進行級聯篩查。 🔵 新生兒Lp(a)水平可預測成年後的水平。 🟢 高Lp(a)新生兒可用於反向級聯篩查父母。

7. Lp(a)的未來治療前景

🔴 多種針對Lp(a)的新型藥物正在臨床試驗中。 🔵 包括反義寡核苷酸、siRNA和小分子藥物等。 🟢 基因編輯技術也在開發中。

8. 關鍵建議

🔴 不要僅在首次心血管事件後才測量Lp(a)。 🔵 高Lp(a)患者應積極治療其他可控風險因素。 🟢 提高醫生和公眾對Lp(a)的認識至關重要。

總結來說,Lp(a)是一個被忽視但非常重要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及早識別和管理高Lp(a)水平對預防心血管事件具有重要意義。未來的治療方法有望直接降低Lp(a)水平,為高風險患者提供新的希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口氣看完醫學新知 (劍心風之痕的AI醫學知識庫)
23會員
246內容數
不定期發布與心臟學相關之醫學新知
2025/04/21
靜脈支架適當尺寸與置放:關鍵考量 🔵 支架與血管壁的相互作用 🟢 適當的支架定位取決於支架材料與設計,以及血管壁和周圍結構的相互作用。 🔴 影響支架性能的關鍵力量在於慢性外向力(血管壁對支架的壓力)以及支架擴張血管壁的力量。這兩種力量的平衡是決定支架尺寸的依據。 🔵 影響支架尺寸決
2025/04/21
靜脈支架適當尺寸與置放:關鍵考量 🔵 支架與血管壁的相互作用 🟢 適當的支架定位取決於支架材料與設計,以及血管壁和周圍結構的相互作用。 🔴 影響支架性能的關鍵力量在於慢性外向力(血管壁對支架的壓力)以及支架擴張血管壁的力量。這兩種力量的平衡是決定支架尺寸的依據。 🔵 影響支架尺寸決
2025/04/21
結構性心臟病經食道超音波 (TEE) 工具箱 🔵 3D 超音波心動圖的重要性 🟢 3D 超音波心動圖技術在過去二十年隨著硬體和軟體的進步而快速發展。 🟢 這些進步帶來了 更高的空間和時間解析度,以及不同的影像獲取模式,例如 3D 縮
2025/04/21
結構性心臟病經食道超音波 (TEE) 工具箱 🔵 3D 超音波心動圖的重要性 🟢 3D 超音波心動圖技術在過去二十年隨著硬體和軟體的進步而快速發展。 🟢 這些進步帶來了 更高的空間和時間解析度,以及不同的影像獲取模式,例如 3D 縮
2025/04/13
姿勢性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 (POTS) 的臨床實務 🔵 生理機制與診斷 🟢 直立性心搏過速並非異常現象,健康個體站立時心率也會上升。 🔴 POTS 患者的血壓模式與健康個體不同,呈現不穩定的狀態,但平均血壓可能相似或略高,並非直立性低血壓。 🔴 姿勢性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 的核
2025/04/13
姿勢性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 (POTS) 的臨床實務 🔵 生理機制與診斷 🟢 直立性心搏過速並非異常現象,健康個體站立時心率也會上升。 🔴 POTS 患者的血壓模式與健康個體不同,呈現不穩定的狀態,但平均血壓可能相似或略高,並非直立性低血壓。 🔴 姿勢性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 的核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Lp(a)脂蛋白與高風險患者的MACE強烈相關,而IPE可以降低這種風險。研究顯示,不論治療分配如何,基線Lp(a)對MACE具有預測性。IPE的治療效果在不同Lp(a)濃度下一致,這有助於消除閾值級別的觀念。
Thumbnail
Lp(a)脂蛋白與高風險患者的MACE強烈相關,而IPE可以降低這種風險。研究顯示,不論治療分配如何,基線Lp(a)對MACE具有預測性。IPE的治療效果在不同Lp(a)濃度下一致,這有助於消除閾值級別的觀念。
Thumbnail
一項新的研究 發現 ,某些高血壓和膽固醇的遺傳傾向與阿爾茨海默氏病的潛在風險增加有關 。 阿爾茨海默氏症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儘管有藥物可以減緩疾病的進展,但仍無法治愈。 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更好地了解阿爾茨海默氏症,以便他們能夠找到預防或治療它的方法。
Thumbnail
一項新的研究 發現 ,某些高血壓和膽固醇的遺傳傾向與阿爾茨海默氏病的潛在風險增加有關 。 阿爾茨海默氏症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儘管有藥物可以減緩疾病的進展,但仍無法治愈。 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更好地了解阿爾茨海默氏症,以便他們能夠找到預防或治療它的方法。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北市聯醫中興院區近日收治一名自稱沒有任何慢性疾病的中年男性,過去沒有就醫記錄,第一次到急診就是急性心肌梗塞,幸好及時打通血管救回一命。不過住院後抽血發現,他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達190mg/dL,也就是罹患高血脂症。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郁安表示,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北市聯醫中興院區近日收治一名自稱沒有任何慢性疾病的中年男性,過去沒有就醫記錄,第一次到急診就是急性心肌梗塞,幸好及時打通血管救回一命。不過住院後抽血發現,他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達190mg/dL,也就是罹患高血脂症。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郁安表示,
Thumbnail
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疾病,或許很多人會想到黑死病或是天花等疾病,但實際上,最致命的疾病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加常見且隱匿。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心血管疾病在全球范圍內是最大的殺手。每年有約1,740萬人死于心血管疾病,佔所有死因的31%。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因為心血管疾病可以影響任何年齡的人
Thumbnail
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疾病,或許很多人會想到黑死病或是天花等疾病,但實際上,最致命的疾病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加常見且隱匿。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心血管疾病在全球范圍內是最大的殺手。每年有約1,740萬人死于心血管疾病,佔所有死因的31%。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因為心血管疾病可以影響任何年齡的人
Thumbnail
70多歲的老先生有膽固醇指數超標的問題,但是因為沒有明顯症狀,所以沒放在心上,直到心肌梗塞發作,緊急送醫放入心臟支架,才曉得事態嚴重。已經發生心肌梗塞、中風的患者屬於非常高度危險,建議要把低密度膽固醇(LDL-C)指數控制在55 mg/dL以下。
Thumbnail
70多歲的老先生有膽固醇指數超標的問題,但是因為沒有明顯症狀,所以沒放在心上,直到心肌梗塞發作,緊急送醫放入心臟支架,才曉得事態嚴重。已經發生心肌梗塞、中風的患者屬於非常高度危險,建議要把低密度膽固醇(LDL-C)指數控制在55 mg/dL以下。
Thumbnail
血管硬化或病變與飲食重油、重鹹、膽固醇過高、三酸甘油脂過高息息相關,導致腦部血液循環不好。吃對飲食、多運動、少抽菸、保持體態,都是自己必須要做的功課。
Thumbnail
血管硬化或病變與飲食重油、重鹹、膽固醇過高、三酸甘油脂過高息息相關,導致腦部血液循環不好。吃對飲食、多運動、少抽菸、保持體態,都是自己必須要做的功課。
Thumbnail
在醫院的例行抽血或是健康檢查中,您是否有被醫師提醒:「膽固醇太高囉!不要吃太好。」再仔細看一下抽血項目,其實血脂肪的檢查項目有分成高密度膽固醇(HDL-C)與低密度膽固醇(LDL-C),前者常被稱為好的膽固醇,後者常被稱為壞的膽固醇,新的研究則發現在LDL-C中還有更壞的極惡膽固醇sdLDL。 在
Thumbnail
在醫院的例行抽血或是健康檢查中,您是否有被醫師提醒:「膽固醇太高囉!不要吃太好。」再仔細看一下抽血項目,其實血脂肪的檢查項目有分成高密度膽固醇(HDL-C)與低密度膽固醇(LDL-C),前者常被稱為好的膽固醇,後者常被稱為壞的膽固醇,新的研究則發現在LDL-C中還有更壞的極惡膽固醇sdLDL。 在
Thumbnail
20歲以上,2 ~ 5年檢測一次血脂。男生大於40嵗、女生大於55嵗、或絕經的女生,每年檢測一次血脂,包括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
Thumbnail
20歲以上,2 ~ 5年檢測一次血脂。男生大於40嵗、女生大於55嵗、或絕經的女生,每年檢測一次血脂,包括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