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碩博士生在學期間,心裡的目標是成為某個領域的厲害學者。這樣的想法沒錯,但我想說,其實「成為能堅持到底的學者」或許才是更重要的目標。
研究是一條漫長的路,過程中的挫折與挑戰往往超過想像。因此,比起短期內達成突破,如何保持持續力才是真正的關鍵。就像我在數學、統計、機器學習、資料科學這些領域的研究,真正推動我不斷前進的動力,其實源自一個長遠的夢想:希望在50、60歲時,能夠以小說的形式,向下一代的小學者們傳遞這些知識。
▌年輕時的啟發
我的這個夢想,來自高中時期的一個小故事。16歲那年,我還是個高中生,偶然遇見日本作家暨程式設計師結城浩所寫的《數學少女》。這本書是一部以數學為題材的小說,它開啟了我對高等數學的無限想像。特別是看到黎曼Zeta函數,透過高中生也能理解的推導,算出 ζ(2) = π^2/6,那種震撼至今難忘。
那時我就想,如果我也能在年老時,成為一位有豐富研究背景的學者,並且透過小說,讓年輕人能對科學產生共鳴,那該多好!
▌碩博士生應該如何前進?
從這個夢想開始,我一路朝著這個目標努力。無論是碩士、博士學位的取得,還是日後當教授的目標,其實都是為了最終能夠創作像《統計少女》、《機器學習少女》這樣的書,讓下一代能以輕鬆的方式理解這些艱深的知識。
對於碩博士生來說,研究的過程往往是單調、困難且容易令人迷茫的。當我們面對無法突破的瓶頸時,容易懷疑自己是否適合繼續走下去。這時候,能夠支撐我們前進的,不僅是對學術的興趣,更多的是內心對未來的目標與夢想。
▌如何成為真正的厲害學者?
要成為厲害的學者,並不是看你在短期內是否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而是看你是否能夠持續不斷地走下去。當你找到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並且堅持去做,不論面對多少困難,你都會找到前進的力量。這才是成為真正厲害學者的秘訣。
所以,碩博士生們,與其急於成為「厲害的學者」,不如把重心放在如何「持續地做下去」。當你能夠保持長期的熱情與動力,最終你會發現,成為厲害的學者只是堅持過程中的一個自然結果。
找到你的目標,堅持做下去吧!這才是最適合碩博士生的學術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