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映 #PR #Adobe #剪片軟體 #設計
最近幾年被問到有點無奈,對學習剪片有興趣的人問我:「為什麼剪映這麼專業,你還要用別的軟體」,我說:「不是我怎麼想,而是客戶或者雇主怎麼要求」,接著就有機會得罪到一群剪映狂熱派,可能跟我冷戰幾天吧,就為了這個問題。
儼然科技宗教除了「蘋果、三星、華為、米家、Adobe」以外,又多了一個剪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只有適合、不適合,沒有所謂好跟不好,同樣的東西會因時間、國家、文化、受眾不同,造成不同的結果,就好比很多影片題材在A國家沒人看,但是B國家卻相當有流量。
我認為很多時候,人之所以能夠立馬下定論,不是因為專業,而是因為看的東西不夠多,所見所聞過於狹隘,很多題材只有做了才知道有沒有人喜歡,因為這樣我平時私下也不會去罵哪個炎上的網紅,好主意跟爛主義唯一的差別是有沒有成功。
我抱持這樣的想法,在職場上常被人笑年輕不夠專業,業界不少人對於媒體相關的東西都是抱持「對就對,錯就錯」的信仰,所有東西都有標準答案跟參考標準,用這樣的想法去看待電影、影集、動畫、平面設計,相信有一點點年紀的人都會有印象,很常的一段時間侏儸紀公園這種電影常被捧得如同神一般,當你用比較公平的標準去看,它真的沒有那麼神,很多鏡頭也穿幫了,光是尖叫鏡頭總秒數就已經不太可在現在的電影中看到,不是因為那樣很難,而是觀眾不會接受,這種「以前的電影就是經典不容質疑,現代電影必須借鏡」的黑白分明思維也促成了一種極端,比如大家常常覺得這幾年電影很普通缺乏經典感,實際上不是因為政治正確,多少有一點關聯啦…真正主要原因是世界各國的"劇本聖經",也會有人稱為SOP或是劇本模板公式。
總之,入學者不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做,需要硬性遵循以往的教條,讓產出的東西大同小異,剛好我手上也有一本"劇本聖經",如果有人感興趣可以統整幾個模板分享給大家。
如果你在剛開始就嘗試不同於基本公式,或許連被拿出來評價的機率都沒有。即便如此還是願意嘗試,真的可以稱為勇者。
為什麼要提到這些,其實Adobe就有點像是設計界的聖經,如果你想要踏入這個行業,這套軟體會是基本門檻,要是完全沒有摸過這套軟體,很少會有公司願意給你機會,除非他開最低工資給你,同時要你做很多雜事。
但其實這種思維並不健康,一直以來Adobe有多霸道,在公司當中有一定階層的人一定都知道,買了授權未必就完全沒事,尤其當時買斷的大企業,或多或少都收到版權信。
因為業界的依賴度過高,導致它可以不斷漲價,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幾乎完全沒有進步,Adobe的飛速成長確實是在軟體百花齊放下被逼出來的。
再說說另一類剪映極端崇拜者,彷彿只要有人說出自己還用其他軟體,或是剪映的功能還不夠,需要使用其他軟體時,他們就會好像自己被批評一樣不悅,我個人覺得沒必要,軟體就只是一個工具罷了,不要把軟體當成自己的一切,另外補充一個修聲音的免費軟體,可以補足剪映不足-Audacity,想要把聲音變乾淨、增厚完全沒問題。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觀察過一種現象,會接到Adobe以外軟體相關合作,甚至業配的創作者,其實並不是只會使用Adobe旗下的軟體,各種具有話題性的剪片、設計軟體都會嘗試,並且發表個人的感想到網路上。
包含很多專門教如何使用剪映創作的頻道,你可能會無意間從螢幕錄影中看到Adobe Creative Cloud,不用感到訝異,因為選擇使用的軟體並不是挑伴侶,沒必要擇一,多多嘗試並沒有什麼問題。
這次的分享其實比較屬於感想抒發,因為現實中的人根本不會聽你解釋,我也就懶得為了講這些對我也沒有什麼益處的真心話得罪周遭的人。我希望大家可以抱持更開放包容的態度,去看待不同的軟體。
最後祝福大家雙十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