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的大巴札----絲路之旅之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19年走了一趟絲路,感受一下古代僧侶萬里行腳的艱辛,不過,我們這一趟走的可能僅只是玄奘大師的萬分之一路程而已。這趟絲路之旅,走的方向是玄奘大師回國的路,也就是他取經完成後,從印度經西域返回長安的路。

8月18日早上,從西安坐飛機到新疆首府烏魯木齊,飛行三個小時。

大西部,有西部的特色,在飛機上放眼望去建築物很多,都是高樓大廈,但顏色常是深深淺淺的土黃色,據說這樣能久耐風沙,歷久不衰,還真有跟自然生態調和的意味。

到了新疆,人口兩千三百萬,面積有46個台灣大。烏魯木齊人口三百萬(約比高雄略多一點),但面積比高雄大太多了。結論就是地廣人稀,出了城區,就人煙稀少了。

我們先到了維吾爾族的「大巴扎」,大市集的意思,裡面琳琅滿目都是各種吃食。順著香氣就走到了烤餅之家,吃了剛出爐孜然口味的「饢」。孜然耶!我最喜歡的香料,原來我到了孜然的家鄉。饢,這種新疆大餅,對我們這種喜好烘烤的、澱粉類食物的素食者,真是美味極了。餅烤得軟軟香香不乾硬,什麼口味都有,有肉餡的,有包葡萄乾,包玫瑰花的,連我最喜歡的鷹嘴豆都可以包在裡面。不過,不要肖想帶回台灣吃,新疆乾燥,台灣濕熱,什麼生熟麵食,帶回來都發霉了。我帶了西安的Biang Biang 麵,(ㄅㄧㄤㄅㄧㄤ麵生的寬麵條),一回到台灣就霉到嚇人,台灣太潮濕了。

大巴札裡面的水果店擺設的五顏六色,美麗奪目,各種形狀、種類多到目不暇給。天下瓜果能媲美台灣的地方也不多,新疆算是一個。我們吃了西瓜、哈蜜瓜、葡萄、蟠桃、脆甜桃,好吃極了。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葡萄。台灣有名的紫色巨峰葡萄,其中頂級品種就非常好吃,但這兒還有超過它的。常見的綠色葡萄,這兒稱為「珍珠綠」,不是極品。這兒最好吃的葡萄叫「無核白」,因為外皮全部是白色或米黃色的無子葡萄,甜得不得了。據說常見的綠葡萄是尚未成熟,就採摘下來送到外地市場去販售,但是珍珠綠全熟以後變成無核白,那時經不起旅途顛波勞頓就不能運輸到遠地,所以要吃最好吃的台灣話稱作「在欉紅」的葡萄,就得在當地吃了。這裡的水果店也賣酸奶(優格),新疆有大牧場,有好牛奶自然不在話下,酸奶的味道濃醇香!

市集裡有一個廣場,樂聲洋溢,隨著人潮擠進去圍觀,發現都是維吾爾同胞自發的在跳舞,男女老少都有,不是職業舞者,全都是來玩的人,可是舞姿曼妙,神情享受,好像天生的明星一樣!為什麼維吾爾族和台灣原住民族的某些文化特性很類似,都是能歌善舞,生活自在呢?我記得有位仁波切說,「人間就是淨土,但有些人過得快樂,有些人過得沈重」。我對比一下漢人與少數民族,這話好像不假。我的原住民朋友常生活在無憂無慮的淨土上,我的漢人朋友常在憂患苦惱中。

晚餐在清真館用餐,素食也做得挺可口的,清炒四季豆、咖哩豆腐腦、番茄蛋濃湯、酸甜高麗菜。白飯是長米,拌了點油。我很心滿意足清真館專門為我做素食料理,手藝不俗。

這天晚上我們夜宿烏魯木齊。

夜裡,我尋思著為什麼原住民快樂而漢人苦惱呢?

原住民容易滿足,他們在山林間,赤足徘徊在山澗野花旁,引吭高歌。當天氣好的時候,他們珍惜好天氣,在藍天白雲下和對面山上的情人高亢的對唱著山歌,個自勤勞的做著手邊的農活。當天氣不好的時候,他們就在石板屋裡面談天,每個人說著昨晚做的夢,依舊快樂。一邊聊天一邊預測著明天能出去狩獵嗎?有沒有人打了噴嚏?有沒有人放了屁?沒有,就可以去打獵。有沒有人做惡夢?沒有,那麼明天若是天氣放晴,就可以去打獵了。

漢人為什麼苦惱?他們愛操煩,想著耕田的種種問題,想著天氣炎熱缺水,稻子會枯涸。若是天下大雨,害怕稻禾會被淹沒整株倒掉,他們會一文不名。即使搬到都會了,還是會為大樓會不會停電停水而苦惱,為鄰居深夜敲地板而苦惱,為孩子沒寫好功課而苦惱,為錢不夠用或積累的不夠多而苦惱,為工作不稱心而苦惱。他們即使一週工作七天,還是覺得自己賺得錢不夠。騎著摩托車在市區裡穿梭,抱怨上班的路途太遠;開著汽車又抱怨塞車,到了目的地抱怨找不到停車位。吃飯時間到了,抱怨自助餐店的食物又漲價了,進了麵包店抱怨搶不到打折的優惠。去醫院看病生氣病人這麼多等那麼久,進到診間醫生三分鐘就結束問診,開了藥,請你在外面等處方籤,又抱怨為什麼輪到我看病,醫生怎麼就這麼馬虎草率?漢人煩惱潑天蓋地而來,原住民卻無憂無慮地活著。

你看出兩者的差異了嗎?

有趣的是,漢人原住民也許彼此羨慕,但也無法像對方那樣生活,每個人註定了照祖先的薰陶或同溫層的制約那樣活著,直到有一天找到新的生活觀,打從心底超越了過去的視野和價值觀,才可能開始另一種新的活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anechou的沙龍
7會員
17內容數
喜歡讀書,喜歡旅行,喜歡好友,喜歡花草
janecho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01
本文介紹武威郡及其周邊地區,從歷史角度探討涼州的繁榮與文化遺產,回顧唐詩與涼州的關聯,並描述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的壯麗景色及身歷其境的體驗。此外,文章也提及慈濟基金會在靖遠縣的救助計畫,揭示人與自然環的關係。
Thumbnail
2024/11/01
本文介紹武威郡及其周邊地區,從歷史角度探討涼州的繁榮與文化遺產,回顧唐詩與涼州的關聯,並描述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的壯麗景色及身歷其境的體驗。此外,文章也提及慈濟基金會在靖遠縣的救助計畫,揭示人與自然環的關係。
Thumbnail
2024/10/29
本篇文章帶領讀者遊覽歷史悠久的張掖,做了一次歷史與自然美景的結合之旅。
Thumbnail
2024/10/29
本篇文章帶領讀者遊覽歷史悠久的張掖,做了一次歷史與自然美景的結合之旅。
Thumbnail
2024/10/24
本文描繪了2019年訪問新疆吐魯番的旅程,探尋這片富饒土地的歷史與文化,包括火焰山的驚人氣候、坎兒井的巧妙水利工程,以及高昌古城和交河故城的古老遺跡,特別是玄奘大師西行取經的故事。
Thumbnail
2024/10/24
本文描繪了2019年訪問新疆吐魯番的旅程,探尋這片富饒土地的歷史與文化,包括火焰山的驚人氣候、坎兒井的巧妙水利工程,以及高昌古城和交河故城的古老遺跡,特別是玄奘大師西行取經的故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多年前,絲路上的旅行者和商人在荒蕪的沙漠和遼闊的山脈之間穿梭,尋找著通往遠方的財富和冒險。 在絲路上的一個古老小鎮特斯拉,有一家名為阿里的茶館。這個茶館坐落在一個繁忙的交叉口,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旅行者、商人和探險家。 阿里是這個茶館的老闆,他是一位親切和睿智的男人,他的茶館成為了一個文化和貿易
Thumbnail
多年前,絲路上的旅行者和商人在荒蕪的沙漠和遼闊的山脈之間穿梭,尋找著通往遠方的財富和冒險。 在絲路上的一個古老小鎮特斯拉,有一家名為阿里的茶館。這個茶館坐落在一個繁忙的交叉口,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旅行者、商人和探險家。 阿里是這個茶館的老闆,他是一位親切和睿智的男人,他的茶館成為了一個文化和貿易
Thumbnail
彷彿扶霞這一外國女子是四川省名片樣,彷彿只要戶籍四川就非得讀過這本
Thumbnail
彷彿扶霞這一外國女子是四川省名片樣,彷彿只要戶籍四川就非得讀過這本
Thumbnail
打開相簿裡第一張相片,早上七點三十五分,沒想到自己的適應力不錯,水果、臘肉、蔬菜、餛飩麵、牛奶麥片、酸奶樣樣都來。這張照片只是一小部分,其他食物都在肚子裡啦!
Thumbnail
打開相簿裡第一張相片,早上七點三十五分,沒想到自己的適應力不錯,水果、臘肉、蔬菜、餛飩麵、牛奶麥片、酸奶樣樣都來。這張照片只是一小部分,其他食物都在肚子裡啦!
Thumbnail
說到麻豆這個小鎮給我的風雅印象,跟柚子脫不了關係。荷蘭人時期麻豆是西拉雅大社,食物森林環繞的家屋習慣,據載「嘉木森然,屋宇完潔」,在屋舍與居住周邊地週邊,遍植果樹、檳榔、蔬菜、竹木,更有所謂檳榔宅- 一畝檳榔一草堂的園宅住居形式,有寬闊的生活空間,「中為室,四旁列種果木,次第井井,環植莿竹」。
Thumbnail
說到麻豆這個小鎮給我的風雅印象,跟柚子脫不了關係。荷蘭人時期麻豆是西拉雅大社,食物森林環繞的家屋習慣,據載「嘉木森然,屋宇完潔」,在屋舍與居住周邊地週邊,遍植果樹、檳榔、蔬菜、竹木,更有所謂檳榔宅- 一畝檳榔一草堂的園宅住居形式,有寬闊的生活空間,「中為室,四旁列種果木,次第井井,環植莿竹」。
Thumbnail
為什麼大家習慣說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
Thumbnail
為什麼大家習慣說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
Thumbnail
文/圖 編輯部 新春,來一個上山下海吧! 上什麼山呢?上茶馬古道,看遍眾多馬幫往來於中國西南地區的漢、藏等多個民族間,運輸茶、馬、鹽等進行貿易交換的歷史,並延伸至世界各地。 長路相貫 — 茶馬古道上的人文歷史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本館二樓第一、二展廳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媒體藝術特展
Thumbnail
文/圖 編輯部 新春,來一個上山下海吧! 上什麼山呢?上茶馬古道,看遍眾多馬幫往來於中國西南地區的漢、藏等多個民族間,運輸茶、馬、鹽等進行貿易交換的歷史,並延伸至世界各地。 長路相貫 — 茶馬古道上的人文歷史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本館二樓第一、二展廳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媒體藝術特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