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魚翅與花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一八年深秋初到成都太古里,在紅綠燈對面擁擠的人潮裡,露天一眼所見,就一直直往下電扶梯,沒想到地下一層竟隱藏著一巨大書店,目光從入口往內一瞥,似看不到頭。扶霞的《魚翅與花椒》就大喇喇地佔據入口最顯眼的位置,擺滿一整張好幾呎的大長桌,彷彿扶霞這一外國女子是四川省名片樣,彷彿只要戶籍四川就非得讀過這本書樣。

又過了幾年,直到最近,我才開始閱讀這本《魚翅與花椒》。當看到扶霞寫到那些川味經典菜色,我不禁想起那日在四川省政府對面、東升街上饕林餐廳吃的那頓中餐。那時,已下午兩點,隨意點了盤辣子雞丁,當上菜時,我們卻愣住了:滿滿的花椒及辣椒堆得如小丘陵樣,其間才點綴著些微雞丁。不知所措,我們互相討論這盤菜該如何下口,但疲憊的旅人腦袋已經停止思考,只能硬著頭皮,拿著小匙,整匙舀起,吃下滿嘴的花椒、辣椒、花生,和著少少的一點雞丁一起下肚,心裡想著:「天啊!四川人吃辣真不是地球人等級,真了不起。」

當一整盤辣子雞丁剩大約一半,也不知吃了多少白飯止辣,我們終於受不了。此時整個口腔已麻到沒有知覺,舌根似火燒,不自覺得拿下霧茫茫的眼鏡,狂灌農夫山泉水一點用也沒。我們趁那年輕服務生經過時招來一問。

「請問,這辣子雞丁是這樣連著花椒、辣椒一起吃嗎?」

「阿,這道菜只挑雞丁出來吃。」他說話聲有點唯唯諾諾,字是從唇間擠出來的。

天啊,我們滿臉驚愕,嘴唇紅腫眼歪嘴斜,想必被他看在眼裡。

「也有人一起吃的。」服務生也許看我們臉色拉垮,連忙加上這句,彷彿這樣就能化解尷尬,彌補我們剛剛望向他,不斷想要求助的眼神。

我不會忘記,在剛剛趁著休息時坐在一旁的空檔,他帶著一臉好奇的神色,看著我們兩個台灣來的傻子一匙一匙的往嘴裡送進滿匙的花椒及辣椒,嘴角還忍不住隱隱偷笑。

­­­­­對於這本書,它成功地勾起我對成都的懷念。我想起走在春熙路時,火鍋店一家接著一家,陣陣濃厚複雜的香味竟能連接好幾百公尺不斷,那些食客坐在紅板凳上排著隊,大聲說著軟糯的四川話;吃串串時那些原以為是垃圾的竹籤,結帳時竟然要拿來計數用,才能由此決定飯價;還有那慵懶的青旅櫃台小伙,當他振振有詞地對剛入住的那些年輕遊客說:住在成都,就是為了生活。隔天一早當我準備出門,看他衣服竟和前一天一樣換都沒換,手放在額頭遮擋著陽光,躺在沙發上睡死。

這樣看來,這本書對我而言十分成功,引起我對四川濃濃的懷念。

但我還是說說它幾個缺點吧,畢竟任何書都有缺點,而我看書又熱愛找碴,這兩點對我而言,在這本書裡格外扎眼:

其一,只要談到中國,外籍作者似乎非得要提到那些前三十年發生的政治運動,這也不是不行,如果用的好,這當然是極好的背景材料。但作者在這方面的論述卻極為狹隘,書中許多關於毛澤東的看法,還是傳統西方暴虐殺人魔王那套。說實在,對毛本人,我不在乎作者想把他打入地獄或是當其偉人。我的想法是,這種論調出現在文字中已經太膩了,作為一個讀者,類似的東西已經看過太多了,我能看出扶霞努力想要論述毛本人之功過與其殘暴,但用心既不再此,顯然她有點詞窮。我想,任何作者想要描寫中國任何政治運動時,應該要想更多的方式及內容添其血肉,增加更多角度,以免論述流於老套,於浮濫的表面上夸夸其談。

例如,作者寫到因大饑荒和文革,毛在西方人心中是和希特勒並列的暴君,但她的文字就僅此於此,並沒有在深追下去。動機、成因、與影響,對她而言無關緊要。舉個例,也許,如果再深入一點,她可能會找到她熱愛的四川,是三年自然災害時期非正常死亡最多人的省份,依此,她也許能就周遭事物進行更多訪問,畢竟當她九十年代在成都時,那時還有許多人曾經歷那段歷史;再深入一點,他可能會知道文革時期,四川是全中國武鬥最盛之地,兩方敵對的紅衛兵甚至能拿機關槍互掃,而這些六十年代的紅衛兵可能正默默活在她身邊;再深入一點,她可能會讀到那則有名的史料片段:大饑荒時,當毛澤東聽到有那麼多人活活餓死,他甚至憂慮的連肉都吃不下。

所以,對一本主題與政治其實無太多關聯的作品而言,如果要提政治運動,那就好好寫,如果沒新意,還不如不寫。要寫,就要寫得有趣、詳盡、舉例適當,例如可以寫寫政治運動發生時各階層飲食生活之之差異,再例如有沒有因政治人物而產生的菜色等。當然,本書的起點也許是寫給洋人看的通俗讀物,似乎只要符合政治正確就好,深刻不深刻倒是其次,作者本身對於近代中國歷史理解的不夠可能也有關,隨意吧。

其二,其實是與上面類似的問題。當作者提及食品安全、保護動物食用與否、或是餐桌上的鋪張浪費等問題時,內容實在膚淺。問題是這樣,當你在追求食物美味與否時,以上議題實在過於次要。她身為美食家,甚至隱隱被官方當成是將中國菜介紹給西方的重點窗口,在各地進行活動時,許多次甚至是由各地第一把手進行招待;近年,也可以在各大中文出品的美食紀錄片看到她的身影。但,當她在書中不斷懺悔吃了太多稀世美食,甚至暗暗覺得魚肉鄉梓,不免讓人覺得她自身的價值邏輯判斷出了問題,那還不如就不寫出來呢。當吃了這麼多高級餐廳、稀有食材,還寫出妳其實愛吃不吃,文字卻沒有足夠深度來論述情緒上的轉折,那這是啥意思呢?還不如不寫呢,反正還不是照吃。

當然,我只是吹毛求疵。總體而言,讀這本書時,我還是十分入味、開心,每每讀到肚餓。我甚至想立即衝去那家我從四川回來後,苦苦尋覓才找著的道地川味牛肉麵,求那遠從四川來的老闆娘煮點彈牙的鹼麵,加幾兩牛肉、幾兩熏人的牛肥腸,再鋪上滿滿的花椒、辣椒,配上爽滑的可樂,在炎熱潮濕的盆地中午,吃它個辣不可言、吃它個一身大汗。

成都譚鴨血,每每經過,每每長龍。

成都譚鴨血,每每經過,每每長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梅蘭妮在家-avatar-img
2023/08/14
忽然想起來,讀完之後,我真的用酷老闆的擔擔麵食譜試做看看,結局是,吃文字比較香。
張摩托-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14
梅蘭妮在家 回台找了很多川菜館,總覺得花椒不夠香,辣椒不夠辣,麵不夠彈牙呀~
梅蘭妮在家-avatar-img
2023/08/14
扶霞這本書是為西方人而寫,所以我們看到她揚善之處,會覺得理所當然,隱惡之處,又覺得偽善或沒必要的禮貌,畢竟,這本書不是「菊花與劍」。
avatar-img
張摩托的沙龍
10會員
13內容數
什麼都讀。沒有心靈雞湯,也沒有投資秘笈,更沒有人生處方。但以上偶爾還是會有
張摩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22
因為張愛玲,從此香港和上海有了交集。 再怎麼說張愛玲都嫌多餘,當你知道這只是她二十三四歲時的短篇小說集,於是心中除了驚訝讚嘆,底下還藏著隱隱的妒忌。 之前從沒看過張愛玲,但你當然早就對張愛玲是很熟的,但那是從八卦的角度,瘋狂的找尋她在上海和香港的背影。於是你知道了她的生世,了解她是李鴻章之後
Thumbnail
2024/06/22
因為張愛玲,從此香港和上海有了交集。 再怎麼說張愛玲都嫌多餘,當你知道這只是她二十三四歲時的短篇小說集,於是心中除了驚訝讚嘆,底下還藏著隱隱的妒忌。 之前從沒看過張愛玲,但你當然早就對張愛玲是很熟的,但那是從八卦的角度,瘋狂的找尋她在上海和香港的背影。於是你知道了她的生世,了解她是李鴻章之後
Thumbnail
2024/06/13
事實無須證明,只要落筆,即為真實發生。
Thumbnail
2024/06/13
事實無須證明,只要落筆,即為真實發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大家知道台灣早年的仙草凍是加麵粉做的嗎?原住民曾經不吃雞肉嗎?以前人吃牛肉都要偷偷吃?甚至還吃海龜肉,真的假的? 人文歷史總是會勾起我的興趣,深陷在各種有趣的冷知識魅力中無法自拔。如果你有同樣的喜好,這本來自翁佳音和曹銘宗共同著作的《吃的台灣史》,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Thumbnail
大家知道台灣早年的仙草凍是加麵粉做的嗎?原住民曾經不吃雞肉嗎?以前人吃牛肉都要偷偷吃?甚至還吃海龜肉,真的假的? 人文歷史總是會勾起我的興趣,深陷在各種有趣的冷知識魅力中無法自拔。如果你有同樣的喜好,這本來自翁佳音和曹銘宗共同著作的《吃的台灣史》,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Thumbnail
我是在聽公視台語台podcast時聽到這本書的介紹,作者用著很流利的台語與主持人介紹這本書撰寫的目的與過程,覺得很有趣就下單買回來看,隔了幾個禮拜後想到就翻出這本書來看,一看驚為天人,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本土料理文化好書。
Thumbnail
我是在聽公視台語台podcast時聽到這本書的介紹,作者用著很流利的台語與主持人介紹這本書撰寫的目的與過程,覺得很有趣就下單買回來看,隔了幾個禮拜後想到就翻出這本書來看,一看驚為天人,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本土料理文化好書。
Thumbnail
彷彿扶霞這一外國女子是四川省名片樣,彷彿只要戶籍四川就非得讀過這本
Thumbnail
彷彿扶霞這一外國女子是四川省名片樣,彷彿只要戶籍四川就非得讀過這本
Thumbnail
作者阿佐以幽默詼諧的方式,一篇一篇非常有深度地介紹各種台灣在地料理發展的的歷程,飲品、小吃、台灣獨創的種類、甜點,書中幾乎囊括了台式美食所有的類別。我相信,身為台灣人,每個禮拜都一定一定會享用到書裡某個章節的主角。不吃蚵仔煎?總會去吃火鍋吧。不吃挫冰?下午茶還是會訂手搖杯齁。
Thumbnail
作者阿佐以幽默詼諧的方式,一篇一篇非常有深度地介紹各種台灣在地料理發展的的歷程,飲品、小吃、台灣獨創的種類、甜點,書中幾乎囊括了台式美食所有的類別。我相信,身為台灣人,每個禮拜都一定一定會享用到書裡某個章節的主角。不吃蚵仔煎?總會去吃火鍋吧。不吃挫冰?下午茶還是會訂手搖杯齁。
Thumbnail
從小長輩就告訴我們,台灣早期是農業社會,靠牛耕作,基於對牛的感恩,所以不吃牛;等到外省人來了以後,才把吃牛的習慣帶進來。不過,我一直覺得很奇怪,中國自古不是以農立國嗎?為什麼外省人卻要吃牛?讀了《吃的台灣史》,我才恍然大悟……
Thumbnail
從小長輩就告訴我們,台灣早期是農業社會,靠牛耕作,基於對牛的感恩,所以不吃牛;等到外省人來了以後,才把吃牛的習慣帶進來。不過,我一直覺得很奇怪,中國自古不是以農立國嗎?為什麼外省人卻要吃牛?讀了《吃的台灣史》,我才恍然大悟……
Thumbnail
  現年四十八歲,認為自己屬於土生土長的台灣人,但單就童年飲食來看,外省料理居多,因此暫且歸類為外省族群。父親是中國四川人,五歲隨父母來台並就此定居。母親則是澎湖出生台南長大的閩南人,外祖父是漁夫,因此母親小時候餐桌上少不了魚料理。而受訪者出生於台北板橋,六歲搬到新莊,家裡在那兒開工廠,一樓商用二樓
Thumbnail
  現年四十八歲,認為自己屬於土生土長的台灣人,但單就童年飲食來看,外省料理居多,因此暫且歸類為外省族群。父親是中國四川人,五歲隨父母來台並就此定居。母親則是澎湖出生台南長大的閩南人,外祖父是漁夫,因此母親小時候餐桌上少不了魚料理。而受訪者出生於台北板橋,六歲搬到新莊,家裡在那兒開工廠,一樓商用二樓
Thumbnail
這本書不介紹什麼東西多好吃,店在哪裡怎麼去,而賦予美食更多精神上的價值。這本書不描寫食物的色香味,而是從聊天的角度,把飲食文化、歷史與產業經過,整理成為文字。這是一本翻了會想留下來繼續讀的書...
Thumbnail
這本書不介紹什麼東西多好吃,店在哪裡怎麼去,而賦予美食更多精神上的價值。這本書不描寫食物的色香味,而是從聊天的角度,把飲食文化、歷史與產業經過,整理成為文字。這是一本翻了會想留下來繼續讀的書...
Thumbnail
2021/07/24 巷弄裡的台灣味:22 道庶民美食與它們的故事 ISBN:3039571385334 之前寫探路客(方格子也是)的第一篇是尋找台灣味,不過那本不是僅有在台灣的台灣味,今天這本就是道地的台灣味! 有些我們小時候習以為常的味道,以為到處都吃得到,長大了才會發現那些味道其實可能是地方限
Thumbnail
2021/07/24 巷弄裡的台灣味:22 道庶民美食與它們的故事 ISBN:3039571385334 之前寫探路客(方格子也是)的第一篇是尋找台灣味,不過那本不是僅有在台灣的台灣味,今天這本就是道地的台灣味! 有些我們小時候習以為常的味道,以為到處都吃得到,長大了才會發現那些味道其實可能是地方限
Thumbnail
才不會說台灣人當知台灣事這種話,這是情緒勒索。但是直勾勾地正面打開台灣,不閃不避、不打官腔,也許是了解一塊土地的最佳態度。
Thumbnail
才不會說台灣人當知台灣事這種話,這是情緒勒索。但是直勾勾地正面打開台灣,不閃不避、不打官腔,也許是了解一塊土地的最佳態度。
Thumbnail
有些人以為,吃不吃生魚片不只是個飲食習慣問題、文化問題,甚至還是個民族尊嚴問題。我那位大陸友人把台灣人喜歡吃生魚片解讀成「日本遺風」,實在「太沉重」啦!我想不管是什麼,都應該先了解歷史再說,因為大部分的問題都有它的歷史淵源。
Thumbnail
有些人以為,吃不吃生魚片不只是個飲食習慣問題、文化問題,甚至還是個民族尊嚴問題。我那位大陸友人把台灣人喜歡吃生魚片解讀成「日本遺風」,實在「太沉重」啦!我想不管是什麼,都應該先了解歷史再說,因為大部分的問題都有它的歷史淵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