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書籍閱讀小記(隈研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Day 7 (24/09/22) 建築

宛如指揮的建築師需要意匠設計、結構設計與環境設計三組設計團隊,後面兩者通常被稱爲工程師。


隈研吾在海外的第一個建案,2000年落成的中國的「竹之屋」學到:配合當地的施工水準,再決定選材與細節處理。(日本是世界第一的施工水準)


雖然昨天我似乎是爲他說話,但基本上對這位在中國大獲長勝的建築師,仍保留觀望。

他是否在大量接中國的建案後,有實踐維持親自到基地的態度,還是已把全中國的混亂粗糙的施工當成標準?不需要再審慎評估,對於建築的熱情呢?


以上疑問在我進一步閱讀後得到部份的解答。東京事務所有231位,28種國籍,100位外國人。

還持續接小型建案企劃,看到有潛能具未來性的建案,不管虧本也會接。

還有,對於新冠疫情帶來的箱型建築棄絕的因應思考。


我覺得童年與年輕時的親身體驗,奠定隈研吾對自然鄉野的興趣愛好,工匠居民的直接對話,也提供他養份。他用小型建案與任用外籍員工來防範僵化陳腐。

他也說他是預見大眾未來心理的「乖僻者」。

想到人一生的價值觀性格養成的奠基很重要。

反叛性保持覺察在面對社會世俗的考驗是異常關鍵。

Day 6 (24/09/21) 建築

隈研吾提到建築師像長跑選手。正是他生涯的幾次別人眼中的失敗,造就他的獨特魅力。他也說沒工作時,才能找到自己的方法,自己的建築。

(1954年8月8日出生,已超越一般獅子座)


也想到昨晚看了打磨1880年代麵包切割機重現於世的影片。通常覺得影片速度太慢的我,不僅沒有快轉,還很享受整個拆裝安裝打磨清潔上色的歷程。


東京沒有工作的10年,他在鄉野接到一些工作,讓他聽到真心話,感受自然環境。


現在很多看到他的成功的人,批評嘲諷他的形式等等。把他當成泛泛僥倖之徒,不清楚他的失敗挫折,他的超越克服與自我提昇。是錯看小看了做爲一個人翻轉打磨自己的韌性與哲學。


一個人能反觀挫折,找到獨特哲學,每日踏實地做他選擇的事。不管是「我的完美日常」的清潔人員,還是隈研吾,真人也❤️!


只有無盡的石材與供差遣的石匠,零預算的「石造美術館」,在五年完工後某天得到「國際石造建築賞」。


是接到提議後,隔天才回覆可接案。莫非也是Human Design中情緒中心爲權威者,睡一覺後靈感滿滿,哈。


建築師就像長跑者,孤獨,夢想的未來卻依然不斷被隈研吾實踐著。


Day 5 (24/09/20) 建築

簡單提一下,現代建築主義三大大師之一的法蘭克·洛伊·萊特說出如果沒有「茶之書」的岡倉天心與浮世繪代表歌川廣重的相遇,他的建築作品不會誕生。

甚至覺得他想做的事,書裡都寫了。

我覺得頗神奇。有點想找「茶之書」來看。但覺得暫時不要分心,先擱著。

已經讀到第六章的一半,很快這本書就會結束,歸還圖書館。

把握時機。


Ps:目前我只買了Kuma Kengo的建築圖鑑。


Day4 (24/09/19) 建築

書同前。

設計的工作分爲三:

*基本設計-決定空間配置(平面圖),確認建築物本體

*實施設計-將平面圖展開做細部繪製施工圖,標明建物ㄘㄞ料、搭建細節。計算建物耐震、強風對策的細部結構設計團隊,及🈳調排給💦照明。估工程費

*現場監工-檢查是否依圖面施工。

對隈研吾來說,他覺得現場監工像運動。

跟去非洲撒哈拉沙漠之旅參觀調查部落之旅一樣。

大腦與身體的運動都鍛練了,下一部該轉變了。明天再續。

Day3(9/18)

沒看建築的書,看老建築。新竹舊警察宿舍,改裝成蔬食餐酒館-「新竹窟」。

去吃飯,很享受。看建築,還停在看熱鬧的程度。

新竹窟(新竹舊警察宿舍)

新竹窟(新竹舊警察宿舍)

新竹窟(新竹舊警察宿舍)

新竹窟(新竹舊警察宿舍)



Day2(24/09/17)

書:隈研吾-成爲夢想的實踐者


三位偉大老師的相遇

*木造建築樂趣-內田祥哉

日本組合屋住宅的始祖;在來工法的恢復與提倡-建築物的增建、改建或改變外觀;便宜、平易近人;工法變化多樣、容易操作。


隈研吾認爲具極高的設計自由度,是對未來自然環境最友善的工法。


10.5cm*10.5cm的細木材是基本單位。間伐材,既不浪費森林資源,也能維持森林體系循環。


這一點使我要繼續思考在台灣在世界建造綠建築,是否也能應用呢?


*建築史-鈴木博之。

主張建築保存再生。也提美術工藝運動。


*怪胎老師-原廣司。

完全脫離「你給我去做什麼」的一般人被規定的人生模式。

使之領悟:「若自己不找點事做,誰都沒辦法爲你做任何事。」

Day1 (24/09/16)

書:隈研吾-成爲夢想的實踐者

*家庭設計會議,延續到事務所。

*建築反映/帶領社會問題與潮流。


補充:建築師的穿著

夾克內搭T-shirt.

冷的時候在中間加件毛衣或是輕薄羽絨外套。完全省略大衣。應付跨越北南半球的出差。原則是帶著肩背包就能旅行。

剛好9/16晚餐聽到美國小兒外科醫生來台演講,也是個沒有拖運行李的旅行者。

*建築師的穿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e Are Young Family 的沙龍
33會員
5.5K內容數
獨立思考、自我覺察與自由。熱愛民主自由價值,靈性修行爲志趣。
2024/12/31
2024歲末,時而獨遊,時而與媽咪同行。 到重慶南路買農民曆,武昌街吃三來素食,228公園散步,甚至嘗嘗公園酸梅冰阿伯的酥餅。 搭火車到竹南的苗北藝文中心聆賞台灣優律思美界的年度聯合表演盛典。音樂詩歌與Eurythmists動靜之間,觀眾心魂感動的淚水不禁落下。陌生街道的夕陽何等耀眼。 到
Thumbnail
2024/12/31
2024歲末,時而獨遊,時而與媽咪同行。 到重慶南路買農民曆,武昌街吃三來素食,228公園散步,甚至嘗嘗公園酸梅冰阿伯的酥餅。 搭火車到竹南的苗北藝文中心聆賞台灣優律思美界的年度聯合表演盛典。音樂詩歌與Eurythmists動靜之間,觀眾心魂感動的淚水不禁落下。陌生街道的夕陽何等耀眼。 到
Thumbnail
2024/12/10
距離聖誕節之前的四個將臨期主日,昨天是第二主日,這期間最適合沉思、反省、計畫。剛好可以進行靈性書寫,由高我/內在小孩/靈性指導團隊協助們。 本篇寫兩種靈性書寫: 一為是粉絲團『菩心願行』的怡伶教的限時靈性書寫四原則。一個是我的修正。 她的Facebook直播,直接帶一場靈性書寫,可回放跟著做。
2024/12/10
距離聖誕節之前的四個將臨期主日,昨天是第二主日,這期間最適合沉思、反省、計畫。剛好可以進行靈性書寫,由高我/內在小孩/靈性指導團隊協助們。 本篇寫兩種靈性書寫: 一為是粉絲團『菩心願行』的怡伶教的限時靈性書寫四原則。一個是我的修正。 她的Facebook直播,直接帶一場靈性書寫,可回放跟著做。
2024/12/08
11/22當我寫出:直視黑暗,與過去和解。 我的幼稚、某些事的挫折容忍度低、容易憤怒的毛病現形。 更新後的app無法登入,令我煩悶。有種乾脆不要的舊習心情出現。我就明明喜歡吃素啊❤️ 母女的對待,我常既勉強聽話後又不高興,小事變吵架。我就做自己,不勉強❤️ 嫌棄自己怎麼瞋心熾盛若此,對自己生
2024/12/08
11/22當我寫出:直視黑暗,與過去和解。 我的幼稚、某些事的挫折容忍度低、容易憤怒的毛病現形。 更新後的app無法登入,令我煩悶。有種乾脆不要的舊習心情出現。我就明明喜歡吃素啊❤️ 母女的對待,我常既勉強聽話後又不高興,小事變吵架。我就做自己,不勉強❤️ 嫌棄自己怎麼瞋心熾盛若此,對自己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本篇分享若要準備建築師考試該「從何下手」 ? 包括理解考試重點、調整心態、制定讀書計畫、有效運用時間、結合實務經驗、練習歷屆考題、善用資源、保持適度休息,並關注建築相關時事。且我將備考期劃分為四階段,並詳述了每週的讀書與練習安排,強調穩定進度和身心調整對通過考試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篇分享若要準備建築師考試該「從何下手」 ? 包括理解考試重點、調整心態、制定讀書計畫、有效運用時間、結合實務經驗、練習歷屆考題、善用資源、保持適度休息,並關注建築相關時事。且我將備考期劃分為四階段,並詳述了每週的讀書與練習安排,強調穩定進度和身心調整對通過考試的重要性。
Thumbnail
Day 7 (24/09/22) 建築 宛如指揮的建築師需要意匠設計、結構設計與環境設計三組設計團隊,後面兩者通常被稱爲工程師。 隈研吾在海外的第一個建案,2000年落成的中國的「竹之屋」學到:配合當地的施工水準,再決定選材與細節處理。(日本是世界第一的施工水準) 雖然昨天我似乎是爲
Thumbnail
Day 7 (24/09/22) 建築 宛如指揮的建築師需要意匠設計、結構設計與環境設計三組設計團隊,後面兩者通常被稱爲工程師。 隈研吾在海外的第一個建案,2000年落成的中國的「竹之屋」學到:配合當地的施工水準,再決定選材與細節處理。(日本是世界第一的施工水準) 雖然昨天我似乎是爲
Thumbnail
建築是美感與現實兼併的產物,設計美感需要養成也需要搭配工匠的實現,有時候太過執念於設計,會不敵現實財務與技術的限制,而不切實際,所以要將想法與現實銜接,建築師或設計師最好能第一手得到在現場施作的營造端的回饋...
Thumbnail
建築是美感與現實兼併的產物,設計美感需要養成也需要搭配工匠的實現,有時候太過執念於設計,會不敵現實財務與技術的限制,而不切實際,所以要將想法與現實銜接,建築師或設計師最好能第一手得到在現場施作的營造端的回饋...
Thumbnail
當人類要去考究城市歷史、挖掘出來的物件、進入地底之時,他們要如何判定、辨識,那是一座城市?城市的構成是什麼? 硬體之外,充盈於這些組構之間的人們,又是如何生活著,我們能從遺跡裡如何判定,如果過去與現在的城市之間,不存在著連續性的話?
Thumbnail
當人類要去考究城市歷史、挖掘出來的物件、進入地底之時,他們要如何判定、辨識,那是一座城市?城市的構成是什麼? 硬體之外,充盈於這些組構之間的人們,又是如何生活著,我們能從遺跡裡如何判定,如果過去與現在的城市之間,不存在著連續性的話?
Thumbnail
【概要】 受不了世界充斥著混凝土建築,讓大家誤以為這就是建築的全部, 隈研吾提出了「自然的建築」,透過理念的闡述,以及案例的細節以及實行過程的介紹,描述所謂「自然的建築」,並非單純使用自然材料這麼簡單,而重點是要因地制宜...
Thumbnail
【概要】 受不了世界充斥著混凝土建築,讓大家誤以為這就是建築的全部, 隈研吾提出了「自然的建築」,透過理念的闡述,以及案例的細節以及實行過程的介紹,描述所謂「自然的建築」,並非單純使用自然材料這麼簡單,而重點是要因地制宜...
Thumbnail
2019年10月20日我參加了宅地建物取引士考試(簡稱宅建士或宅建),順利一次通過。宅建相關的中文心得不多,本文希望當一篇好的中文宅建準備攻略,期待拋磚引玉,有跟更多優質華人日本不動產人才交流的機會。
Thumbnail
2019年10月20日我參加了宅地建物取引士考試(簡稱宅建士或宅建),順利一次通過。宅建相關的中文心得不多,本文希望當一篇好的中文宅建準備攻略,期待拋磚引玉,有跟更多優質華人日本不動產人才交流的機會。
Thumbnail
完整標題:architect 與「匠作」、「將作」或「築作」、「築建擔扛者」、「築建擔崗者」、「築匠」、「築建師」、「築建匠師」、「築建工作者」、「築建工技士」、「築建工程師」或「合聯技藝匠師」(即類似「合聯全方位技藝之師者」) 等並意通現代中文的「建築師」或「建築技術專門人員」等的轉換密碼
Thumbnail
完整標題:architect 與「匠作」、「將作」或「築作」、「築建擔扛者」、「築建擔崗者」、「築匠」、「築建師」、「築建匠師」、「築建工作者」、「築建工技士」、「築建工程師」或「合聯技藝匠師」(即類似「合聯全方位技藝之師者」) 等並意通現代中文的「建築師」或「建築技術專門人員」等的轉換密碼
Thumbnail
建築,這個附會於自然的人工結構,提供了「思想對決」的可能。柄谷也不是第一個敏感的由西方建築、都市計畫切入的日本知識人,內藤湖南、鯖田豊之不約而同曾對西方文明的高樓大廈、日本的平房建築進行比較,用欠缺腹地的中世西歐都市的發展來解釋世界,這種征服自然的邏輯對東亞傳統知識人而言,是無法簡單接受的。
Thumbnail
建築,這個附會於自然的人工結構,提供了「思想對決」的可能。柄谷也不是第一個敏感的由西方建築、都市計畫切入的日本知識人,內藤湖南、鯖田豊之不約而同曾對西方文明的高樓大廈、日本的平房建築進行比較,用欠缺腹地的中世西歐都市的發展來解釋世界,這種征服自然的邏輯對東亞傳統知識人而言,是無法簡單接受的。
Thumbnail
龔老師上船到馬祖前扛了本建築史進坑道(有誰知道哪本的話還請提醒一聲),2年。2個月的時間可以拿哪些書當枕頭呢?要升大三了,哪些能力該準備好呢?
Thumbnail
龔老師上船到馬祖前扛了本建築史進坑道(有誰知道哪本的話還請提醒一聲),2年。2個月的時間可以拿哪些書當枕頭呢?要升大三了,哪些能力該準備好呢?
Thumbnail
有拿過我的名片的朋友,一定會覺得我的博士班是生命環境科學研究科,而感到不解而不可思議。而這個生命環境研究科是怎麼來的呢?
Thumbnail
有拿過我的名片的朋友,一定會覺得我的博士班是生命環境科學研究科,而感到不解而不可思議。而這個生命環境研究科是怎麼來的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