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03】 建築師,該從哪裡開始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上篇分享了建築師考試的應考前所需考慮的事項與心態及應試策略,本篇就要來分享「從何下手」開始準備建築師考試,以下會提供自身建議跟分享阿河自己的準備方法 !


【 對於準備考試的建議 】

0. 了解考試內容 :

考選部上有建築師考試的命題大綱,可以參考近幾年的出題趨勢,內容中畫紅線的都是相對重要的,所以能夠熟讀做準備是最好 !

1. 調整心態,並非追求滿分

很多考生包含我自己,備考時都會不自覺地朝「追求滿分」的狀態走,但其實考試60分就及格通過,所以調整心態,同時理解各個科目的考科重點,用刻意練習的態度去熟讀熟記重點,讓自己能過飛越及格線就好,相對細節的內容能多準備就盡量,但那不是唯一,力要用對地方。

2. 建立讀書計劃並確實執行:

依照自己可運用的時間自己的步調去安排讀書計畫,確保各科目分配的比重,按部就班地學習,同時也能考慮自己的優劣勢,微調分配時間來刻意練習弱點,比如手繪很強,那可以多花點時間讀學科。

3. 取捨娛樂,減少社交:

準備考試期間,會耗費大量時間在讀書或是畫圖,畫大圖一張就是四小時八小時甚至更久,所以日常生活也會漸漸被備考的計畫時程所占滿,心態上需要去調整,同時除了重要社交場合,減少聚會犧牲假日時間來準備是很重要的。

4. 結合實務應用 :

結合工作經驗、從實務角度去面對考試相對會更有幫助,畢竟經手過些案子也會對其法規、設計邏輯、實踐落實有更深刻的印象,同時也能對書中的知識更加理解;畢竟建築除了設計邏輯也是需要務實地去將設計實踐出來,理論與實務的碰撞,能夠讓建築人更加理解何謂建築本質,這對寫申論題或是術科的呈現會有很大的幫助。

5. 刷歷屆考題 :

歷屆考題能夠讓人最快進入狀況,這邊分別提出我自己對於各科目準備之建議 :

  • 營建法規及實務 : 法規變化快,寫近3-5年內考古題即可,同時追蹤最新的法規狀態。
  • 建築構造及施工 : 先就近3年的考題練習並確實訂正,再回去讀特定章節,時間允許才會再往前再練近十年內的考題同時作為複習。
  • 建築環境控制 : 準備近10年考古題,先從申論題開始練習,並將特定常出現的考題章節讀熟,再回去刷選擇題,環控盡量用圖像記憶用手畫過一次來加深印象。
  • 建築結構 : 不同於環控先練申論題,而是先從近10年選擇題開始,接著才去練申論題,結構有很多公式,建議可以整理成表格,做成屬於自己的筆記,以便後續複習用。
  • 術科兩科 : 近15年的考題都做,先試著整理出題趨勢近期的考題類型,分門別類之後就可以開始針對不同類型去做解題跟畫圖,術科的準備上,尤其敷地我準備得最久也充滿心得,之後會額外獨立一篇來分享

6. 善用資源並主動搜尋資料 :

善用過去校園內的資源,詢問已上岸的前輩經驗分享,同時審視自己的需求來去找書學習(教科書、設計網站、建築師雜誌或是相關類型的書籍),最後內化成屬於自己的知識,就能夠集結各方於一身,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優勢。

7. 記得適度休息 :

雖然備考要全力以赴向前奔跑,但是足夠的休息也很重要;在高壓的狀態下,要允許自己停下來喘口氣,吃好睡好保持好身心健康,充飽電了才有力繼續向前。

8. 關心時事,尤其是建築界的動態 :

考題大多都會跟著時事或是時代趨勢,也能參考每年七月公務人員高考的題目類型,去判斷目前人們重視的議題,進而做準備;而建築界的動態更是不可少,新的建築工法理論知識,抑或是新建築落成,都是可以去關心並作為備考參考的。


【讀書計畫時程】

建築師考試每年二月放榜,接著就開始為期九個月的長跑,個人建議可以把這九個月切成四個階段來循序漸進地準備 :

raw-image

若工作太忙怎麼辦 ? 請別浪費每天的「10-15分鐘」,來做下面的小練習 :

raw-image

【 河的考試經驗 】

我第一年裸考乘著新手運通過了大設計,同時離開新手村(也可說是運氣不好),而準備學科的策略我是一年兩科 (法規、構造 > 結構、環控) ,而術科就是埋頭苦練,沒想到在學科全都通過之時,碰上大設計、構造洗牌,直到最後才又把這兩科連同小設計考完上岸,但這一路走來也過了七年。

我自己是邊工作邊準備,在此分享我一整年、每個禮拜的準備時程 :


3-10月期間 (準備學科、術科練手)

平日下班後 20:00-24:00 讀書 / 畫圖 (碰到加班回家不管如何一定要讀到24:00)
假日 9:00-24:00 拿來複習當周讀的學科 與 畫圖解題 (除非有事不然兩天都不休息)
每週學科進度會平均分配,但術科的圖一定會產出至少三張A3配置(含訂正)

10月到考試前 ​(衝刺術科、複習學科)

平日白天讀學科,下午練術科,晚上訂正術科圖面及複習學科
假日整天練術科,晚上訂正圖面及複習學科 (若手痛會休一天假日不畫圖,純讀書)

(若能夠請長假請參考10月的做法,若不行及參考3-10月的即可,我兩種都有經歷過。)


【 小結 】

本篇分享分析準備考試的建議及讀書計畫分享,若喜歡以上內容或內容對您有幫助,還請持續關注。接下來會針對各科目詳細介紹內容(準備方向)、建議參考書籍來做分享,我是阿河,謝謝您看到這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河の建築師筆記
22會員
9內容數
透過這份「河の建築師筆記」分享來讓讀者能夠熟悉建築師考試、找到屬於自己的備考策略,並以簡單的方式理解建築知識、期望能讓無論是否為建築人的讀者能更認識建築。 <以自身經驗分享來幫助考生準備建築師高考, 並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分享建築時事及知識內容>
河の建築師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4/14
敷地計畫基礎可從Kevin Lynch《城市的意象》這本書中的五大城市元素切入:通道、邊界、區域、節點、地標,理解其功能與關聯,有助於空間組織與設計操作。
Thumbnail
2025/04/14
敷地計畫基礎可從Kevin Lynch《城市的意象》這本書中的五大城市元素切入:通道、邊界、區域、節點、地標,理解其功能與關聯,有助於空間組織與設計操作。
Thumbnail
2025/04/07
本篇主要介紹建築師考試中的「建築構造及施工」考科內容,並透過自身經驗分享如何準備並提供建議。
Thumbnail
2025/04/07
本篇主要介紹建築師考試中的「建築構造及施工」考科內容,並透過自身經驗分享如何準備並提供建議。
Thumbnail
2024/12/14
本篇分享建築師考試如何準備法規,除了分享重點法規如:國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技術規則等;小河也不藏私地分享自身準備方法 : 透過聚焦近年考題,圖解或表格記憶,並善用數位工具整理筆記,另透過關注實務法規來讓自己能夠理解,針對常考內容強化練習,合理規劃範圍避免過度負擔。
Thumbnail
2024/12/14
本篇分享建築師考試如何準備法規,除了分享重點法規如:國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技術規則等;小河也不藏私地分享自身準備方法 : 透過聚焦近年考題,圖解或表格記憶,並善用數位工具整理筆記,另透過關注實務法規來讓自己能夠理解,針對常考內容強化練習,合理規劃範圍避免過度負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準備迎接今年底即將來臨的建築師考試?想在真正的考場上獲得無比的自信?邀請參加第五屆真實的建築師考試模擬考,精確的題目設計,百分百實戰演練,專業監考團隊,建研所 室,懂考試!
Thumbnail
準備迎接今年底即將來臨的建築師考試?想在真正的考場上獲得無比的自信?邀請參加第五屆真實的建築師考試模擬考,精確的題目設計,百分百實戰演練,專業監考團隊,建研所 室,懂考試!
Thumbnail
本文是關於113年建築公務人員高考三級考試試題解析的文章,提供周邊環境分析以及設計解析技巧,對準備建築師考試的考生和應屆畢業生有幫助。
Thumbnail
本文是關於113年建築公務人員高考三級考試試題解析的文章,提供周邊環境分析以及設計解析技巧,對準備建築師考試的考生和應屆畢業生有幫助。
Thumbnail
開始蓋房子吧!從表層到抽象的旅程
Thumbnail
開始蓋房子吧!從表層到抽象的旅程
Thumbnail
本文架構: 一、學測國寫的理想時間分配 二、結構化思考降低寫作難度 三、分項鍛練與細部優化 四、小結  
Thumbnail
本文架構: 一、學測國寫的理想時間分配 二、結構化思考降低寫作難度 三、分項鍛練與細部優化 四、小結  
Thumbnail
  對於大學念建築的人來說,建築的哪個階段最讓人覺得有趣呢?概念發想?基的分析?空間配置?還是畫圖、做模型?我認為是設計的過程,將概念建築化的過程,更精確的說,是在苦思已久的某個時刻突然蹦出靈感的一瞬間。那種出其不意的感覺比想出數學答案還要爽;數學的答案是神說了算,建築設計的答案則是我說了算
Thumbnail
  對於大學念建築的人來說,建築的哪個階段最讓人覺得有趣呢?概念發想?基的分析?空間配置?還是畫圖、做模型?我認為是設計的過程,將概念建築化的過程,更精確的說,是在苦思已久的某個時刻突然蹦出靈感的一瞬間。那種出其不意的感覺比想出數學答案還要爽;數學的答案是神說了算,建築設計的答案則是我說了算
Thumbnail
建築史在建築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以鄙人在淡江建築時的必修學分表為例,建築史系列課程包含二年級上下學期的〈中國建築史〉、〈西洋建築史〉,三年級上下學期的〈現代建築史〉、〈當代建築設計思潮〉,及4年級的〈台灣建築史〉,畢業門檻為五選三(每科2學分,合計6學分)。比較其他學校的建築史課程,建築
Thumbnail
建築史在建築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以鄙人在淡江建築時的必修學分表為例,建築史系列課程包含二年級上下學期的〈中國建築史〉、〈西洋建築史〉,三年級上下學期的〈現代建築史〉、〈當代建築設計思潮〉,及4年級的〈台灣建築史〉,畢業門檻為五選三(每科2學分,合計6學分)。比較其他學校的建築史課程,建築
Thumbnail
如果我一開始就告訴你正確的作法,那你什麼也學不到。
Thumbnail
如果我一開始就告訴你正確的作法,那你什麼也學不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