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的稱號對於李世民,對於唐朝,都只是一個起點。
從兩突厥分崩離析,結盟唐朝開始,西域諸國的版圖開始發生變化。大唐的霸權,也正式開始跟世界接軌。
在此之前,我們先跟隨李世民稱霸的節奏,來探訪唐書中的異國。
南北朝以來,北有突厥,東有朝鮮,南有諸越,西則西域……
西,不只西域。
比西域要南一點的西羌,才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心腹要地」。
首先是吐谷渾。
在南北朝史料中,普遍認為吐谷渾為遼東鮮卑慕容氏子弟所建立,但《舊唐書》把這件事寫得非常模糊。
「吐谷渾,其先居於徒河之清山,屬晉亂,始度隴,止於甘松之南,洮水之西,南極白蘭,地數千里。」
徒河就是西晉時,鮮卑慕容氏的領地。而他們落腳的地方,大約是在今天青海省的北部,往南是接不到四川的,遑論西藏。基本上,南方以崑崙山脈隔絕,西北又有沙漠,吐谷渾相當是個「遺世而獨立」的國家。
吐谷渾因為來自漢末鮮卑,能通漢文,多用漢制。也同樣保持有城郭而不居,隨逐水草,廬帳為室。父卒,妻其庶母;兄亡,妻其諸嫂等等習俗。
隋文帝楊堅多次與吐谷渾作戰,最終嫁了個公主去撫慰撫慰……這就不妙了。其實漢朝人跟現代人不知道嫁公主的意思就算了,隋唐官員帝皇應該非常明白才對。
草原民族娶了你的公主,就等於成為你的財產繼承人之一。
「自是朝貢歲至,而常訪國家消息,上甚惡之。」
吐谷渾跟隋朝結成了親家,就老想著分遺產的事情,楊堅當然十分不爽。
這是難得寫明白的角度,要知道一般的認知意義是另一面:嫁女兒等於讓你進入我的家族,成為家族的一份子。
這就很看誰先掛點嘛,草原民族掛了老子,公主還會傳兒子傳孫子,一個公主控制三代人不是夢。相對只要我大天朝的合法繼承人都在,你們這些賊女婿就是只能乾瞪眼。
如果說楊堅是十分不爽,那他的繼承人楊廣就是二十分不爽了。
畢竟吐谷渾王是看著他楊廣碗裡的飯菜啊。
楊廣即位後,趁著吐谷渾王伏允派了質子來,就準備要尋釁了。
這如意算盤就是,摘了伏允的頭,讓質子回去當個傀儡王:當年異人跟呂不韋就是用這條計策的。
只是這好大一盤棋也是世界真奇妙。
剛好,鐵勒人來入侵中國,楊廣派了個將軍去迎戰,卻被鐵勒打得節節敗退……然後鐵勒人就投降了,說要談和。楊廣心中一動,就派了裴矩去說爛他們,「好的,我們接受和平,但你們要去攻打吐谷渾。」
鐵勒說好啊OK啊,隋朝就集結了大軍,跟鐵勒一起去掃蕩了吐谷渾,打得伏允逃入了黨項。
喔,其實鐵勒的舉動,過去有一個解讀可以用。
就是這些塞外草原民族啊,其實並不是想要征服中國所以擾邊。
很單純就是說,交界地本來有他們的牧場,但他們因為長時間不居住在這邊,中國人就會想說,耶撿到空屋寶地好棒喔就搬進去了。
那等遊牧民族到冬天啊,或者是幾個牧地的地力都消耗得差不多要回來,靠杯,我家被中國流浪漢佔領了。一言不和大家就打起來了。
一家對一戶可能就私了,一個部族對上一個縣,事情就會鬧大。中國叫太守支援,鐵勒找單于來幫,邊疆戰爭就打開了。
但相對層級提高了,除了兵刃相交,也會多出外交手段的解決方案。
單于知道跟中國政府打仗,沒好處,就想討個牧地回來。
中國政府就說,那你去搶吐谷渾,搶到的我們平分。
大概就是這樣的故事了。
好,隋煬帝驅逐了伏允,打算成立自己的傀儡政權時,吐谷渾人又不依了。
其實伏允本來也是國民叛亂殺了他哥,才被擁立為王的。
草原政權本身沒有很時興中國那套繼承論,只有大家公認的才能當首領。
隋文跟隋煬一直想要干涉吐谷渾政權,除了不爽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們建立東突厥政權是成功的:啟民可汗與其說是另一個突厥,其實就是隋朝養的。
這場吐谷渾討伐戰,從大業四年打到五年。雖然得到很多,但隋朝也失去很多。楊廣甚至試圖培育龍馬青海驄,同樣以失敗告終。
但他在乎嗎?一點也不。聖天子的威名已經壓倒了吐谷渾,該是往遼東前進的時候了。
對,李世民採取的順序,跟楊廣一模沒有兩樣。
總之,楊廣收回了傀儡吐谷渾王,撤出青海。而伏允很快就借助黨項的兵馬,捲土重來。等到李淵入主長安,又跟伏允達成協議,夾擊涼王李軌。
不過還沒開戰,李軌就投降了。從此無事。
李世民就算想要成就霸業,又怎麼會無端開戰?
《吐谷渾傳》說,後來伏允派使者來拜訪李世民,回去的路上擄掠了一番,於是李世民大怒。
這感覺就還滿騙小孩的。
不說別的,李世民對於突厥顯然都是經過多年精心策劃安排才動手,哪有可能一下就去打吐谷渾。這藉口跟曹操伐徐州還真有87%像。
事實上,貞觀六年幾無大事,最醒目的除了王珪背的大黑鍋,就是這句。
「黨項羌前後內屬者三十萬口。」
黨項,被視為漢代西羌的後裔,位於吐谷渾的南方,暫且看成青海省南部地區吧。
說暫且的原因是,隋唐記錄黨項是「西拒(接)葉護」。
葉護是個很有趣的詞,追早一點,就地名來說,應該是西域以西的地方。也就是過去的貴霜王朝……不,貴霜只是五葉護之一。
西突厥也常用葉護為名(或官名),也就是再深究一點,葉護本來應該就在新疆一帶而已。這也是我為啥不說中東或西亞。直到隋唐,葉護應該都還是代表著西域之外,東亞霸權所不能及處。包括中國與草原民族。
就像羌人散居不可一併而論,黨項也是一個謎一般的「種」。跟中國或突厥這種國家不一樣,黨項同樣是由許許多多的部族所組成。他們各有姓氏,不相統屬,沒有稅賦繇役。你說像是山上的原住民?他們每三年又會聚集一次辦祭典,而凡是要作戰打架,各個部落必定響應。
且不管是所謂的草原民族,又或是青康藏這邊吐谷渾或吐蕃,都還是有種植作物的。
黨項完全沒有,正一個來無影去無蹤,中國人完全沒辦法理解的族群。
啊不就黑道。
黨項人因為住在高原,雖不種植作物,但對酒很有需求。往往他們會下來侵擾各國,就是因為需要釀酒的大麥。當然,雖然黨項人好戰,也是有些人覺得,就搬下來住啊每年打不膩喔。
隋朝開始,就有少數部族歸化。
隋文帝對黨項人的各種作息與文化有了解之後,也趁機大破了一次黨項入侵,好好教訓他們應該像中國人一樣定居耕作,養老長幼。
從此朝貢不絕,天朝幹話聽聽就好。
楊堅打破的也是某些部族而已,真那麼厲害,幫助伏允的難道又是幽靈部隊膩。
好,李世民他們自然都有這些資料。欲降吐谷渾,先搞定黨項羌才是個理。
貞觀三年,李世民就循當年隋文帝打勝仗的會州,派鄭元璹進入黨項宣撫。
當時有個酋長細封步賴就表示,好啊我們投降大唐,我想去長安玩。
李世民不但厚加款待,還給細封步賴加了個刺史,畫了個領地,當真是有吃又有拿。
步賴回去顯擺一下,很快又有幾個酋長跟進來朝,唐太宗一個個比照辦理。
道理是這樣,細節我們還是吹一下。這些酋長來訪有個要求叫做「請同編戶」。什麼意思呢?應該說,大唐封的不是虛銜。
沒意外的話,李世民應該派了一些文武官員,去幫助黨項人編戶籍。編了戶籍,就可以整理收入稅賦,安排繇役。要知道高山族一般來說,酋長的生活跟一般族民也沒什麼差別。
可是中國這一套帶進去,權力階級就會誕生。只要統治階層能在享受之餘帶給族民更多利益,車輪就會開始轉動。沒錯,李世民不是平白無故發善心來著,他給這些黨項刺史的要求,就是去侵擾吐谷渾的部落。
大哥給你們靠!
三年,三十萬。
大唐連結黨項,跟吐谷渾的戰爭,就這樣在檯面下展開。真正的滅國之戰,還要等到貞觀八年底才會發動。
不過,有人親大唐,自然也有人親吐谷渾。
在黨項諸部中,一直以來最強大的,跟鮮卑一樣,也是拓跋氏,就跟吐谷渾的伏允非常親近,甚至結為親家。
同盟國了,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應該就是拓跋黨項支持伏允復國的。
然而,最終在大唐消滅吐谷渾後,拓跋氏的酋長也終於降唐,更封李氏。並在吐蕃的侵逼下,黨項人慢慢地往河西走廊遷移。
更在數百年後,為自稱起於西涼的李氏王朝,再次留下一縷不滅的幽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