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第一波銷售的抱怨聲連連,使得粉絲傷心也變了心,致使Phoebe Philo第二波發表與售賣情況不若以往。這讓老闆Phoebe Philo察覺到問題的嚴重性,罕見的接受《紐約時報》記者的採訪,希望透過回應各消費者提出的問題與質疑,挽回人們對於產品的信心。Phoebe Philo說,針對消費者提到的庫存問題,原因在於他並不想像一般奢侈品牌一樣為了營利而大量生產,進而產生庫存量而造成浪費。Phoebe Philo表示第一波售賣之所以少量生產只是想探探市場水溫,計算出最適當的生產量以合理的因應消費需求。過去時尚產業為了保有品牌價值,過季的庫存品只能燒毀,後續因為永續意識崛起被明令禁止焚燒行為;不過,縱使品牌將過季品丟到outlet販售,也無法有效解決過剩的庫存品。因此,Phoebe Philo很明確的指出,他並不想製造過剩的滯銷產品,耗費資源並造成環境污染。
再來是關於退貨與線下體驗的問題,Phoebe Philo很老實的坦承,這兩個問題他目前沒有更好的解方,但會努力的進行改善。值得一提的是,他認為消費者在購買他的高價產品前應該要深思熟慮,思考這項商品是不是自己必須的,以及是否適合自己。他認為產品之所以高價並不是刻意哄抬,而是他值得這個價值,因為每一個物件的設計都是Phoebe Philo用心的以自己會實穿的角度去設計,他認為自己的產品絕對是最細緻的從女人的角度做出發,而且發表的款式一定是他認為最經典且最有意義的設計。因此,消費者面對Phoebe Philo給出的適當定價時,也應該反向的去思考自己的需求,這才能與Phoebe Philo想要提供給消費者的情緒價值相互應。
Phoebe Philo曾淡淡的提過,他有非常多的衣服都是以前在Chloé、Céline時期做的,至今他還是反覆穿著,因為這些產品都是他考量到其實穿性及流行經典性而設計的,值得一穿在穿。事實上,Phoebe Philo並不鼓勵消費者追求現今時尚產業的步調,例如各大奢牌多頻次的量產春夏、秋冬系列,以及度假、早春、早秋等為了營利而做的發表。這對Phoebe Philo來說是過度商業化的,而且毫無創意的靈性可言。Phoebe Philo很明確的表示,在他設計的產品中,絕對是經過連貫性的延續與計畫,因此在第一波與第二波的商品發表上,可以發現他的設計風感並沒有突兀的斷裂感,以及商業性濃厚的季節感,而是一種綿密延伸的設計感,具有明確的主題性與設計意義。Phoebe Philo直白的挑明著說,他不覺得時尚品牌需要不斷的出新;相反的,品牌與作品的價值應該來自於設計師對於風格的延續與具有主題性的主張,並非為了趕著售賣而不斷推陳出新不連貫且無系列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