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41|留學美國如何改變我對金錢與時間的概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財富積累與你的收入或投資會報率關係不大,而與你的儲蓄率關係很大。」


「財富是對收入扣除開支後,剩下的部分進行積累的結果。」


「財富的價值與個人需求有關。」


「收入超過一定水平後,你的物質需求由慾望決定。」


「對時間的靈活掌控,是你的無形財富。」


「有存款,你可以選擇一份雖然收入低,但對你更有價值的工作。」


這段討論節錄自美國作者 Morgan Housel [1] 的著書:“金錢心理學:財富,人性和幸福的永恆真相[2],引發我對「儲蓄」的重新思考。

raw-image


來美國留學的過程,


真的體會到「儲蓄」會影響平時做事情的情緒。


在美國讀博士班,基本是不用花錢,每個月還有生活費可以領。


但這個生活費真的就是生活費,大概付完房租以及吃東西跟交通大概就用完。


如果要額外買書,買電子產品,那就需要額外的金流來源。


記得當時博士三年級,還好有申請到教育部的留學獎學金,


多少打平一些生活上額外買書買課程的費用。


不過反思我的消費,我既沒有買車,也沒有在旅行,


最主要的還是花費在買書上課方面。


來美國後改變我最多心態的,是上線上的實體課。


我參與了 Linking Your Thinking Workshop[3] 以及 Ship 30 for 30 [4] 這兩個線上培訓營,


分別鍛鍊我使用 Obsidian 做知識管理,以及在社群媒體上進行數位寫作的能力,真的受用無窮。


而這兩個 Workshop 前前後後我也付了有35萬台幣在上面。


這個價錢如果是在台灣的課程,就會感覺蠻貴的,


但在美國的課就感覺是很標準的價錢。


不過這兩門線上實體課都非常豐富:培訓營期間有6-8場的直播,社群內有豐富的教材,還有許多志同道合的同學。


美國這兩門線上實體課給的氛圍,還沒見過台灣有哪門課可以做到這樣。


或許凡事講究CP值得台灣,把力氣都花在行銷上,


對於課程內容的優化已經是心有餘但力不足了吧。


前兩個月回台灣的感覺也是,


各種買東西都在比各種折價,


精神都消耗在省小錢的小確幸裡,


就沒有 Capacity 去關心大的事情了。


Reference

[1] https://www.morganhousel.com/

[2] https://www.dedao.cn/ebook/detail?id=Z1GDBjp8o9nDz1NZyd5MXvBj6RKEVwNDjDyWAp4aGOkJmYQrLbP7e2glqxl9qNPe

[3] https://www.linkingyourthinking.com/

[4] https://www.ship30for30.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628會員
2.0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延續前一篇文章 文章內有提到,我們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的儲蓄率』,善用每次分配主動收入的機會 有錢人之所以能越來越有錢,並不是因為他們都不消費當守財奴 而是他們選擇『不用自己的錢去完成喜歡的事』 僅僅是財務分配順序交錯,卻對資產累積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而今天將會從產業面來會大家解析比理財更重要的事
Thumbnail
延續前一篇文章 文章內有提到,我們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的儲蓄率』,善用每次分配主動收入的機會 有錢人之所以能越來越有錢,並不是因為他們都不消費當守財奴 而是他們選擇『不用自己的錢去完成喜歡的事』 僅僅是財務分配順序交錯,卻對資產累積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而今天將會從產業面來會大家解析比理財更重要的事
Thumbnail
為什麼要投資理財?談論錢錢錢不是很俗氣?這個世界只能用財富來定義嗎? 如果你這麼想,我想這一篇可以為你帶來不同的思維。你會明白為什麼在生活裡,要撥一部分的時間學投資理財、為什麼要把金錢納入在生活的一部分。錢,絕對不是生活的全部,更不是快樂的泉源,但,絕對是邁向幸福的重要指標。
Thumbnail
為什麼要投資理財?談論錢錢錢不是很俗氣?這個世界只能用財富來定義嗎? 如果你這麼想,我想這一篇可以為你帶來不同的思維。你會明白為什麼在生活裡,要撥一部分的時間學投資理財、為什麼要把金錢納入在生活的一部分。錢,絕對不是生活的全部,更不是快樂的泉源,但,絕對是邁向幸福的重要指標。
Thumbnail
「財富積累與你的收入或投資會報率關係不大,而與你的儲蓄率關係很大。」 「財富是對收入扣除開支後,剩下的部分進行積累的結果。」 「財富的價值與個人需求有關。」 「收入超過一定水平後,你的物質需求由慾望決定。」 「對時間的靈活掌控,是你的無形財富。」 「有存款,你可以選
Thumbnail
「財富積累與你的收入或投資會報率關係不大,而與你的儲蓄率關係很大。」 「財富是對收入扣除開支後,剩下的部分進行積累的結果。」 「財富的價值與個人需求有關。」 「收入超過一定水平後,你的物質需求由慾望決定。」 「對時間的靈活掌控,是你的無形財富。」 「有存款,你可以選
Thumbnail
1.學習改變 學習知識 除了學習各自專業,也要學習金融知識: 錢,是貨幣,從商品(金幣)、到代表(美金)、到法定貨幣、加密貨幣。 銀行,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中央銀行。 經濟成長、GDP。 利率、通貨膨脹,導致什麼都不做錢也會變少。 思考未來 從工業革命的朝9晚5,到數位族群的遠距
Thumbnail
1.學習改變 學習知識 除了學習各自專業,也要學習金融知識: 錢,是貨幣,從商品(金幣)、到代表(美金)、到法定貨幣、加密貨幣。 銀行,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中央銀行。 經濟成長、GDP。 利率、通貨膨脹,導致什麼都不做錢也會變少。 思考未來 從工業革命的朝9晚5,到數位族群的遠距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我們的財富觀念往往被外在的標準所影響。透過一段簡單的對話,我們可以深入理解到,隨著財富的增加,人們往往會更加低估自己的收入水準。面對這樣的心理落差,我們如何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並且在財務上做出明智的選擇?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我們的財富觀念往往被外在的標準所影響。透過一段簡單的對話,我們可以深入理解到,隨著財富的增加,人們往往會更加低估自己的收入水準。面對這樣的心理落差,我們如何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並且在財務上做出明智的選擇?
Thumbnail
窮人多存錢,富人多投資! 1.存錢 存錢的重要 存錢給予我們的安全感,勝過於任何巨大的報酬。 每一筆錢就像一個磚,堆砌出牢不可破的城牆,讓我們生活可以扛過各種洪水。 6個月緊急預備金,3年生活準備金。 存錢的本質 存下的金錢,等於給予社會減去索求於世界。 賺錢 沒有人會因為我們
Thumbnail
窮人多存錢,富人多投資! 1.存錢 存錢的重要 存錢給予我們的安全感,勝過於任何巨大的報酬。 每一筆錢就像一個磚,堆砌出牢不可破的城牆,讓我們生活可以扛過各種洪水。 6個月緊急預備金,3年生活準備金。 存錢的本質 存下的金錢,等於給予社會減去索求於世界。 賺錢 沒有人會因為我們
Thumbnail
我自己現在有三種錢不省:運動上的、學習上的、省時間的。
Thumbnail
我自己現在有三種錢不省:運動上的、學習上的、省時間的。
Thumbnail
賺很多錢不代表你能成為富有的人,賺多花多只能持平,還不能獲得財務自由,只能稱為有錢,我們看過某名星很有錢最後破產只因對金錢觀念沒有真正理解。在<<金錢心理學:財富、人性和幸福的永恆真相>> 書中指出了[有錢]和[富有]的定義,我們一直都誤以為有錢就是富有了....... 有錢和富有到底分別在那
Thumbnail
賺很多錢不代表你能成為富有的人,賺多花多只能持平,還不能獲得財務自由,只能稱為有錢,我們看過某名星很有錢最後破產只因對金錢觀念沒有真正理解。在<<金錢心理學:財富、人性和幸福的永恆真相>> 書中指出了[有錢]和[富有]的定義,我們一直都誤以為有錢就是富有了....... 有錢和富有到底分別在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