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困苦的年代,佔別人便宜是人們常見的現象,我們內心常會對這種人有不好的評價,這也導致許多人會以為對別人「慷慨」就比較高尚。
禪宗有一段公案:達摩祖師從西方東來初見當時中土帝王梁武帝時,梁武帝出城躬迎時問達摩祖師。
梁武帝:朕造寺、度人、寫經、鑄像,有何功德?
達摩大師:並無功德。此乃有為之善,非真功德。
達摩大師之所以對梁武帝說,他做這些善事並沒有功德,六祖惠能曾在壇經裡記錄這段公案,並提出他的看法,他認為,梁武帝是把追求「福德」當成「功德」來看,而「福德」與「功德」有何差別呢?他進一步解釋,所謂功德就是體悟法身中的佛性,而不是做一些可以修得福報的事。
從達摩祖師與六祖惠能的智慧見解中,我們放在人與人相處中,也能解釋為何有些人自認對他人很「慷慨」,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而埋怨;也有一種情況是受到他人「慷慨」給予後而感到不悅。
在西方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的倫理學中,對「慷慨」有很深刻的討論,他認為所謂「慷慨」是要懂得適切花用的人,同時,也是在對的時機、對的人上展現大度的人。我有一位朋友,他對朋友的禮數相當周到,會記得大部分朋友的生日,並在生日前就會送上他精心挑選的禮物,但他並沒有從朋友那裡找到快樂,反而送越多禮物,越關懷他人,他就越多埋怨,埋怨他如何善待朋友,但朋友的回應總讓他感到不舒服。
為何他會對朋友的回應這麼在乎呢?這就要回到這位朋友他送禮真正目的及他的真正需求,依我個人觀察,我們每個人都極需要被認同、被肯定,然而,我們在追求被認同時,會以為「慷慨」的付出就能被認同,事實上,被給予者,並不了解對方的目的是為了取得他的「認同」,認同的又是什麼呢?在雙方沒有共識下,當然,被送禮、被關懷者會渾然不知如何回應;關懷他人者會苦等不到回報,最後,形成互為埋怨的關係。
另一種對反的例子是佔別人便宜或受人給予者,也會有被給予到不舒服。曾有一位嫁給不錯夫家的妹妹,她可能認為姐姐是一個在物質或財富條件不富有的人,平常姐姐不住名宅、不買名車、不多餘地花費,於是,這位妹妹認為對姐姐展現慷慨是一種良善、種福田的表現,而姐姐平常也會讓妹妹展現他的慷慨。然而,在一次出遊中,因平常都由這位妹妹請客,姐姐深覺應平衡一下,付了大部分的旅費,但妹妹卻在事後將旅費的錢轉帳到姐姐戶頭,當姐姐收到旅費那一刻,內心有一種「被看輕」的不舒服感,認為妹妹所展現的「慷慨」也是一種傲慢的表現。這種「被看輕」的心情,讓人更體悟到,對他人的「慷慨」時機需要更有智慧。
從上述例子,應證了「慷慨」需要用在正確時機、正確的人及正確理由,用的不對,反而會延伸出反效果,惹出不必要的埋怨與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