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認錯? 下一代純電EV 718車型將考慮塞進內燃機挽救銷量?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保時捷認錯? 下一代純電EV 718車型將考慮塞進內燃機挽救銷量?

在近年來的電動車浪潮中,保時捷一直以技術創新與電氣化戰略著稱。然而,最近的一個決策轉向,或許將改寫這家德國運動車品牌的未來。保時捷首席財務官Lutz Meschke在最近的電話會議上明確指出,市場對內燃機與混合動力車型的需求正在上升,這促使品牌重新審視其電動車專注的策略。這是否意味著下一代純電718 Boxster與Cayman將重回內燃機陣營?這是否與我的預言"預測歐美即將放棄2035年全面推動電動車的計畫"不謀而合?



保時捷電動化策略的初衷與現實

保時捷最初的電動化策略是響應全球減碳趨勢與技術創新需求。Taycan作為保時捷首款純電動車,剛上市時取得了相當亮眼的銷售成績,為市場注入一股全新的活力。然而,2024年的銷售數據顯示Taycan的銷量大幅下滑,特別是在過去一向穩定的中國市場。這使得保時捷高層意識到,過度依賴電動車型可能會帶來風險。

Taycan的市場疲態與內燃機718銷量反增形成鮮明對比。儘管全球推進電氣化,許多消費者在高性能車款上仍對傳統內燃機有著頑強的偏好。對於這部分客群而言,內燃機提供的引擎聲浪、駕駛感受與情感連結,是目前電動車無法取代的。

raw-image


內燃機與混合動力的回歸:技術與挑戰

在決策層面,保時捷正在探索如何將原本設計為純電動的車型逆向工程以接受混合動力或內燃機系統。這項技術調整將會是極具挑戰性的工程壯舉。首先,從設計角度看,純電動車型的底盤架構與內燃機車型大相逕庭。Taycan、電動版Macan和即將問世的718 EV的底盤結構皆為專門針對電動驅動單元設計,添加燃油動力系統不僅需要重新設計車體結構,還可能增加車重並影響操控性能。

儘管如此,保時捷的多元化生產設施或許是這個策略調整的關鍵。Meschke指出,位於萊比錫的生產線具有同時生產內燃機、混合動力與電動車的能力。這種靈活的生產模式將讓保時捷在技術上有更大的操作空間,應對市場需求的變化。

銷量數據與市場趨勢的啟示

保時捷此次策略調整的背後有一個重要的催化劑,即銷量數據。根據2024年前三季的財報,保時捷的營運利潤下降了26.7%,僅達到55億歐元(約合59.5億美元),這與去年同期相比顯得相對疲弱。這種情況突顯出Taycan的銷量滑坡對整體業績的拖累,以及傳統內燃機車型仍具有穩定的市場吸引力。

在此背景下,消費者對於傳統內燃機車型的情感忠誠度顯然是無法被忽視的。這與全球電動車市場的矛盾趨勢相符:雖然政策面與環保意識推動電動車普及,但部分高端與運動車市場的買家仍偏愛內燃機的駕駛體驗。

raw-image


歷史與市場的雙重考驗

保時捷一直是高性能內燃機技術的代名詞,從早期的356到現代的911 Turbo,每一代產品皆強調極致的駕駛樂趣。這一傳統已融入品牌基因,使其消費者對內燃機性能與感受產生深刻共鳴。要在這樣的品牌傳統與電動化之間取得平衡,保時捷面臨的不僅是技術挑戰,還涉及品牌定位的微妙調整。

未來的新718 Boxster與Cayman若想實現內燃機重生,必須面對數項關鍵考驗。首先是法規挑戰,尤其是在歐洲等排放法規極為嚴格的地區。儘管保時捷在2035年燃油車禁令問題上表達了反對立場,但若無法妥善應對法規壓力,內燃機回歸將寸步難行。

718車主的駕駛熱情與操控快感

談到718 Boxster與Cayman的車主,這是一群對駕駛體驗有著極高要求的愛車人士。這些車迷熱衷於體驗車輛的操控極限與引擎的聲浪回饋。他們喜愛718不僅是因為其敞篷或雙座設計,更多的是其內燃機引擎所帶來的豐富駕駛感受——無論是在蜿蜒山路的快意駕馭,還是賽道上逼近極限的那一刻,內燃機的反應與聲音是車輛與駕駛之間的共鳴。

718的水平對臥四缸和六缸引擎提供了獨特的重心低與聲音特性,這是電動動力系統無法模擬的。無論是踩下油門聽到引擎在高轉速下的轟鳴,還是感受到換檔間的瞬間扭力輸出,這都是純電動車無法複製的感受。這也是為何即使電動718即將問世,仍有許多車迷持觀望態度,甚至積極尋找現行內燃機版本的二手市場。

raw-image


保時捷的平衡戰略:內燃機與電動未來共存

保時捷清楚意識到,要在品牌傳統與未來電動化之間取得平衡,就必須提供更多選擇來滿足不同車主的需求。Meschke提到,保時捷將在接下來幾年中推出更多內燃機與混合動力的衍生車型,以確保品牌在未來數十年內保持競爭力。這一策略的目標是,既能夠滿足注重環保與政策法規的車主,又不犧牲那些尋求純粹駕駛樂趣的消費者。

對於718車系的未來,保時捷將面臨複雜的技術挑戰。逆向設計將一輛原本設計為純電的車型來適配內燃機,並不是簡單的工程挑戰。這需要重新配置引擎艙與底盤結構,並解決額外的散熱與空間問題。此舉不僅考驗保時捷的技術實力,還考驗品牌在市場中對成本與收益的衡量。

內燃機的情感連結:不可替代的駕駛體驗

對於熱衷性能車的買家來說,駕駛一輛內燃機車不僅是機械的操控,更是一種感官上的享受。油門踏板的細微控制、引擎轉速的調節、手排變速箱的齒輪嚙合聲,以及尾排釋放出的音浪,這些元素共同構成了一場全方位的駕駛盛宴。而718正是這種駕駛文化的最佳代表。Boxster與Cayman的車主往往強調他們不僅要快速,更要能在彎道中感受到那種人車一體的操控快感。

在電動車迅速佔領市場的今天,718的內燃機迷們認為,儘管電動車有其加速性能和科技優勢,但它缺少了駕駛過程中那份原始與機械的連結感。這不僅是一個駕駛習慣的問題,更是一種精神層面的追求。對於這部分車主而言,內燃機不僅是車輛動力的來源,更是他們與車輛之間的溝通語言。

raw-image


電動車市場趨勢與挑戰

保時捷在未來面臨的挑戰不僅僅是如何設計出能同時滿足電動車市場與內燃機愛好者的產品,還有如何在一個以技術驅動和政策驅動的市場中找到自身的定位。即使全球多國政府推行更嚴格的碳排放法規,對內燃機的需求仍在高端市場保持韌性。

電動718 Boxster與Cayman雖已確定即將推出,但若市場反應未如預期,保時捷的逆向計劃可能成為拯救銷量的重要戰略。與此同時,保時捷正努力提升其生產線的靈活性,以便在未來能快速調整策略,滿足市場需求。

結語:保時捷的電動化策略與未來展望

保時捷重新調整其電動化策略,不僅是應對市場現實,更是對整體汽車產業未來發展趨勢的一次深刻反思。過去幾年,歐美各大車廠在全球電氣化浪潮中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熱情,甚至可以說有些過於樂觀。這種急於全電動化的趨勢,部分源於政策與法規的壓力,但更多是對技術與市場需求過度自信的結果。事實證明,電動車雖然擁有無與倫比的加速性能與科技優勢,但在駕駛體驗、長距離續航與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仍存在諸多限制。

保時捷此次的策略轉向,正是在這個背景下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它不僅僅是單一品牌的策略調整,而是一個提醒:全電動化並非汽車工業的唯一未來,內燃機與混合動力車型仍有其市場需求與技術價值。這種策略上的靈活性顯示出保時捷對於市場動態的敏銳洞察與對消費者需求的尊重。

反觀豐田,這家日本汽車巨頭長期以來對於全電動化保持謹慎態度,選擇發展多元化的動力總成,包括油電混合、氫燃料電池以及傳統內燃機車型。這種策略儘管一度被批評為“保守”,但隨著全球電動車市場的起伏與挑戰,卻被證明是前瞻性的選擇。豐田的策略不僅讓其在技術層面上保持彈性,也讓品牌在面對不同市場需求時更具應變能力。

歐美車廠若一味地追求電動化進程,忽視了核心消費群體對傳統駕駛體驗的渴求,將面臨銷量萎縮與市場份額流失的風險。事實上,汽車工業的未來應該更注重多元化發展,讓內燃機、混合動力和電動車型共存,以滿足不同車迷的需求。這樣的策略不僅有助於提升品牌競爭力,還能更好地平衡環保責任與消費者期望。

對於保時捷來說,下一代718是否能在電動化與內燃機之間找到平衡點,將成為該品牌在未來市場上的重要里程碑。此舉不僅能鞏固其在運動車市場中的地位,還將為整個歐洲汽車產業提供一個借鑒範例:在技術進步的道路上,市場需求與駕駛熱情應始終是不可忽視的核心因素。


延伸閱讀


1.預測歐美即將放棄2035年全面推動電動車的計畫


2.中國電動車挑戰紐柏林掀起爭議:Xiaomi SU7 Ultra創下綠色地獄四門車最快紀錄!


3.Brembo收購Öhlins:賽車界的制動王者再度升級!


    這裡是Hank聊關於汽車心得, 社論, 創作等, 歡迎訂閱贊助我的創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Xiaomi全新SU7 Ultra Prototype在紐柏林賽道(Nürburgring)的突破性表現,成為了最速四門車的頭銜擁有者。這項驚人成就讓許多車迷為之振奮,但同時也引發了不少爭議與質疑。接下來,我們將對這次的紀錄、Xiaomi的技術實力,以及賽車界對紀錄的公平性和準確性進行深入探討。
    保時捷911 GT3從992.1到992.2型號經歷了顯著的演變,無論是在設計、空氣動力學還是性能方面都進行了多項強化。以下是根據提供的文字稿所做的詳細比較: 空氣動力學的強化 前部設計 992.1 GT3: 配備了標準的前擴散器,雖然改善了氣流,但在優化程度上不如新款車型。 包含氣簾
    從288 GTO到LaFerrari,Ferrari的「halo car」系列一直都是品牌技術巔峰的象徵,而F80則在此基礎上大膽革新。這款搭載3.0升V6引擎與三個電動馬達的超跑,總功率高達1184馬力,生產數量僅限799台
    如果Lotus Emira Spyder敞篷車型推出的話,這將會是一場汽車迷心中的夢幻盛宴。想像一下,駕駛著一輛以純粹性能和優雅設計為核心的跑車,享受著開放空間帶來的無與倫比的駕駛樂趣。
    至於台灣總代理是否會引進2025年款的Emira? 應該會有所取捨, 因為目前銷售的Emira價格已經偏高, 實際落地車價已經高達580萬左右, 而明年份的Turbo SE可能售價則上看650萬, 儘管增加了40匹馬力, 但650萬買到4缸的車型, 其實市場接受度應該會相當緊繃, 總代理目前尚在評估
    Brembo收購Öhlins:賽車界的制動王者再度升級! 對於每一位熱血車迷來說,Brembo這個名字無疑是制動系統的代名詞。自1972年成立以來,Brembo不斷推陳出新,成為賽車和高性能汽車領域的佼佼者。最近,他們以4億5百萬美元收購了瑞典避震器製造商Öhlins,這一舉動讓我們更加期待B
    Xiaomi全新SU7 Ultra Prototype在紐柏林賽道(Nürburgring)的突破性表現,成為了最速四門車的頭銜擁有者。這項驚人成就讓許多車迷為之振奮,但同時也引發了不少爭議與質疑。接下來,我們將對這次的紀錄、Xiaomi的技術實力,以及賽車界對紀錄的公平性和準確性進行深入探討。
    保時捷911 GT3從992.1到992.2型號經歷了顯著的演變,無論是在設計、空氣動力學還是性能方面都進行了多項強化。以下是根據提供的文字稿所做的詳細比較: 空氣動力學的強化 前部設計 992.1 GT3: 配備了標準的前擴散器,雖然改善了氣流,但在優化程度上不如新款車型。 包含氣簾
    從288 GTO到LaFerrari,Ferrari的「halo car」系列一直都是品牌技術巔峰的象徵,而F80則在此基礎上大膽革新。這款搭載3.0升V6引擎與三個電動馬達的超跑,總功率高達1184馬力,生產數量僅限799台
    如果Lotus Emira Spyder敞篷車型推出的話,這將會是一場汽車迷心中的夢幻盛宴。想像一下,駕駛著一輛以純粹性能和優雅設計為核心的跑車,享受著開放空間帶來的無與倫比的駕駛樂趣。
    至於台灣總代理是否會引進2025年款的Emira? 應該會有所取捨, 因為目前銷售的Emira價格已經偏高, 實際落地車價已經高達580萬左右, 而明年份的Turbo SE可能售價則上看650萬, 儘管增加了40匹馬力, 但650萬買到4缸的車型, 其實市場接受度應該會相當緊繃, 總代理目前尚在評估
    Brembo收購Öhlins:賽車界的制動王者再度升級! 對於每一位熱血車迷來說,Brembo這個名字無疑是制動系統的代名詞。自1972年成立以來,Brembo不斷推陳出新,成為賽車和高性能汽車領域的佼佼者。最近,他們以4億5百萬美元收購了瑞典避震器製造商Öhlins,這一舉動讓我們更加期待B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電動車:驅動未來的綠色革命 近年來,電動車正在掀起一場汽車產業的綠色革命。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和技術的進步,電動車正迅速從小眾產品走向主流市場。讓我們深入探討電動車的現況、未來發展趨勢,以及它可能帶來的影響。 當前趨勢 電動車市場正呈現爆發式增長。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
    Thumbnail
    隨著全球對於環保議題的重視與對氣候變遷的關注日益增加,電動車(Electric Vehicles, EVs)成為了未來交通工具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其中,EV動力傳動系統(EV Powertrains)中的電動機技術扮演著關鍵角色,對於EV的效能與性能有著重大影響。
    Thumbnail
    本篇觀察並分享關於Gravel/e-Gravel & e-bike整車產品的試騎後心得,探討了e-Bike, e-SUV, e-Gravel, Gravel車,e-Bike系統等相關議題,以及電池在e-MTB產品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許多國家對於綠色能源及綠色交通提供了更多補助與支持。除了環保議題受到重視之外,隨著大家生活方式改變,健康生活也是關心的議題之一。 因此,具有健康、省力、輕便、免駕照等優勢的電動自行車,成為現今綠色交通與健康生活中的新趨勢之一。
    Thumbnail
    通用汽車和本田合作開發氫燃料電池供商用車輛和重型工具使用的新技術。這種氫燃料電池可用於商用卡車、重型裝置和發電機,並可能成為未來長途卡車運輸和發電的首選燃料。
    Thumbnail
    寫作緣由: 輝能最近量產固態電池的新聞沸沸揚揚,被人敲碗了,就順便蹭一下熱度。 從專利上,看起來跟外界報導的訊息挺不一樣的。
    Thumbnail
    從三陽與中油簽下協議後,一晃眼也過了5年,被人酸電動機車玩假的。 第1集-Q2量產的可能性 第2集-軟碳材料的運作機理,如何達到增加循環壽命、擁有快充能力,使用上有什麼缺點,量產困難點在哪裡。 第3集-三陽的設計方向,對應的調整,中油換電系統有機會賺錢,Gogoro、Ionex賠不完的理由。
    Thumbnail
    從三陽與中油簽下協議後,一晃眼也過了5年,被人酸電動機車玩假的。 第1集-Q2量產的可能性 第2集-軟碳材料的運作機理,如何達到增加循環壽命、擁有快充能力,使用上有什麼缺點,量產困難點在哪裡。 第3集-三陽的設計方向,對應的調整,中油換電系統有機會賺錢,Gogoro、Ionex賠不完的理由。
    Thumbnail
    加百裕率先推出獲得德國萊因碳標籤認證的電動自行車電池,黃靖容副總帶領公司轉型,成功推動永續發展產品設計及製造,並取得減碳里程碑。黃靖容持續與產業夥伴合作,引領加百裕共同邁向綠色前程。
    Thumbnail
    特斯拉怎麼做地球永續發展? 特斯拉呼籲, 全球實現能源100%再生化完全可行,且不管是投資金額或是資源開採量,都要比現今使用的化石燃料更為實惠 。馬斯克也已在3月投資者日中提及,再生能源預計只需要利用0.21%的陸地面積來建造風能和太陽能等基礎設施,也無須大量開採礦石材料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電動車:驅動未來的綠色革命 近年來,電動車正在掀起一場汽車產業的綠色革命。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和技術的進步,電動車正迅速從小眾產品走向主流市場。讓我們深入探討電動車的現況、未來發展趨勢,以及它可能帶來的影響。 當前趨勢 電動車市場正呈現爆發式增長。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
    Thumbnail
    隨著全球對於環保議題的重視與對氣候變遷的關注日益增加,電動車(Electric Vehicles, EVs)成為了未來交通工具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其中,EV動力傳動系統(EV Powertrains)中的電動機技術扮演著關鍵角色,對於EV的效能與性能有著重大影響。
    Thumbnail
    本篇觀察並分享關於Gravel/e-Gravel & e-bike整車產品的試騎後心得,探討了e-Bike, e-SUV, e-Gravel, Gravel車,e-Bike系統等相關議題,以及電池在e-MTB產品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許多國家對於綠色能源及綠色交通提供了更多補助與支持。除了環保議題受到重視之外,隨著大家生活方式改變,健康生活也是關心的議題之一。 因此,具有健康、省力、輕便、免駕照等優勢的電動自行車,成為現今綠色交通與健康生活中的新趨勢之一。
    Thumbnail
    通用汽車和本田合作開發氫燃料電池供商用車輛和重型工具使用的新技術。這種氫燃料電池可用於商用卡車、重型裝置和發電機,並可能成為未來長途卡車運輸和發電的首選燃料。
    Thumbnail
    寫作緣由: 輝能最近量產固態電池的新聞沸沸揚揚,被人敲碗了,就順便蹭一下熱度。 從專利上,看起來跟外界報導的訊息挺不一樣的。
    Thumbnail
    從三陽與中油簽下協議後,一晃眼也過了5年,被人酸電動機車玩假的。 第1集-Q2量產的可能性 第2集-軟碳材料的運作機理,如何達到增加循環壽命、擁有快充能力,使用上有什麼缺點,量產困難點在哪裡。 第3集-三陽的設計方向,對應的調整,中油換電系統有機會賺錢,Gogoro、Ionex賠不完的理由。
    Thumbnail
    從三陽與中油簽下協議後,一晃眼也過了5年,被人酸電動機車玩假的。 第1集-Q2量產的可能性 第2集-軟碳材料的運作機理,如何達到增加循環壽命、擁有快充能力,使用上有什麼缺點,量產困難點在哪裡。 第3集-三陽的設計方向,對應的調整,中油換電系統有機會賺錢,Gogoro、Ionex賠不完的理由。
    Thumbnail
    加百裕率先推出獲得德國萊因碳標籤認證的電動自行車電池,黃靖容副總帶領公司轉型,成功推動永續發展產品設計及製造,並取得減碳里程碑。黃靖容持續與產業夥伴合作,引領加百裕共同邁向綠色前程。
    Thumbnail
    特斯拉怎麼做地球永續發展? 特斯拉呼籲, 全球實現能源100%再生化完全可行,且不管是投資金額或是資源開採量,都要比現今使用的化石燃料更為實惠 。馬斯克也已在3月投資者日中提及,再生能源預計只需要利用0.21%的陸地面積來建造風能和太陽能等基礎設施,也無須大量開採礦石材料